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39|回复: 0

四大民间传说是哪四个_我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是哪四个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1-11 12: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代散文|齐长城与孟姜女
文/宋会强
四大民间传说是哪四个_我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是哪四个432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3521
我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在我刚懂事的时候,经常在饭桌上听到父母谈到修长城的故事,有近似于《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有秦始皇钉住了太阳,修长城的民工每天吃72顿饭还饿煞人,等等。在我长大成人后,父母也年纪大了,仍然时常在饭桌前听到父母反复讲起这些故事。
后来,我知道了《孟姜女哭长城》系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说的是秦朝有个善良美丽的女子叫孟姜女。有一天,孟姜女救了逃难的范喜良,并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两人准备结为夫妻。成亲那天,孟家张灯结彩,宾客满堂。晚上宾客散去后,忽然闯进来一队官兵把范喜良抓去修长城去了。孟姜女悲愤交加,决定去寻找丈夫。孟姜女一路跋山涉水,到达了长城后却找不到自己的丈夫。她询问了民夫是否有见过自己的丈夫范喜良,民夫告诉她范喜良早就累死了,尸体就埋在长城脚下。听到这个噩耗,孟姜女在长城下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天越来越阴沉,风越来越猛烈,一段长城被哭倒了,露出来的正是范喜良的尸首。这个故事,表达了人们对秦始皇暴政的痛恨和对孟姜女的同情。
这个故事在全国各地有很多版本,大体意思如前所述,具体细节各有不同,想来毕竟万里长城绵延6700公里,跨越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前后修筑了2000多年。如此大的时间与空间跨度,发生的近似于《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肯定会有很多很多,于是演绎成各种版本。但不管是怎样的具体故事内容,所反映的主题都是相同或近似的。
2018年7月,我曾到过旅游人数相对较少的司马台长城,这是我国唯一保留明代原貌的古建筑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原始长城”。我吃力地攀登在奔往长城的山路上,地形的原因即使走在长城的一个个台阶上,也是有所担忧,长城两侧的围墙已是破损严重,而围墙下就是悬崖峭壁。不禁心想:我赤手空拳攀登尚且如此困难,那城墙上、城楼上的一块块石头、一块块土砖运上来,垒起来,先辈们该是付出怎样艰辛的心血?在刀削斧劈的山脊之上,眼前并不完整的城墙上苍老的一块块青砖,该是有着怎样的辛酸,曾经流淌过多少先辈们的血和泪!
母亲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2011年2月去世,过去未曾询问,现在已经无法咨询母亲这个传说的由来,而父亲已是90多岁的高龄,也是无法正常交流,父母得到这个传说的由来也就无法得到印证了。
20世纪80年代之前,人们住着老房子,面积小,居住地集中,夏秋季节经常在街头、巷子口一起乘凉、闲谈,村里有几位文化人懂得天文地理、历史知识,经常讲一些民间故事、传说,于是这些故事、传说经过老一辈人的大脑记忆(他们不识字,无法用文字记录下来),又会传承给下一辈人。
母亲记忆力好,不识字,但能记得很多民间故事、传说,以及众多的民间俗语、警言语句等,用起来也是恰如其分,还增加了话语的说服力。
父母亲都不识字,只是在生产队时代分粮食时,认得自己的名字,那么,一个近似于《孟姜女哭长城》故事的民间传说,为什么会深刻地印记在他们的心中并成为经常谈论的话题?
2019年,在我提前退休住到老家库山乡驻地,实地查看了离我居住地北面不足10公里的东莞镇共有1800余米的齐长城遗址后,这个疑问似乎得到了答案。
这是一个与地域有关的因素。
现在的东莞镇历史上曾为郡、县,如今为“镇”,当地至今在四五十岁以上的人还有“入了官府”(其含义是认真、细心、仔细、严谨、负责等)“管辖儿”(意即有教养、懂规矩、守纪律的意思,管教之意)等词语挂在嘴边,既然这样的方言土语都传承了这么多年,齐长城就经过本地,修筑齐长城的传说不是同样可以流传吗?
