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35|回复: 0

岳飞是怎么死的_岳飞到底是被谁杀死的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1-2 2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岳飞到底是怎么样被害的
我们知道,岳飞不仅是著名的抗金英雄(当年我们上学的时候,他被称为民族英雄),而且,他还是一位著名的词人。他有一首词《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此词何等豪迈,何等壮烈。但是,就这样一位忠诚报国之人,为何死的如此惨烈?他到底是如何被害的呢?是谁害死了他呢?
我们可以从当时的历史大背景窥见其一斑。
公元1127年也就是靖康二年二月,金世宗先后废宋徽宗、宋钦宗为庶民,四月二帝被掳,宋政权出现权力真空。这也叫靖康耻。
这在历史上标志着北宋灭亡。
王朝政权交换都讲究正宗,北宋是赵氏建立,即使建立新王朝,也必须是赵姓人员。金朝皇帝满眼看不起赵氏政权,就找了一个叫张邦昌的人去做皇帝,并改国号为楚。
这是伪政权。张邦昌本是人质,但金人不愿意立赵氏为帝,京师哄传金人在意张邦昌,所以这家伙稀里糊涂的就被推上了皇帝宝座。这家伙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是做皇帝的料,觉得大家都把他当木偶一样戏耍他,要把他往火坑里推,金人也逼他,他哭哭啼啼地当了月把皇帝,自觉的不称朕,不做正殿,不接受朝贺,不坐北朝南,不穿黄袍……等等,总之,就是不敢做皇帝,跟演戏差不多。
但是张邦昌做了三件事,一是与金人交涉,要回了很多被扣押的北宋大臣,停止金人在开封的搜刮,保全了赵家陵寝和宗庙,二是尊哲宗的孟皇后为太后,三是将传国玉玺交给了赵构。这三件事可以说张邦昌做的很好,为赵家江山重启奠定了基础,应该说是大功臣,但张邦昌还是被赵构杀了,原因是这家伙与徽宗的某个宾妃理不清。
其实在张邦昌做皇帝的这一个月里,北宋大臣虽然像无头苍蝇,但也没闲着,御史马申欲上议状,请求立赵氏皇族为帝,但响应者只有一人,那就是秦桧。秦桧这个时候是御史中丞,实际相当于中央最高监察机构的一把手。但两天后,秦桧就被金人掳走了。
秦桧什么时候回来的呢?
历史记载,1130年10月2日从北方回到南宋,宋高宗赵构,抗金名将,丞相李纲等表示欢迎和赞同。
另外,据说秦桧是金人间谍。陆游说不可能。但被金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走倒有可能。
赵构原是康王,原本在金营做人质,但由于他武功高强而被认为是冒牌货被释放,这边张邦昌又虚位以待,在北宋大臣的拥戴下,1127年在南京应天府登基称帝,并改年号为建炎。赵构就是宋高宗。
历史上的南宋就这样匆匆忙忙登上了舞台。
赵构皇帝当的好难啊!
一方面是金兵不断南侵,赵构就不断地流亡,甚至一度还在海上漂泊了好长时间。金人是想要他的命啊,他不得不躲藏。
一方面在国内还有好多人怀疑他得帝位来历不正,时刻有被替代的危险。这个时候徽宗和钦宗还在,有皇帝在,他心不安哪。更何况有一个叫陈东的太学生就直接对赵构说,你不应该即位啊,如果渊圣皇帝归来,你该怎么办呢?
还有一方面就是抗金将领。当时有三大抗金将领,张俊,岳飞,韩世忠。他们都手握重兵,赵构当然知道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故事。
这个时候,如果你好好揣测一下赵构的心思,接下来发生的故事,就好理解了。
宋高宗赵构东躲西藏,辗转反侧,经过长达十多年的流浪,终于在1138年12月稳定下来,最终定都杭州。
杭州是个好地方,南宋君臣稳定后,就开始过上了乐不思蜀的好日子,半壁江山,依然美。北定中原日不知何时啊!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就是当时真实的写照。
读到这里我们心里有点数了,“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的主战派,和“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主和派的就会很容易形成了。
1141年11月13日,岳飞被捕,罪名谋反,被关押在大理寺监狱。
这个时候,秦桧是宰相。
负责审理此案的是大理寺卿周三畏和御史中丞何铸。
两人也很负责,岳飞也很配合,审来审去,一点证据都没有,最后都认为岳飞是忠臣。甚至岳飞漏出刺青“精忠报国”时,他们为之动容。
两人把审理结果告诉秦桧,认为是冤案。
秦桧不认可,便换了万俟卨主审。万俟卨便捕风捉影,捏造事实,宣称岳飞之子岳云与其部将张宪书信往来图谋不轨。既然是捏造,当然证据没有。但万俟卨报告说证据已被烧掉了。
一代名将,被小人诬陷,凭谁都会喊冤叫屈。这时候抗金名将韩世忠实在看不下去了,冒着杀头危险质问秦桧。秦桧一句话,证据没有,事情莫须有。
其实不难想想,李纲早已交出兵权,韩世忠也早已交出军权,张俊也早已和秦桧勾搭成奸,唯有岳飞还在抗金前线,据说被秦桧十八道金牌传令回京。失去军权的韩世忠,李纲都没问题,和秦桧勾搭成奸的张俊也没有威胁,那么拥有岳家军的岳飞为什么就会被诬陷“谋反”呢?
谁害怕岳家军?金人有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赵构听后又有何感?
联想一下秦桧和万俟卨的莫须有,是不是可以解释为可能有,应该有,必须有等等呢?
心领神会的秦桧和万俟卨无论如何也不会让岳飞活下去的。尽管岳飞和他们没有多少仇恨,但岳飞不得不死。
最后的结局,就是岳飞被害,宋金和谈,代价及其惨重。
这样的宋,不亡天理都不容。
秦桧和万俟卨永远跪在岳飞的塑像前。
历史不会为他们翻案。


