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研究是人类最典型、最富有创造力的活动。科学研究过程是科学工作者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常,一门学科在某个时期能够提出和解决的问题愈多,这门学科就愈具有活力;一个科学家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愈多,他的科学创造力就愈旺盛。
1 科学问题及其意义
长期以来,科学问题的定义在学术界存在着许多的说法,有一定代表性的定义至少有30种,其中较典型的观点有:(1)科学问题“就是一个智力上的愿望”;(2)科学问题就是背景知识中固有的预期与其所提出的观察或某种假说等新发现之间的冲突和矛盾;(3)科学问题就是解释的理想与目前的能力的差距,即“科学问题=解释的理想-目前的能力”;(4)科学问题“是基于一定的科学知识的完成、积累(理论上或经验上的已知事实,即它的各阶段上的确实知识),为解决某种未知而提出的任务”;(5)科学问题“是某个给定的智能活动过程的当前状态与智能主体的所要求的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6)科学问题“是认知主体对认知对象已知状态与未知内容之间的差距、矛盾的主观反映,其主观表述为疑问句的形式”;(7)科学问题是在已知科学知识基础上提出的未知;(8)科学问题是基于某种已经完成了的科学知识基础之上,为解决应该而有可能知的未知而提出的任务;(9)科学问题是某个给定的情境状态与所要求的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10)社会的需要常常对科学提出任务,通过科学工作者的理解转变为科学问题;(11)“问题就是矛盾”,科学问题就是科学中的矛盾;(12)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未解决的矛盾,它包含着一定的求解目标和应答域,但无确定的答案;(13)科学问题是科技人员在科技研究过程中,在一定的已知背景知识条件下想要达到而未能达到的科技认知的范畴,是科研主体对研究对象的已知背景知识和未知内容之间的差距的主观反映;(14)科学问题指的是科学认识主体在一定的已知背景知识下,在一定的真实的应答范围内以主观形式表达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客体的欲知且能知的未知内容;等等。(钱兆华, 1999)
当代著名科学哲学家波普尔认为,问题就是“背景知识中固有的预期与其所提出的观察或某种假说等新发现之间的冲突。”在科学研究过程中,“问题会突然发生,当我们的预期落空或我们的理论陷人困难、矛盾之中时,尤其是这样。这些问题可能发生于一种理论内部,也可能发生于两种不同的理论之间,还可能作为理论同观察冲突的结果而发生。”
英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玻兰尼在其《解决问题》一文中曾经认为:“一个问题或发现本身是没有涵义的,只有当它使某人疑惑或焦虑时,才成为一个问题;发现也只有当它使某人从一个问题的负担中解脱出来时,才成为一个发现。一个下棋方面的问题,对黑猩猩或低能人来说什么也不是,因为它并没有使他们疑惑。另一方面,一个高能棋手也不会被其迷惑,因为他能轻而易举地解决它。所以,只有对一个水平与之相当的棋手,才会被它所吸引,才会把对它的解决评价为一个发现。”由此,玻兰尼对“问题”的涵义作了界定;“一个问题,就是一个智力上的愿望。”玻兰尼所讲的“智力上的愿望”,就是指认知主体对未知事物欲知的愿望。在玻兰尼看来,“问题”有两个要素:一个是未知,另一个是欲知,二者缺一不可。
美国科学哲学家图尔敏在《人类的理解》一书中,把“科学问题”定义为:解释的理想与目前能力的差距。他给出了一个公式“科学问题=解释的理想-目前的能力”。他认为,“问题”是“科学家通过认识他们目前解释自然界有关特性的能力与他们目前关于自然秩序或充分可理解性的理想间的差距,找到和确定了目前概念的缺陷。”在他看来,在科学认识过程中,当认知主体不能合理解释某种自然现象时,也就提出了一个问题,“问题”在实质上是我们已有的理论存在缺陷,图尔敏强调了“问题”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随着认知主体的认知能力的变化而变化。解决问题的目标就是通过主体认知能力的发展实现解释的理想。
当代日本哲学家岩奇允撤和物理学家官原将平在《科学认识论》一书中则把“问题”定义为:“问题是基于一定的科学知识的完成、积累(理论或经验上的已知事实,即它的各个阶段上的确实知识),为解决某种未知而提出的任务。”
