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05|回复: 0
收起左侧

药王孙思邈真人传说故事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1-7 18: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志学于医 槐荫苦读

药王孙思邈真人传说故事-1.jpg
孙思邈从小体弱多病。他先后两次患热病,一次患冷痢。每当他面黄肌瘦,饱尝病痛之苦的时候,母亲总是日夜守护在他的身边,给他熬药喂药。父亲也背着他翻沟过岭去找医生。次数多了,支付不起医药费用,就只好变卖家产。孙思邈看到,由于自己的病,给父母造成这么大的困难,心里难过。他从自己幼年的痛苦经历认识到疾病对人的危害,体会到医生能够解除病人的痛苦。于是从很早就萌发了学医的愿望。
孙思邈天资聪明,“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他在离家较远的私塾土窑洞里上学,不仅在课堂上用心学习,还经常在家乡的鱼儿岭一棵槐树下读书。通过刻苦用功,使他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从孙思邈的时代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了,虽然沧桑变幻,他当年读书的窑洞早已湮没,但这棵“千年古槐”现在依然旺盛地生长在他的家乡孙家原,成为历史的见证,供游览观赏,留给世人不尽的缅怀和无限的遐思,激励学子敬业奋斗。
2.冲破世俗
少年时的孙思邈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他排除封建等级观念,敢于冲破当时盛行的儒士书生通过读书而进身于仕途的世俗,敢于批评鄙视行医救人的极不合理的社会偏见。他不随波逐流,不屑混迹官场、沽名钓誉,而从解除人民痛苦的角度出发,以“大慈恻隐之心,普救含灵之苦”为念,胸怀济世之志,准备把毕生精力贡献于医学事业,他的思想境界和眼光就远远地高于当时的世俗之辈。
3 .寒秋涉水
孙思邈把贫苦农民和病患者的疾苦看成自己的疾苦,一心一意地为他们服务。他主张:若有疾厄者来求救时,医生不能先顾虑自己的得失而瞻前顾后,宁肯自己跋山涉水,饥渴疲劳也要去救等待医诊的病人。
孙家原村南边有一条涧沟,水流湍急。为给沟那边的群众治病,他不顾激流险阻,不顾深秋河水的冰冷,时常淌水过河。有一个“火烧涧沟水”的故事,指的就是这方面的事迹。说的是天神为了让孙思邈给对岸的病人治病,在他过河时,用火把水烧干,待他过去了再复原。孙思邈长期为劳动人民“济疾解危,一心赴救”多少年如一日,贏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4.药材种植
对于中草药的研究,是孙思邈坚持终生的重要实践活动之一。他很早就开始在家乡上山采药。为了采药,他攀悬崖、穿峽谷,跑遍了家乡的山岭沟壑。他还在家乡开辟了药材园,种植药材,从下种、施肥、收采到炮制、贮藏等,不仅精心操作,而且有详细的记录。他把药材分为玉、石、草、木、人、兽、虫、鱼、果、菜、米、谷等几大类,记载了八百余种药名。他按药物功用,将药物分为65类,以“总摄众病”,“临事处方,可得依之取决”。很有实用价值。直到千年之后的现在,孙思邈的这些记载,仍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
5.衡山釆松脂
唐贞观年间,孙思邈从江州到南岳衡山。衡山流泉飞瀑,峰峦苍翠,有“五岳独秀”之称,是历代帝王祭祀之地。衡山盛产银杏、金银杉等珍贵草木,为孙思邀考察医药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孙思邈在衡山,为了采集松脂,于立夏那一曰,从山岭向东跋涉“四百八十里,又南行入谷五十里”,到“有大石四十余丈之处,见南面有大松三十余株”,终于采到了“不见日月之松脂”。又将其带回炼制成“衡山松脂膏”,服之使人可以“耐寒暑,“五脏补益”。这些生动的事实足以可见孙思邈当年采药时用心的专注和经历的艰难。