岳飞是怎么死的_岳飞到底是被谁杀死的14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0924
千古第一卖国贼——秦桧,葬送北伐,冤杀岳飞!
宋金议和后,宋高宗认为从此天下无事,可以高枕无忧了。他根本不再考虑什么边防战事,甚至还下令边将不得再派探马进人金方刺探军情,以免引起金的误会。至于金归还的地盘,他更是无意去管理,仍由原伪齐政权的旧官员掌管着。 宋高宗想以此来讨得金的欢心,维持那好不容易得来的安宁局面。然而,宋高宗 的诚意,并没有换得金的同情,和议墨迹未干,金兵又大举南犯了。

原来,当初挞懒执掌金国大权时,他主张以政治手腕,通过内奸秦桧的策应来控制南宋,所以实现了和议。但没过多久,金统治者内部又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权力斗争,结果是强硬派兀术取得胜利,以“谋反”罪名逼金熙宗处死挞懒,控制了朝政。兀术一向反对议和,认为把原伪齐政权的地盘归还南宋是最大的错误,他主张通过战争,夺回中原地区,同时彻底消灭南宋,统一全国。兀术掌握实权以后,便在公元1140年5月,撕毁和议,亲任统帅,兵分四路,大举南犯。在金兵强大的攻势下,不到一个月、河南、陕西等地相继失陷。接着,金兵长驱直人向南方杀将而来。

金军的大举南侵,给宋高宗、秦桧等无疑是当头一棒。此时高宗显得十分尴尬,只能以“金人不知信守诺言”来为自己辩解。眼见自己小朝廷就要不保,同时也为朝野要求抗战的强大声势所迫,他不得不做出抗战的表示,正式下诏,组织抵抗。他下令兵分三路,以韩世忠守淮东;张俊守淮西;岳飞由襄阳北上,负责河南各州的收复和防御。他责令各路将士务必全力以赴,阻止兀术南下。

岳飞是怎么死的_岳飞到底是被谁杀死的791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0924

当时秦桧的处境更是十分狼狈。朝野上下,纷纷揭露、谴责他的卖国罪行他犹如丧家之犬一般,惶惶不可终日,不时在宋高宗面前痛哭流涕,为自己议和失败辩解,求取宋高宗的同情。同时,也常以拥护抗战的面目出现,以换取人们对他的宽容。结果终究因宋高宗的信任和庇护,他仍然稳稳地坐在宰相的宝座之上。

