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84|回复: 0
收起左侧

地球以及生物进化史[详细版]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2-26 15: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地质时代划分[早中晚时间表]

太古宙[39.6亿年前,34亿年前,30亿年前]
元古宙[25亿年前,16亿年前,9亿年前]
显生宙[5.7亿年前~1万年前]
古生代
寒武纪[5.7亿年前,5.4亿年前,5.23亿年前]
奥陶纪[5.05亿年前,4.78亿年前,4.58亿年前]
志留纪[,4.38亿年前,4.21亿年前]
泥盆纪[4.08亿年前,3.87亿年前,3.74亿年前]
石炭纪[3.6亿年前,3.2亿年前]
二叠纪[2.86亿年前,2.58亿年前]
中生代
三叠纪[,2.45亿年前,2.4亿年前,2.3亿年前]
侏罗纪[2.08亿年前,1.87亿年前,1.63亿年前]
白垩纪[1.44亿年前,0.975亿年前]
新生代
新生代-老第三纪
古新世[0.664亿年前,0.636亿年前]
始新世[0.578亿年前,0.52亿年前,0.436亿年前]
渐新世[0.366亿年前,0.3亿年前]
新生代-新第三纪
中新世[0.237亿年前,0.166亿年前,0.112亿年前]
上新世[553万年前,340万年前]
第四纪
更新世[160万年前]
全新世[1万年前]
46亿年前,地球诞生

原始地球的主要成分是46亿年前的原始太阳星云,主要是H,He;原始地球在诞生之初,表面是高温的岩浆,类似于火山喷发,所以地球是熔融体,接下来有陨石撞击地球,使其地表温度降低,这就是热变冷的过程
38亿年前,原始生命诞生

地球诞生之初,是没有生命的,在原始地球的大气内部有无机元素和有机元素[H,C,N,S,P]在闪电,宇宙线等作用下演化成有机分子[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磷酸],进一步演化为生物单体[氨基酸,蔗糖]聚变成生物单体[蛋白质,核酸],接着原始生命诞生了——这一过程被称之为化学演化
原始生命的特点是能够新陈代谢,并且繁殖,可以遗传或变异
34.7亿年,蓝藻诞生

科学家研究最古老的化石,得出原始地球温度极高;并且发现了蓝藻:这是最早的生物[蓝藻又命名为蓝绿藻,是一种进化历史悠久,能进行产氧光合作用大型单细胞真核生物,厌氧生物,而相反蓝细胞光合作用放氧]因此这种生物使地球由无氧转化为有氧,在当时80%的厌氧植物灭绝
27~25.3亿年前,地球进入新太古代大冰期

这段时间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大冰期,以加拿大南部和美国太湖的休伦群高干大冰碛层为代表;在南非,澳大利亚西部,印度都有这次大冰期的产物,持续约4000万年
20亿年前,真核生物诞生

真核生物如何诞生的:原核生物只有细胞膜,而真核生物,还有细胞器膜等;在学术上有“内共生学说”,其认为较大的原核细胞可吞入其他较小的原核细胞,因此逐步完成向真核生物进化
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为二分裂。当其分裂时,复制后的DNA随细胞膜上的间体彼此分开;同时,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向内生长,形成隔膜,将细胞质分成两半,形成两个子细胞。
  真核细胞则进化出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三种分裂方式,其中基本的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与二分裂不同的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出现,在细胞分裂间期,以丝状的染色质的形式散漫的分布在细胞核中。当进入分裂期后,丝状的染色质便高度螺旋化,形成又短又粗的杆状染色体。细胞分裂结束后,染色体会解螺旋,重新成为丝状染色质。从二分裂到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这样的变化具有深刻的意义。
细胞的分裂方式虽然不同,但一般都是将带有遗传信息的DNA均等分配到子代细胞中去,以保证遗传的稳定性。显然,在细胞分裂时,杆状的染色体比散乱分布的线形DNA更有利于被均分。并且,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还实现了基因重组,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使进化速度明显加快
15.6亿年前,简单的多细胞生物诞生

最早的多细胞生命体:卷曲藻;在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前的少数复杂生物;卷曲藻生活在今天美国北部地区,而这一新发现化石的物种生活在加蓬。这一发现增加了这样一种可能性,即多细胞生命体可能是一种趋势,而非是一种偶然,它同时还暗示了演化出复杂生命形式的原因,而不仅仅是何时演化出这样的生命形式。
9.5~6.15亿年前,地球进入前寒武纪大冰期