据2013年4月19日《齐鲁晚报》“今日日照”版《2500年的“土堆”将焕光彩》一文介绍,“齐长城西起黄河,东至黄海;东西蜿蜒千余里,几乎把整个山东南北分为两半。经实地测量齐长城全长618863米,全长1237.8华里。此军事居防,蜿蜒起伏在1518座山峰上;它历经平阴、长清、肥城、泰山区、泰安郊区、历城、章丘、莱芜、博山、淄川、沂源、临朐、沂水、安丘、莒县、五莲、诸城、胶南、黄岛共19个县市区的94个乡镇、办事处。”“据莒州博物馆原馆长苏兆庆老先生介绍,‘齐长城’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土著长城,是莒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意义巨大,历史价值远远大于旅游价值。”
2021年8月3日,《大众日报》的子报《农村大众》开始连续登载《徒步齐长城·东游记》,这是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和《农村大众》联合举办的“徒步齐长城”活动。其中9月6日第二十五回《两条巨龙聚东莞 百里传土筑长城》,介绍了我县东莞段齐长城的大致情况,与西边沂水段和北边安丘段的齐长城多以石块砌成不同,“我们脚下的这段齐长城,则以土夯实而成。东莞镇境内的土壤主要为沙壤土,如用此土修筑长城,极易坍塌。传说,彼时,人们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便四处寻找黏土。最后在距莒县东莞百里之遥的安丘景芝,找到大量黏土。挖掘黏土,装入筐中。鉴于路途遥远,且缺乏大型运输工具,民工们便排成一支长长的队伍,接力传递一筐筐黏土。不说修筑齐长城,仅仅备料,挖土装筐,再把数以万计筐黏土,从安丘景芝传递至莒国东莞,便是一项极其浩大的工程。修筑时,铺一层黏土,夯实,再铺一层黏土,再夯实,于是齐长城一层层逐渐变高。”
我曾拍摄了东莞段齐长城照片并发出了微信,就有不了解历史的人质疑,这齐长城咋没有一块石头呢?他们认为,齐长城应该像万里长城一样宏伟壮观,有用石块、青砖砌成的城楼、城墙。其实,齐长城距今已是2500多年,而万里长城今存者多为明代所修建,仅仅只有几百年的时间,两者之间的施工条件、施工工具以及历经风雨侵蚀、战乱社会、时代更迭带来的变化,却是无法相比的。正如上述“莒州博物馆原馆长苏兆庆老先生介绍,‘齐长城’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土著长城”,经历了2500多年,齐长城早已失去了曾经的风采。
父母所言“秦始皇钉住了太阳”的传说,也有相关说法。据《长清西南角》记载,在长清西南角,流传着钉日神针和10个太阳轮流转的故事。前者说的是,秦始皇有一根钉日神针,能订住太阳而使其停止运行,这样一来,火辣辣的太阳总是高高悬挂在天空,修筑长城的民工就永无歇息之时了;后者说的是,天上有10个(一说为12个)太阳轮流值班,于是只有白天而没有黑夜,筑城的民工累死者不计其数。
2022年6月17日,“文旅莒县”官方公众号发表了这样一条新闻:“《新华每日电讯》刊文,《这才是孟姜女‘哭崩’过的长城 比秦长城早近五百年!寻踪齐长城的‘前世今生’》。在文中,作者介绍到,被孟姜女‘哭崩’的长城并不是秦长城,而是齐长城!”
文中说“有关孟姜女的传说,源自齐国对莒国发动的一场战争。
“齐庄公四年(公元前550年)齐国对莒国发动突然袭击,齐庄公派大将杞梁、华周带领士卒偷袭莒国,结果莒兵俘获杞梁。因杞梁拒不投降,莒子将他杀死。传说,当时齐莒之战结束后,新婚后的杞梁妻孟姜女没得到杞梁的音讯,思夫心切,决定前往莒国寻找丈夫。途中遇见齐国兵败,方知丈夫被擒。孟姜女一路啼哭,忍饥挨饿,不顾疲累来到莒城。当看到城墙上悬挂着丈夫的头颅时,不由得心如刀绞,泪如雨下。悲哭十天十夜后,悬挂杞梁头颅之处的城墙倒塌,连同孟姜女一并埋没。这是莒地流传的孟姜女的主要传说。莒地还有许多不同版本的传说,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莒县孟姜女传说是中国孟姜女传说的起源,是孟姜女传说的完整补充。莒县孟姜女传说具有自身独特的悲剧价值。至今莒县一带的老年妇女在特定场合仍然以孟姜女传统曲调来抒发感情,这种哭调在农村广泛流传,形成了一种哭文化。
“莒县孟姜女传说有别于其它传说的突出的悲剧价值。
“中国的其它传说、歌谣、诗文、说唱等,两千多年来,无论口耳相授、还是著之典籍、被之管弦、演于戏剧等,大多都是以大团圆为结局,而莒地的孟姜女传说则不同,它聚集悲伤情感于一身,一悲到底,具有很强的悲剧研究价值。”
莒县的“孟姜女传说”,2011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足以说明其历史文化价值。
【作者简介】宋会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著有散文随笔集《乡情往事》《且行且记》。
壹点号当代散文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建新 通讯员 胡耀华
七夕是个极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凄美故事,更使农历七月初七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并逐渐衍生出“中国爱情节”的文化内涵。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牛郎织女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牛郎织女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代人类对自然天象的崇拜。而在鲁山,关于七夕节的民俗文化,从历史文献到民谣小调,从神话传说到遗存遗迹,无不诠释了牛郎织女文化在当地群众心目中的独特地位。每逢七夕,该县便会举办民俗表演、祭祀供奉、集体婚礼、山歌对唱等庆祝活动。11月7日,记者赶往鲁峰山(也叫露峰山)下的鲁山县辛集乡,探访当地极具特色的七夕民俗文化。
鲁峰山上七夕情
