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3-19 09:4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 @一个男人在流浪 的邀请。超长文无图预警(9.7K+ 文字,慎读!)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会先聊聊当前国内目前我所了解的科普行业,及各自的优缺点。
第二部分则试着讨论这个如何让中国科普变得更好的问题。我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结合前一部分的内容。
第三部分,浅谈一些科普产业可能的机遇与潜能。
----------------
一言以蔽之,只有让科普成为一个能赚钱的产业,它才能吸引更多优秀的专门科普内容生产人才,更多的传播专家,更多的制作团队,这样才能生产出更性感更好玩的科普内容。
从不赚钱到赚钱,这需要从零开始培养一个科普产品消费市场,它需要漫长的时间,更需要大量资本的投入(培养团队及生产科普产品)和很多可能失败的尝试(实验各种科普产品形式)。这就需要掌握资本及权力的投资者、银行和政府能够发现科普产业所蕴藏的商业机遇和宣传意义。
-------------------------------------------------
第一部分:国内当前科普行业类型及各自优缺点
科普内容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天然壁垒,沟通这一壁垒的工具就是科普产业。目前的国内科普,基本可分为传统纸媒科普圈、网络科普圈、政府主导的科普宣传圈和各种文化、科技传媒公司及纪录片公司。几个阵地互有重叠,各有长短。
1.传统纸媒科普圈是最成熟的科普产业,也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够稳定赚钱的科普产业。 一位与我相熟的知友
@孙天任 是《Newton-科学世界》编辑,他应该比我更了解这个行业。不过我与纸媒也有过合作,也斗胆说上几句。
传统纸媒是一个有着数百年发展历史的成熟行业,作者写文/译文—编辑修文—出版社发行—书店零售—读者购买,这是一条从内容生产者延伸到内容消费者的完整生态链,读者对科普内容的需求让整个链条的从业者都能够获得收益,也使得科普内容的生产者收获稿费/版权费等。不才如某,也曾通过一次译文校稿和一次科普文写作收获了共1.3K的稿费。对于一些高产的科普作者,传统纸媒甚至可以是一个能够养家糊口的科普产业。
但传统纸媒有着它的局限性,最显著的就是传播效能有限。这显然与科普“面向大众、服务大众”的初衷有所背离。其次是变得不再契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问问你自己,上一次抱着一本科普性质的杂志读上两个小时是什么时候的事?我是大概一年前……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现代人更习惯于碎片化阅读,比起抱着一本书慢慢读来说,人们更愿意抱着一个手机快速翻阅。
于是,引申出了第二个科普产业。
----------------------------------
2.网络自发科普圈——目前发展最快的科普方式,但距离称为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啥叫产业?产业的特征是具有完整的利益流动链条,但显然网络科普圈还没能开始稳定赚钱。一方面是科普作者不太能赚钱,另一方面是网络科普平台也没怎么很好的赚钱。
我是从果壳转战知乎,没事写写科普回答的民间网络自发科普爱好者,从09年开始就已经试着在一些BBS实践科普。迄今数载,通过在网上写科普文只收获过200元不到。虽然现在一些比我更厉害的朋友通过Live、值乎、在行、分答等平台赚过比我多得多的钱,但总的来说还是很少的。更何况这也是去年中旬至今年中旬逐渐兴起的新兴科普形式。
目前支撑着网络自发科普的群体,是广大高校在校本科生、在读硕士研究生和在读博士生;当前网络科普的主流模式是以内容生产为核心的高知群体社交网络社交/BBS互动,次要模式是专栏/个人网站/博客写作;传播途径是借助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微博/官方APP等终端,进行授权传播(偶有收益)或者盗版传播(甚至连名气都涨不了)。
网络自发科普圈的最大优势是具有高效高质量的内容生产群体。比如知乎上一大批致力于各学术领域科普的优秀回答者和大V。由于社交网络具有极高的自由度,并且国内具有两家以内容、知识为导向的网络社交平台(知乎、果壳),一大批愿意写、能写、会写、越写越好的科普内容生产者汇聚于此。由于掌握核心内容,这个圈子正在逐步成为中国科普事业的重心。