兀术本来狂妄地认为南宋无能人,军备又十分空虚,可不费吹灰之力,一举扫平南宋。但在金兵攻占陕西和河南以后,继续南犯时却遇到了南宋军民的顽强抵抗,再难向前推进了。

当时南宋人民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同仇敌汽,奋力抗战。各路抗金大军更是英勇作战,其中以岳飞率领的“岳家军”最为著名。岳家军是在抗金斗争中锻炼成长的一支军队,在岳飞的指挥下,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对百姓秋毫无犯,素有“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之称。岳飞接受任务以后,率军先后攻克了颍昌、蔡州、郑州、洛阳等地,一路所向无敌,战无不胜,使金兵闻风丧胆弃城而逃。这年(公元1140年)秋天,岳飞率领五万轻骑兵进驻郧城,与金军主力相遇。金兀术深知岳飞的厉害,于是动用了他的王牌,——拐子马。这拐子马高大强壮,全身披挂厚重铠甲,每三匹马用铁链连成一组,冲陷敌阵时威风凛凛十分厉害。

这时,岳飞早已派人探知兀术的动静。他认真研究对策,以为拐子马虽然厉害,但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一组三匹马必须进退如一,其中只要一匹马不协调,就无法行动,且它虽全身披甲,但马脚还是露在外面,只要设法刹其马脚,一匹倒地,就破了一组,一组失灵,就会连锁反应,造成马翻人倒、不战自乱的局面。主意一定,岳飞就命令军士,将刀斧绑在长竿上,并吩咐明日作战,无需骑马,只要步战,低头先砍马脚,马倒以后再砍金兵。

岳飞是怎么死的_岳飞到底是被谁杀死的188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0924

第二天,双方对阵,兀术的拐子马整齐地排在大军前面,铠甲在日光下闪闪发光,非常威风。岳飞先发制人,不容兀术驱动拐子马,便指挥士兵杀向敌阵。 岳飞一声令下,岳家军将士个个争先恐后,奋勇杀敌。岳飞的儿子岳云冲在最前面,手起刀落,已刹去拐子马的一只马脚,大家按照岳飞的吩咐,也都低头弯腰,挥动刀斧,专砍马脚,一时金军人仰马翻,乱作一团。顷刻间,兀术苦心经营的 精锐骑兵,便被岳家摧毁。兀术这才真正领教到了岳飞的厉害,岳家军的勇猛,于是掉转马头,拍马而逃。金兵见主帅逃跑,军心大乱,也纷纷抱头逃窜。岳飞指挥军队,乘势追杀,一直追到了离金兵在中原的大本营开封只有四五十里的朱仙镇,准备与敌决一死战。

这一仗,岳飞指挥岳家军不仅打败了金兀术的精锐部队拐子马,杀死了无数的金兵,更主要的是使金兵军心动摇,士无斗志。兀术马不停蹄,逃回开封,他哭丧着脸说:“我自带兵以来,以拐子马冲锋陷阵,所向无敌。可现在完了,一切都完了!“金兵胆战心惊地龟缩在城中哀叹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在岳飞大败兀术主力的同时,南宋其他各路大军韩世忠、张俊部也进展顺利,收复了不少失地。与此同时,北方的人民也在金军背后有效地打击和牵制着敌人,并相约以“岳”字旗为号,等待岳家军渡过黄河配合进攻金军。不少金军将领见岳飞大军逼近开封,担心自己死无葬身之地,就投降了岳飞,甚至金军大将韩常也准备率五万骑兵前来投诚。兀术见大势已去,就命随军老小先行北渡河,自己也准备弃城逃跑。

在抗金形势大好的情况下,岳飞满怀豪情地对部下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岳家将士个个摩拳擦掌,纷纷表示誓灭金贼,收复旧山河。但正当岳飞等准备夺回开封,渡过黄河去追杀金兵,收复失地的时候,宋高宗却下令要他撤兵回朝。

原来,宋高宗和秦桧都在抗金的大好形势面前害怕起来,深怕岳飞的胜利会影响他们的议和,因而迫不及待地下令岳飞立即撤兵。

高宗当初之所以下令抗金,是因为金国撕毁和约,大举南犯,危及到了自己的统治,所以不得已才作出这个决定的。现在,他见岳飞等人的抗金斗争已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暂时保住了自己的统治,与金重开议和也已有了一定资本,成为可能。要是继续打下去,不仅会惹怒金人,而且岳飞和人民势力壮大后必然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地位。再说,即使抗金取得了胜利,把金国打败,那么到时迎回了被俘的哥哥钦宗,自己的皇帝反而做不成了。因此,宋高宗考虑再三决定:宁做“儿皇帝”,也不能继续抗金了。

