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的演化过程:在了解恒星世界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两个长度单位——天文单位和光年,这两个长度单位是人类用于测量宇宙空间距离的两把巨尺。天文单位指的是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代号为AU,用于测量太阳系内的星体间距。一个天文单位相当于1.5亿千米。光年指的是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一年走过的距离,代号为l.y.,用于测量宇宙中所有星体的间距。一光年相当于9.5万亿千米。
那么什么是恒星呢?
按照标准的概念,恒星指的是本身能够发生热核反应,能够发光发热,最终演化为致密残骸的星体。恒星的质量很大,至少也要相当于8%的太阳质量,因为如果小于这一质量,星体就无法产生足够的压力和温度,也就无法发生热核反应。恒星之间的距离通常很远,根据科学家的测量和计算,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比邻星(人马座α星)有4.3光年之远,乘坐人类速度最快的飞行器需要15万~30万年才能到达,其他距离太阳系较近的恒星还有9光年之远的天狼星(大犬座α星)、17光年之远的牛郎星(天鹰座α星)、26光年之远的织女星(天琴座α星)、1740光年之远的天津四(天鹅座α星)等,而最远的恒星则有上百亿光年的距离。恒星的数量极其庞大,根据科学家的初步估算,整个宇宙空间中至少约有1022颗恒星。
恒星的一生要经历漫长的演化,生于星云,死于星云,分为星胚、主序星、红巨星和致密星四个阶段。星胚是恒星的胚胎阶段,主序星是恒星的青壮年阶段,红巨星是恒星的衰败阶段,致密星是恒星的死亡阶段。质量越大的恒星寿命越短,质量越小的恒星寿命越长。质量大的恒星体积大,内部反应剧烈,很快就会将自己消耗殆尽,因此寿命相对较短;而质量小的恒星体积小,内部反应不剧烈,能量消耗速度很慢,因此寿命也就相对较长,有些质量小的恒星甚至可以与宇宙的寿命一样长。
恒星的演化
恒星的组成部分是炽热的气体,能够发光和释放热量。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就是我们太阳系中心的太阳。恒星有很多种类,其中包括变星、双星、聚星、巨星、白矮星和超新星等。它们的质量也不尽相同,大多数恒星的质量在太阳质量的0.1倍到10倍之间。一个小型恒星只相当于一个太阳质量的百分之几,但是一个大恒星可以达到太阳质量的上百倍。由于表面的温度的不同,恒星还有很多种颜色,而且亮度也不同。表面温度越高,恒星看起来就越明亮。
恒星的组成成分主要是氢元素,它占恒星总质量的大约70%。其次是氮元素,大约占恒星总质量的20%。恒星之所以能够发光发热,是因为内部在不断进行热核反应。氢原子核不断地发生核聚变,生成氦原子核。剩下的主要是铁元素和碳元素,还有一切含量更加稀少的其他元素。宇宙中有无数颗恒星,其中仅仅是我们肉眼能观察到的,就有6500多颗。在我们的普遍认识中,恒星是由星际物质凝结成的,那么恒星的具体形成过程是怎样的呢?
星云是原始恒星形成的地方。其中,我们能够观测到的最著名的星云是猎户座大星云。这个星云位于猎户座“腰带”上三颗星的下方,其中有很多原始恒星和一些刚刚诞生的早期恒星。另一个著名的原始恒星聚集地,是M16星云,也被称为鹰状星云。
通过对宇宙的观测我们能够看到,宇宙中有很多星际尘埃和气体,通常十分稀薄。当这些气体和尘埃达到一定的密度,就会形成星际气体云。在我们所处的银河系之外,有一个被称为M100的河外星系。这个星系和银河系非常相似,也是由数千亿颗恒星组成的庞大星系。我们通过天文观测能够了解到,M100星系的形状就像是一个盘子,这就是星系盘。在星系盘中,有一个光亮的部分,这就是星系的旋臂。旋臂之间亮度不高的暗区域,大多是被高度电离的宇宙气体。因为这些气体具有很大的压力,因此无法在引力作用下向内收缩,因此无法形成恒星。在星系旋臂中,因为气体的密度很大,宇宙尘埃和原子会发生频繁的碰撞。这样的碰撞能够冷却气体,形成分子云。这些分子云的温度通常很低,仅为10开左右,质量相当于太阳质量的1000倍以上。