6 .友人论学
令狐德棻,初唐著名的史学家,主编《周书》、《晋书》等,历任礼部侍郎、弘文馆学士等职。他与孙思邈是同乡人(今陕西耀县),在京城期间两个人交往甚为亲切,时常相聚谈古论今。令狐德棻了解孙思邈的渊博学识,深知其思想早已超出医学范畴。在他们的谈论中,孙思邈把哲学思维和医学相结合,由哲理会通医理,阐发了 “妙解阴阳”、“ 慎以畏为本”等一系列真知灼见,让令狐德棻非常折服。孙思邈在同令狐德棻的谈论中,也吸收许多文史方面的知识。
7.魏征问史
孙思邈见多识广,有极其渊博的历史知识,特别是对南北朝后期和隋朝的历史,更是通晓备至。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太宗下诏书,令名臣魏征、令狐德棻、姚思廉、孙处约等人编纂南北朝以来齐、梁、陈、周、隋等五代历史。在撰修这些历史的过程中,魏征、令狐德棻恐有遗漏,多次访问和请教孙思邈,请他对前代史实提供咨询。当时孙思邈年岁已高,但他“视听不衰,神采甚茂”。在解答魏征等人的疑难时,口以传授,把南北朝各国的情况从总体到细节,说得清清楚楚,如同他亲眼看见过一样,使朝野上下深表钦佩。
8.屠苏药酒
唐朝初年,中国南方时有瘟疫发生。孙思邈在常州一带,日夜奔忙,抢救瘟疫病人。经过半月的努力,瘟疫得到有效地控制。然而过了不久,瘟疫又从小孩到大人流行起来。为了长期地预防和治疗此病,孙思邈经过潜心研制,拟出了一个以大黄、肉桂等配伍的药酒配方,取名为“屠苏药酒”。人们喝了这种药酒之后,瘟疫再也没有复发。孙思邈为了普及防疫知识,防止此配方神秘化,他找来一大张黄绢,把屠苏酒的处方及炮制方法都清楚地书写在上边,张榜公布在屠苏庵的山门柱子上,让人们广泛传抄。人们十分赞叹孙思邈的重普及、不保守的可贵精神。后来,岁未饮屠苏酒,深化为习俗,在江南各地很流行,此习俗并传到日本。
9 .悬丝诊脉

药王孙思邈真人传说故事-2.jpg
相传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因难产而生命垂危。当朝太医虽竭力医治,却不见效,唐太宗急得坐卧不宁。徐茂公建议请孙思邈来看病,唐太宗便派遣使臣星夜奔赴太白山,诏孙思邈进京。孙思邈被引入后宫。因封建礼仪,不能接近皇后的“凤体”,孙思邈只能一边向宫娥细问其病情,一边要来太医的处方病历认真阅读。之后吩咐取一条红丝线,自己捏着一端,另一端穿过竹帘,系在皇后的手腕上,为皇后“引线诊脉”。原来皇后是胎位不正,于是让宫娥把皇后扶近竹帘,孙思邈选定穴位后,猛扎一针,皇后疼得浑身颤抖,不一会儿,婴儿呱呱出生了。皇宫内外好不高兴,对孙思邈更加敬佩。
10 .封官不仕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唐太宗召见了孙思邈。孙思邈奉诏上殿,气质俨然,神姿焕发,容颜甚少。太宗感到惊异,便走下宝座,发自心底地赞叹道:“故知有道者,诚可尊重,羡门、广成岂虚言哉” ,欲授孙思邈以爵位,请留朝廷效力。但孙思邈“固辞不受”,说:“臣谢恩。只是臣立志博集方药,为民解疾救苦。不敢领此赐封。”太宗又厚赐黄金万两,孙思邈更是婉言谢绝。他这种不慕名利的高尚品德.深为唐太宗敬佩和喜爱,便依他的夙愿,让他在京城住几年后,任其到天下各地,畅通无阻地去采药行医。
11 .葱叶导尿
在太白山区,有人得了个怪病,已经几天了,一直尿不出来,疼痛难忍。其家人请来孙思邈给他治病’孙思邈观察了病人的症状,用手摸病人鼓胀的腹部,诊断此人肯定是尿道闭塞了,服药扎针,无济于事,这时恰有两个孩子,手里拿着一根葱叶子,扑拉扑拉地吹着玩。他受到启发,联想起古人有“葱叶导尿”的记载。于是,他取来一根青葱,掐下细长的葱叶,擦洗干净后剪去葱叶尖,把葱叶缓缓地插进病人的尿道。他对着葱叶用力一吹气,果然病人的尿道冲开了,积尿排泄了,病治好了。
12 .太白三神