“天上银河水,地上鲁山坡,七七相见日,全家乐呵呵”“鲁山有个鲁山坡,山清水秀牛满坡。天女下凡回头望,看见了牛郎哥”。唱起牛郎织女歌谣,家住鲁山县辛集乡孙义村的许四妮十分兴奋,她是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牛郎织女传说代表性传承人。
“俺从小就听这些歌谣,现在能唱出100多首。”许四妮说,不仅她能唱,耳濡目染下,她的女儿、小孙女等也张口即来。
除了歌谣,鲁山县的一些资料和遗迹中也记录着牛郎织女的故事。其中明嘉靖《鲁山县志》中记载:“牛郎洞,在瑞云观下半山,面南,内立牛郎神……九女(传说织女为玉帝之九女)潭,在县东北十八里鲁山之下,潭上有九女、龙王庙。”
四大民间传说是哪四个_我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是哪四个671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3521
牛郎洞
2008年,鲁山县文物工作者对牛郎洞进行发掘,发现洞口为汉砖所砌,在洞内发掘出唐宋时期的黑瓷碗、罐片和元明清时期的瓷盏片、铜钱等,可见鲁山人对牛郎的供奉由来已久。
“我是听着牛郎织女的故事长大的,有关牛郎织女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许四妮说,牛郎叫孙守义,牛郎的妻子叫九姑娘,据说是玉皇大帝的九女儿。
相传,牛郎自幼父母双亡,跟随其兄嫂生活,白天放牛,夜宿鲁峰山一山洞中。后经老牛点化,牛郎巧娶下凡到九女潭洗澡的仙女,自此有了牛郎织女的故事。牛郎后人世代居住在鲁峰山下,并修建祠堂以纪念先祖,孙义村由此而生,孙氏祠堂也因此成了牛郎故里遗址。2012年12月13日,该遗址成为平顶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四大民间传说是哪四个_我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是哪四个315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3521
鲁峰山上的观景亭
孙义村一直保留着农历七月初七祭祀牛郎织女的传统。如今,祭祀活动演化为当地的节日庆典,数以万计的民众以及来相亲的青年男女来到牛郎洞和孙氏祠堂,给牛郎和织女上香,祈求婚姻幸福、人丁兴旺。
“我们村也有禁忌,就是禁演《天河记》。”孙义村一名村民说,《天河记》的主角是牛郎织女,孙义村村民奉牛郎织女为祖先,扮演他们被认为是对祖先不尊。
文化之乡民俗丰
在河南民间,关于七夕节有这样一个传说:七夕当天,蹲到葡萄架下能听到牛郎和织女的情话。这一传说在孙义村同样盛行。据孙义村党支部书记孙永昌介绍,也是缘于这个传说,该村有种植葡萄的传统,现在,种植规模更是不断扩大,葡萄种植遍及整个辛集乡。
四大民间传说是哪四个_我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是哪四个537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3521
七夕节活动上献“巧果”
每年七夕,正逢葡萄成熟时,“采摘”成为当地七夕民俗文化中的关键词之一,十几名少女穿梭于葡萄架下,采摘粒大饱满的新鲜葡萄作为“巧果”送至鲁峰山上供奉牛郎织女。
传说故事里的织女心灵手巧,擅长织绸,因此七夕节又称乞巧节,鲁山当地的年轻女子会在这天乞巧,祈求织女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并祈求觅得如意郎君,婚姻美满。
“等到七夕节来玩吧,我们这里特别热闹。”许四妮说,届时,当地会有焚香祈福、对唱山歌、吃巧果等一系列极具特色的七夕传统文化活动。
鲁山七夕节活动最早是村民自发组织,自娱自乐的,如今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节日活动声名远扬。
2009年2月,鲁山县作为牛郎故里和牛郎织女文化传说的起源地,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
浪漫节日溢温情
近年来,为进一步发挥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原生文化优势,让七夕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鲁山县有关部门在修复牛郎故里有关遗迹、创建牛郎文化园等基础设施的同时,深入挖掘牛郎织女文化内涵,并持续开展“我们的节日——七夕节”系列民俗文化活动,通过举办山歌会、曲艺民歌会、民俗展演、相亲交友、婚庆博览会、汉风古韵集体婚礼等系列活动,全力打造牛郎故里爱情圣地的文化品牌。
四大民间传说是哪四个_我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是哪四个386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3521
四大民间传说是哪四个_我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是哪四个886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3521
汉风古韵集体婚礼
“特别是七夕节举办的汉风古韵集体婚礼,场面宏大,广受关注。”一些市民说,不仅辛集乡,近年来,附近的乡镇也借着七夕节的浪漫氛围举办集体婚礼或相亲大会,七夕节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七夕节是我们这里的一大节日,鲁山县作为七夕文化的发源地,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让更多人认识七夕、了解七夕。”鲁山县文联主席郭伟宁说,除举办民俗活动外,近年来,该县还联合国家邮政部门在七夕节相继发行了《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相思鸟》《喜鹊》等特种邮票,对宣传鲁山、展示鲁山形象发挥了积极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1-19 20:3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