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环球音乐CEO Sir Lucian Grainge在写给员工的公开信中,则把矛头指向算法系统中的乱象。
他写道,以往,音乐行业的冲突往往集中在大型唱片公司和独立厂牌之间,而如今,有些人投资音乐和音乐人发展,有些人用数量而不是质量钻系统漏洞,现在真正的冲突是在这两者之间。“现在的环境吸引了很多玩家,他们在这里看到了商机,让平台上充斥着各种无关的内容,剥夺了音乐人和厂牌的应得报酬。”
根据流媒体平台的规则,只要有播放量,就能够从中分到钱。由此诞生了不少名为“音乐播放农场”(Music Streaming Farm)的投机者,只要自己上传音乐并通过大量的设备自动循环播放,就能从中获得收入。据《滚石》杂志推测,由于这样的虚假播放,音乐人每年达到的损失可达到3亿美元,占总流量的3%-4%。
但这个真的是问题所在吗?
事实上,通过造假来夸大数据和影响力在音乐行业并不新鲜,从街头卖艺时就有假鼓掌和假笑的托儿了。到了流媒体时代,虚假的播放量被唱片公司用来提升旗下艺人的流量,保持热度,而不知名的音乐人则靠着这个来吸引各大唱片公司的注意。
造假的方式有很多,有些是比较“正大光明”的。
比如2019年,印度说唱歌手Badshah的视频《Paagal》在发布到YouTube的24小时内,就超过7500万次播放,超过同年韩团BTS在4月发行单曲《Boy With Luv》创下的单日播放记录,BLACKPINK的爆单《How You Like That》也难以望其项背。据彭博社报道,作为上榜福布斯100位最富有的印度名人之一,Badshah不差钱,他能够达到这一壮举的方法则是买YouTube广告。
SoundCloud的战略经理David Turner认为,“流媒体平台的数据模糊,缺乏审计,就让几乎所有相关方相信他们不会每周在电子表格中移动几个数字……主流流媒体平台和唱片公司都立场明确要打击非法数据造假,然而,报道事实表明……那些可疑的播放量恐怕就是在音乐人或唱片公司的眼皮子底下发生的。”
David Turner进一步指出,主流唱片公司和流媒体平台应该对自己系统中的漏洞承担更多责任,“大型的数据造假始作俑者,通常正是这些世界上最大的唱片公司。所以,如果这是个问题,那么主流流媒体平台应该投入更多资源去解决它们。然而,业内却把矛头指向小规模的灰色地带操纵者。”
这些大型唱片公司和流媒体平台,实际上才是损害大多数音乐人们的主角。
David Turner提到了虚拟唱片公司Factory New,其创始人Anthony Martini在采访中表示,自己旗下AI虚拟艺人FN Meka是一种赤裸裸的品牌推广活动,又直言传统A&R“低效、不可靠”,并认为真人艺人过时了。但仍有Capitol Records这样的厂牌与旗下艺人FN Meka签约,打算发行歌曲,后来因为引发种族问题争议才解约。
在《Hearing the Cloud》一书中,作者Emile Frankel引用了Spotify招聘机器学习相关岗位,怀疑Spotify正在寻求进一步靠AI制作音乐来填充歌单。Sony Music Japan甚至说过,其目标是建立“历史上最大的虚拟艺人培养和经纪项目”。“如果你是一个有想法的音乐人,或者想要和‘真正的’音乐人合作”,David Turner表示,“那么这就是一个非常清晰的路标,告诉你这后面的路意味着要抛弃艺术,你应该避开这条路。”
所以,对于三大这样的大型唱片公司而言,流媒体平台的数据造假和音乐垃圾恐怕并非是问题所在,而是流媒体的流量池中三大旗下大牌艺人所占份额的缩小。与此同时,随着社交媒体和独立音乐发行平台的涌现,越来越多的独立音乐人可以靠着自己的方式建立影响力,被大众听到。 面对危机,三大唱片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