我国学者魏发辰在其《关于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探讨》一文中指出,“问题相对于已知和未知,是认知主体对认知对象已知状态与未知内容之间的差距、矛盾的主观反映。其客观内容,是主体关于认知对象未知内容的欲知部分,其主观表述为疑问句形式。问题求解,即主体设法消除对认知对象已知状态与未知内容之间的矛盾、差距,将欲知部分转化为已知的求知、认知过程。”在魏发辰看来,“问题”是已知与未知的统一体。区分问题与非问题的划界标准,是以认知主体的知识储备为参照系,将问题所反映的客观内容与之相对照,是未知,则为问题;是已知,就是非问题。区分科学问题与非科学问题的划界标准,是以人类科学知识的总体储备为参照系,将问题所反映的客观内容与之相对照,若不被包括,则该问题就是科学问题,反之,则为非科学问题。
我国学者潘世墨在其《科学问题初探》一文中认为,“科学问题,就是科学发现、科学研究过程中,理论与事实(这里指的是经验事实)之间,理论与理论之间的矛盾。在科学研究中有疑难、有困惑,说明面临问题;疑难越大、矛盾越难解决,就越成为问题;认识矛盾就是认识问题;解决矛盾,就是解决问题。当经验事实与现有理论之间,或者在不同理论体系之间发生矛盾时,必将引起疑难,产生问题。”
我国学者林定夷同志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给最广义的“问题”概念下了一个定义:“某个给定的智能活动过程的当前状态与智能主体所要求的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相应地,他把“问题求解”定义为:“设法消除给定过程的当前状态与所要求的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林定夷同志在引入“疑难”概念的基础上又定义了“科学问题”概念。所谓“疑难”,是指“求解的理想与特定智能主体当前能力的差距,不但将因人而异而且将因时而异。他认为,“疑难”仍然是一种“问题”。
结合上述各定义经过分析比较,考虑到科学问题毕竟是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问题,给出科学问题的定义如下:
科学问题是具有一定联想思维能力和背景知识且渴望求知的人们,在一定时期内特定知识背景条件下,对已知理论无法解释的异常现象和客观事实,经过主动性思维、分析、归纳、总结后提出的需要解决而又未能解决的问题。
上述科学问题的定义主要基于科学问题的如下共性及理由:
(1)科学问题“不可解释”本质上源于人类智慧的局限性
自从地球上有了生物并进化出人类从而产生意识形态以来,人类思维能力和智慧水平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发展和提高,但即便如此,相对于自然界中无穷无尽的异常现象和客观事实存在来说,无论如何都有着太大的局限性。
(2)科学问题“不可解释”的相对性
自然界中任何异常现象和客观事实,当用已知科学理论无法解释的状况相对于时间的流逝来说都是暂时的、相对的,只不过因复杂程度、深奥程度的不同,被认识、被描述、被解释的时间有早晚先后之分而已。
(3)提出科学问题的必要条件
自然界中客观上存在着的大量已知理论无法解释的异常现象和客观事实,当以人类能感知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客观现象就是产生科学问题的物质基础,或者说就是提出科学问题的必要条件。
(4)提出科学问题的充分条件
具有一定联想思维能力和背景知识的人们,运用已知背景知识和科学理论对客观存在进行意识上的初步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过程就是提出异常现象和客观事实无法回避之科学问题的充分条件。
总之,不论科学问题所描述的异常现象和客观事实实际上存在了多长时间,也不论它是多么的显而易见地存在于我们周围,只要充分、必要条件二者缺一,科学问题就不会被发现,也就不可能提得出这样、那样的科学问题,更不可能会有特定意义下特定目的的科学研究。(余伟,2001)
2 科学问题的特点和分类
2.1 科学问题的特点
首先,科学问题都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某一个问题是否可以成为科学问题,是以整个时代科学发展水平来衡量的。
其次,科学问题与科学认识主体的欲求以及智能状况相联系,自然界或自然物本身并不存在什么问题。科学问题并不会自发地从客观知识中涌现出来,对于研究者来说,问题需要研究者去认识、去提出。