当时地球上的许多地方都覆盖着厚厚的冰层,最厚的冰层达几百米甚至上千米。从西伯利亚到我国北方和长江中下游,从西北欧到非洲,从北美到澳大利亚南部,全部覆盖雪层;最早发现在苏格兰,挪威,此后在中国,澳大利亚,非洲,格陵兰和北美相继发现
9亿年前,真核藻类出现了有性生殖

实际上,有性生殖出现得更早。有性生殖的发生在整个生物界的进化过程中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由于有性生殖提供了遗传变异性,从而有可能进一步增加了生物的多样性,这是造成寒武爆发的原因之一
8~6.35亿年前,地球进入成冰纪瓦兰吉尔-冰河时期

地球表面几乎被冰雪覆盖。这时候大气海洋系 统的氧含量还处于较低水平,海洋以缺氧的海水为主。”杨传介绍,在埃迪卡拉纪之前,生命以微生物的形式为主,宏体生物很少
6.35~5.39亿年,地球生物逐步从极端寒冷的环境中苏醒

表面海洋大部分被氧化,在表面下主要为缺氧的海水;大气含氧量逐步增加,在海洋中无机碳同位素剧烈变化,底层大洋可能发生间歇性氧化
5.75亿年前,大型的多细胞生命诞生

生命在海洋里进化,在华北燕山地区高于庄组中发现了一个新的碳质宏观化石生物群,并证实此为迄今在前寒武纪发现的证据最充分、年龄最古老、个体最巨大的底栖多细胞藻类植物群。高于庄组化石群的发现将地球上大型复杂多细胞生物的出现时间提前了将近10亿年
进化了十亿年,可以说是枯燥的十亿年,当时的海洋生物出现了高可达30厘米、宽可达8厘米、类型多样的多细胞藻类生物,该化石群为面积达分米级大小的特大型碳质薄膜化石群。发现的化石包括带状、舌状、楔形和长卵形等多种形态类型。其中一种最大的舌状化石长达28.6厘米,宽度近8厘米;另一种带状化石长度达30厘米以上,宽度达4.5厘米;部分标本可见明显固着器官
5.7亿年左右,生物开始了进一步分化,诞生了多细胞生物;这个时间在寒武纪生命大爆发3000万年[阿瓦隆纪大爆发]埃迪卡拉纪生物群化石,其中包括出现于5.75亿年前的迄今最古老的多细胞生物;从形态学上,埃迪卡拉纪生物与此前的生命形式存在着很大区别,就是它们彼此之间也存在着很大区别,以至于它们必须被划分成新的不同的物种类别。其中的许多生物都很像植物的叶片,它们在阿瓦隆纪的2500万年里突然出现
5.42~5.3亿年前,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在2000多万年,物种迅速起源,出现;节肢动物,腕足动物,蠕形动物,脊索动物与现代动物相似的动物在地球上出现
埃迪卡拉动物群后来终于确定为前寒武纪,年龄为6.7亿年。埃迪卡拉动物群包含三个门,19个属,24种低等无脊椎动物。三个门是:腔肠动物门,环节动物门和节肢动物门。水母有7属9种;水螅纲有3属3种;海鳃目(珊瑚纲)有3属3种;钵水母2属2种;多毛类环虫2属5种;节肢动物2属2种。 多保存为印痕化石,尽管它们的形态、结构都很原始,但它们被认为是20世纪古生物学最重大的发现之一。这一发现使科学界摈弃了长期以来认为在寒武纪之前不可能出现后生动物化石的传统观念。所谓后生动物即是指相对于原生动物的各种多细胞动物。
艾迪卡拉动物群包含了多种形态奇特的动物化石:身体巨大而扁平、多呈椭圆形或条带形,具有平滑的有机质膜,是人们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最原始的化石,也是在太古代地层中发现的最有说服力的生物证据。按Seilacher的观点,艾迪卡拉动物群可分为辐射状生长、两极生长和单极生长3种类型。除辐射状生长的类型中可能有与腔肠动物有关系的类群外,其他两类与寒武纪以后出现的生物门类无亲源关系。
海洋是一个以原核蓝藻这样简单的初级生产者所组成的生态系统。这一系统内的群落在生态学上属于单一不变的群落,营养级也是简单唯一的。由于物理空间被这种种类少但数量大的生物群落顽强地占据着,所以这种群落的进化非常缓慢,从未有过丰富的多样性。寒武爆发的关键是草食收割者的出现和进化,即食用原核细胞(蓝藻)的原生动物的出现和进化。收割者为生产者有更大的多样性制造了空间,而这种生产者多样性的增加又导致了更特异的收割者的进化。营养级金字塔按两个方向迅速发展:较底层次的生产者增加了许多新物种,丰富了物种多样性,在顶端又增加了新的"收割者",丰富了营养级的多样性。从而使得整个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最终导致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产生。
5.6~2.4亿年,进入三叶虫时代

