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20|回复: 0
收起左侧

瞭望 |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里依然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1-21 15: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双湖县地处羌塘草原核心区,2022年包括多玛乡在内的双湖4个乡镇的牧民陆续搬迁到千里之外,把大自然还给野生动物

截至目前,西藏已兑付动物肇事损失补偿资金7.22亿元,实现了维护群众利益与保护野生动物的双目标

岗巴羊加速“出圈”,体现出西藏区域公共品牌效应持续显现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罗布次仁 曹健 范帆 陈尚才

绿色,是西藏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

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西藏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不断提高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力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战略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示范地、绿色发展试验地、自然保护样板地、生态富民先行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雪域高原的生态保护体系日趋完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千家万户同享生态福利。

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

2021年召开的西藏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各族干部群众进一步勠力同心,共同描绘“最美第三极”的生态画卷,逐步实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新图景。

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拉萨河边,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幅景象:游人扶栏眺望河面,市民悠闲地散步,年轻人在滨河体育场内嬉戏运动,共享碧波荡漾、鸟语花香的自然之美。

2022年3月,总投资9.88亿元的拉萨市中心城区水系修复及生态治理工程基本完成,通过水系连通、截污、景观提升,穿城而过的水系成为拉萨亮丽的风景线。

近年来,西藏系统保护以33条重要河流为主的江河源,通过实施拉萨河、年楚河、哲古湖等水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以及划定河湖岸线保护范围、加强水源涵养能力建设等,着力提升“亚洲水塔”生态功能与服务价值。

河流生态治理,是西藏全力创建生态文明高地的一个侧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不断完善生态文明法规制度体系,出台了首部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性法规《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先后颁布实施了《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等30多部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生态文明建设从注重保护向主动作为转变。

位于昌都市卡若区的俄洛水厂,上游河流是藏东重镇昌都城区的主要水源地。昌都市生态环境局卡若区分局局长丁雪龙介绍,政府在水源地建设了水质自动监测站,购置了氮氧分析仪、总磷分析仪等设备。通过实时监测地表水水温、pH值、大肠杆菌等14项指标,可以掌握水质变化情况,每周在网上向群众公示水质报告。

加强监管,是确保生态保护成效的重要举措。西藏稳步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规划项目实施,重点开展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空气质量等监测网络布点,持续开展川藏铁路沿线、珠峰绒布河等典型区域环境监测,环境监测预报预警分析能力进一步强化。

西藏各地因地制宜,采取各种措施共建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治理新生态。林芝市开展雅鲁藏布江、尼洋河等重要江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修复及水土流失防治,加快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昌都市绘制林长制责任区图,制作林草巡护和管护人员工作台账;阿里地区建立了五级河湖长组织体系,还将河湖长制体系延伸到村民小组、自然村……随着各项措施的落地落实,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7月的雅鲁藏布江北岸,草木葱茏。刚吃过早饭,山南市乃东区索珠乡支岗村村民米玛次仁就开始了巡山工作。

作为专职护林员,一天中他不仅要排查火灾隐患、捡拾垃圾、观察野生动物活动情况,还要防止出现乱挖野生药材、砍伐林木等破坏生态的行为。“这几年村民观念转变了,生态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乡里目前有护林员161人。”米玛次仁说,过去以砍树为柴的村民,家家户户用上了燃气灶和电炉,“砍树人”变成了“看树人”,生态环境逐渐转好。

新近发布的《2021年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区现有森林1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2.31%,主要江河、湖泊水质整体保持良好,达到国家规定相应水域的环境质量标准。西藏依然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为高原生灵守护栖息乐土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目前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47个,建设各类生态功能保护区2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41.22万平方公里。

夏日,行驶在藏北羌塘草原上,绿色一望无际,一群群藏野驴、藏羚羊、藏原羚不时映入眼帘,它们悠闲地踱着步、吃着草。零星出现的野牦牛也不害怕公路上出现的“不速之客”,走走停停。

“长期以来,野生动物与人在羌塘草原上和谐共处。”那曲市双湖县多玛乡党委书记普布次仁说,双湖县地处羌塘草原核心区,2022年包括多玛乡在内的双湖4个乡镇的牧民陆续搬迁到千里之外,把大自然还给野生动物。

近年来,西藏生物多样性保护好消息频传。藏羚羊种群数量由20世纪最低谷时的7万余只增至30万余只,保护等级已从濒危物种降级为近危物种;野牦牛种群数量从20世纪近1万头增至2万余头;黑颈鹤数量从20世纪不足3000只增至万余只,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黑颈鹤越冬地;曾被认为已经灭绝的西藏马鹿,数量从20世纪90年代的1000多头提升至现在3000头左右。