最后,科学问题的提出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结构的,它蕴涵着问题的指向、研究目标和求解的应答域。(刘奇,2005)
2.2 科学问题的分类
根据科学问题的性质和研究的需要,对科学问题可以进行以下不同的分类。根据学科的性质可以将问题区分为:基础理论问题和应用研究问题。根据问题在整个所要达到的目标中的地位可分为:关键问题和一般问题等。
根据科学问题的性质和研究的需要,人们可以对科学问题进行各种不同的分类。但通常可以把科学问题分成经验问题和概念问题两大类。
经验问题:自然界中使我们感到新奇或企图进行解释说明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构成经验问题。根据经验问题在理论评价中的作用又可分为:(1)未解决的问题,即未被任何理论恰当解决的问题;(2)已解决的问题,即已被同一领域中所有理论都认为解决了的问题;(3)反常问题,即未被某一理论解决,但被同一领域其他理论解决了的问题。
概念问题:是这种或那种理论所显示出来的问题,它们是理论所特有的,不能独立于理论而存在的问题。可分为内部概念问题和外部概念问题两种:内部概念问题是由理论内部的逻辑矛盾产生的;外部概念问题是指同一领域不同理论的矛盾或理论与外部的哲学思想、文化传统等不一致产生的问题。
3 科学问题的结构
科学问题包含了内在结构和外在结构。内在结构由未知疑项和已知定项组成,未知疑项可分为疑点和疑项预设;已知定项可分为定项要素和定项预设。外在结构由已知背景知识域和未知潜在问题集组成,前者包括直接背景知识和间接背景知识;后者包含前提问题和派生问题。
3.1 内在结构
科学问题的内在结构是指科学问题内部的未知疑项和已知定项组成的逻辑关系。
未知疑项是指问题中没有确定的、存在疑问的部分,是待求的未知要素。疑项又可分为疑点和疑项预设两个要素。疑点是明言的词项,是隐含在问句中需要回答的成份。疑点是问题的逻辑重点。在语言表达中,疑点落在语句的不同位置上便形成了不同的问句类型。如“为什么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这是一个特殊问句;“请说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这是一个祈使句。前句中的“为什么”是一个疑问词,我们称之为直接疑点。用疑问词表达的问题语句,叫做有疑而问句(即通常的疑问句);后句中的“原因”不是一个疑问词,我们称之为间接疑点。不是直接用疑问词来表述疑点的,可称之为有疑不问句。有疑不问句也可以用陈述句来表达。疑项预设指的是疑点的指向范围。如上例中的“为什么”、“原因”,其指向范围是光合作用的机制。对问题疑项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找到问题的逻辑重点和指向范围,从而明白问题的真正涵义或指称内容。
已知定项是指已经确定的,没有疑问的部分,是已知的要素。定项预定了问题产生的有关要素及其关系或特性,它可分为定项要素和定项预设。定项要素是指组成定项的各个元素单位。对定项要素的属性及其关系的揭示构成定项预设。在语言表达中,定项要素是明言的词项,而定项预设是隐含在问题中的判断总和。如:“原子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吗?”其中,“原子”和“最小的物质单位”是定项要素,定项预设则为:“原子是存在的”,“有最小的物质单位”。对问题定项的分析,可以使我们了解组成问题的各个定项要素,把隐含在问题中的定项预设揭示出来,为问题的求解找到一些隐含的已知知识。
各种科学问题从思维的具体内容来看是丰富多彩的,而从思维形式结构来看却有着共同的内在结构。对科学问题的内在结构进行分解有利于我们对科学问题的求解。因为结合定项预设把疑项预设确定下来,将疑点消除掉,并且检验这种确定是否有充足理由的认识过程,就是问题求解的过程。
3.2 外在结构
科学问题的外在结构科学问题的外在结构是指提出和解决科学问题所涉及的已知背景知识域和未知潜在问题集之间的相互联系。
已知背景知识域是指提出科学问题所涉及的一切已有知识的总和,它是由直接背景知识、间接背景知识等构成的。因为任何科学问题都是在分析前人知识成果中发现疑问而产生的。对崭新的阶段,召唤着一代人为其解决而努力搏击。
问题的时代性特征表明问题的产生总是源于对时代已有背景知识的分析,由此发现其中的矛盾疑难而形成科学问题,科学问题一旦形成便成为指引科学认识的方向性“路标”。正由于背景知识是产生问题的前提条件,因而对科学问题所涉及的背景知识的分析又为科学问题的求解提供一种现实可能性。
