人类主流认知体系是人类意识从模糊化、随机化(原始经验)到固定化、系统化(宗教、哲学),再到意识工具化(近现代科学)的过程。与作为人的个体从诞生、成长的意识进化走的是同样的过程。而科学理论的诞生,也是同样的从灵感突现到观念系统化,再到工具化过程。
上面是我对人类意识进化做的总结性论断,在现代,由于技术的迅猛发展,经验性意识工具往往走到了人类观念的前面,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观念和工具倒挂的现象”。相对论其实就是这种现象的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我之前在很多文章中已经分析过,这里就不再重复了。其他还有量子力学等等。
我想既然我都可以想到存在这种现象,那么有可能在未来,由于超级人工智能真的达到了意识工具化的机器实现,科学家们会率先领悟到,其实不仅仅是传统宗教观念,甚至连科学观念也并没有实际意义,像爱因斯坦那样质疑“对月亮如果不再看的话会不会还存在?”这种观念将不再感兴趣了,观念变得没有意义。因为超级人工智能会以极快的速度得出意识工具化结果,人们变得越来越真实,思维中观念的东西就不再重要了。
人类的进化,本身就是将一个个观念逐步打碎的进程,从多神崇拜被一神崇拜取代,到宗教被科学取代。在这些观念取代的节点上,就是伟大思想家诞生的时刻。不说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取代了商周上千年的以祭祀为主导的多神崇拜主流思想,就说哥白尼日心说取代了地心说、达尔文进化论取代宗教造人说,都是一个个对旧有观念的颠覆。而后来的爱因斯坦更是颠覆了传统时空观,创立了相对论。不过仔细研究就会发现,爱因斯坦、牛顿的伟大,其实并不是他们颠覆了传统观念并建造新的观念,而是他们打造了完美的对感应信息(已知的经验认知)进行处理的的意识工具。
爱因斯坦晚年更是痴迷这种工具的打造。爱因斯坦自完善了广义相对论以后,开始了更加雄心勃勃的大统一征途,但很奇怪的是,爱因斯坦对物理和数学的运用从观念上也开始产生了微妙的变化。或许是广义相对论从数学角度的成功激发了他,他似乎不再像原来建立两个相对论时那样深究物理概念,提出革命思想,而是转而企图以几何出发来将广义相对论拓展到电磁场。可是很遗憾,这种从数学走向物理的想法没有使他成功。爱因斯坦最后30余年的科学努力,似乎一无所获,没有得到什么对现代物理研究来说值得一提的结果。
或许爱因斯坦是最后一个颠覆人类观念的科学家。因为未来,人们对观念已经知道,观念并不具有真实意义。哲学家是一个过去式。未来的人工智能不需要像哲学家,他完全去掉了科学家身上的哲学家特质(即观念的思想),成为了对感应信息进行处理的超级工具大师(这个特质其实就是爱因斯坦晚年一直追求的科学特质,也是今天很多科学家所追求的科学的特质)。今天的科学,越来越向超级意识工具迈进了,假如说几十年前还有人可以自学黎曼几何、看懂广义相对论,几年前也有人研究超弦理论,现在科学家们又在研究更复杂的数学理论应用于多体量子系统中,能懂的估计越来越少。这是一个趋势。建立在概念之上的通过逻辑形成的意识工具越来越复杂,将来只能通过超级人工智能实现工具的建立。这种计算机处理不同于今天的证明方程,而是可以在已有概念基础上重新建立概念之间关系的工具。更有超级人工智能可以将科学设备、观测仪器的感应信息进行快速分析并获取可靠的数学工具与之对应,即这种云端犹如抓取所有智慧的神,快速建立出新的工具化的结果,等待新的感应信息对结果的验证。
这样在未来,观念将没有任何意义,包括今天引以为荣的“颠覆”科学观念,或者思考哲学观念。因为一切只要工具就可以了。观念与工具的倒挂越来越严重,严重到人们越来越无法解释的地步,解释的方法越来越不可理喻。就像今天我们看“平行宇宙”那样的解释还不算离谱,但如果将它理解为就是一种工具化就轻松多了。
当然,也不能否认观念的力量,观念具有加固群体性行为有序化的属性,我在之前文章也阐述过,观念认知,是属于第二、第三类意识,在数学上可以描述为具有信息熵减属性的信息。我还有一篇文章说到过量子也就有信息熵减的属性。量子和人的观念的确是有某种同属性的特征。
伟大思想家都是观念的颠覆者,未来将不再有观念颠覆这一概念,那么未来还有思想家吗?我们记住了孔子、记住了哥白尼、记住了达尔文,而爱因斯坦则可能会成为最后一位观念的颠覆者,可以说爱因斯坦是最后一位思想家。未来的思想家会是思想家吗?可能已经不再是思想家。
本文由探索猫原创,版权所有。探索猫寻企业合作。
如转载请私信 @探索猫微博,或者关注探索猫微信公众号咨询。欢迎直接转发。之前相关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