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34|回复: 0
收起左侧

甲午战争失败原因_甲午战争失败原因及影响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1-19 15: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甲午战争失败的真相及其真实的后果
原创 shengminwujiang 生民无疆 2022-05-05 06:30
收录于合集#致在校大学生70个
以中华之广土众民,以中华之优秀悠久的历史文化,我从不相信“八国联军”是不可战胜的。
当今一些专家们关于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的解读,大多毫无逻辑可言。他们认为,鸦片战争以来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是因为中国科技落后、经济落后的必然结果。如果这一逻辑成立的话,那么,七七事变后,日本数十万大军侵略中国,中国就应该举国投降、彻底亡国。因为,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英军才万把人,清军与英军的武器差距,远没有抗战时期中日军队差距大。即便是八国联军侵华时,其军队总数,也不到抗战时期侵华日军数量的十分之一。
历史的真实是这样的。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当时,中国的经济实力、工农业产品的竞争力,均大大领先于英国。详情点击:鸦片战争的历史真相和现实意义
英军真的拥有碾压清军的战斗力吗?显然不是!其实,当时的英军的武器并没有多大的优势,大约相当于抗战时期的三八大盖与汉阳造的差别。因此,如果遇上誓死抵抗的百姓,英军也会吃大亏。《清史稿·英吉利志》:


英军串扰广州的周边地区时,被当地百姓干掉了几百人。
1842年6月14日,英军以陆海军万余人围攻镇江,投入陆军7000余人攻城。镇江守将海龄,尽管是临时得知信息,手下官兵仅1500人,但决意应战,坚守城池。英军花了4天时间才占领该城。海龄因城破而自杀殉国。此战,英军死伤165人(其中海军死3人,伤17人),清军死伤493人,刚好是1∶3。
如果每攻占一地,都是这样的损失,英军还敢打下去么?
那么,清军为什么失败?
其一,皇帝昏乱。
《清史稿·宣宗本纪》:



《清史稿·奕经传》:



大敌当前,道光帝派出的前敌统帅是奕经。奕经完全不懂军事,仅仅因为是宗室子弟,被任命为如此要害职务。
其二,高官颟顸。
奕经纯属一个公子哥。《清史稿·奕经传》:



奕经作为前军统帅,却长期呆在江苏。浙江前线战事紧急,告急求援文书不断,他无动于衷,浙江巡抚对他恨之入骨。江苏方面也十分讨厌他,因为受不了高昂的招待费用。从9月离京,如此厮混到了12月,他总算到了杭州。又直到在关帝庙抽到了“虎头”签,他才选定了下个月一个吉利的日子的吉利时辰,出兵进攻宁波。经过漫长的“准备期”,他的作战计划,也被英军获得。结果自然是大败,这一支将帅离心离德、毫无士气可言的队伍,一路狂奔,“军资器械弃失殆尽”。
此前,奕经在朝廷任协办大学士,位居宰辅。可以想象,晚清朝廷是一个什么样子。
还有更为荒唐的。《清史稿·牛鉴传》:

英军攻占镇江后,开始逼近江北。扬州的高官,位居从三品(相当于如今副省级)的盐运使但明伦,根据商人的建议,给英军送去了60万贯钱,恳请英军不要进攻扬州。英军收到钱后,改攻南京。
如此高官,竟然无视国家利益,以邻为壑,国家还有救么!
其三,武备废弛。
最“优秀”的宗室子弟奕经,也是个公子哥,毫不奇怪的是,八旗子弟们只知道吃喝玩乐、遛鸟狎妓。因此,在战场上,英军往往找不到对手,八旗子弟们要么不战而溃,要么胡乱应战。对此,道光帝真的很生气:

似乎有点勃勃雄心的道光帝,颟顸透顶的清廷,终于“明白”了:打不赢,洋人船坚炮利。于是,不平等条约开启了。
直到清朝灭亡,清廷一直是如此颟顸,几乎见不到任何长进。因此,不平等条约一个接一个,不绝如缕。
1851年至1864年,因为太平天国,使得国内大乱。乱定之后,一批仁人志士力图通过洋务运动,实现师夷长技以制夷。
尽管当时的朝廷昏乱,但是,平心而论,洋务运动干得很不错,各方面都有起色。
事实,最能说明问题。
1882年(光绪八年),因为左宗棠抬着棺材进军新疆,沙俄被迫交还了已经占据多年的新疆伊犁。
1885年(光绪十一年),清军大败法国的海陆军。在镇南关,法军大败,被清军一路追杀;在镇海,侵华海军司令孤拔被清军轰死;在台湾淡水,法军的军旗,也被清军夺走。这一仗,让法国丢尽了脸皮。
几年间,打败了八国联军的中的两国,其中,法国还是西方第二大军事强国。其实,法国与号称第一的英国相比,实力是不相上下的。
清军差吗?洋务运动成效不显著吗?
不过,这是清朝的回光返照。
因为清廷颟顸的土壤里,长出了李鸿章之流的歪脖子树。“李鸿章”,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类人,是一种意识形态。
所以,几年后,当今某些专家口中的“完人”李鸿章,就把他的淮军----当时中国烧钱最多、海归最多、装备最新、人马最壮的一支海陆军武装,全部葬送给了日本。
此时的日本全国陆海军的武器装备加起来,也远远赶不上李鸿章淮军的本钱。
日军的枪炮舰艇,全是买的西洋货;日军上点档次的军官,是刚从西洋念完书回来的。
日军比法军还强吗?哪位专家能解释这个问题?
但是,李鸿章的淮军,硬是惨败给了地地道道的“小日本”。
打完这一大败仗之后,李鸿章有了施展他最得意的独门绝技的舞台:外交。他亲赴日本,签署了中国历史上最无耻、祸国最深的《马关条约》。
《清史稿·德宗本纪》:


大片的割地!
前所未有的赔款!2亿两白银,是清朝正常年景二年的中央财政收入。
正当李鸿章签署这一条约的时候,湖广总督张之洞,正在为如何筹集几十万两白银的建设资金发愁!
这些,还在其次。
众所周知,近千年来,日本一直是中国的小徒弟。
甲午之败,彻底摧毁了精英阶层的民族自信心。
甲午之败,彻底摧毁了精英阶层的独立自主的强国意志,致使他们后来实施了一系列行为乖张的“变法维新”。
甲午之败,开启了西方列强任意欺侮中国之端。瓜分中国自此开始;中国坠入万丈深渊。
1919年的五四运动,喊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自此,仁人志士们开始了新的救国征程。三十年后,新中国建立。今天,中国虽已发展为世界军事和经济强国。
值得注意的是,甲午之败以来的跪洋流毒,至今,依然没有消除。
一、从中法战争说起
话说,在清朝,李鸿章是一位最通“洋务”的天才,李鸿章也向来以为,以他的“外交”之才,足以摆平一切“洋务”。
李鸿章办“洋务”,其实就是:逢洋必跪。
光绪元年(1875年),左宗棠出兵收复新疆时,李鸿章坚决反对西征,极力主张:放弃新疆。《清史稿·左宗棠传》:

如果李鸿章的主张得逞,新疆丢了,西藏、内蒙还会属于中国么?
光绪八年(1882年)三月,在左宗棠的武功和曾纪泽的外交努力下,沙俄归还新疆伊犁给中国。与此同时,法国在中国南方的附属国----越南,又开始生事了。

甲午战争失败原因_甲午战争失败原因及影响151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5893

法国一闹事,李鸿章大人立马有了展示“外交才能”的舞台。
《清史稿·德宗本纪》:

对于法国侵略越南,真正精通洋务的大员们的态度是这样的:
曾国荃(晚清著名的悍将、曾国藩的弟弟)说:打就打,谁怕谁呀!于是,一边调兵遣将上前线,一边支持唐景崧前往越南说服刘永福共同抗击法军。
《清史稿·越南传》:



《清史稿·唐景崧传》:

左宗棠说:我还不老,我愿亲上前线带兵,打他狗日的。不让我去,行,我推荐我的老部下王德榜去。王德榜没给老上级丢脸,后来果然立大功。
《清史稿·左宗棠传》:

张之洞说:议和?要脸不?打!我亲自组织人马来打。
《清史稿·张之洞传》:



要论“洋务”, 张之洞、左宗棠的功劳与成就,至少不亚于李鸿章吧!
张之洞的汉阳铁厂、兵工厂等等,远远超越李鸿章,没人敢否认吧?
至于左宗棠,且不说别的,单说他倡办的福州船政局,且不说造船,即便是李鸿章北洋水师的专业将领,几乎清一色毕业于左宗棠的船政学堂。
但是,面对法国人入侵越南,李鸿章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其实,当时朝廷主战声音已占上风,朝廷决定一战。考虑到李鸿章的声望挺高,门生故吏遍天下,又有作战经验,便任命李鸿章为抗击法国的前线总司令。可是,李鸿章不去前线排兵布阵,却跑到上海,与法国人议和去了。
《清史稿·越南传》:

令李鸿章遗憾的是,因为前线将领们没完没了的与法军打仗,法国人的要求无法满足,所以,“外交家”的才华施展不了,议和没成功。
对于这位不敢向洋大人开战的“功勋”老臣,光绪帝也没招,只好免去他的“前线总司令”,让他继续担任北洋大臣。
然而,在后来的中法战争中,李鸿章仍然干出了 “祸国跪洋” 重大业绩。

甲午战争失败原因_甲午战争失败原因及影响970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5893

二、清军痛贬法国陆军
自法国侵略越南后,各有识之士便站在国家安危的战略高度,思考应对之策。均认为,越南不可失,必须力保,以为中华边疆之屏障。他们各尽所能,自觉开展了种种对敌斗争。
先说在越南北部的陆战。
例如,云贵总督刘长佑,《清史稿·刘长佑传》:




又如,名臣刘坤一,《清史稿·刘坤一传》:



谁说晚清没有精忠报国的热血男儿!唐景崧,足以流芳千古!
唐景崧,排名前列的进士出身,被选庶吉士,改吏部主事。以这种耀眼的资历,他只要安心在朝为官,个人前程无限美好,随便怎么混混,总归可以熬到二三品的高位。但是,当此之时,他竟然自告奋勇,申请去越南前线,说服刘永福,服从朝廷指挥,抗击法军。
《清史稿·唐景崧传》:



法国人总想以武力威胁中国,逼着中国签署城下之盟。稍有小胜之后,就梦想中国与他们签署不平等条约。问题是法国军队总是不争气,小胜之后便是大败。
李鸿章总想趁早与法国签约,洋大人要啥,满足他们了也就好了。
《清史稿·越南传》:


法国人发现清军坚定不移地与他们作战,眼看着他们根本打不赢,于是,提出签约。
李鸿章立即要求前线部队停止前进。
李鸿章也确实与法国人达成条约,双方在条约上签字画押了。
丢人现眼的是,签约之后,法国人说,条约的中文本,与法文本的内容严重不符!
李鸿章的“洋务”水平,竟然如此不堪!
中国,舆论大哗,指责李鸿章“通夷”;法国人呢,也不干。
好,那就继续打吧!
继续打?李鸿章可不乐意了。
李鸿章大人是淮军领袖,门生故吏遍天下,自然,在前线也有他的门生故吏。
此时的广西巡抚潘鼎新,便是李鸿章的老部下。潘鼎新坚决执行李鸿章的旨意,想方设法的不打,不打,就是不打。
《清史稿·越南传》:


皇帝下令开打,潘鼎新一会儿报告说没有粮草,一会儿汇报说武器不足,没法打,打不赢的。
他不仅自己不打,还阻止冯子材作战。
《清史稿·冯子材传》:

潘鼎新一路狂退,还在前线将领那里,广泛散布:打什么打,不久就会谈判,还是要靠外交来解决问题。
《清史稿·潘鼎新传》:



所幸的是,在前线,李鸿章的淮系势力不占主流,主战、敢战的纯爷们多多。
更幸运的是,此时,根据前线紧张形势,朝廷将张之洞从山西巡抚提拔为两广总督。
张之洞首先支持唐景崧招募将士,整军备战。《清史稿·唐景崧传》:

张之洞立马又恭请老将冯子材出山。冯子材亲率自己的两个儿子上阵,冲锋陷阵,一路追杀法军。
《清史稿·冯子材传》:




追着法国人打的,还有左宗棠的老部下王德榜。王德榜虽是楚军老将,但是,他所率的军队主力,是临时募集的士兵。
《清史稿·王德榜传》:



就这样,中国军队大胜,轻松打败了当时世界最牛的军队。
据说,当时世界上,海军最牛的是英国,陆军最牛的是法国。
原来,法国军队不过如此!
谁说中国人不行?只要领兵的是纯爷们,中国军队可以打得八国联军满地找牙。

三、李鸿章葬送了福建水师
李鸿章坚决反对左宗棠以武力收回新疆,理由是要省下钱来办“海防”。
事实上,晚清海防的最大祸害,恰恰就是李鸿章!
中法战争时,他毁掉了福建水师;甲午战争,又是他毁掉了北洋水师。
清朝末年的两大舰队,均被李鸿章葬送!
中法战争时,法国在越南战场上一塌糊涂,索性集中在远东的舰艇,骚扰中国沿海地区,企图以他们擅长的海盗手段,胁迫中国签署城下之盟。法国海军,先后攻击了福州、台湾、镇海。
在台湾,法军攻击基隆。此时,刘铭传刚到台湾上任,不到一个月,法国军舰就开来了。《清史稿·刘铭传传》:

尽管刘铭传的军队仓促应战,但是,法军在基隆没捞到什么便宜。双方打成了拉锯战。遗憾的是,由于中国海军太弱,无法支援台湾。刘铭传断绝了外援,只好暂时弃守基隆。
法军八艘军舰袭击淡水。《清史稿·孙开华传》:



淡水守将孙开华,也是刚部署好防御工作,法国舰队就来了。相互炮轰了一天一夜,淡水的炮台被毁后,法军登陆,双方开始白刃战。结果,二千余法军命丧黄泉,而且,法军的军旗,也被孙开华缴获。法国人没招,跑吧。
法国军舰串到了浙江镇海。这里,不是孤悬海外的台湾岛,法军就惨了。
《清史稿·欧阳利见传》:

防守镇海的兵力充足,补给有力。法国舰队攻击这里一个多月,双方炮火你来我往,结果,法军舰艇被击沉一艘,而且,舰队的旗舰被击伤,舰队司令孤拔也被打死了。
法国完全绝望了。《清史稿·法兰西志》:

陆军打不赢,海军也不中用,怎么办?只能求和,而且事先声明:连赔款也不要。
这场反击海盗的战争,中国是不是胜利了呢?
没有。
中国遭受了巨大损失:中国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福建水师,未战而亡;福州船厂被毁。
福建水师覆亡,罪在李鸿章。
中法战争爆发时,主持福建水师、福州船厂的两位主官,便是忠实执行李鸿章旨意的主和派。
第一位是何如璋,一心秉承李鸿章的旨意,专心致志地等候“议和”成功。法国舰队开到家门口了,他仍下令福建水师不得有任何动作。等到法国舰队突然开火,他立马逃跑,躲到乡下去了。《清史稿·何如璋传》:



另一位,是张佩纶。中法战争期间,张佩纶从中央派到福建前线,担任了负责海疆防务与船政事务的“钦差大臣”。《清史稿·张佩纶传》:



法国舰队开到,向福建水师送来了战书,水师官兵报告张佩纶,结果被他连骂带吼的赶出了办公室。等到法国军舰黑洞洞的炮口转过来了,他才慌了,竟然派人去跟法国人说:等一等再打好吗?法军炮声一响,他立马开溜,钻到乡间角落躲起来了。第二天,他竟然向朝廷谎报战果。
就是这两个不要脸的玩意,毁掉了福建水师。《清史稿·海军志》:

张佩纶此人,可是一位了不得的大人物-----李鸿章的女婿。
张佩纶葬送了福建水师后,被发配边疆。“刑满释放” 后,李鸿章立马收他为女婿。
李鸿章葬送了北洋水师后, “内举不避亲”,向朝廷举荐这个宝贝女婿的“外交才能”,于是,张佩纶担任使团成员,跟随李鸿章到日本,志同道合的翁婿俩,一起与日本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李鸿章可真是满门“矢志海防”、“精通洋务”啊!