科学问题外在结构中的未知潜在问题集,是指在已知背景知识下提出的科学问题的求解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理论和方法上的困难和空白,以及由此引申出来的新的问题集合。前者的解是所求解问题的必要前提,故称之为前提问题;后者是求解问题时派生的,故称之为派生问题。只有解决了前提问题才能有效地解决所研究的问题。这些前提问题对于所研究的问题来说,在求解之前,都是潜在的、未知的。派生问题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将二者合称为未知潜在问题,它构成科学问题外在结构的另一个层面。
前提问题的解决是为解决所研究的问题服务的。当其被解决之后便为所研究问题的背景知识增加新的内容,成为背景知识的一个部分。可见,科学问题的外在结构也是不断变化的。前提问题的解决和派生问题的产生便构成了未知向已知的转化。正是问题能派生问题才使科学认识成为一个无穷探索的过程。派生问题的形成正是科学认识不断发展的标志,是科学具有活力的象征,它预示着科学认识的新方向。
前提问题和派生问题的区分是相对的。当问题的求解是为所研究问题的解决服务时,问题便成为前提问题,而问题在当下并不能为所研究问题的解决服务时,问题便成为派生问题。当派生问题被解决后能成为所研究问题的解决的前提条件时,派生问题便可视为前提问题。
对科学问题外在结构的未知潜在问题集进行分析,常常能够开辟出一门新学科的研究方向。例如,人们都承认,数理逻辑的创始者是德国的数学家兼哲学家莱布尼茨,他最早提出了潜在的数理逻辑的基本问题并对这个潜在问题进行了卓有远见的解析,至于对这些问题本身他是完全没有解决的。莱布尼茨曾经设想,是否能够创立一种符号化的通用语言,并用数学计算的方式来进行逻辑推理。他为解决此问题作了一些基本设想,这些设想实际上是他对于这个潜在问题的解析。他认为为了要解决他所设想的问题必须创造两种工具:一种是通用语言,另一种是推理演算。莱布尼茨本人没有创造出数理逻辑(即没有解决他提出的问题)。但他确实曾经深刻地提出了潜在的数理逻辑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分解,分解出创立两个工具的派生问题,从而真正地指导了以后数理逻辑的创立和发展。今天,莱布尼茨所提出的制造两种工具的派生问题在数理逻辑中已经部分地解决了,从而使这两个派生问题成为数理逻辑创立的前提问题。在莱布尼茨以后直至今天的二三百年间,不管数理逻辑学家有没有看过莱布尼茨的著作,是否曾经知道他的设想,但他们所作的研究却大体上都是沿着莱布尼茨所指明的方向进行的。(李征坤,1998)
4 科学问题的提出
4.1 科学问题的来源
(1)科学问题产生的内部来源
理论与人们固有经验之间的矛盾。在生产实践中,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用原有的理论已无法解释这些现象。在理论与原有认识相对立的基础上,必然导致新理论的产生。如化学反应中磷的燃烧与人们日常生活经验中的“鬼火”一说之间的矛盾,最后导致磷在低温下可以自燃这一科学问题的产生并最终被证明。
同一理论体系内部各支点的相互矛盾。该理论体系由不同的支点组成,当该理论的不同支点在理解同一对象上产生分歧甚至相互否定时,就会形成相互竞争机制,竞争的结果是一个支点否定另一个支点,或者是各支点谁也不能说服谁而相互否定,最终导致对该理论的质疑。如史上著名的光的波动说与粒子说的对立,而消除这种矛盾则是科学发展内在性的要求,也是科学问题产生的源泉之一。
不同理论体系之间的矛盾。不同学科或不同学科理论之间的相互借鉴、相互启发以及彼此交叉、融合的结果会摩擦出更多的疑惑,出现更多的“是什么”、“为什么”等疑问,而这些疑问就是科学问题产生的来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20世纪中期以来各种交叉学科、综合学科不断呈现,如生命科学与伦理学的交叉,出现了生命伦理学科;生物学与伦理学的交叉,导致生态伦理学;信息安全与伦理学的融合,产生了信息安全伦理学等。新兴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导致新的理论的产生,与之并存的是提出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属于科学问题。
(2)科学问题产生的外部来源
