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西校区报告厅作了“用身体观察真气和气脉”的演讲,讲述了“如何用现代的科学语言来准确地讲述真气和经络”,并认为“中医的真气和经络是可能存在的”。这场讲座的海报在网络上曝光后,引起一片哗然,甚至在某网络问答平台上引发了“真伪科学之争”。
朱清时院士主要一个论断是“意识改变客观世界就是通过波函数坍缩”。用量子坍缩来解释意识的产生,国外的著名科学家彭罗斯和哈梅罗夫就是用坍缩建立量子意识理论,他们认为,在人的大脑神经元里有一种细胞骨架蛋白,是由一些微管组成的,这些微管有很多聚合单元等等,微管控制细胞生长和神经细胞传输,每个微管里都含有很多电子,这些电子之间距离很近,所以都可以处于量子纠缠的状态。在坍缩的时候,也就是进行观测的时候,起心动念开始观测的时候,在大脑神经里,就相当于海量的纠缠态的电子坍缩一次,一旦坍缩,就产生了念头。
我觉得用塌缩来解释意识本身并不准确。我认为意识仍然是一种信息,但是意识的触发或许真的和量子坍缩有关,也就是说意识本身并不是量子坍缩,但坍缩触发形成了意识。这一点其实也可以从大量案例证明实际上意识无法脱离于生命肌体(因为意识是肌体内量子比特序列信息),但是意识的内容可以被千里之外的生命所感应(通过纠缠的形式形成量子比特自旋方向的一一对应,即信息的感应)。心灵感应是真实存在的,相信每个人都有这个体验。
我认为意识仍然是一种信息,生命的意识,按照进化来分类,可以分成:毛毛虫直接感应到的外界刺激如果也算意识的话,那么这种直接感应到的意识我称之为I类意识,也就是无条件反射意识;而猫狗经过训练可以看到它们具有条件反射意识,我称之为II类意识;像人不仅仅具有上述两种意识,其实还具有了在此之上的意识固化基础上的系统化和工具化,这种,我称之为III类意识。后两种意识是建立在第一类意识基础之上的。这些功能其实很像计算机中的随机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的功能。
这里最关键的是弄明白I类意识,也就是受到外部信息刺激后如何产生的无条件反射,也可以理解为人类的肉眼观测及视觉的产生。
I类意识是处于游离态量子比特产生的,具有随机性,游离态量子比特一方面可以与外部进来的光量子等通过相干(其实就是纠缠)形成即时视觉(其他外部刺激可以转换成量子比特信息,这种外部刺激意识产生的原理都是相同的),也可以与负责II类意识的存储量子比特序列纠缠形成“记忆意识”,这种记忆意识也是自我意识、潜意识、梦境意识等产生的原因。
其中,游离态量子比特与外部进来的光量子通过量子相干产生相互影响,与不断进来的光量子序列形成一一对应的“意识信息”,这个意识也可以认为是人脑中的游离态量子比特系统与外界发生作用后波函数产生突变,即量子坍缩。意识的本身不是坍缩,但意识的触发形成是坍缩造成的,意识本身应该是量子比特序列,即意识也是一种信息。
在双缝实验中,如果不用高速摄像机, 我们人眼看到是光以波的形式传播,通过双缝后呈现在屏幕上不是两条光斑,而是很多条光斑,间接说明了光是以波的形式传播。但是当打开高速摄像机的那一刻,奇迹出现了,屏幕上的多条光斑立刻变为两条光斑,也就是说,高速摄像机记录下来的光是按粒子形式传播的,好像单光子有思维一样,知道科学家想要干什么,就是不让他们探知。
实际上,上述这个实验中,双缝通过的部分,无论是用高速摄影机还是人眼观测,都是有能量经过双缝,而不是像“粒子”那样只经过一个单缝。高速摄影机因为速度很高,只能感应到光量子的能量聚集的中心部分,也就是“粒子”的特性,其实这时一样还是有光波干涉存在,只不过高速摄影机不能感应到。这一点其实也说明,双缝实验中,通过双缝过去的光量子能量中心是直线运动的,也就是光是直线传播的。肉眼观测时,干涉光波就会对人脑中的游离态量子比特形成相干作用,产生一一对应的“意识信息”,而且对量子比特产生相干影响的,也不仅仅是量子中心的能量,还可以是光量子能量中心以外的能量,也可以说是非信息能量影响量子比特,这个以后我想会用于研究量子纠缠原理,心灵感应其实也是这个原理。
本文由探索猫原创,版权所有。探索猫寻各种合作。如转载请私信 @探索猫微博,或者关注探索猫微信公众号咨询。欢迎直接转发。之前相关文章链接:
朱清时院士的主要观点实际上是因为科学观念而产生的问题
人的自由意志形成的根源来自于量子的自由意志
再谈双缝实验,我们感应到的干涉条纹并不是光的信息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