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在2006年夏天的国际天文学联合大会上,冥王星被开除出了太阳的行星家族,由太阳的九大行星之一,变成了一颗“矮行星”。
看到这个名字,我们似乎明白了,之所以冥王星北开除,就是因为它太小了。可是我们已经习惯了九大行星的概念。小一点又如何?犯了什么“错误”非要开除不可呢?
行星的定义
1999年,国际天文联合会组成一个工作组,任务只有一个,对行星做正式的定义。也就是说在此之前,行星的定义是非常模糊的。当时工作组主席是行星科学家阿伦·斯特恩。当时有三个主要提案:
1.用以“行星是什么类型的事物”来定义——到达一定体积并围绕恒星公转的天体就是恒星。
2.以星星周围围绕的是什么来定义——如果它是一大群天体中的一个,那么它就不是行星。
3.有些科学家认为,“行星”是个与科学无关的文化术语。
斯特恩倾向第一个方案。问题是,体积的下限是什么?
行星的上限是容易的,不能像恒星一样,达到能点燃核聚变,也就是自发光。
下限:斯特恩认为,应当是天体变成球体的体积(知识点:宇宙中的天体,如果质量足够大,天体的重力就会把它变成一个球体,这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过程)。天体变成球体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新问题是,如果按照这个定义,太阳系的行星更接近900个,而不是9个。
新争议:
1.太阳系的行星有900个,你记得住吗?小学生呢?
2.地球上那么多山,不能因为记不住山的名字,就把一些小山不叫“山”。
是不是都有道理?
在2006年的国际会议上,行星的定义加入了让行星数量可数的主张。
行星现在的定义:一个绕恒星公转的天体,其体积必须大到足以因为自身重力变成球体,同时周围必须不能有其他天体;如果一个天体是球体,但是周围区域仍有其他天体,那么它就算是“矮行星”。“清理周围”的要求把900个行星降低到8个。
2009年的国际会议还在讨论行星定义的一些细节。
海王星之外有一个柯伊伯带,在这里有一群冰态天体,其中超过100亿个天体的直径大于1英里。冥王星就是其中之一。科学的进步让我们对这个天体群的观察越来越仔细。
我们最先发现冥王星,把它定义成了第九大行星。后来科学家在柯伊伯带发现了一个体积为冥王星四分之三的更遥远天体,因为比冥王星小,被拒绝称为卫星。
后来发现一个被命名为“齐娜”的天体,它在冥王星之外10亿英里,体积为地球的四分之一,是冥王星的1.5倍。就是这个齐娜的发现,让行星之争进入了白热化。
“分类就是推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不断变化的,这让我们的推理过程也在不断变化。影响分类的因素越来越多。
例如:我们没有培养出圣女果(很多人一直叫它:小西红柿)的时候,可以说西红柿是一种蔬菜,可是谁还会用圣女果炒鸡蛋呢?我没试过,其实也许行!
戴维·温伯格说:我们如何组织我们的世界不仅仅反映了世界本身,更多的反映了我们的兴趣、热情、需求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