哲学与宗教的产生和发展是科学问题形成的最早的外部来源。人类最早研究和探索的领域是宗教和神学,随后延伸到哲学领域。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之前,这些领域都取得了空前的发展。随着世界航海业和工业革命的兴起,很多问题在宗教和哲学领域都找不到完满的答案,迫使人们不得不破旧立新,顶着“异化”的罪名而试图在其他领域找到不证自明的答案。人类的起源问题是最典型的例子,起初,人们企图通过宗教找到答案,但宗教把人类起源解释为上帝造人一说显然过于荒谬;随后哲学也涉足这一领域,试图解释人类的起源问题,但仍以失败而告终,最后在宗教和哲学都不能解决该问题时,才产生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揭开了人类起源的真正奥秘。
神秘的自然现象是科学问题产生的直接来源。自古以来,自然界就是人类各种科学思想、工程原理及重大发明的源泉。爱因斯坦曾说,他的科学成就来自对神秘自然现象研究的无穷的好奇心和进取心,“是一种了解自然奥秘的抑制不了的渴望,而不是别的感觉”。自然界的无穷奥秘,使得科学家的好奇心永不减退,也因此一个个自然之谜被迎刃而解;而新的更多的自然之谜又摆在人类面前,从而推动新的科学问题的产生。
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科学问题产生的根本来源。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了神经系统尤其是人类大脑的高度发展。于是乎,人类用生物界无与伦比的能力和智慧,通过长期的观察、实践和认识,不断提出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科学问题。如人们通过观察鱼在水里游的本领,模仿鱼类的形体造出轮船,从而使世界航海业获得巨大发展;通过观察生物的生活习性创造了仿生学等,科学研究的重大发现和发明,无不通过社会实践而来。(郑玉莲,2012)
4.2 如何发现和提出问题
发现和提出问题要求科技工作者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1)强烈的好奇心、进取心
对科学探索的强烈好奇心,是科学工作者保持旺盛的创造力的重要因素。科学工作者的好奇心是一种探索和重新勘测世界科学图景的强烈愿望,通常表现为探索对他所注意到的,但尚无令人满意解释的事物或其相互关系的认识,具体体现便是指出问题。因为大自然的规律总是隐藏在自然之中,如同海面下的冰山,科学创新不能消极地等待“冰山”浮出海面,而应主动出击,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为解答问题而探索。科学探索总是与好奇心密切相关,富有好奇心使科学家从事创造活动的必由之路。爱因斯坦曾说过,他的科学成就来自研究问题的神圣的好奇心,是一种了解自然奥秘的抑制不了的渴望,而不是别的感觉。科学大师的好奇心永远不会满足,随着科学的不断创新和进展,一个个自然之谜迎刃而解,而新的更多的未解之谜又摆在面前。
进取心和好奇心总是相伴发生,由好奇而不断进取,使科学工作者乐于研究新问题,敢于并乐于在科学上施展才能。进取心使他们不畏艰难,不畏挫折和失败,不断接受智力上的挑战,在困境中顽强探索,具有坚韧不拨的毅力。
(2)大胆的怀疑精神
科学问题根源于客观世界,但是,要从客观存在的矛盾中发现或提出问题,却需要有分析的头脑,尤其需要有怀疑精神,它是发现科学问题的一把钥匙,是创造性思维的开端。“学贵善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马克思的座右铬是“怀疑一切”,古代思想家张载说:“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需疑,于无疑处有疑,方有进矣”,清代思想家黄宗羲也说:“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不疑则不悟”。
勇于怀疑和探索是伟大科学家区别于普通工作者的一个重要标志,他们的伟大成果也常常是从千百万人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进行深入研究而取得的。爱因斯坦曾经十分赞赏和崇敬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认为“马赫的真正伟大,就在于他的坚不可摧的怀疑态度和独立性”。爱因斯坦还曾说自己从少年时代起就对任何社会环境里都会存在的信念完全抱一种怀疑态度,而且这种态度再也没有离开过他。他以其独特的怀疑眼光从经典力学相对性原理与麦克斯韦理论的矛盾中发现了问题,从“同时性的相对性”这一别人毫无觉察的问题入手,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开创了物理学的新时代,显然如果没有对牛顿力学“绝对权威”的大胆怀疑,相对论的创立是不可思议的。