相传孙思邈初到太白山,满山遍野的丰富草药,吸引他整天起早贪黑地忙于采药。这样惊动了守护太白山的太白神三兄弟。他们早先立有规矩,不准任何人动太白山的一草一木。孙思邈来拜会太白三神,向他们申述了采药的理由,太白三神仍不应允。无奈孙思邈说只需要一草之地,他们便答应了。然而后来他们发现孙思邈还是满山遍野去采药,问其缘故,孙思邈说:我所说的一草,名叫冰冻草,这种草在太白山到处皆是,故我在太白山到处去采。太白三神恍然大悟。孙思邈再次阐明了为普救众生而采药的动机,太白三神深为他的机智和高尚精神而感动,终于同意了他的请求,任他进山到处采药。
13.太白手掌参
相传孙思邈在太白山采了许多名贵药材,其中包括太白山的特产---人参。不料人参成了精,趁人不在偷偷逃离太白山。孙思邈回来一看,不见人参,就四处寻找,后闻知其向东北方向逃走了,便紧紧尾追,一直追到东北长白山,才追上它。孙思邈要它回去,人参怎么也不肯。孙思邈一气之下,取出一根红绳,捆住人参的双手拉回太白山。途中,回头一看,只剩下人参精的两只手,便把它种在太白山上。从此太白山生长的人参就成了手掌参。
14 .坐虎针龙
药王孙思邈真人传说故事
孙思邈当初是骑毛驴出门行医的。相传有一天,他把毛驴拴在树上,同徒弟进山采药去了。这时有一只猛虎从树林中蹿出,吃掉了毛驴。当孙思邈和徒弟闻声赶来时,老虎已跑得无影无踪,只剩下遍地血迹和驴的骨骸了。孙思邈对此非常生气。说也奇怪,吃驴的老虎又回来了,口角还流着血,低垂着头,眼中流露出哀求的神色,求孙思邈为他治疗被驴骨刺扎伤的喉咙。徒弟对老虎说:“你若愿为我师父当坐骑,就点三下头。”于是老虎就点了三下头。孙思邈叫徒弟将医铃放入虎口把虎嘴撑开,手伸进去把那根骨刺拔了出来。孙思邈治好了老虎的病,老虎驯服地让孙思邈骑在它的背上。从此,孙思邈骑着老虎又开始行医和采药去了。
相传泾河龙君奉玉皇大帝之旨,为普救百姓而行云降雨,不料龙君却因喉中生恶疮,降成恶风暴雨。这时孙思邈正在出诊,遇雨难以行路,自语道:“这是病龙降雨。”龙君在空中听了此话,感到神奇,于是变化为一个白发老翁,前来向孙思邈求医。孙思邈就在路旁一块大石头上给他诊脉。诊脉后问道:“你非人类,像是龙脉,需显出真形方能给你治疗。”白头老翁顿时变成一条白龙。孙思邈镇静自若,面无惧色。他左手掰开龙口,右手紧握银针,瞅准恶疮,一针扎下去,霎时脓血流淌,针到病除。过了一天后,龙君果然病愈身爽,又为黎民行云降雨去了。
15 .千金翼方

药王孙思邈真人传说故事-3.jpg
药王孙思邈真人传说故事

药王孙思邈真人传说故事-4.jpg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问世30年之后,于唐开耀元年(公元681年),又完成了《千金翼方》巨著计30卷。《千金翼方》是孙思邈取“輗軏相济、羽翼交飞”之意,补充《要方》之不足,并同《要方》一起,“共同成一家之学”的一部专著,是他一生智慧的结晶和成果的总结。全书通篇多以方剂为主,容纳了以汤、散、丸、丹等分类的可治六十余种疾病的方剂二千九百余首,容纳了按玉石、草、木、兽等分类的药名872种,其价值极其珍贵。据传《千金翼方》的最后几卷,是由他口述,由他的孙子孙溥代笔而最后完稿的。
輗軏:是指车辕与车衡相接的地方。这一句的意思是:车的平衡运行,鸟的上下翻飞。
16.海上仙方
孙思邈治好了泾河龙王的病,龙王一心要报答他,便派夜叉神出海,把他请进了水晶宫。龙王感激地向孙思邈赠送轻绡珠宝以作报答,被他客气地谢绝了;又请他留在水晶宫里同享洪福,也被他谢绝了;最后,龙王想到龙宫珍藏的《海上仙方》,便送给他,说:“此是龙宫所藏的秘方,乃真道者,可以济世救人。”孙思邈十分高兴地接受了。孙思邈辞谢了龙王,由夜叉神背出海去。后来,他利用《海上仙方》的秘方,治愈了不少疾病,又把这些秘方写进《千金方》著作中,在医学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17.巧医唐王

药王孙思邈真人传说故事-5.jpg
贞观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一次抵御外寇入侵的征战中,被敌军困于一座山头上。他在山上的水潭饮水时,由于体困头晕,把他头上戴的龙纹玉饰映在水中的倒影误看成是一条小蛇,总疑心自己饮水时吞下了这条小蛇。待班师回朝后,他越想越觉得恶心,进而呕吐,竟成疾病。宫中太医用药几剂,均不能愈。魏征又请来孙思邈为他诊治。孙思邈见唐太宗面无病容,腹中并无异物。弄清病因后,他苦苦思索:蛇若吞进肚子,症状应更严重,但现在是幻觉疑惑,实为心理疾病。孙思邈先给唐太宗开了安神之药,然后拿来唐太宗出征时戴的帽子,让人打来一盆水,再叫唐太宗观看。唐太宗在盆水中一看龙纹倒影,恍然大悟,消除了他的疑虑,病也就治好了。