岳飞是怎么死的_岳飞到底是被谁杀死的861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0924

秦桧呢?此时他想,这时要能破坏岳飞等人的抗金斗争,不是给金主子最好的礼物吗?而且抗金得胜,主战派都立了大功,在朝廷得势,自己不要说宰相做不成,恐怕连命也不保了。想到这里,他不禁打了一个寒颤,便急忙去见高宗,对高宗说道:“陛下,现在抗金斗争已经达到预期目的。如果再打下去,恐怕会惹怒金人,待他援军到后,那就麻烦了。不如适可而止,乘胜收兵。这时与金议和, 也有讨价还价的本钱,一定可以成功。”秦桧的话,正中高宗下怀,于是两人狼狈为奸,在秦桧的竭力怂恿下,宋高宗终于颁发诏令,命令岳飞班师回朝。

秦桧深知,岳飞抗金的态度最坚决,不会轻易撤兵。于是,他想出了一条毒计,首先下令南宋其他各路大军都从前线撤回,然后以“岳飞孤军不可久留”为借口,竟让高宗一天之中连下十二道金牌(红漆木牌上写有金字,由皇帝直接发出,传达最紧急的军令,一天可送行五百里),要岳飞火速撤兵,违者以抗旨论处。

此计果然狠毒。岳飞见其他军队都已撤退,自己如不撤兵,就有被金兵包围的危险。再看那十二金牌,又是那么紧急,那么严厉,心想自己作为一个忠臣,圣旨不可违抗,看来不撤兵不行了。他心中又是伤心,又是气愤,只能仰天长叹一声:“臣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无奈,岳飞只得含着眼泪下令班师回朝。

一听说岳飞要撤兵,当地的老百姓拦住岳飞的马头大哭起来,说:“我们烧香磕头,运送粮草,迎接您的到来,这连敌人都知道。今天你一走,我们还有活路吗?”岳飞听了,也是热泪盈眶,但有什么办法呢?自己也不愿意走呀!他停下马,取出金牌给他们看,说:“朝廷有令,我不敢私自留在这里啊!”于是,百姓哭,士兵哭,岳飞也哭。为了百姓的安危,岳飞下令士兵保护当地百姓一起南撤。

再说兀术见岳飞军队兵临开封城下,就准备弃城逃跑。当他刚刚上马,忽然,一个书生上前拉住了他的马缰,说道:“元帅可不要走,开封可以守住了,岳飞马上就会退兵。”兀术感到很奇怪,就问道:“岳飞拿五百骑兵就打败了我十万骑兵,城中百姓,也日夜盼望岳家军,这城怎么能守得住呢?”那书生狡猾地说道:“元帅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自古以来,哪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的呢?依我看,岳飞虽打了胜仗,但不要说立功,恐怕连自身性命都难保”。兀术一听,感到书生说的有道理,就决定不撤兵了。他派人一打听,果然岳家军已经开始撤退了,便马上重新整理兵马,又向南杀去,结果把岳飞收复的郑州、蔡州、颍昌等大片土地又夺了回去。

岳飞十年的心血,白白地废于一且。南宋军民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北伐大好形势被宋高宗和秦桧葬送了秦桧一心想卖国投降。他想岳飞等人虽然撤了兵,但他们仍然军权在握,自己的投降计划还是难以实施。因此,他就连忙去见宋高宗,说道:“陛下,岳飞、韩世忠、张俊芒大帅手握兵权,掌握了数十万的军队,一旦他们怀有二心,就会 威胁到朝廷的安全。”宋高宗一听,不觉害怕起来,忙问:“那怎么办?”秦桧说道:“依臣之见,可以采用明升暗降的办法,把他们的兵权全部收归朝廷。”高宗一听,觉得有理,便依计行事。

岳飞是怎么死的_岳飞到底是被谁杀死的33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0924

公元1141年初,宋高宗召见了三大帅,对他们先是大加夸奖了一番,然后“论功行赏”,封韩世忠、张俊为枢密使,岳飞为枢密副使。同时宣布:所有军队,都归朝廷直接指挥。以此削夺了他们的兵权。

张俊是个见风使舵、贪图权势的小人,一看到形势不妙,就马上投奔秦桧的门下。秦桧知道张俊的为人,又知他和韩世忠、岳飞等人有矛盾,对他的投靠非常高兴,为了笼络他为己所用,就对张俊许诺说:“只要你能照我说的去做,我保证你掌管军队。”张俊听后,自然十分高兴,便死心塌地地为秦桧卖命,成了秦桧的一位得力干将。

