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的性别之谜 女娲和伏羲什么关系?
据说盘古开天辟地后,天地间仅他一人,空荡寂寞。盘古死后,不知多少年,人类始祖女娲氏诞生了。女娲孤独地生活在空旷地天地间,非常寂寞,她决心造出一些人,跟她一起生活。
女娲用黄泥和水,按自己的模样捏成泥人。她对着泥人吹气,泥人竟活啦!女娲兴奋之余,捏出许多泥人。他们得到始祖的气息,全都欢跳在女娲的周围。一个一个地造人太累了,于是女娲抓起一条绳子,对准剩余的黄泥,一顿抽打。泥水四溅,落到地下,全成了活人!他们围着女娲喊祖宗,女娲疲惫不堪,挥手让他们离去。这些人男女组合,生产劳动,繁衍子孙,快乐地生活。
女娲昏睡中。被猛烈的大雨浇醒。她睁眼一看,天空摇摇欲坠,露出可怕的黑洞。狂虐的暴雨倾泻下来,大地一片汪洋。她的子孙们,有的被洪水吞噬,有的被猛禽走兽咬毙。一时间,死亡不计其数。女娲大吼一声,她绝不容忍自己的子孙受此荼毒!
女娲察看天空,发现支撑天空的四根天柱,日久糟朽了,所以天似乎要塌陷。她冲入海中,擒来巨龟,斩下四腿,撑住天空。她拣来石块,烧制五色石,修补天空。女娲又杀死泛滥洪水的黑龙,堵住冒水的地缝。大地恢复了鸟语花香,人类又开始了平安的生活。
现在看来,天又不是石头做的,以石补天,人力不及,似乎有些荒唐。东汉的王充《论衡·谈天篇》评述说:天非玉石,岂石能补?女娲高不及天,如何补天?龟体巨大,天地难容,肤坚似钢,女娲难以擒杀,砍龟足做天柱之事不可能。那么,后人又是怎样理解和解释女娲炼石补天这事儿呢?明清学者解释为:上古时,人茹毛饮血,不知用火。
女娲炼石取火,使原始人能吃上熟食,夜里能照明,取暖,实际上弥补了天力的不足,谓之补天。但这与燧人氏钻木取火有异曲同工之效,为何不说燧人氏补天呢?有学者认为,五色石指青黄赤白黑五色,应该含有金属矿物质。女娲识别了它们,并用火锻造,制成坚硬的原始器物,开创了原始冶金业先河。这是了不起的功绩,以人力补天力。因此,可以说“女娲补天”。
实际上,女娲这一人物本身就具有非常神秘的色彩。她是男是女,就引起过争论。大多数人认为她是女性。《太平御览》引言:女娲氏,风姓。会制作牺牲祭品,有厨艺。蛇身人首,也叫女希,是女皇。而南宋郑樵《通志·三皇纪》也记载:伏羲死后,女娲继位,成为女皇。《春秋世谱》说,女娲是伏羲的妹妹。唐代人又说女娲是伏羲的妻子。这些意见,总体认为女娲是女性。
而清代学者赵翼考证,女娲竟是男性。他认为女娲本来是风姓,号女希氏,是上古时代贤明的帝王,位列三皇之中。当时没有文字记载,后人因音成字。女娲是姓氏,而不是性别。这种看法虽然新奇,但也有其道理。只是令后人更加困惑。
既有女娲其人,就应有陵墓。后人一考证,结果竟发现了五处。第一处是山西永济县风陵渡。因为史书记载女娲是风姓,故女娲陵称风陵,也称风陂或风陵堆。《山西通志》记此是风后之夫,风后即指女娲。第二处在陕西潼关县。《陕西通志》记述说,上古风陵,就是女娲陵,在潼关卫城北黄河中。第三处在河南阕乡。《河南通志》记述道:女娲陵,位于阌乡县黄河之滨。四处为山西赵城县。《平阳府志》说:娲皇陵,在赵城县侯村里。有东西两座,高大威严。五处为山东济宁。《兖州府志》讲:女娲陵位于济宁州东南三十九里。竟有五个地方,有根有据地指出女娲葬处,也分不清谁是谁非,也让我们更加困惑了。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希望女娲之谜会最终破解。
伏羲女娲兄妹通婚之谜
史传伏羲是“三皇”之一,他曾经画过八卦,用各种符号来代表天、地、水、火、山、雷、风、泽。当时的古人就用这些符号来记载生活里发生的各种事情。传说人工取火、用渔网打鱼都是伏羲发明的。