三叶虫是节肢动物门中已经灭绝的三叶虫纲中的动物。它们最早出现于寒武纪,在古生代早期达到顶峰,此后逐渐减少至灭绝。最晚的三叶虫于二亿五千万年前二叠纪结束时的生物集群灭绝中消失。三叶虫是非常知名的化石动物,其知名度可能仅次于恐龙。在所有的化石动物中三叶虫是种类最丰富的,至今已经确定的有九个目,一万五千多个物种。大多数三叶虫是比较简单的、小的海生动物,它们在海底爬行,通过过滤泥沙来吸取营养。它们身体分节,有带沟将身体分为三个垂直的叶。
4.7亿年前,珊瑚礁和第一种脊椎动物——无鱼类诞生

无颚鱼类嘴很宽,头部有骨板,或许是发电器官;尾巴向上在海底游泳;如今七鳃鳗,八目鳗类鱼就属于这一类
4.6~4.4亿年前,地球进入早古生代大冰期(奥陶纪晚期至志留纪早期)

冰碛在法国,西班牙,加拿大,北美,北非和苏联等地
4.45亿年前,志留纪大规模灭绝发生

这场大灭绝消灭了将近一半的无脊椎动物,在海洋边缘第一批陆地生物出现,植物进化出导管,增强组织运输水和营养物质的能力;海洋生物更大,更复杂,一些生物离开珊瑚礁,登上陆地,向陆地发展
生物大灭绝又称生物绝种,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随机的;但大规模灭绝大约6200万年发生一次,对动物的影响最大,陆生植物灭绝不像动物那么明显;在这次大灭绝中,约85%的物种,27%科,57%属灭绝;导致地球进入安第斯-撒哈拉冰河时期
学界普遍认为,这次物种灭绝是由全球气候变冷造成的。在大约4.4亿年前,撒哈拉所在的陆地曾经位于南极,当陆地汇集在极点附近时,容易造成厚厚的积冰,而奥陶纪正是这种情形。大片的冰川使洋流和大气环流变冷,整个地球的温度下降了,冰川锁住挨乘协了水全糊墓,海举乘平面也降低了,原先丰富的沿海生物圈被破坏了,除此之外,4亿多年前英国地区还发生了3次大规模8级火山爆发,可能也导致了全球变冷,并杀死了大量生物,最终导致了85%的物种阀拘迎备灭绝。
另有观点认为,当时可能有一颗10公里到12公里大小的天体撞击了地球,其威力相当于100亿颗广岛原子弹爆炸,巨大尘烟包裹了地球,使地球进入早古生代大冰期,许多无脊椎动物不能适应环境而大规模灭绝
地球于4.45亿年前的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有可能是一颗极超新星释出的伽马射线暴引起的,其过程约持续了十秒,摧毁了地球一半左右的臭氧层,使得太阳释出的紫外线袭击地球,导致地面及近海面的大量生物死亡,从而破坏食物链,产生了饥荒。同时被伽马射线暴打乱的空气分子重新组合成带有毒性的气体,这些气体遮挡了阳光中的热量,导致地球一时没有任何生机
4.1亿年前,陆地脊椎动物诞生