它的局限性也很多,首当其冲的是这种科普方式的不可持续性显著:由于网络科普尚未成为让人赖以为生的产业,内容生产者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流失——除非富二代,人人都需要工作并养家糊口。当一个主要依靠情怀支撑的科普内容生产者因为种种原因(工作、家庭等)淡出后,一个成熟的优秀科普内容生产者就会淡出圈子,至于是否有足够优秀的后起之秀接替上来,是个未知数。第二,内容生产者多为在校学生,故内容质量良莠不齐(与学历和圈内浸润时间有关),缺乏传播技巧(经验少),形式刻板单一(缺少相关专业人士修整),既影响内容消费者的兴趣,又影响内容的传播范围。
-----------------------------------
3.政府主导的科普宣传圈
包括各级政府的科普办公室(对,你在广场角落里见到的那些地震逃生知识展板的制作者)、中科院的科普中国(说到你了~
@中国科普博览)、中央电视台农业、科教频道里的一些制作团队(比如地理中国
@风扇 、走近科学等)
这类科普圈集内容生产者和作品传播者于一身,他们有些具有潜在的优秀内容生产者资源(中科院科普部门,靠近中科院专家无数),有些具有优秀的传播领域人才,有些是影视制作领域专门人员(又要
@风扇 了,为了地理中国的制作,自学地理地质知识的媒体人)。他们具有官方主导的优势,还具有资金相对充裕、渠道健全、拥有权威性等光环。即使长期不赚钱也能维持科普的,恐怕除了他们也找不到第二群了,毕竟正规军。
但他们也存在局限性:远离网络时代最活跃的内容生产群体。这一点显而易见:眼下的中高级知识分子群体里,除了网络自发科普圈里的情怀党,并没有主动做科普的人。为什么坐拥中科院无数硕博教授院士的正规军,在现如今却似乎不如社交网络上的自发科普游击队?答案在科普事业体制。
只有国家愿意投资宣传的领域(极地科考啦,星辰大海啦,辉煌历史啦等等),才能通过正规军拿出优秀的产品。除此以外,既不得利又不得名,还要冒着被社会骂砖家的风险,更重要的是对职业生涯和职称晋升基本没什么帮助,还要占用工作时间甚至休息时间,人家干嘛和你们玩儿?
--------------------------
4.市场选择的科技传媒公司、纪录片公司
在我的观察里,涉足科普和纪录片制作的公司,是近几年来慢慢出现的新事物。
中文网络世界科普短视频的先行者:分钟学堂(玩bilibili的知友应该有所了解),隶属胡桃夹子工作室。它背后所属的公司就是一家“科学传媒公司”。而如果历史纪录片也是一种历史知识科普产品的话,那么国内目前已经涌现出一大批擅长制作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公司,近年来也拍出不少高大上的纪录片作品(河西走廊、神秘的西夏、历史的拐点等)。
这类公司有着显著的优势:填补中国在科普性影视作品上的空白。无论是网络短视频也好,传统的长时间纪录片也罢,这两个在国外前后出现的事物在我国竟然近乎同时涌现,这不得不说是中国社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从填补空白的角度,这类科普形式的未来不可限量——要知道,BBC也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才开始进军自然科学类科普纪录片的制作的。
局限是什么?社会制约较大。当今中国有个很神奇的点:一边是政府持之以恒主张科教兴国,另一边是读书无用论残渣又起;一边是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另一边是人们对“无用之物”的不屑之声也渐浓。我们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为生活而奔波操劳了太多,也让人渐渐忘记了仰望星空。如果一个好的科普产品缺少市场让相关公司来盈利,这种行业又怎能持续发展?
---------------------9.28更新分割线----------------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初步梳理了国内当前致力科普的人群版图及各自的优缺点,总结如下:
a.传统纸媒科普圈:成熟稳定,但传播效能弱,受众有限——需要利用互联网思维改善自身从而跟上时代;
b.网络自发科普圈:掌握内容生产者,传播广泛,但缺乏可持续的输出模式,缺乏变现渠道,优秀内容生产者依赖情怀支撑,容易流失。
c.政府主导的科普正规军:拥有更完整的传播、推广渠道,靠近潜在内容生产者,但一方面受国家宣传方向制约,另一方面远离有情怀做自发科普的人群,第三受国内科研/科普体制制约,潜在的优质内容生产者缺乏转变为科普者的动力。
d.市场主导的科普传播公司:灵活多变,船小好调头,紧贴市场,敢于尝试新产品类型。但受制于市场整体对科普产品的接受度,每一步发展的都很谨慎。
-------------------------------------
第二部分:中国的科普怎样才能更有趣更性感?