18 .导引调气
孙思邈在终南山曾集中研究道林养性,导引调气。他主张养性要动静结合,按摩导引是动,调气补泻是静。练静功时,他常在空气清新的早晨,在山间清泉旁边的巨石上,曲腿打坐,“口吐浊气,鼻引清气,闭目存思,至腹中有声汨汨然”。通过调气、养气排除一切杂念,完成一套动作,达到强健祛病的目的。他还对练气的时间作了具体规定。他要求人们善于掌握和运用几种简单的调气方法,以简驭繁,治疗许多不同的疾病。
19.药王栈道
告别了家眷和乡亲的孙思邈,来到秦岭的主峰。太白山。太白山以终年积雪而驰名,这里叠峰峦嶂,气象万千,植物中药材十分丰富。他在太白山平时为山区群众行医治病,待到七八月“开山” 时节,他同山民、道士一起,背着背篓,带着弓箭,进深山到顶峰,攀悬崖,爬绝壁,采集许多名贵的药材而归。孙思邈对太白山药物研究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现在,游人在进山的路边,可以看到孙思邈当年开凿的石条石板栈道和石壁上的“药王栈道”字样,可以想像当年孙思邈进山采药的艰难险阻。
20.釆集五灵脂
孙思邈在太白山采药期间,从山民口中得知有一种叫五灵脂的名贵药材,是活血的良药。五灵脂原是寒号鸟的带血粪便。寒号鸟栖身在悬崖石缝里,其粪便也散落在悬崖上,天长日久形成许多暗红色的结块,这就是五灵脂。要采这种药,需要用绳索把人吊到悬崖上才能采到。那绳索除易被山石磨断外,最危险的是被崖石缝里出来的名叫 “飙”的大甲虫咬断,绳一断,人就坠崖丧生。对此,孙思邈苦苦思索了很长时间,终于想出了好办法:他给绳索套上一节节粗竹筒,然后让人们一起登上石崖顶,把绳索一头系在树上,另一头系在人的腰里,把人吊到悬崖半空采五灵脂,这样就安全多了,再也不用担心绳索被“飙”咬断了。
21.妙解阴阳

药王孙思邈真人传说故事-6.jpg
孙思邈毕生精研医学和百家学说,到百岁时,已是经验丰富,炉火纯青,形成了一套精辟的医学理论。他认为:大自然有四时五行,寒暑交替,有其变化的规律。人体和自然界同是一理。人体生理有五脏六腑,呼吸吐纳,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如果阴阳失调,就会导致疾病。医生的职责就是调节和把握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病的目的。他说:“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他不相信鬼、神、天,反对宿命论,相信人只要善于“妙解”和调理,就会防止疾病的发生。他的这些理论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全新的科学理论。
22.命名“阿是穴"
巴蜀一带有个老猎人患腿疼病,发病时疼痛难忍。他多方求医均无效果。几经周折,终于找到孙思邈。孙思邈决心要把老猎人的病治好。但治了十余天,针药俱用,亦疗效不佳。他想:针灸的穴位均未出十四经内,是否此外还有可疗疾的穴位?他在老猎人的腿上按压,当压到腿部的一个痛点上的时候,老猪人突然大声叫道;“啊,是”,孙思邈掐住这个痛点,便在此处试行针灸。不一会儿,老猎人便腿疼减轻多了,慢慢入睡了……。最后直到老猎人病愈,方高兴而归。事后,孙思邈把这类有痛点的穴位,取名为“阿是穴”。从此,“阿是穴” 以针灸学中的重要’俞穴’一直沿用至今。
23 .博览群书
孙思邈在京城长安居住期间,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宫廷古籍珍藏,饱览了大量的医学经典著作。由于各朝代在长安长期建都,故保存了丰富的经典古籍。孙思邈有幸走进这些书库,在这里大开眼界,他“忘寝与食,讨幽探微”,尽情地吸取文、哲、史、医等各方面的丰富知识。孙思邈曾说:凡欲为大医,不仅要熟读医学著作,还要涉猎群书,精通《庄》、《老》、《周易》、天文、地理、五经、三史等。孙思邈以自己孜孜不倦的治学精神实践了上述论述。这一时期的读书生活,对孙思邈以后取得辉煌成就带来了极大的裨益。
