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近地天体研究结果表明,距离地球比较近的、且容易被观测到的1500颗小行星中大概有10%的小行星是可利用的矿产。去年11月,美通过了地外天体商业开采的法案,私人航天工业的快速增长、商业太空飞行成本降低是基础,虽然在法律方面没有了问题,但要想开采小行星或者地外天体的矿产,没有技术可不行。除了火箭、无人飞船等技术外,还得需要一项技术,这就是3D打印。为什么3D打印如此疯狂,全因为它能够就地取材,如果我们要建月球基地,别指望把材料从地球上搬过去,这样做成本显然太高。
行星资源公司已经开始利用太空望远镜对小行星进行观测,计划明年年初推出小型勘探卫星,未来 10至15 年内这个行业将达到数十亿美元的规模。要知道谷歌执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也投资了行星资源公司,除了对小行星资源进行勘探外,3D打印技术已经开始进入测试。
行星资源公司利用阿根廷发现的陨石进行取材打印,希望能够将这个技术用到未来的月球基地建造中,火星殖民也可以用到。这颗陨石由铁、 镍和钴元素构成,到目前为止实验室内的3D打印技术已经成熟。
但这未必意味着太空中也可以进行类似的打印,国际空间站已经安装了一个3D打印仪器,用于测试微重力环境中的3D打印效果。以ProX DMP 320金属3D打印机为例,需要将陨石、小行星表面材料、月面材料先打碎加工成粉,然后再根据程序打印出我们所需要的形状。如果在微重力环境中,能否一次性成形就显得至关重要。届时只要设计出图纸,用3D打印仪器就地取材,就能打印出所需要的建筑结构。
可以认为3D打印是殖民外太空的一个基本技术,省去了从地球搬运材料的费用。别看这一项,一次火箭发射就要上亿美元,而且最多运送数十吨的材料,如果把一台成熟的3D打印装置搬到月球上,造基地可是批量进行,而且可以作为前往火星的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