(PART 1:中长期目标; PART 2:短期目标)
PART 1
评论区有朋友抱怨说通篇几乎都在谈“赚钱”,言辞间颇有不以为然之意。然而,赚钱并没有什么错。而且能够赚钱的科普才具有自我升级的动力。
@李雷 提到“我们需要科普的平台”其实也包含了这个意思——中国的科普者不是没有平台,但缺少一个利用资本和其他行业人才合作,生产出优秀产品的平台。而一个平台如果不能实现利用科普盈利,那么是无力支撑起高效有趣的科普内容的。果壳网融资几轮了,盈利了没,盈利点是科普方面吗? @姬十三(无恶意,也无调侃的意思,你是国内网络科普先行者,艾特一下你一方面是想知道果壳到底有没有实现从科普上盈利,另一方面是希望我的这些文字能对你下一步践行网络科普事业有所启发。)
科普要赚钱,赚钱可以释放科普内容的生产力,实现量和质的双重飞跃。就如改革开放之初的同包产到户,通过多劳多得来释放农民生产积极性一样,一个合理的变现渠道可以通过利益来拉动内容生产者(上游)的创作积极性、组建掌握良好传播技巧的产品制作团队(中游),搭建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推广团队(下游)。
之所以强调科普可以变现,是因为社会上存在大量可以用来变现的知识鸿沟。
而这种鸿沟却正在被一些商家利用来赚钱——赚智商税、愚昧税。
去年一则广告曾经在知乎引起轩然大波:某个“我们恨化学”的广告。这是一次典型的利用信息不对等地位,及底层群众普遍科学素养不高的现状,以图达到赚取智商税的“愚昧传染式”营销。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外某化学品公司(BASF公司的“we create chemistry”系列广告”)的一则讲述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及无处不在的地位的,“科学普及式”广告。同样是营销,同样是在互联网和电视媒体投放的广告,高下立判。
-------------
且不论类似we create chemistry这样的带有科普性质的广告是如何具体生产的,但可以将其抽象为一个带有科普性质的短视频产品,从而可以假设这样的生产流程:
上游:提供创意、文案,赋予文案某种科学属性;需要掌握特定学科专业知识,能够将知识融入文案。
中游:将文案可视化(做成音像/影视/动画/图文),通过与上游团队沟通来体现文案的科学属性;需要掌握相关产品制作技能和传播技巧。
下游:瞄准潜在客户群,精准推广该具有科学属性的产品;需要掌握推广产品技能和互联网思维。
目前的情况是,我们现有的、正在商业化运作的科普型产品团队中,有很多优秀的中下游团队(此处又可以
@孙天任 (上中游,侧重中游)和
@风扇(包揽上游和中游?) 二位了,偷笑~我是在夸你们哦),但恰恰缺少优秀的上游团队。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又要拖出某套国产地球科学系列片来说事了:我曾在不止一期节目中,对片中所展示的地理/地质过程动画示意图笑而不语,也对文案里的瑕疵叹息。他们有还算不错的电脑动画制作团队(中游),有依靠CCTV10和央视网投放节目的良好渠道(下游),但可能缺少能够对片中知识/文案/动画做科学把关的科学顾问(也许有,但也许把关不严?)。这还是一个能够赚钱的(应该能吧?)系列节目的现状。
科普产品上游与中下游的脱节,是中国科普长期无趣化、不好玩的重要原因之一:干巴巴的科普文字哪能比得过满是套路的影视动画产品呢?用另一位答主
@国士无双213 的话来说,就是“从传播的角度来说的话,文字<图片<视频<真人讲解”。
---------------
脱节的后果,则是科普内容生产者开始尝试包揽中下游流程,实现科学和普及的一条龙。这里可以举个栗子——Bilibili有一套很出名的历史科普向视频:史图馆系列,馆长
@幻想浅绿 (
幻想浅绿的Bilibili个人空间)。他们既是优秀的科普内容生产者,也把自己逼成了中游可视化产品制作者,和下游互联网推广者。唯一不知道的是,馆长你们有没有通过历史向科普型短视频的制作实现了盈利?还是和其他很多类似的科普团体一样依旧在靠情怀支撑?