24 .一视同仁
孙思邈救治的各个阶层的病患者何止千万。在长期的实践中,他形成了一整套高标准的医德规范。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皆如至亲之想”,就是说,对待病人要像对待亲人一样。他说:“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责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孙思邈声望很高,每到一处,患者就蜂拥而至,不论在农村,还是闹市,都是如此。他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对病人一视同仁,不顾饥渴疲劳,莫不一一救治。那些被他治好的病人,对他总是恋恋不舍,许多人临别时感动得洒下热泪。他这种高尚的医德,得到人民的赞颂。
25.炼制丹药
早在隋大业年间,孙思邈就开始炼丹实验。唐武德年间,他在四川买到优质的雄黄和曾青,在蜀县魏家炼丹成功,合成一釜“太一神精丹”。他炼制的“丹药”,是世界上最早从砒剂中提炼成治疗疟疾的有效方剂。比英国人孚勒氏以砒剂所制的药物要早一千多年。现在的湖南浏阳城东有个孙隠岩,相传是孙思邈当年炼丹的地方。传说他在这里垒灶架炉,用硝石、硫黄、皂荚等性质相反的原料,巧用 “伏火法”合在一起,避其爆炸,炼成丹药。于唐永徽六年(公元655),孙思邈著作《丹经》写成。在其中的“内伏硫黄法”中详细记载了火药的配方,为后来火药的成功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26 .敬德追袍
开国元勋尉迟敬德听到唐太宗封孙思邈为药王的消息后,大为不悦,心想自己为唐朝打天下,屡立战功,也没有封王,孙思邈进京才几天,竟得到如此殊荣。他要追赶孙思邈,夺回王袍王冠。孙思邈预知有人要来夺王袍,就把冲天翅扳成顺天翅,把黄袍翻穿成红袍。敬德领兵追到灞桥时,见孙思邈却是身穿红袍,头戴顺天翅,在柳荫之下恭候。敬德感到不好意思,便改口说:“我专程赶来,想讨些灵丹妙药。”孙思邈送给他灵丹十八丸,保他东征胜利。经过同孙思邈接触,感受到他的高尚品德,敬德后悔自己不该妒忌,便击掌发誓,愿在孙思邈成圣后站班助威,听凭他用。
27.离家隐居
孙思邈辞去北周朝廷的征召,官府大为不悦,有抗旨之嫌。孙思邈“恐征书之复至” 毅然决定去太白山隐居。乡亲们知道他要离家出行,有人前来劝阻。孙思邈向乡亲们做了耐心的解释。面对妻子依依不舍的伤感神色,他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精研方药,远游行医,普救含灵之苦,乃吾之所志也。”北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深秋,孙思邈告别家乡,告别亲人,去太白山隐居。临别时,妻子儿女和乡亲们送他到村外很远的地方,依依不舍,相互再三嘱咐之后,才挥泪离去。
28.一针救二命
孙思邈出诊路过一个村子,看见路上有一滴滴的鲜血,断断续续,一路滴去。他向过路人询问情况,知鲜血是从一群人抬着去埋的一副棺材里流出来的。孙思邈便立即顺着血迹向前追去。一直追到墓地,他大声疾呼:“不要埋人!”并叫他们打开棺材。人们以怀疑的态度照办了。待打开棺材一看,见躺着一个年轻产妇,面色蜡黄。孙思邈摸过脉搏,又从药包里取出几根银针,在产妇身上扎了几针,然后又取出一些药末,给她灌进嘴里。过了一会儿工夫,产妇动了,睁开眼晴,最后还生下了婴儿。产妇的丈夫和周围人们由怀疑变成惊喜,赞叹不绝:真是神仙下凡,有“起死回生”的本领。于是,谢恩的人群跪了一地,叩头不止。
(本文来至于咸阳中五台道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11-24 14: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