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支迷幻乐队“电梯13楼”主唱去世,被迷幻反噬但留下光
当地时间5月31日,美国德州迷幻摇滚乐队“电梯13楼”(The 13th Floor Elevators)的主唱洛基·艾瑞克森(Roky Erickson)去世了,死因暂未公布,享年71岁。
活跃于1965-1969年间的“电梯13楼”是第一支严格意义上的迷幻乐队。他们不是迷幻音乐的发明者,但赋予了它名字。两张质量极高的专辑《The Psychedelic Sounds of the 13th Floor Elevators》(1966)、《Easter Everywhere》(1967)以及洛基·艾瑞克森在乐队解散后漫长的精神病史和迷乱人生,共同构筑了传奇。
而艾瑞克森的个人悲剧在于,成就其人和乐队传奇的东西同样是毁灭之源。
“电梯13楼” 1
2015年,德州奥斯汀的Levitation音乐节上(前身为奥斯汀迷幻音乐节),四十五年未同台演出过的“电梯13楼”重组。世界各地的歌迷不远万里聚首奥斯汀,观看了一场阵容古老,宛如时光倒退五十年的恐龙现场。
两位创始元老——主唱洛基·艾瑞克森与词作者、“电罐子手”汤米·霍尔(Tommy Hall),以及贝斯手朗尼·莱塞曼(Ronnie Leatherman)和鼓手约翰·埃克·沃尔顿(John Ike Walton)都在。
这些人中,汤米·霍尔在乐队解散后即离开音乐行业,花费大半生“通过迷幻药寻求心智的启发”。一个蒂莫西·利里(Timothy Leary)的后继者。贝斯手和鼓手离队后虽长期作为乐手活跃在当地音乐现场,但从未有机会站在如此大型的舞台上。
那次现场,“电梯13楼”的表演起初明显生涩。洛基·艾瑞克森恍恍惚惚,成员们显出长期疏离(与彼此、与乐器、与这些歌曲)的必然后果。虽然演出过半他们逐渐松弛下来,进入比较和谐的状态,但不复当年的神妙。
即使他们演得出色,如看过现场的音乐媒体人弗雷德·佩萨罗(Fred Pessaro)所言,“几十年来如邪教般的追捧又岂能轻易得到满足?” 2
1966年11月,德州乐队“电梯13楼”发表处女作《The Psychedelic Sounds of the 13th Floor Elevators》,后被公认为第一张明确以迷幻为主题的专辑,也因此被冠以“第一支迷幻乐队”之名。
更早些时候,披头士(The Beatles)开始在药物的作用下创作和演奏,《Rubber Soul》(1965)中已出现迷幻元素。从1965-1966年开始,带有迷幻风格的乐队纷纷涌现,著名的包括“旧金山之声”三巨头:感恩致死(The Grateful Dead)、杰弗森飞机(Jefferson Airplane)、大兄弟控股公司(Big Brother and The Holding Company)、沙滩男孩(The Beach Boys )、乡村老乔与鱼乐团(Country Joe and the Fish)……
迷幻音乐(Psychedelic music)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迷幻音乐指在迷幻体验中产生的独特音乐,对听者来说最好的感知方式当然也是身处迷幻状态时。
广义上的迷幻音乐仅仅在音乐的形式上具备迷幻元素。从早期的失真效果、大段solo、浓郁的布鲁斯风味,到各种异域元素的引入(尤其是中东和印度音乐),电子管风琴和键盘的使用,诗意而晦涩的歌词或诗朗诵,对即兴的热爱,都成为迷幻音乐可以被辨认的元素。
洛基·艾瑞克森 3
虽然脆弱,迷幻音乐在“电梯13楼”的覆灭和“爱之夏”的狼狈收尾后仍持续生长和分裂,为摇滚续命。
说起来“电梯13楼”和“爱之夏”的命运有相似之处。1967年,“爱之夏”作为旧金山嬉皮运动的顶峰,吸引了难以计数的年轻人(号称“十万嬉皮”)聚于此处,在演讲、灵修、音乐、公社、花朵,当然还有酒精和药物的闹哄哄拥抱中名正言顺地以逃避世俗反抗世俗。
这一年的一月,两三万嬉皮来到旧金山金门大桥公园,在草坪上聊天、看书、唱歌、弹琴。蒂莫西·利里·(Timothy Leary)发表的演讲《Turn On, Tune In, Drop Out》迅速成为年轻人的精神指南。
“Turn On, Tune In, Drop Out”的字面解释为:审视内心,关注社会,退出世俗。蒂莫西·利里后来在一本自传中重新解读:Turn On意为解放感觉器官,审视内心世界,体会不同层次的知觉意识。Tune In的意思是关注周围的一切。Drop Out则是依靠自身蕴含的力量达到快乐的顶点。
很可惜,这三个著名的短句被许多嬉皮简单地解读为避世与享乐的宣言。对这些嬉皮来说更糟糕的是,在此前的一年(1966年),时任加州州长里根宣布LSD为非法药物。
“嬉皮士”的前身、“垮掉的一代”和“波希米亚人”已被经过二战残酷的上一代人斥为游手好闲、不负责任及对社会全无贡献。当这些无用之人演化为“嬉皮士”,两代人之间的隔阂愈深。嬉皮士们以流浪和公社的生活方式反抗越战和中产阶级价值观,却在1967年的“爱之夏”仿佛奇迹般突然被(部分)主流社会所接受。
一部分出于对越战的抗议,媒体们在那年春天的金门大桥公园嬉皮聚会后纷纷以“花童”(Flower Childern)和“爱的一代”(Love Generation)之美名称呼嬉皮。
但到了10月,“爱之夏”戛然而止。原因是嬉皮士们致力创造的没有等级、商业、社会分工的社会把旧金山变成混乱的贫民窟,垃圾满地,商店关门,盛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