植物逐步生长,陆地生命变得复杂;鱼类鳍变成四肢登上陆地,因此,第一批陆地动物诞生了,并且海洋和珊瑚礁孕育各种鱼类和头足类动物
鱼石螈身长约1米。头骨高而窄,构造已与早期的迷齿类相近,但吻部结构还不及大多两栖类那样完善。前鳃骨的残余仍存在,身体表面还披有细小的鳞片,身体像鱼一样侧扁,还有一条鱼形的尾鳍。眼孔已经移到头骨的中部,头部可以自由活动。能用四肢支撑起身体在地面上爬行,脊椎上也已经长出了允许脊柱弯曲活动的关节突。还未能很好地适应在陆地上的生活。因此鱼石螈成为最早登上陆地的脊椎动物。
3.65亿年前,有根植物诞生

晚石炭世,植物形成根系,向内陆移动,大气氧含量再次增加;早期爬行动物开始进化,变大;昆虫变得巨大,多样
3.6~2.86亿年前,地球进入晚古生代大冰期(石炭纪中期至二叠纪初期)

晚古生代大冰期是显生宙以来规模最大的一系列多幕式的冰河事件,此次大冰期不同于新元古代的大冰期,是唯一一次使地球从“冰室气候”向“温室气候”转变
2.5亿年前,植物的感夜性出现

在中国云南发现一片距今2.5亿年大羽羊齿类植物化石,在植物叶片上,有昆虫咬蚀结构,咬痕呈对称状排列于叶脉两侧;叶片中脉的咬痕总与另一侧略微有差异,离中脉越近,咬痕差异越明显;与现代植物相比,化石上的咬痕与现代植物叶片合拢被昆虫取食留下的结构一致,因此推断植物的感夜性在2.5亿年前已经出现
2.4亿年前,地球大洗牌

许多陆地植物灭绝,氧气浓度降低;大部分珊瑚灭绝,鱼类同样部分灭绝;鸟类,哺乳动物和恐龙的祖先幸存下来,开始进一步进化
2.3亿年前,恐龙诞生

恐龙是群中生代的多样化优势脊椎动物,大多数属于陆生爬行动物。恐龙曾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6亿年之久。恐龙最早出现在2.4亿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恐龙是群生存于陆地上的主龙类爬行动物,四肢直立于身体之下,各种恐龙快速地演化出不同的特化特征,并发展出不同的体型大小
在1861年发现的始祖鸟化石,与美颌龙化石极度相似,差别在于始祖鸟化石有着羽毛痕迹,这显示恐龙与鸟类可能是近亲。自从197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指出现代鸟类极可能是兽脚亚目恐龙的直系后代;大部分科学家视鸟类为唯一幸存发展至今的恐龙,恐龙、鸟类、鳄鱼都属于爬行动物的主龙类演化支
有许多型态的爬行动物与恐龙生存在同一时期,例如:鱼龙目、沧龙科、蛇颈龙目、翼龙目、以及盘龙目,许多大众媒体常将它们也归类于恐龙,但它们在科学分类上并不属于恐龙。鱼龙类、沧龙类、蛇颈龙类都是海生爬行动物,并不生存于陆地上,也不属于主龙类;翼龙类属于主龙类,是在三叠纪时期与恐龙分开演化,但并非陆栖动物:盘龙类生存于二叠纪,亲缘关系较接近于哺乳类
1.4亿年,鸟类诞生

鸟类是由中生代爬行类分化出来,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适应于飞翔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1861年在德国发现第一具有羽毛古鸟化石骨架,它的上下颌有牙齿;头骨如同蜥蜴,有1条由20多节尾椎骨组成的长尾巴;前肢有3只细长的指骨等;爬行类是没有羽毛的,只有鸟类才有羽毛,显然这具化骨架已不是爬行动物而是鸟类了。这具带羽毛的骨架化石被英国自然博物馆收购。后来命名始祖鸟
1.2亿年前,开花植物诞生

大型植物化石数据库,进行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开花植物可能起源于侏罗纪甚至更早时期,比公认的最古老的化石记录要早数百万年。早期开花植物受限于稀有性以及石化概率较低等因素而难以被发现;早期的开花植物很可能长期以来生活在由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所主导的古老的陆地生态系统中(极具争议,在最近的研究中开花植物在侏罗纪,但仍然有研究表明开花植物在1.2亿年左右才诞生)
0.65亿年前,恐龙灭绝