张俊在秦桧的授意下,首先造谣说:“岳飞曾经主张放弃楚州,退兵保守长江。”秦桧就利用这不实之词,大做文章,在宋高宗面前颠倒-黑白谗害岳飞道:“陛下,岳飞身为主帅,不思报效朝廷,杀敌立功,反而贪生怕死,主张放弃楚州而退守长江,分明是动摇军心,阻挠北伐。”昏府的宋高宗听了秦桧的话,不由大怒。秦桧乘机进言道,岳飞现身居要职,总是朝廷祸害。言下之意要高宗罢免岳飞,将他赶出朝廷。

岳飞闻知这些谣言,知道这是秦桧、张俊等人的蓄意陷害,想到自己一片爱国之心,却反遭受奸臣诬陷,十分气愤。于是,他连续三次上书,请求辞职。高宗正为罢免岳飞又苦于没有适当借口而烦恼,现见岳飞主动请求辞职,很是高兴,便假惺惺地挽留了一下,批准岳飞的请求,罢免了他枢密副使的职务。

却说这时,兀术鉴于多次进攻南宋失败,自己以武力消灭南宋的计划难以实现,便派使者前来南宋,商谈和议。金使者到达临安后,首先约见了秦桧,将兀术的密信交给了他。秦桧一看,密信上只写了六个字:“欲议和,必杀飞。”因为兀术深知,岳飞能征善战,功高望重,即使被罢了官,免了职,但他在宋朝军民中仍然有很大的影响,对金国仍是个严重的威胁。

秦桧本来就对岳飞一直怀恨在心,并不是将他赶下台就罢手了。今见兀术这样吩咐,更加紧了进一步谋害岳飞的阴谋活动。那么怎样才能把岳飞谋杀呢?秦桧绞尽脑汁,觉得只有给岳飞安上一个“谋反”的罪名,这样不仅可杀死岳飞,还可使他全家跟着遭殃。但是由谁出来告岳飞“谋反”呢?他认为此人最好是岳飞的部下,一来可使人深信不疑,二来又可借机搞垮岳家军。

秦桧毒计已定,便与张俊等心腹极力搜寻与岳飞有仇的人。他们物色上了岳飞的部将王贵。因为王贵在一次战斗中,看到金兵来势汹汹,表现得有点胆怯。遭到了岳飞的斥责,甚至要将他斩首示众,以整军威,后因众将说情,才免于一死。秦桧一伙心想他肯定怨恨岳飞,不妨可以利用他。但他们找到王贵说明来意后,王贵最初死活不答应,后以他全家生命相威胁,王贵终于屈服了。接着秦桧一伙又在岳飞部将张宪手下物色了一个绰号叫“王雕儿”的无赖王浚。此人生性凶狠,且专干陷害他人勾当,所以人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雕儿”。这王浚平时行动散漫,打仗时贪生怕死,常受到张宪的斥责,因此,他对张宪及岳飞都非常怨恨。这时,他见秦桧派人来找他,认为自己升官发财的机会来了,当即答应愿为宰相效劳,出来诬告岳飞“谋反”。

岳飞是怎么死的_岳飞到底是被谁杀死的448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0924

在秦桧的精心策划下,陷害岳飞“谋反”的行动开始了。王浚拿了捏造的状词到王贵那里告发张宪“谋反”,说岳飞的儿子岳云写给张宪一封信,让张宪在襄阳反叛朝廷,阴谋把岳飞的兵权重新夺回来。王贵马上将王浚的状纸交给张俊。接着,张俊让王贵设法将张宪骗到枢密院。张俊就在枢密院私设刑堂,对张宪进行严刑逼供。张俊拍案大叫道:“张宪,从实招来!为什么要谋反?是不是岳飞指使你的?”张宪感到莫名其妙,只是大喊:“冤枉!冤枉!”并说:“什么谋反?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张俊脸胀得像猪肝一样,骂道:“你还装糊涂,不是岳云给你写了一封信,要你在襄阳谋反,并要为岳飞夺回兵权吗?”张宪辩解道:“你说我与岳云有书信来往,那么证据呢?”张俊挣扎地笑道:“信不是在你手中吗?还要狡辩。看来不动大刑,你是不会说实话的。”于是,他喝令手下:大刑侍侯!可是张宪是个硬汉,尽管张俊动用了各种酷刑,把他打得死去活来,他还是坚贞不屈,一字不招,张俊无可奈何。秦桧一伙又把岳云抓来,严刑逼供,但也是一无所获。