四、清军大胜,李鸿章签了个割地条约
晚清时期,真正优秀的外交家只有一个人:曾纪泽,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
《清史稿·曾纪泽传》:



在左宗棠抬着棺材进军新疆,誓死收回伊犁的时候,朝廷派遣崇厚赴沙俄商谈收回伊犁等事项。崇厚未经请示,便签署了丧权辱国的条约。朝野大哗,举国震怒,于是改派驻英法大使曾纪泽赴俄,经过艰苦的谈判,重签条约,收回伊犁,并全面维护中国权益。
在极端不利的条件下,能够以一己之力,有效维护国家利益的人,才叫外交家。曾纪泽便是!
文有曾纪泽,武有左宗棠,这是中国能够收回伊犁的原因。
在对法问题上,曾纪泽始终持强硬立场,主张以战止战。
《清史稿·曾纪泽传》:

军事与外交相结合,才能确保国家利益。这就是曾纪泽对时代的基本判断。
经过将士们几年苦战,在军事上,中国终于处于有利地位。
1885年(光绪十一年)2月,世界第二军事强国法国,被中国军队彻底的羞辱:
法国陆军,被中国军队从镇南关一路追杀,赶出谅山;
法国海军,在浙江镇海,一艘军舰被击沉,远东舰队司令孤拔被打死。
《清史稿·德宗本纪》:



法国人没招,主动求和。清廷同意,双方商定停战。
在双方均未把停战命令下达到前线的时候,在云南方向,云贵总督岑毓英的军队又痛贬法军于临洮。正在一路追杀法军的时候,岑毓英接到停战诏书,只好收起了战刀。
《清史稿·德宗本纪》:

《清史稿·越南传》:

这是继左宗棠以武力、曾纪泽以外交,迫使沙俄交还新疆伊犁之后,中国军队取得的又一场重大军事胜利。
事实证明,中国军队是完全有能力捍卫疆土的。
在持续几年的中法战争中,一直是谈谈打打,打打谈谈。法国人是以打促谈,争取最大的利益;而李鸿章,则是着眼于以谈免打。
前面说过,起初,朝廷曾任命李鸿章为对法作战的总司令;李总司令不去前线行兵布阵,而是跑到上海与法国人议和。
在此期间,有一个十分诡异的现象:法国人每一次提出议和,不是通过正式渠道联系朝廷外交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都是直接找身为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的李鸿章个人。
《清史稿·德宗本纪》:

光绪十年,正当中法两国在越南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法国人通过在中国担任税务司的德国人德璀琳,找到了李鸿章;李鸿章奏报朝廷;朝廷便派他去与法国人谈判。这一次虽然签署了条约,但因为法国人说法文本与中文本的内容不同,于是继续开打。
当时,李鸿章开展跪洋外交,已经十分努力了,他已经同意把越南送给法国了。
《清史稿·越南传》:



因为中国军队还没有把法国人彻底的打疼,所以法国人决定陆海军齐上,再嘚瑟一番。
法军嘚瑟的结果,是全面失败。
于是,法国人又通过在中国担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找到了李鸿章;李鸿章奏报朝廷;朝廷便派他去与法国人谈判。
《清史稿·越南传》:



李鸿章给朝廷的奏折,完全可以看作是在配合法国人,进行威逼利诱:如果不与法国议和,台湾就保不住了;只要把越南给了法国,便长治久安、万事大吉了。
李鸿章请求:抓住机遇,立即停战,立即签约。
对此,前线将士无不痛心疾首;精通洋务的高级官员,无不坚决反对。
由于种种原因,光绪帝同意了李鸿章的意见。
《清史稿·越南传》:

世世代代的国王都是由中国册封的越南,在李鸿章的“外交” 努力下,成为了法国的殖民地。
放弃越南后,竟然连勘定中越边界的事情,也是让法国人说了算。
《清史稿·邓承修传》:



邓承修被派去与法国使臣浦理燮共同勘定中越边界。浦理燮一边对邓承修虚与委蛇,一边偷偷致电法国驻北京使臣,提出种种无理要求,动辄以撕毁条约相威胁。尽管邓承修向朝廷报告了种种实情,并陈述了民情、边防等要害,但是,朝廷全面满足了法国的一切无理要求。
法国人一定十分后悔:当初怎么没有要求战争赔款!如果法国人索要赔款,无论多少,李鸿章都会答应的。您别不信,在读到中日甲午战争的内容时,您就坚信不疑了!
在军事大胜之时,签署割地条约----这就是李鸿章的洋务,李鸿章式的外交!
以当时的局面,如果是一个品德靠谱的傻瓜,也会坚持:承认法国对越南中南部的特权,中国全面拥有越南北部(即“北圻”)的主权。可以肯定,政局不稳的法国一定会接受这一提议。
《清史稿》卷四百五十九论述中法战争及其结果道:

可见,即便是北洋政府主持下的《清史稿》编撰者也认为:在当时局面下,保住台湾、收复越南,都应该是没有大的问题的;丢失越南,是“当事者”对外自轻自贱的结果。
失去越南,罪在李鸿章。
失去越南,李鸿章只是开了一个头。
随后,他又亲手搞丢了朝鲜,搞丢了台湾。
当今中国,周边面临的许多问题,都是跪洋外交家李鸿章留下的。

五、背着朝廷,将朝鲜送给日本
众所周知,朝鲜人本来就是炎黄子孙。自古以来,朝鲜半岛就是中国的一部分,或为属国,或为郡县,总之,行中国正朔。
《清史稿·朝鲜传》:


1890 年(光绪十六年),朝鲜国王给朝廷上表,恭恭敬敬地自称“臣”,与中国的大臣给皇帝写奏折一样,说“臣XX诚惶诚恐顿首稽首”。
此时,朝鲜的归属权问题,正在因为李鸿章的跪洋“外交”,悄悄地发生本质性的变化。
有领兵作战经验、精通“外交”的李鸿章,当然也知道朝鲜半岛“实为东三省屏蔽”,事关中国国家安全,因此,保住朝鲜,很重要。
早在光绪七年之前,日本就开始琢磨朝鲜了。李鸿章知道后,给朝廷出的主意是怎样的呢?
《清史稿·朝鲜传》:


李鸿章的外交妙招,是以夷制夷,通过让朝鲜与美国等国家签约通商,以西洋国家的势力,吓唬日本,使之不敢乱来。
朝鲜的外交权,一直属于朝廷。但是,光绪八年,在李鸿章的主持下,朝鲜以主权国家的名义,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签署了通商条约。
光绪八年六月,朝鲜发生宫廷政变,朝鲜大院君李昰应杀宰相、杀王妃闵氏,乱哄哄之中,焚毁了日本使馆,杀死了日本在朝鲜的练兵教员堀本礼造等七人。
此时,李鸿章回到老家丁忧守制,由张树声代理北洋大臣。
得知这一消息后,张树声立即电令丁汝昌率威远、超勇、扬威三艘舰艇赴朝鲜,以防不测。
张树声的决策确实正确。因为日本海军少将仁礼景范乘金刚舰,已经先于丁汝昌一行抵达朝鲜。随后,日本陆军陆续登陆朝鲜,直扑朝鲜首都。
丁汝昌立即归国请求援兵。张树声事先已经报请朝廷批准,命提督吴长庆所部三千人东援,并授予吴长庆“便宜行事”,即自主决断、临机处置的权力。大军立即出发,七月十二日,大军进驻朝鲜首都。
吴长庆立即抓捕了李昰应等人,平定了叛乱,恢复了秩序。自此,吴长庆这支部队留驻朝鲜。
转眼到了光绪十年,朝鲜又闹政变了。朝鲜的一批与日本打得火热的青年官员,勾结日本军队,于十月十七、十八日,杀死包括国王卫队长在内的文武官员,劫持国王。
朝鲜官民请求吴长庆派兵平叛,救回国王。十九日,吴长庆出兵,要求日本放回国王一行,立即撤兵。日本不干,两军交火,吴长庆击败日军,救出国王,斩杀叛国分子。
日本派全权大臣井上馨,带上兵舰六艘、陆军若干来到朝鲜,要求朝鲜:谢罪、赔款20万元、日本增加在朝鲜首都的驻军,等等。朝鲜皆听命。
朝鲜是中国的附属国,仅仅朝鲜答应了,那是不算数的。
于是,光绪十一年正月,日本派遣伊藤博文来到中国,商议朝鲜问题。
朝廷命李鸿章为全权大臣,与伊藤博文商议。
李鸿章一出面,不要脸的事情就发生了。
日本人提出了三条:中国撤军、严惩吴长庆、赔偿死难者。
由于在谈判之前,光绪帝就明确指示:“此次朝鲜乱党滋事,提督吴兆有等所办并无不合。前据徐承祖电称,日人欲我惩在朝武弁,断不能曲徇其请。”皇帝认为,吴长庆在朝鲜的军事行动,都是正确的。
既然吴长庆杀死日军是对的,那么,赔款之类自然是免谈。军机大臣们也不同意赔款。
《清史稿·日本志》:

李鸿章给军机处写信:日本人提出了三条要求,总得答应一条吧?
于是,李鸿章直接给皇帝上折子,大谈了从朝鲜撤军的重要性、必要性、正确性。
《清史稿·朝鲜传》:


李鸿章说:中国撤军,可以同样要求日本也撤军。以后,只要朝鲜把军队建设起来了,能够实现自卫,就好了。这样做,可以实现中日友好。
《清史稿·日本志》:



光绪帝批示道:中国撤军可以,但是,如果要求中国今后永远不派兵朝鲜,那是不行的;中日两国都不要派军事教官到朝鲜。
李鸿章据此,好好地发挥了他的“外交才能”,在光绪帝批示的范围之外,答应日本:今后,朝鲜如果发生啥事儿,中日两国或一国要派兵,必须相互告知对方。
光绪帝不是要求保留中国出兵朝鲜的权力吗?李鸿章不仅赋予了日本出兵朝鲜的权力,而且,中国出兵朝鲜时还必须通报日本。
就这样,中日签约了。中日双方都从朝鲜撤兵了。
这就是说,李鸿章以条约的形式,放弃了中国是朝鲜宗主国的权力,中国失去了自主出兵朝鲜的权力。
记住下面这些时间、事件,是有意义的。
光绪十一年:
二月,中国军队痛贬世界第二大军事强国法国,法国求和。
同月,李鸿章与日本使臣伊藤博文开始谈判朝鲜问题。
三月,李鸿章与法国使节开始谈判越南问题。
同月,李鸿章与日本使臣完成有关朝鲜问题的谈判并签约。
正当中国军队打得法国人求和的时候,李鸿章却是跪着与日本人“谈判”。
尽管如此,朝鲜仍然坚持把中国作为宗主国,朝鲜国王坚持认为自己是中国皇帝的臣子。
光绪二十年四月,朝鲜发生了东学党叛乱。叛军势力如滚雪球般,眼看就要打到首都了。朝鲜紧急求救于中国。李鸿章派直隶提督叶志超率兵赴朝,并按照他与日本的约定,通知了出兵朝鲜的信息。日本闻讯后,立即大规模出兵朝鲜,并直取朝鲜首都。
李鸿章的跪洋外交,再一次暴露无遗。
《清史稿·朝鲜传》:





中国军队抵达朝鲜后,朝鲜叛乱势力立即土崩瓦解。但是,日军依然源源不断地进入朝鲜,并全面控制了朝鲜首都。
这时,李鸿章提出,中、日双方都立即撤军。日本人说,那不行,必须由日本人完成对朝鲜进行全面改革之后,才能谈撤军问题。
袁世凯眼看势头不对,一再向李鸿章致电,请求立即增兵。
李鸿章说,增兵不是给了日本人借口吗,不行!
李鸿章坚持按照他与日本人签的条约,要求日本人撤军。他正在发动英、俄各国使臣进行外交斡旋呢。
李鸿章磨破外交家的嘴皮,没用;英、俄各国使臣外交斡旋,没用。
于是,李鸿章祭出了他的法宝:赔款!
没想到,日本人狮子大开口:白银三百万两,少一文免谈。
消息传出,朝野沸腾,主战主和争论展开了。
正当朝廷激烈争论的时候,日本军队一边全面控制了汉江入海口,一边斩杀了朝鲜国王的卫兵,幽禁了国王李熙。朝鲜军政大小事情,日本人说了算。

甲午战争失败原因_甲午战争失败原因及影响606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5893

六、甲午海战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知耻而后勇。
近些年,某些人一谈及甲午战争的失败,就扯什么慈禧太后把办海军的银子,挪用建颐和园去了。这事儿,确实存在,但是,完全不能构成甲午海战失败的理由,更不能成为整个甲午战争一败涂地的理由。
仅仅在九年前,中国军队痛贬过世界第二大军事强国的陆军、海军!
甲午战争爆发时,日本海军、陆军,与十年前的法国军队相比,落后至少十年!
那么,此时的北洋水师的装备水平,又是如何呢?
众所周知,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国军队、英法联军的舰艇,在中国沿海到处乱闯,动不动就开进渤海,炮轰大沽口。
那么,左宗棠抬着棺材进军新疆的时候,法国军队在与中国军队拼命的时候,俄国、法国舰队,为什么没有开进渤海湾,炮轰大沽口呢?
原因很简单,此时的北洋水师,海防、岸防能力,已经很牛了。
《清史稿·李鸿章传》:



大意是,从烟台到旅顺,岸防力量强大,舰队也具备海战能力。以沙俄、法国军队的战力,不出兵十万,不可能战胜北洋水师。沙俄、法国人经过仔细掂量,压根儿就没敢来。
只要能在大沽口开几炮,可以立马迫使清政府签署城下之盟。法国人参加过第二次鸦片战争,还能不懂这个道理?如果北洋水师的水平与第二次鸦片战争一样,或者属于一战击溃的档次,法国舰队就犯不着在浙江、福建、台湾一带,来来回回地,海盗一般地游窜了。
《清史稿·李鸿章传》:

光绪十四年(1888年),即在甲午海战的六年之前,北洋水师便开始了每年例行的蓝海航行演练。
可见,甲午海战的十年前,北洋水师和岸防部队已经具备令法国海军不敢妄动的能力;此后还在不断扩展战斗力,并具备深海远航的能力。
但是,在甲午海战中,面对远弱于法国海军的日本海军,北洋水师为何一败涂地呢?
《清史稿·李鸿章传》把战败的责任,一股脑地,全部推给了广大将士:

几年前,还能让沙俄、法国军队知难而退,真到了打仗的时候,便“深知将士多不可恃”了!包括北洋水师在内的淮军,不是李鸿章一手创建、一手把持着的吗?打败仗了,责任全在将士无能,有天理不!
其实,北洋水师之败,全是因为:淮军统帅李鸿章始终是跪在日本人面前,指挥对日作战的。
前面说过,早在十年前,李鸿章就跪在日本人面前;当日本人进军朝鲜,袁世凯一再电请增兵时,李鸿章竟然无耻地提出以赔款换取日本撤军。
面对日本人挑起战争,朝廷坚定不移地应战,李鸿章是如何指挥的呢?
大致情况是这样的。《清史稿·德宗本纪》:








光绪二十年五月,光绪帝就已经决定并明确指示李鸿章,准备在朝鲜与日军打一仗,全面控制朝鲜,要求李鸿章立即增兵朝鲜,确保必胜。
六月份,光绪帝召见了包括李鸿章在内的几位重要大臣,商定了对日政策,从派刘永福去镇守台湾、召驻日大使汪凤藻回国,可知,已经决定对日开战,并着手战争部署。(北洋水师运送援兵赴朝,造日本海军攻击,租英商的高升轮被击沉,操江轮被掠走。)
七月份,下诏对日宣战。开展包括京畿防御在内全面部署。同时下令李鸿章:做好海军出战的准备,并尽快将作战计划上报。
八月份,下旨严厉批评李鸿章拖拖拉拉,至今不出兵,并予以剥夺三眼孔雀翎、黄马褂的处分。随即传来清军在平壤战败的消息。
九月份,北洋水师终于出兵,结果在大东沟海战中惨败。接下里,淮军镇守旅顺的将领们一个个不战而逃,旅顺军港被日军占领。
四个月以后的光绪二十一年正月,日军攻占威海、刘公岛;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李鸿章出使日本,签署《马关条约》去了。
由此时间先后可以看出,早在,五月份光绪帝明确指示李鸿章:准备开战。
七月初,下诏正式宣战。李鸿章竟然拖了一个多月,直到光绪帝忍无可忍,予以严厉处罚了,到九月份,他才派出海军!
是北洋水师的将士们贪生怕死,不肯战、不能战吗?
《清史稿·黄祖莲传》:


曾留学美国的黄祖莲,一再援引世界海军战例,给水师提督丁汝昌提出主动出击的作战方案,均被丁汝昌否决,从而贻误战机。
《清史稿·邓世昌传》:

著名英烈邓世昌,也是早就提出主动出击,也被丁汝昌否决。
那么,丁汝昌为何要一再否决手下将领们主动出击的建议呢?因为,很早以前,丁汝昌向他的上级提出过更加大胆、更加主动的作战方案,结果被否决了。
《清史稿·丁汝昌传》:



丁汝昌曾经打算出兵,直捣日军驻朝的大本营济物浦!
不是丁汝昌不想打,而是他没有出兵的权力!未经李鸿章批准,丁汝昌是不能出兵的。
李鸿章在拖,在等着日军停战。关于这一点,我后面说详述。
他没想到,光绪帝会来真的。直到拖不过去了,他终于下令丁汝昌出击,一切战机,包括利于我方作战的风向,都过去了。
尽管如此,中日双方海战的力量相当,北洋水师足以一战。
然而,诡异的是,出战时,舰艇弹药不足!
《清史稿·邓世昌传》:

《清史稿·丁汝昌传》:

邓世昌的致远舰,是北洋水师中“最猛鸷”、排水量2300吨,竟然很快就没了弹药!
这场海战打得十分惨烈。北洋水师的官兵不惧牺牲,十分勇敢。
《清史稿·林永升传》: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场海战,中日双方,均损失惨重。相对而言,中方由于弹药不足,才损失稍大。事实上,准确的说,双方都打成了半残废。
但是,不等于说北洋水师完全没有战斗力了。
《清史稿·海军志》:



直到海战前几个月,北洋水师的舰艇,仍在进行改换装,镇远、定远二舰加装了十二门最新式克努伯快炮。此战,北洋水师虽损失四艘舰船,元气犹存,足以再战。
《清史稿·海军志》:

看看,北洋水师继续作战的实力差吗?显然不差!
然而,在李鸿章的指挥下,自此,所有舰艇都被雪藏起来。旅顺失陷后,所有舰艇躲进威海。坐等日军进攻,专等灭亡。
《清史稿·丁汝昌传》:

完全不同的是,日本海军坚持进攻,持续不断地进攻。
《清史稿·海军志》:

面对日军不断进攻,李鸿章跪着指挥下,北洋水师终于全军覆没。

七、陆战之败
前面说过,光绪二十年(1894年)五月,光绪帝就明确指示李鸿章,准备在朝鲜与日军打一仗,全面控制朝鲜,要求李鸿章立即增兵朝鲜,确保必胜。与此同时,身在朝鲜的袁世凯,也一再向李鸿章致电,形势紧急,请求立即增兵。李鸿章不听袁世凯的,也不照光绪帝的指示办,而是坚持展示他的“外交”才能:一边要求日本人按照当年签的条约尽快撤军,一边恳求英、俄各国使臣进行外交斡旋。
就在李鸿章展示他的“外交”才能的时候,日本军队斩杀了朝鲜国王的卫兵,幽禁了国王李熙。全面控制了朝鲜军政,并且布水雷封锁了汉江口。
李鸿章玩了一两个月的“外交”,屁用没有,反倒是彻底失去了对朝鲜军政的影响力。想通过海路直接增派援兵赴牙山也不行了。
六月份,光绪帝召见了包括李鸿章在内的几位重要大臣,商定了对日政策。李鸿章也深知,自己驻守在牙山的老部下叶志超一行处境险恶,于是,一边电令他们注意安全,一边奏请分别从水陆两路增兵救援。
《清史稿·朝鲜传》:



陆路,抽调四支部队,分别从天津、奉天、旅顺出发,渡过鸭绿江赴朝。
水路,抽调两个营的军队渡海入朝。结果,被日军在海上击沉。
其实,驻守在牙山的叶志超这支部队,压根就没有防守牙山,等候援兵到来。当听到日军开始向牙山开来消息后,立即连滚带爬地向北撤退,一溜烟地跑到了平壤。
《清史稿·朝鲜传》:

当叶志超率军逃到了平壤的时候,从陆路入朝的四支援兵,也赶到了平壤。大军会合,就在平壤临时驻扎下来。
奉李鸿章之命,几路大军接受叶志超的统帅。叶志超给大家分配好东南西北的防守任务之后,开始醉酒当歌,逍遥快活。
《清史稿·叶志超传》:

七月一日,光绪帝正式发布宣战诏书。
一个半月后的八月十六日,日军才赶到了平壤,开始发动进攻。我们不得不感叹:叶志超逃得真快,日军追得真慢,竟然给叶志超布防平壤,留下了这么长的时间!
奇怪的是,日军攻击平壤,竟然如摧枯拉朽一般。叶志超一听到日军炮声,立即开始逃跑,而且,在逃跑时,别说军械物资了,连所有的文件资料,也懒得带上。
《清史稿·朝鲜传》:

叶志超带领大军,一路狂奔,越过鸭绿江,回到中国境内了,才停下脚步。自此,朝鲜境内,没有中国的一兵一卒。
在叶志超一逃再逃的过程中,当然有将领不惜流血牺牲地英勇作战,坚决抵抗,如聂士成,如左宝贵。也有丢人现眼的将领卫汝贵。
《清史稿·卫汝贵传》:

卫汝贵的妻子给在前线的丈夫写信,叮咛丈夫:打仗时千万别冲到前面啊!敌人来了一定要赶紧跑啊!
在叶志超遗弃给日本的文书资料中,日军找到了这封家书,以此作为反面教材,教育日本国民。
但是,如果因此认为叶志超是贪生怕死之徒,那就错了。叶志超,本来就是一位从死人堆里爬出来,靠军功升至高位的战将,怕死的可能性极小。
必须强调的是:叶志超的所谓“逃跑”,是在不折不扣地执行李鸿章的撤退命令。
《清史稿·叶志超传》:

叶志超驻军牙山时,李鸿章命令叶志超:不许招惹日本人。
《清史稿·聂士成传》:

在刚从牙山逃出的路上,叶志超告诉聂士成:“鸿章檄令内渡”。早在叶志超率军从牙山逃到平壤之前,叶志超便已经接到了李鸿章的命令:放弃朝鲜,逃回国内!
由此,不难推测:当初,李鸿章奏请派出大军从陆路赴朝,真实目的是:把叶志超的这支部队接回国内!但是,既然大军在平壤会合了,好歹也要做做样子,开几炮了再撤。
我们知道,七月一日,光绪帝下诏对日宣战。叶志超如此逃跑,当然应该军法处置,就地处斩也不过分。但是,叶志超是执行李鸿章的命令,李鸿章当然会救他的。
《清史稿·叶志超传》:

朝廷得知叶志超一路逃跑后,立即罢免了他的职务。李鸿章奏请让叶志超留在军队继续效力,朝廷拒绝。第二年,被逮捕到刑部大牢审讯,判为“斩监候”,即死缓。五年后,被释放回家。又过了一年多,病死在家。
叶志超率军,一逃到国内,就住了下来。
为什么呢?
因为李鸿章认为:日本人不是想要朝鲜吗?行,我就满足它,把朝鲜让给它。
可是,这位“精通洋务”的“外交家”,既不懂西洋人,也不懂东洋人。
日本人不战而取朝鲜之后,有了更大的胃口,接下来,便跨过鸭绿江,进攻中国本土了。

八、水师覆亡与马关条约
“精通洋务”的“外交家”李鸿章怎么也没有想到,他把朝鲜让给日本人之后,日军依然不肯停战,还要进攻中国本土!
此时,朝廷罢免了叶志超,任命宋庆为前线陆军统帅。当时,有70多个营的大军,集结驻守在中朝边境的九连城一带。仅仅以平均每个营350人计算,全军至少在25000人以上。
我们必须知道,当时清军的武器装备,是十分先进的,与同时期世界一流国家的军队的装备水平不相上下。以当时东北地区的部队为例,《清史稿·防军陆军志》:

瞧,平均每1500人,拥有20门克鲁伯炮。至于士兵的武器,更是不在话下。
这就是说,此时,清军的装备的现代化水平,远远超过了民国时期的一般部队。在抗日战争时期,如果中国军队的装备普遍达到这样的水平,早就把日本鬼子消灭干净了。
李鸿章的淮军的装备,自然更是厉害。
但是,淮军,等同于李鸿章的家丁,所有将领只听李鸿章一个人的话。
这两三万人大军的统领宋庆,也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在随同左宗棠平定西北回乱时,就立过大功。但是,由于他与淮军的其他将领的资历差不多,所以,他根本指挥不动这些人。也就是说,这里没有领头的,真正的头儿,是远方的李鸿章。
《清史稿·宋庆传》:

结果,日军渡过鸭绿江,这支群龙无首的清军,一触即溃加一路逃跑。
接下来,便是日军一路追赶,清军继续一路逃跑。
在东北,旅顺军港,是李鸿章烧掉了无数钱,置办起来的,可以说是李鸿章的命根子。所以,李鸿章专门指派了他最信得过将领防守。
在大连、旅顺,日军应该遇到淮军的激烈抵抗了吧?
《清史稿·徐邦道传》:



防守大连旅顺的将领们,也是群龙无首。旅顺守将根本指挥不动下面的将领。日军刚占领金州,靠近大连,大连守将赵怀益就率兵先跑了。日军还没到旅顺,道员龚照屿提前一天跑了;旅顺的将领们如黄仕林、赵怀业、卫汝成,纷纷抢夺百姓的船只,跑了。等到日军赶到旅顺时,淮军早就跑光了。不过,李鸿章花大价钱采购的防守旅顺的武器装备,完好无损,留给日军了。
那么,当时所有的军队,战斗力都是淮军的样子吗?
当然不是!比如,前面提到的东北“地方军”,便有很强的战斗力。
《清史稿·依克唐阿传》:



面对危局,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主动请缨杀敌。他与将领们歃血为盟,以必死的信念,率领士兵们上阵,一再战胜敌人,战果辉煌。他们以千人之军,在与日军数千人的交战中,依然取得胜利。
但是,地方部队毕竟人少,不足以影响整个战局。
日军继续进攻,淮军继续逃跑。
《清史稿·宋庆传》:



日军又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军队开到了辽河边。
接下来,日军开始集中力量进攻山东,目标是李鸿章“洋务”的心头肉:威海卫。
应对日本海陆军联合进攻的北洋水师,真是惨不忍睹!
北洋水师负责威海岸防的陆军将领戴宗骞,孤军苦战几个月。《清史稿·戴宗骞传》:


几个月时间里,戴宗骞尽管不断卓有成效地打击日军,但是,面对日军潮水般增兵,势单力薄的戴宗骞一再电请北洋、山东增援,无不是石沉大海。当此之时,水师提督丁汝昌也失去信心了;分统刘超佩,和负责刘公岛防守的副将张德山,也深感无望,失去战心了。戴宗骞在绝望中自杀殉国。
此次威海保卫战中,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水师右翼总兵刘步蟾战死,水师左翼总兵林泰曾跳海自杀。
随着北洋水师的三位最高将领的全部牺牲,北洋水师彻底覆灭。
旅顺军港丢失,是因为在东北的淮军将领不战而逃,那么,山东是怎么回事呢?
面对日军大举进攻,仅仅依靠北洋水师的陆战部队,显然是不够的。
此时的山东巡抚是李秉衡。李秉衡是李鸿章的老部下,曾经参加过对法战争,与冯子材协同作战。甲午战争爆发前,专门将他调任山东巡抚,负责海防。由于淮军主力集中在东北,李秉衡手头的兵力十分有限,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将防守重点放在烟台,结果日军从荣成登陆。
《清史稿·李秉衡传》:

说来说去,归根到底,是因为李鸿章因为压根儿就不想对日作战,不惜以放弃朝鲜,来换取日军停战。统帅如此,下面的将领们自然没有打仗的意志,以致军无战心,闻风而逃。与此同时,无论是旅顺,还是威海,李鸿章根本没有做过认真的防御准备。李鸿章为了做进军朝鲜的样子,大军集中于东北玩游戏,导致山东军备空虚,日军轻松地占领了威海。
打成了这个样子,怎么办?
《清史稿·日本志》:

起初,日本人确实只想夺得朝鲜。等到这时候,日本人开出了和谈的价码:割让台湾、旅顺及凤凰城以东,赔款五亿两白银,朝鲜独立。
朝廷开始了和战之争。
《清史稿·日本志》:


张之洞、刘坤一、王文韶等坚决反对如此丧权辱国的条约,不惧再战。
其实,这时候,从全国各地抽调的军队,已经抵达。只要选拔任用合适的将领,至少也可以好好教训日军,打消他的嚣张气焰。
《清史稿·王文韶传》:


集结于前线的陆军,有400多个营,应该在15万人上下。
在李鸿章的好战友,军机大臣孙毓汶的坚持下,朝廷没招,同意按照日本的意见:和。
《清史稿·翁同龢传》:



孙毓汶的理由是:前线打不赢,一败再败,你们说,怎么办?坚决反对割地条款的翁同龢、李鸿藻无言以对。
最为奇怪的是,日本人说:和谈?行啊,我们只与你们的外交家李鸿章大人谈,其他人一概免谈。
《清史稿·日本志》:

李鸿章确实是满门忠烈啊!他与儿子李经方、女婿张佩纶,一起与日本人签署了马关条约。
台湾军民拒绝日本接管台湾,起来武装抵抗。李经方有专程赴台湾,强制驻防台湾的军队撤回大陆,完成了将台湾亲手交到日军手上的“外交”工作。

九、李鸿章又引狼入室
甲午战争的惨败,马关条约的签署,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灾难!
马关条约签约之后不久,李鸿章开启了当今公知们津津乐道的“全球外交”之旅。
《清史稿·李鸿章传》:



李鸿章先后访问了俄、德、法、英、美等国,所到之处,获得超高规格的接待----“所至礼遇逾等”。《清史稿·李鸿章传》说洋人景仰李鸿章,称之为“东方俾斯麦”----这称号也为当今“专家”所津津乐道。
俾斯麦是谁?是使德国发展为欧洲强国,打得其它国家割地赔款的德国宰相!
一个被日本人打得割地赔款的军事指挥官,竟然获得洋大人的景仰,西方政要脑袋有病不成?
一个被日本人打得割地赔款的“宰相级别”的人,竟然被西方人与俾斯麦相提并论?
西方列强确实高规格接待了李鸿章。为什么呢?
《清史稿·德宗本纪》:



原来,为了“制衡”日本,李鸿章通过“全球外交”之旅,给中国引进了大批的洋人!
《清史稿·李鸿章传》:


李鸿章在出访之路上,沿途奉送主权,如此慷慨大方,到哪儿不受欢迎啊!
如此外交,无论到哪儿,能不是大人物高规格接待啊!
《清史稿·海军志》:

胶州湾租借给了德国,德国人在此驻军了;
旅顺口、大连湾、辽东半岛租借给了俄罗斯,俄罗斯在此驻军了;
九龙半岛租给了英国人,于是香港的地盘扩大了;
威海卫租给了英国人,英国人在此驻军了;
广州湾租给了法国人,法国人在此驻军了。
中国沿海,成了国际军人俱乐部。
李鸿章的北洋水师的军港,交给了洋人的舰队;法国人在战场上没有得到的,李鸿章亲自免费送货上门。
也许,李鸿章的意思是:北洋水师没了,我把中国的万里海疆,交给西洋海军看守,看谁还敢欺负中国!
俄国舰队进驻旅顺,德国舰队进驻胶州湾,在日本人看来,自然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啊。于是,不久,在中国土地上,先是展开的一场日俄战争,接着带来直接导致五四运动的山东半岛主权问题

十、李鸿章式洋务,遗祸深远
李鸿章的所作所为,遗祸深远。
自此,朝政更加混乱,官员更加颟顸。
甲午战争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署,彻底摧毁了曾经年轻气盛、颇想有一番作为的光绪帝的自信心,直接导致了急躁冒进、极其荒唐的戊戌变法
据《清史稿·德宗本纪》,光绪帝在四月下旬“召见工部主事康有为,命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康有为等人,则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未经任何深思熟虑,在五、六、七这三个月里,便出台了一系列涉及方方面面的“维新”举措。一国之改革,岂能如此草率!简直是视国家大政如同儿戏。
最为荒唐的是,康有为等人,按照英国牧师李提摩太的策划,勾结日本朝廷,企图让伊藤博文担任中国的首相,然后中日合并,让中国做日本的附属国,光绪帝做儿皇帝。
“维新派”大员杨深秀上书光绪皇帝:

杨深秀说:伊藤博文是日本的名相,希望中日组成一个联邦,联合英美,共同应付危局;希望皇上不要觉得这不好听,其实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
根据策划,伊藤博文辞去日本首相,来到中国。在康有为等人的运作下,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五,伊藤博文觐见了光绪皇帝。
至此,慈禧太后再也无法淡定,立即复出主掌朝政,无情处理“维新党”。
《清史稿·德宗本纪》:



一次性处斩六名大臣,这在清朝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原因无他: “大逆不道,构煽阴谋”。
无疑,慈禧太后扼杀“戊戌变法”,是正确的。但是,这也足见当时社会的思想有多么混乱和荒诞!而胡适之流的诞生,与康有为等人的影响也有密切的、隐秘的关系。
另一方面,由于李鸿章的引狼入室,将中国推进了被列强瓜分的深渊!
随着西方列强驻军中国,西方人和信洋教的败类们更加恣意妄为,人民群众的抵制行为此起彼伏。仅仅在光绪二十四年闰三月这一个月里,列入《清史稿·德宗本纪》就有如此对立的两起事件:


能够进入《清史稿·德宗本纪》,可知事情之严重!
随着德国军队侵略山东,极端民族主义的义和团运动,迅疾成燎原之势。
李鸿章与康有为之流的荒诞举措,在朝廷也引起了强烈反弹:部分王公大臣无原则地站在义和团一边,甚至唆使义和团攻打外国使馆,杀害外交官。
西方列强有了口实,八国联军攻入天津。当此之时,朝廷一片混乱,主战与主和的两派,势同水火。开始是主战者胜利,主张打击义和团、反对杀使臣、反对与列强开战的许景澄、袁昶两人被杀。当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为了尽快完成和谈,当初主战、支持义和团的王公大臣一律处死。
《清史稿·德宗本纪》:





北京被八国联军占领!到了这份上,李鸿章和他的儿子、女婿的外交才能又大显神通。于是,辛丑条约签订。
这一次,赔多少钱,都是小事。因为,根据李鸿章签署的辛丑条约,自此,北京城下,驻上了洋人的军队,中国首都不设防了。
七七事变前,日本军队就驻扎在北京城下,为什么?《辛丑条约》规定的。
《清史稿·李鸿章传》:

打进了北京城的八国联军,因为景仰李鸿章,不敢轻视中国?------我看不懂,请原谅我智商不够。
十一、李鸿章其人
早年,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学生。在平定太平天国的时候,李鸿章是曾国藩幕府成员,即司令部的参谋。
《清史稿·曾国藩传》:



由于种种原因,曾国藩决意培养他,给他一支部队和若干猛将,让他回到老家安徽,招募了一批士兵,进驻江苏。于是,李鸿章有了自己的部队,即淮军。
曾国藩与左宗棠、李鸿章均依靠平定太平天国起家。
在曾国藩的湘军、左宗棠的楚军、李鸿章的淮军的共同打击下,没几年,太平天国灭亡了。
曾国藩立即奏请朝廷,主动解散了湘军,《清史稿·曾国藩传》:


左宗棠也主动提出,简编了楚军,《清史稿·左宗棠传》:

唯有淮军,成了完全听命于李鸿章的私家军,进而发展成为拥有实力强大的陆军、海军,尾大不掉的北洋系。
平心而论,李鸿章在攻打太平天国的时候,水平还是不错的。
但是,在为人、做官方面,他与曾国藩、左宗棠的差距,何止千里万里。
《清史稿·曾国藩传》:

曾国藩为官,识大体,总是站在全局高度考虑问题。他早就策划收复新疆,主张先平定回乱,再进军新疆。后来,左宗棠就是这么干的。他早就策划保卫南疆安全,主张先做好四川、湖南的基础工作,以之为后方。当年,在平定太平天国的时候,俄、美、英、法等国都主动提出派兵援助,被曾国藩婉言谢绝(无论如何,不可引狼入室)。但是,在讨论引进西方的武器装备、建设工业基础时,他始终坚决赞成。同时,他还建议并派遣孩子们到欧美留学。每次与西方各国签署条约,朝廷征求他意见时,他的建议是:如果属于那些礼仪之争,可以同意他们的;如果涉及侵犯百姓生计的事情则不可同意。
为什么曾国藩被称为晚清圣人?为什么毛泽东也说“独服曾文正公”?因为,在曾国藩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才能办成利国利民的“洋务”。事实上,晚清洋务运动的重要人物,几乎全部可算为曾国藩的徒子徒孙,唯有李鸿章是一个例外。
左宗棠对国家和民族的巨大贡献,李鸿章更是没法比。《清史稿·左宗棠传》:



左宗棠奉调主持西北军政后,经过十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平定了西北回乱,收复了新疆。
整天高呼海防的李鸿章,不仅亲手葬送了北洋水师,而且弄丢了朝鲜、台湾。直到今天,台湾的媚日台独势力都是李鸿章的遗产。
若论洋务运动,无论是曾国藩、左宗棠,还是稍晚的张之洞,都致力于建设、发展先进的“制造业”。
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开创者。《清史稿·海军志》:

中国第一艘“轮船”,是曾国藩主持制造的。著名的江南制造局,是曾国藩主持创建的。众所周知,第一批留美幼童,是曾国藩主持派出的。
左宗棠,事实上是中国近代海军的祖师爷。《清史稿·学校志》:



福州船政局是中国第一个近代造船厂,由左宗棠主持创建。这里设有中国第一所“海军工程和指挥大学”,设有舰船制造(按法国标准教学)和海军指挥(按英国标准教学)两个专业。优秀毕业生被选送到法国、英国留学深造。
福州船政局,是晚清以来,中国海军人才的摇篮。
李鸿章的北洋水师的部分舰船,是这里建造的;北洋水师的绝大部分专业人才,也来自这里。
左宗棠为中国海军建设积累的人才储备,被李鸿章毁灭殆尽。



张之洞比李鸿章稍年轻,是洋务运动中的后起之秀,他对中国的贡献,也远大于李鸿章。
《清史稿·张之洞传》:





张之洞先后担任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尽管长期担任地方官,但是他始终站在国家利益和发展战略的高度,思考问题,做人做事。所到之处,他都集中精力办学校、建工厂、抓国防。
关于学校,在广州,他创办了广东水陆师学堂、广雅书院,后来的黄埔军校也有张之洞的贡献;武汉、南京能成为著名的大学城,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等,追根溯源,都与张之洞分不开。即便是著名的革命党领袖黄兴、宋教仁,也是张之洞的门生。
关于国防,在两广总督任上,他组织人马打败了法国军队;在湖广总督、两江总督任上,他组织训练出新军。更重要的,他克服重重困难,建设了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湖北兵工厂。武汉能打出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得益于张之洞留下的人才与工业储备。
关于工业,武汉、南京能成为著名的工业基地,也是与张之洞分不开的。最著名当然是“汉阳造”,而且晚清铁路的钢轨,也来自汉阳铁厂。
张之洞还倡导并主持建设了中国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北京到武汉的京汉铁路,并由此形成了内地的铁路网。
《清史稿·铁路志》:





在两广总督任上,张之洞提出了建设京汉铁路的建议,并论述了京汉铁路对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获得朝廷的认可。他被调任湖广总督,负责京汉铁路的建设。由于修建京汉铁路的经费严重不足,必须向外资银行贷款。他们专门选择比利时的银行贷款,因为比利时国家小,侵略性要弱许多。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京汉铁路建成。第二年,基于京汉铁路的众多支线(正太、汴洛等)也建成。在中国的铁路建设中,不仅汉阳铁厂提供了钢轨保障,而且凡是向外资银行贷款的铁路,唯有京汉铁路有效地维护了自己的主权。
和李鸿章一样,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都是出将入相,长期高官厚禄,权倾朝野。
但是,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均为清正廉洁的官员。
《清史稿·曾国藩传》:



曾国藩拿出自己的俸禄,资助有才之士,并且教育子女要耕读传家。
《清史稿·左宗棠传》:



左宗棠不顾家太出名了。当他离家带兵上前线时,胡林翼给湖南的朋友写信,要他们每年给左宗棠家送点钱,否则左宗棠的家里就要没饭吃了。
《清史稿·张之洞传》:

张之洞做了几十年的大官,一直到他去世,家里没有增加一亩田产。
那么,在金钱面前,李鸿章又是如何呢?《清史稿·李鸿章传》只字未提。
作为北洋系主持编撰的《清史稿》,是这样评价李鸿章的,《清史稿·李鸿章传》:

李鸿章眼里只有利益,完全用利益来驱使下属,因此,真正有志气节操的人都不陪他玩。所以,李鸿章最后玩不下去了。社会上对于李鸿章的疑谤四起,难道没有原因么!
作为贪恋权位、私欲极强的人,在甲午战争中,在与西方列强交涉时,李鸿章何以如此行为乖张?李鸿章为什么逢洋必跪?
唯一合理的解释是:挟洋自重、养寇自肥。
只要家门口始终有一群横行霸道的强盗,朝廷就必须依靠李鸿章的私家军,而且必须为李鸿章养活这支强大的军队。
只有不与西方列强打仗,这支私家军才能不受损失,而且始终属于李鸿章个人。
唯有让家门口始终有一群横行霸道的强盗,而李鸿章又拥有这支私家军,李鸿章的地位才能至死稳固。
李鸿章确实满足了他的个人私欲,实现了终身荣华富贵。
李鸿章死后不久,清王朝也寿终正寝。少有“志节之士”的北洋系,立即分崩离析,各霸一方,成为祸害中国几十年的北洋军阀。


同主题阅读
鸦片战争的历史真相和现实意义
甲午中日战争战胜后至今,学界取得许多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研究了中国失败的原因,军事技术方面的落后也是中国战败的重要原因。
(一)清政府军事指挥近代化形式大于内容
(1)清政府内部最高权力“二元化”。最高军事首脑名为光绪帝,但他没有多少实权,大权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2)军机处官员缺乏军事指挥才能。军区处是清政府的中枢权力机关,同时也是战争中战略、战术的指挥机关,但军机处中大多是文人,缺乏顶层军事设计。
(3)朝官门户对立,战和不统一。在战争期间围绕战和问题,军机处形成了以翁同龢(hé)为主的“主战派”和与李鸿章为主的“主和派”,门户对立严重。
(二)军事改革不彻底
(1)中体西用对于监视改革的束缚。洋务运动的实质是军事改革,兴办军工企业,外购和自制武器装备;改造旧式军队,建立新式军队,开设军事学堂,培养军事人才。但受困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指导思想的束缚,清政府无法打造一支适合作战的近代化军事力量。
(2)官僚制度对于军事改革的负面影响。洋务运动的主办者是封建的官僚阶级,其不可避免地将官场陋习带进改革中。军事工业分属不同的洋务集团,军事工业俨然成为了官员的私人财产。
(三)军队战斗力低下
(1)武器装备总体落后于日军。1888年北洋海军成军之后,海军武器更新变陷入了停滞状态。1891年为应对财政危机,户部下令停止采购西方舰船,直至甲午战争前,海军未添一艘新船,甲午海战中无论从参战军舰数量、火力、航速以及参战官兵素质上,清政府都处于劣势地位。
(2)清军战斗精神匮乏,意志涣散。当时社会普遍缺乏忧患意识,官兵贪图享乐,部队管理松懈,纪律废弛。
(四)缺乏海防意识,没有专业的岸防部队
中国历来面对的侵略主要来自北方,海防意识匮乏由来已久,由于外来侵略频发,晚清的海防思想是被动的保守的守土作战。海防主要依靠海岸建设,炮台缺乏纵深,兵力、火力配置随意。战法机械呆板,只重正面防御,而忽视侧翼。日军往往只需要避开清军正面,从侧翼攻击即可使其防线溃败。
(五)战术战法不当。
(1)清军受传统作战观念的影响,沿袭以往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的军事思维与战术战法,运用反对外来入侵的作战。
(2)清军循于用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陆防思想来指导现代化的海上作战。受制于这种思想,北洋海军战术战法的应用一直立足于消极防御,不以夺取制海权为目的,结果导致被动挨打,最后全军覆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11-30 14: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