1980年,美国科学家在6500万年前左右的地层中发现了高浓度的铱,其含量超过正常含量几十甚至数百倍。这样浓度的铱在陨石中可以找到,因此,科学家们就把它与恐龙灭绝联系起来了;根据铱的含量还推算出撞击物体是相当于直径10公里的一颗小行星。而撞击产生的陨石坑直径将超过100公里;科学工作者用了10年的时间,终于有了初步结果,他们在中美洲犹加敦半岛的地层中找到了这个大坑。
来自中国的古生物学和物理家黎阳2009年在耶鲁大学发表的论文引起了国际古生物学界的轰动,他和他的中国团队在6534.83万年前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K-T线地层中发现了高浓度的稀有元素铱,其含量超过正常含量232倍。如此高浓度的铱只有在太空中的陨石中才可以找到,地球本身是不可能存在的。根据墨西哥湾周围铱元素含量的精确测定,当时是一颗类似小行星的物质不仅撞击了地球中美洲地区,还撞破了地壳,致使地球内部岩浆汹涌喷出,撞击造成的超级火山爆发;导致整个地球被浓浓的火山灰和毒气所覆盖,太阳光无法穿越大气层到达地球表面,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大气层氧气含量极低
陨石撞击地球在地球上,曾经有很多生物种类出现后又消失了,这是一个生物演化史中的必然阶段;有的说是地球在6500万年前发生了地质上的造山运动,因为平地上长出许多高山来,沼泽便减少了,气候也变得不那么湿润温暖了。恐龙的呼吸器官不能适应干冷干热的空气,而且一到冬天,恐龙的食物也没有了,所以就走上了绝路
有的说是超新星爆发引起地球气候发生强烈变化,温度骤然升高后又降得很低的缘故
还有的说是恐龙吃了大量的有花植物,这些花中有很多毒素,恐龙又食量很大,所以中毒而死。证据是白垩纪晚期开始出现了有花植物
6500万年前,地球气候陡然变化,气温大幅度下降,造成大气含氧量下降,令恐龙无法生存。也有人认为,恐龙是冷血动物,身上没有毛或保暖器官,无法适应地球气温的下降,都被冻死了
恐龙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类动物出现了,这些动物属啮齿类食肉动物,可能以恐龙蛋为食。由于这种小型动物缺乏天敌,越来越多,最终吃光了恐龙蛋
地质学研究证明,在恐龙生存的年代地球的大陆只有唯一一块,即"泛古陆"。由于地壳变化,这块大陆在侏罗纪发生的较大的分裂和漂移现象,最终导致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恐龙因此而灭绝
现代生物学证明,某些生物的死亡与磁场有关。对磁场比较敏感的生物,在地球磁场发生变化的时候,都可能导致灭绝。由此推论,恐龙的灭绝可能与地球磁场的变化有关
白垩纪末期可能下过强烈的酸雨,使土壤中包括锶在内的微量元素被溶解,恐龙通过饮水和食物直接或间接地摄入锶,出现急性或慢性中毒
0.2亿年前,原始人类诞生

240~1万年前,地球进入第四纪大冰期

在我国,这一时期也相应地出现了鄱阳亚冰期(137-150万年前)、大姑亚冰期(105-120万年前)、庐山亚冰期(20-32万年前)与大理亚冰期(1-11万年前)4个亚冰期。在亚冰期内,平均气温约比现代低8°-12℃。在距今1.8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最盛时期,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10℃-15℃。
而间冰期时,气候转暖,海平面上升,生物继续发展。其中在两个亚冰期之间的亚间冰期内,北极等高纬度地区约比现代高10℃以上低纬度地区约比现代高5.5℃左右。覆盖在中纬度的冰盖消失,甚至极地冰盖整个消失。在每个亚冰期之中,气温有波动,每个相对温暖时期一般维持1万年左右。
一直到1. 65万年前,全球的冰川开始融化,大约在1万年前大理亚冰期消退,北半球各大陆的气候带分布和气候条件基本上形成为现代气候的特点。第四纪大冰期比前两次时间要短,现在的气候也比历史上很多时期要寒冷
<hr/>声明:在本文章中,纯文本,无图片,绝大多数内容由自己编写,部分资料来源于中国科学院;恐龙灭绝中假设太多,因此部分摘抄中国科学院论文(有删减);若有朋友愿意提供给我生动的图片,我将会把图片切入适合的位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11-23 01: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