秦桧不死心,便让张俊伪造一份张宪的“供状”,拿了去见宋高宗,对高宗说道:“现在张宪招供了,他承认和岳飞一起准备谋反。”由于谋杀岳飞也是高宗的本意,因此,他根本不管张宪的“供词”是真是假,便马上下令将岳飞逮捕归案,当时岳飞罢职后闲居庐山。秦桧尽管对岳飞恨得要死,但这时还不敢公然逮捕他,怕引起激变,于是设计诱捕岳飞。他派曾和岳飞结拜过兄弟现已成为自己亲信的杨沂中,执行诱捕岳飞的使命。杨沂中到达庐山岳飞住处后,就用花言巧语欺骗岳飞说,为了张宪、岳云的一点小事,朝廷需要你前去对质一下。岳飞信以为真,随杨沂中来到了临安。

岳飞一到临安,便被秦桧拘捕,直接送到了大理寺审讯。岳飞愤怒地说:“我为国家出生入死,尽忠朝廷,你们为什么要逮捕我!”在大理寺狱中,他先后看见张宪、岳云两人都光着头,赤着脚,脖子上戴着枷锁,手脚上挂着僚铸,浑身上下,血迹斑斑,已被折磨得不成样子。岳飞一见这种惨况,不觉泪流满面,悲痛欲绝。他明白:秦桧这个奸贼要对自己下毒手了。

秦桧派亲信御史中丞何铸负责审讯岳飞。何铸一见岳飞,便大声责问道:“岳飞,老实交待,你为什么要造反?”岳飞气愤地说道:“我要造反?简直一派胡言,我对朝廷的一片忠心,天地可知!日月可鉴!”说着,他猛地掀起衣服,背上露出岳母当年为他刺上的“尽忠报国”四个大字。何铸见后,不觉一惊,显得十分尴尬。他又仔细看了王浚和张俊的所谓张宪供词,觉得证据不足,无法构成“谋反” 的罪名。何铸还算良心没有彻底浪灭,就不愿意再审理这个案件。他跑去向秦桧说:“岳飞谋反证据不足,罪名不能成立。”秦桧听后,很不高兴,说:“这是皇上的意思。”秦桧对何铸的行为很不满意,不久就找了个借口,将他排挤出了朝廷。

秦桧决不甘心就此罢休,又改命他的死党万俟卤亲自主持审理岳飞一案。万候禹主持审讯时,情况就全然不一样了。万俟卤拿着王浚、张俊捏造的材料,大声斥责岳飞:“岳飞,皇上待你不薄,你不思报恩朝廷,为何要想谋反,从实招来!”岳飞听他这么一说,气得浑身发抖愤怒地高声叫道:“我可对天起誓,我岳飞绝对没有做什么对不起国家的事。你们是主持国家法纪的人,决不能陷害忠臣。 如果你们冤枉我,我即使到阴曹地府也不会与你们罢休。”岳飞悲愤过极,身体不断摇晃,差点晕了过去。

岳飞是怎么死的_岳飞到底是被谁杀死的138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0924

一个狱卒在旁边大声喝道:“岳飞,站好!”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岳飞这个率领千军万马的统帅,这时却遭到了一个小小的狱卒的训斥。万候卤见岳飞死不认罪,眼珠一转,又想出一条“罪状”。他奸笑了一声,说:“你既然说无心谋反,那么,你还记得,以前游天竺寺的时候,你在墙上写了`寒 门何载富贵'(贫寒出身的人,哪里会有富贵可享)的话吗?”秦桧的一群走卒也跟着大喊大叫:“既然说出这样的话,不是说明要造反吗?”真是欲加之罪,何患 无辞!只要想说你造反,还不能牵强附会,生拉硬扯地找上几条“罪状”吗?岳飞心里明白,对这些想置自己于死地的秦桧一伙,还有什么道理可讲?他长叹了一声,高声叫道:“今天我落到了奸贼秦桧手中,还有什么话可说的?可惜我一片`尽忠报国'之志,今天算是完了。”说完,他闭上眼睛,咬紧牙关,任凭狱卒怎样严刑拷打,再也不吭一声了。