星云的质量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在自身的引力作用下开始崩塌和收缩。其中的物质被挤压,温度也会上升得很高。当一个星云的质量达到太阳的1万倍时,因为内部密度不均匀,就会打破平衡。密度大的星云会更快速地收缩,这就使大型星云开始分裂,变为中型的星云。这个过程继续下去,中型星云又再次分裂成小型星云。这些小星云中密度高的部分,吸收的气体就更多,质量变得更大,并且随着质量的增大,引力也变得更大,于是会开始向内收缩。引力产生的势能转化为热能,这就导致它的内部产生高温,温度达到2000开时,星云进一步坍缩成一个球体,这就是原始的恒星。从宇宙中飘浮的气体和尘埃变成一颗恒星,需要200万年的漫长过程。
按照恒星的演化史,恒星的一生主要经历了星胚、主序星、红巨星、致密星这四个阶段,也是恒星的四种类型。
如果一个星系中有超新星爆发,这些爆发带来的冲击波和宇宙物质会向四周扩散。这会在分子云团中形成一些不均匀的物质分布,并且形成密度较高的中心。这些密度中心周围的宇宙物质逐渐向中心聚集,变成数个小型的云团。这些云团随着进一步收缩,温度逐渐升高,自转也变得越来越快,密度也变得更大。随着时间的推移,云团逐渐变为一个具有内核的盘状物。这个盘状物的表面温度约为2000~3000开,具有和太阳接近的质量。它只能向外发出红外线,而不会发射可见光,所以无法被我们直接观测到。
根据云团的大小不同,进化的速度也不同。在这个发育期,云团会继续向内收缩,云团的内核温度不断升高,能够达到超过100万摄氏度。这个阶段就被称为星胚阶段。星胚阶段在天文学里又被称为引力收缩的形成阶段。每颗恒星都是一个核反应球,它们持续闪耀,直到能源全部耗尽,大量恒星都以爆炸作为生命的终点。我们生活所需的一切物质都是由这些爆炸的恒星产生而来的,无论是我们呼吸的氧气,还是组成我们身体的碳、铁等元素都是这样产生的。恒星爆炸后甩出去的气体星云在一定条件下会重新凝聚起来,形成一个新的恒星系统,太阳系就是这样诞生的。在一个恒星系统中,中心是一个最大最亮的恒星核心(例如太阳),周围的环状带上分布着围绕核心旋转的行星,这些行星和中心的恒星会逐渐把周围散落的物质全部吸收干净,如同一场大扫除工作。
主序星阶段是恒星演化的第二个阶段。星胚,也就是原始恒星初步形成后,会在引力作用下进一步收缩。根据物理学原理,气体在收缩的同时会释放出热量,其自身的温度就会升高,压力也会变大,收缩带来的反应生成更多热能,使得恒星的内核变得更加炽热。当温度达到一定的高度时,恒星就开始发光。随着恒星内部反应不断加强,释放的能量越来越大,最终能够和自身的引力达到平衡,收缩过程就停止了。
这时,恒星的质量不再增加,内部的气体也在不断对流。这时的恒星处于青年时期,被称为主序前星。这一时期,恒星内部的温度有3000开到5000开。它的引力产生的势能一部分朝宇宙空间辐射,一部分继续使内部的热能增加,恒星的温度也不断升高。当它的内部温度达到1500万开时,热核反应就开始了。
在这样的高温下,氢原子核会发生核聚变形成氦原子核。云团这时开始具有了恒星的基本特征。只有开始了核聚变并释放能量,才算是成了一颗恒星。恒星正是从这时开始发光的。因为内核产生的核聚变释放巨大的能量,与自身的引力达成平衡,恒星不再继续向内收缩,而是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过程。这时的恒星,被称为零龄主序星。处于这一阶段的恒星一直进行核反应,这些核反应使恒星的温度和亮度都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不会发生多大的变化。在恒星的生命周期中,90%的时间处于主序星阶段。我们的太阳就处于这一过程。
这个进行核反应的时期是恒星的壮年时期,也就是天文学意义上的主序星阶段。根据恒星质量的不同,它内部的核反应维持的时间也不同。恒星的质量越大,内部的温度就更高,核反应进行的速度也相对更快。所以,质量大的恒星,寿命反而会更短。如果说太阳的生命能够达到100亿年,那么质量是太阳的10倍的恒星,其寿命只能达到约1000万年。