在中国的古代传说中,女娲也是人类的始祖,是伏羲的妹妹。据传在远古的时候,有一天支撑着天穹的四根大柱子突然折断了,半边天空坍塌下来,蔚蓝色的天幕上露出个黑洞洞的大窟窿;大地也忽然裂开,支离破碎了。天不能完全覆盖住大地,地也不能完全负载万物了。洪水在四处泛滥,大火在各处燃烧。女娲看到人们面临着灭顶之灾,心里非常难过,决心把坍塌下来的半边天补上,把天下儿女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于是她来到昆仑山上,亲手熔炼了五色石子,把苍天修补好,天空又变得和先前一样美好;她又砍下大乌龟的四只脚,用来代替天柱,树立在大地的四方,将天空支撑起来;她还把那兴风作浪的黑龙杀死,使得中原的百姓得以安生;然后,她又把芦苇烧成灰烬,堆积起来,用它阻挡住了滔滔的洪水。
经过女娲一番辛苦的劳作,破损的苍天终于补好了,四极稳住了,洪水也退下去了,恶禽猛兽被诛杀了,中原一带灾难平息了,善良的人民得到拯救,又过上了无忧无虑的生活。
民间还流传着伏羲女娲兄妹通婚的故事。故事中说,伏羲和女娲是兄妹,天降洪水,兄妹俩爬进一个大葫芦里,躲过了劫难,然后兄妹结婚,繁衍了人类。在唐末李元的《独异志》中记载最详:“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
在河南唐河出土的汉画石上,有一幅伏羲女娲图,其前均有两朵烟,象征着夫妻可以结合。
还有的汉墓画像石上的伏羲女娲像,多作交尾状。将伏羲画成鳞身,将女娲画成蛇躯。把他们比喻成人格化的蛇神和女神。有的汉画石上的伏羲和女娲分别手捧着太阳和月亮,意为伏羲是太阳神,是阳精;女娲是月亮神,是阴精;取阳光雨露滋育着万物生长。
如今,在陕西省临潼骊山有一座人祖庙,庙里面仍供奉着女娲。这里每年要举行两次祭祀,一次在农历三月初三,一次在农历六月十五。当地的人们又把这两次庙会称为“单子会”。很多不育的妇女往往趁庙会之时,夹着床单,怀里藏着布娃娃,先到骊山的人祖庙给女娲烧香许愿,然后再偷偷地夜宿附近的树林中。附近各村的青壮年男子,在晚饭后也多上山,遇到这些不育的妇女,便可就地同居。次日清晨,这些妇女回村时,只能低头走路,不可回顾,否则会“冲喜”。
这种奇异的“野合”风俗,恐怕也是从远古伏羲女娲兄妹通婚的传说中遗传下来的。
为什么在中国远古时兄妹可以通婚呢?这就要从人类最原始的婚姻状态说起。人类最初是没有婚姻和家庭观念的。最初人类的两性关系是杂乱的,随着古人采集、狩猎经济的发展,古人们在劳动中开始按照男女、年龄进行分工,他们的思维也发生了进步。父母开始不愿与自己的子女发生两性关系,最后人类终于排斥了杂乱的两性关系,发展成比较固定的血缘群团,又称血缘家庭或血缘公社。
它既是一个生产生活单位,又是一个内部通婚的集团。在这里面开始不许祖辈与少辈之间、双亲与子女之间发生两性关系,而却允许兄弟姐妹之间互相通婚。这种血缘群婚在人类发展史上经历了以百万年计的漫长岁月。据人类学家考证,在我国发现的云南元谋人、陕西蓝田人均属于分类学上的直立人阶段,他们大致都处于血缘公社时期。
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如纳西族、傣族、苗族、侗族、壮族、黎族、高山族等,现在还都流传着兄妹通婚的神话。此外,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现在还或多或少地保留着血缘婚的残余。
伏羲和女娲的年代距今有多长时间,现代的历史学家还给不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是有一点可以认定,他们一定是生活在原始社会的血缘公社时期,而这一时期的时间跨度,要有百万年以上。因此,伏羲和女娲兄妹通婚也就不足为奇了。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