岳飞被诬陷为“谋反”罪名,在朝廷内外掀起了轩然大波。许多官民纷纷上书为岳飞伸冤、鸣不平。有个叫赵士褒的官员愿以全家百口来保岳飞无罪。剑州百姓刘允升也给高宗上书,替岳飞鸣冤。连审理过岳飞案子的李苦朴、薛仁辅等人,都认为岳飞“谋反”罪名不成立,就算把岳飞所有的“罪状”加在一起,最多判二年徒刑。特别是抗金名将韩世忠(此时,他为了避免秦桧的诬陷,已辞去枢密使职务)更是气愤不过,直接跑去责问秦桧:“你说岳飞谋反,有什么凭证?”秦桧张口结舌答不上来,半天才支支唔唔地说道:“其事体莫须有(也许有)”。 韩世忠愤愤不平,高声叫道:`莫须有'三字,怎能使天下人信服?”

秦桧也感到光凭捏造的几条“罪状”,没有真凭实据,恐怕难以构成岳飞“谋反”之罪名,将他置于死地。因此,秦桧又煞费苦心的罗列新的“罪状”。他派万俟卤带人抄岳飞的家,翻箱倒柜,想找到一点蛛丝马迹,可一无所获。秦桧仍不死心,于是又凭空捏造岳飞“罪状”:说岳飞32岁时,当上节度使后,曾得意的对部下说,32岁就做节度使,世上无人可比,只有宋太祖(即赵匡胤,北宋开国皇帝)才在同一岁数时做了节度使。把自己比作宋太祖,这不是要谋反篡位吗?

又说,岳飞在鄱城战役后,曾和部将张宪等人谈论道:国家大事将来会怎样呢?张宪回答道:这就全靠将军你啦!这不也说明岳飞和张宪密谋想造反吗?秦桧为了使这些“罪名”能够成立,专门悬赏诱招证人,可是除了王贵、王浚等几个肯出卖灵魂的卑鄙小人,谁都不愿出来作证。这样,岳飞“谋反”一案,一直拖了两个多月,还没有作出结论。

此时,金国见岳飞下了监狱,韩世忠罢了官,南宋朝政实际上已控制在秦桧一人手中,于是就答应了宋高宗、秦桧的议和要求。公元1141年11月,南宋和金正式签订和约。和约规定:宋、金两国东以淮水中游、西以大散关为界,中间的唐州、邓州割让给金国;宋朝皇帝向金国称臣;宋朝每年向金国进贡白银25万两、绢20万匹。南宋向金国既是割地、纳贡又是称臣,实际上成了金的附庸国,与亡国相差无几了。金兀术对已下狱的岳飞仍不放心,他一再催促秦桧赶快杀掉岳飞,以绝后患。

宋金和议达成的第二个月的月底,也就是除夕之夜(公元1142年1月28日)。秦桧和他的老婆王氏同坐在东钩下的火炉房,喝着年酒。秦桧一边喝酒,一边还在考虑:岳飞案子拖了很长时间了,还没有最后的结果。怎样才能杀死岳飞,向金国交差呢?他想着想着,不知不觉把手中的一个箱子都捏碎了,自己却全然没有觉察。他老婆王氏在旁边看到,知道丈夫的心事。这王氏的阴险毒辣一点也不比秦桧差。她就警告秦桧说:“你怎么一直没有决断呢?要知道捉虎容易放虎难啊!”一句话提醒了秦桧。他牙一咬,随手写了一张小纸字,派人送到大理寺万俟岗处,要他马上将岳飞害死。

当天晚上,万俟卤等人遵照秦桧的吩咐,最后一次提审了岳飞,逼他在他们炮制的一张供状上画押。岳飞知道这是自己最后的时刻了,他无限悲痛地向牢狱上方仰视了一下,便拿过笔来写了八个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老天明白)。万俟虏恶狠狠地瞪着岳飞,说:“岳飞,你死到临头了,还要嘴硬。”说完,他吩咐狱卒将早已准备好的毒酒拿上来,想强行逼迫岳飞喝下,岳飞憎恶地推开狱卒,自己劈手夺过酒蛊,从容喝下毒酒。不久毒发,岳飞怒睁双目,倒地身亡,年仅39岁。万俟岗和狱卒吓得瘫倒在地。接着,张宪、岳云也被斩首。

一个抗金英雄,就这样在宋高宗的默许下,被奸贼秦桧活活害死了。这真是一桩千古奇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2-2 18:4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