雪域高原野生动物“频添新丁”的背后,是西藏久久为功,为野生动物守护栖息之地的持续努力。

——野生动植物保护有法可依。西藏先后颁布实施了《西藏自治区〈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办法》《西藏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尤其是《西藏自治区陆生野生动物造成公民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补偿办法》的颁布实施,进一步健全了动物肇事损失补偿机制。

雪豹偷食羊只、棕熊闯入牧民家搞破坏……在西藏牧区,经常可以听到群众谈论此类故事。“遇到这种情况,牧民会用各种办法,将肇事的野生动物‘礼送’出村,牧民的损失由政府予以补偿。”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吉布管理站野保员次仁旦增说。

最新数据显示,西藏已兑付动物肇事损失补偿资金7.22亿元,实现了维护群众利益与保护野生动物的双目标。

——生存家园得到保护建设。“十三五”期间,西藏投入生态保护建设资金202.3亿元,重点开展造林绿化、退化湿地保护修复、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天然林保护等工程项目,全力优化动植物和人类的共同家园。

——野生动物救护条件不断提升。在拉萨市曲水县野生动物救护站,不时有受伤、病残或迷途的野生动物被送来。救护站实行24小时值班制,聘请了专业兽医随时出诊。这个临时的“家”,不仅给野生动物提供丰富的食物,还添置了暖风机和加湿器等设备。自2019年5月成立以来,救护站已救治雪豹、野牦牛、藏羚羊等野生动物300多头(只)。

瞭望 |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里依然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400 / 作者:一叶知秋117 / 帖子ID:106483


西藏那曲市双湖县境内的藏野驴(2022年7月17日摄) 孙非摄/本刊

“绿”“利”双赢践行生态富民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西藏各地不断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推动“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双向转化,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将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

——绿色农业实现生态“溢价”。在拉萨市尼木县尼木乡,一颗小小的车厘子已经成为当地群众的“致富果”。

“这里的生态禀赋好、光照时间长,车厘子生长所需的光合作用充分。而且,我们主要施有机质含量高的羊粪肥,种出来的水果口感好,价格也卖得更高。”园区车厘子基地的负责人德吉告诉记者。

2018年10月,当地政府联合北京援藏工作队引进了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始种植车厘子、西红柿、青椒等果蔬,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如今,园区的车厘子树有6000多株,种植面积达到104亩。车厘子产业不仅壮大了村集体收入,还带动20余户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47岁的尼木乡聂玉村村民冲多拉姆,在园区务工3年多,已经基本掌握车厘子种植技术,能够熟练地授粉、施肥、剪枝。“在这里,不仅每月有3000多元收入,更学到了技术。接下来,我打算承包一个大棚,尝试自己种植车厘子。”冲多拉姆说。

越来越多经济作物,从外省来到高原,带动群众增收。

——“靠山吃山”有了新吃法。林芝市嘎拉村坐落在美丽的尼洋河畔,被称为西藏“桃花第一村”。村里房前屋后和农田边的桃林总面积超过500亩,其中野桃林270余亩,已有上百年历史。过去,嘎拉村村民守着“桃花源”却不知该如何致富。近年来,嘎拉村因地制宜围绕桃花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桃花节”越办越红火。

嘎拉村党支部书记边巴说,2021年桃花节累计接待游客1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60余万元,户均分红近1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万元。

借着生态旅游的“东风”,嘎拉村开发出桃花胸针、书签、雨伞等文创产品。一些村民还将自家房子改建成民宿。“这是老祖宗留下的‘桃花源’,我们要保护好村里的一草一木,让‘生态饭’越吃越香。”嘎拉村村民达瓦坚参说。

——拓展“地球第三极”品牌知名度。平均海拔4700米的日喀则市岗巴县雪山环绕、水草丰美。生长于这里的岗巴羊,因肉质鲜嫩、无膻味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岗巴县不仅重点培育20多家养羊专业合作社,还力推岗巴羊入选“地球第三极”区域公共品牌,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岗巴羊的加速“出圈”,体现出西藏区域公共品牌效应持续显现。

2020年,西藏自治区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确立“地球第三极”区域公共品牌打造战略,通过品牌化营销、产业化运营、标准化生产,系统整合发展西藏特色优势品牌。目前,“地球第三极”已推出天然饮用水、青稞、羊肉、高原葡萄酒等品类产品。

西藏地球第三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格勒巴桑表示,“地球第三极”是西藏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而打造的区域公共品牌,能够有效助力西藏乡村振兴,推动生态农牧产业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进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西藏将着力推进生态富民,不断完善生态制度体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厚植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底色、质量成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11-26 14: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