具有怀疑精神,就应该不迷信权威,不固守成规,思路开阔,保持好奇心和自信心,敢于置疑。但是仅仅是单纯地去怀疑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抓住疑点,紧迫不放,细察和穷究直至探明结果。不然,也往往会错过重大科学发现。德国化学家莱比锡在从海藻中提取碘时,发现在原液低层沉积着褐色液体,具有刺鼻的味道,面对这种现象,利比息毫不在意,轻率地认为是“氯化碘”。后来,法国的波拉德在做同样实验时,对这种可疑的液体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发现它根本不是什么“氯化碘”,而是一种新元素——溴,这使莱比锡深受教益。
5 人文地理学中的科学问题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地理学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地理学的综合性通过要素的多样性来体现,区域性表现在不同区域上的分异。地理学研究的综合性体现在其对地球表层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是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要研究人文地理,首先要对各个要素有了解。对要素有认知了才可以综合,先认识要素,才可以综合研究要素之间的关系。
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科学问题就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主要包括格局、过程、机制、效益、趋势等方面。当前研究最核心的方面是格局与过程的耦合问题,格局与过程分别的研究都已经比较充分,但是两者的结合问题、关系问题还有待深入。这些问题是人文地理学科最大的科学问题,博士论文的科学问题要在此基础上找到最小的科学问题,要层层细化才能找到。
参考文献
[1] 沈振东, 科学问题的逻辑系统构造.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5(01): 第15-21页.
[2] 沈振东, 论科学问题的意义标准.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29(21): 第20-24页.
[3] 郑玉莲, 论科学问题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9): 第71-73页.
[4] 王来贵,朱旺喜, 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要以科学问题为主线. 中国科学基金, 2007(01): 第39-42页.
[5] 刘奇,郭冬梅, 科学问题——联系已知与未知的纽带. 台声.新视角, 2005(07): 第268-269页.
[6] 刘文霞, 论科学研究中的"科学问题.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1): 第60-62页.
[7] 余伟, 试论“科学研究从科学问题开始”.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1): 第75-77页.
[8] 董中保,石阔, “科学问题”概念及其本质特征和属性.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1): 第10-14页.
[9] 钱兆华, 简论科学问题. 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2): 第9-12页.
[10] 董中保,石阔, 理解“科学问题”概念的方法论问题.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3): 第44-47页.
[11] 李征坤,刘文君, 试论科学问题的结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01): 第54-57页.
[12] 李祖扬, 科学问题辨析.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6(08): 第10-13+22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