有很多朋友都会抱怨,中国的古装剧里Bug太多了——服装的,道具的,礼仪的,建筑样式的等等。而这些作品恰恰还是些卖得不错的大作。更别说涉军、涉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中的诸多武器Bug,像日前热映电影《我的战争》中美国陆军玩水冷马克沁——人家二战都不玩水冷机枪了……这说明一个问题:在一些可以拿来潜移默化进行知识性普及的产品里,靠谱严谨的“学术顾问团”是缺位的,影视作品制作方和推广方,与可以让作品在知识上更完善的科普内容生产者脱位了。
这是一种根本上的制度性缺位:许多能够生产具有普及知识功能的传播作品的优秀中下游团队,在理念上可能不认为知识普及是重要的,对自己作品中可能出现的知识传播功能缺乏足够的认识,不能让专业人士对自己作品的知识性、科普性内容做把握。
----------------------
于是,我们看到了中国的科普呈现如此的尴尬局面:
上游(科普内容生产者)憋足了劲写啊写啊,长篇大论满网飞,微博微信授权的盗版的到处都是,图文并茂都不够了,有人都开始自己拿作图软件画自己满意的图了。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中下游(科普内容影视化/动画化团队和推广者)在没有与同时可以作为知识性内容把关者的科普内容生产者接轨的情况下,制作出大量存在知识漏洞的、有科学错误的、会误导人民群众的、甚至可以利用信息不对等地位赚钱的,但是能实现叫好叫座的、完成营销目的的大批影视化/动画产品。这一情况甚至存在于一些制作科普短视频的团队中。
中下游赚到钱,继续扩大化再生产,资本的雪球越滚越大,而形成的误导也越来越深。上游看到这样的局面愈发痛心疾首,更加奋笔疾书,键盘敲得飞起,各种大V转载来转载去,微博上和制作方打嘴仗,知乎上各种喷制作方,甚至想将推广方起诉到法院(我们恨化学广告播出后,有化学专家欲起诉CCTV8一事)。
而那些本已存在的有商业模式的科普产业呢?四个字:独木难支。
于是,一些人开始思考着从上游者向中下游方主动转化——指望你们把我们的知识做成产品,不如我们自己做。不知
@幻想浅绿 馆长在史图馆开馆之初,有没有一些这样的初衷呢?
这样,就引出了下一部分内容:核心科普内容生产者应该怎样做,让自己的创作变得更好玩、更性感,更具传播价值、更能获得广泛接受?这也将是对本问题的直接回答。
--------------9.29更新分割线-----------------
PART 2 短期目标
在充分考虑到国内当前各个科研圈子的长短和现状后,我们来看看作为科普内容的核心生产者能够有哪些作为。
流浪兄所思考的,让科普变得“好玩、性感”就是一个可以追求的短期目标。前面已经提到,人们对信息的接受程度更具信息载体的形式而各有千秋,总体上是文字<图片<视频<真人讲解。
(1)文字要能做到雅俗共赏,在不出科学性问题的前提上,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这是件完全看写作者个人功底的事情。越是初级的科普写手,越容易掉进用复杂的语言描述简单道理的陷阱,而越是成熟的写手,越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讲清复杂的道理。 此处可
@漠北,勿怪哦。针对不同的阅读者,要能写出不同风格的文字。面对同行评阅,要求精炼精准精确;面对同背景人群,要做到精要明确清晰,少引起争议;面对有一定相关知识背景的读者,要做到“引君入瓮”,深入浅出;面对没有知识背景的读者,要做到一锤子买卖,语言简单风格粗暴讲明道理。
(2)图文并茂是基本盘,而图片要既美观又蕴含信息