并非所有星胚都能够变成主序星,这取决于星胚的质量,如果星胚的质量不够大,那么核反应就无法发生,这颗星胚也就无法变成主序星。木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木星的含氢量大于70%,与太阳非常相似,然而,即使有着如此充足的氢含量,但由于木星的质量不够大,无法满足恒星能够发生核反应的质量条件——至少要达到8%的太阳质量——因此,木星也就无法成为一颗主序星。据此,科学家称木星为“不合格的恒星”。
恒星内部持续的核反应形成了两个力的平衡,一个是恒星向中心收缩形成的向心引力,一个是核反应向外膨胀爆发形成的膨胀压力,这样一来,收缩压和膨胀压彼此牵制,使得整个恒星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太阳就是处于这样的稳定平衡状态中,而且已经保持了50亿年,预计还能再保持50亿年。恰恰由于太阳具有如此漫长的稳定阶段,我们才得以在这个时间段内拥有一个稳定的生存环境,让生命不断延续下去。
主序星内部的核反应最初主要就是由四个氢聚变为一个氦。根据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方程E=mc2,在氢发生核聚变的过程中,氢先是变成重氢,然后再进一步聚合成氦,1克重氢在聚合成氦时所释放出能量的热值相当于11吨煤燃烧时所释放出能量的热值,因此整个氢核聚变所释放出来的能量是极其巨大的。太阳在最初形成时,其内部氢的含量大约相当于总质量的78%,如今经过了50亿年的核聚变反应,所剩的氢含量大约相当于总质量的73%,预计还能再持续反应50亿年,也就是说,太阳在主序星阶段总共能够维持大约100亿年。
太阳受质量、体积、温度和压力的限制,最多能够完成两级核反应:首先由氢聚变为氦,当氢所剩不多而氦占大部分时,一旦温度压力足够大,那么就会启动第二层级核反应,由氦聚变为碳(三个氦聚变为一个碳)。当全部反应结束后,太阳就会发生坍缩和反弹式爆发,核心变成一颗白矮星,爆发出去的物质形成行星状星云,这些物质就包含了各种元素,地球内部的物质和丰富的元素就来源于太阳的上一代恒星的爆发。
而比太阳质量更大的恒星则能够发生多层级核反应,具体能够达到哪一级,则是由恒星的确切质量所决定的。当聚变达到铁一级时,就无法再继续聚变下去了,因为铁需要更多的能量才能发生聚变,而恒星难以提供如此多的能量。因此,最大的恒星也只能反应到铁。而铁之后的元素,只能通过超新星爆发的形式产生。
内部的核反应结束后,氢元素全部转变成了氦元素。这时,恒星内部已经无法产生足够的能量对抗自身的引力,外部的物质在引力作用下进一步收缩,核心的温度进一步升高。氦形成了氦核,而未燃烧的氢在氦核周围形成一层氢外壳。外层物质的温度会受到内部温度的影响升高,当这个温度达到107开时,恒星表层的氢就开始燃烧。此时,核心质量逐渐变大,引力逐渐增强,于是进一步收缩,随着收缩进一步升温、增压,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到了一定程度,氦就会发生核反应,聚变为碳,释放出更大的能量,使得膨胀压大于引力压,因此恒星开始膨胀变大,进入了红巨星阶段。
在燃烧作用下,恒星的表面体积会增大数千倍,表面的温度也会急剧下降。这时恒星,处于红巨星阶段。当恒星进一步收缩时,内部的温度会变得越来越高。对于多层级核反应,我们可以从核心温度的角度来划分它们的级别:当温度达到108开时,氦就会聚变为碳;当温度达到109开时,碳开始发生聚变;随着温度继续升高,此后会依次生成氧、氖、钠、镁、硅等元素,直至中心形成铁核,聚变反应结束。
我们还可以从质量的角度来划分级别:质量小于8%太阳质量的星体无法点燃氢,因此无法形成恒星;
质量为8%~35%太阳质量的恒星能够点燃氢,但无法发生氦核反应;
质量为35%~400%太阳质量的恒星能够点燃氦,但无法发生碳核反应;
质量为400%~1000%太阳质量的恒星,尚未确定能够反应到哪一层级;
质量大于1000%太阳质量的恒星,能够逐层点燃氢、氦、碳、氧、氖、钠、镁、硅等,最终生成铁,形成铁核,中心核周围是一层一层的元素壳,形成一种壳层结构。
当红巨星的核聚变反应停止下来后,膨胀中的红巨星也几乎燃烧完了燃料,膨胀压无法再与收缩压平衡;在引力的作用下,红巨星开始坍缩,气体壳与中心核相碰,发生反弹和爆发;由于中心的高温高压,中心核被压成了一个致密的星核,这就是恒星的致密星阶段,恒星临终前的这种爆发,则被称为新星爆发或超新星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