从纸媒时代开始,图文并茂的科普文就已不是新鲜事物了。然而到了网络时代,这种形式反而在退化。何出此言?纸媒时代,科普文中的插图往往出自专业画师手笔,非今日随手百度所能及也。何为画师手笔?诸君可以自行前往中国国家地理主页,去看里面网络刊登的一些过刊文章及卷首语,排除掉许多风景照+说明文字之外的图片,还有许多手绘原理图/示意图/模式图等,这些手绘图的制作者是有水平的,而杂志社内部也有专业人士对图片的准确性和科普效能进行把关。随手贴一篇官网上免费的文章:
奇丽迷幻,发现新疆阿尔泰山的花岗岩景观。
很多时候,网络科普者在写作时,总会有一些学术性知识需要用图片的形式来表达,但搜来搜去总是很难实现自己的想法。一部分人选择了直接从论文里找图片,另一部分选择用谷歌、必应搜索世界范围内的相关主题示意图,还有一部分人选择对现有照片进行二次加工,加入自己的观点。这里我推荐途径二和三。
为什么不推荐途径一?论文里的图,非本行业的人一般看不懂。引一张论文图片,你恨不得要用三张更简单的图片家三段话来辅助说明。
而国外有更好的科普资源,我们要学会拿来主义。前面提到,好的插画师有时能让知识传播的效率变得非常高。从事科研几年,阅国内外文献、科普材料、教科书、网络课程无数,我不得不承认一件令人羞愧的事:国外确实有很多既懂专业又会画画的大牛。别的行业不清楚,至少在我的行业里,歪果仁真的能画出国内科研工作者画不出或者压根不会费时费力去画的图片。
图片应优先选择图面中承载信息的。这就是所谓模式图/示意图,一张好的模式图/示意图/关系图等能比一大段文字更能启发读者。用图片来说话,而不是给你干巴巴的话强行配图。图上没有信息?那就自己打开QQ截图/PS/Corel等你熟悉的软件,用各种手段加上你要表达的信息,甚至包括你想流露的幽默感。
强行配图恰恰是目前许多科普写手容易陷入的另一个怪圈。插科打诨卖萌讨巧确实是一种传播技巧,但要分场合——作为一个有心点开你科普文的读者,任何与主题无关的图片都是在浪费对方的流量和刷图时间,换句话说,浪费对方的耐性和包容性。写作者需要对读者的好奇心和耐心负责,让每一张图片都能精确的表达你想要科普的内容,或者引发对方进一步的好奇心和阅读欲望,而不是对方浪费几M的流量刷出一堆“你TM在逗我”的表情包。网络的自由化写作,有利有弊。诸君何曾在科普纸媒上见到与主题无关的图片?科普写作是一道要严肃对待的硬菜,轻松幽默卖萌讨巧就像味精,使用请酌量。
(3)关于尝试可视化科普的探讨
如果说图片科普比起文字科普更有吸引力,那么动画/视频科普要比图文并茂更有吸引力。史图馆馆长
@幻想浅绿 开了一个很好的头,而他们的努力也转化为B站单视频动辄数万观看次数的成果。分钟学堂更是中文短视频科普的先行者之一。
但可惜的是,前两步都是一个科普写手可以独立完成的工作,到了这一步就需要一个团队了:要有会做动画的/会拍摄的/懂剪辑的/能配音的。有资源者尚可以自行组织团队,但更多有意向却无资源者该如何迈出这一步?社会能否提供这样类似的平台?这个问题,我想需要更高层次的一些思考吧。
(4)关于尝试真人展示型科普的探讨,包括但不限于直播型科普和纪录片主持人。
目前,知乎Live提供了一个真人语音长时间展示平台,现在的发展也非常喜人,但有没有可能更进一步让这种展示变得可视化? 通过引入一些直播的渠道(知乎直播?看起来很赞的样子呢)?
@黄继新 以现在整个中文网络直播视频圈的发展趋势来看,前景难以限量。如果有投资人的青睐,这个形式是有可能引起中国科普行业从产品形式到传播方式再到传播效力都发生革命的一个全新领域。
在更大的层面上,我们的自然科学科普纪录片何时才能实现零的突破?何时才能看到中国自己的自然科学科普纪录片主持人?我在另一个问题下曾经讨论过这个话题,这里不再展开了。
国内外有哪些好的科普形式或经验值得借鉴? - 云舞空城的回答
----------------------------
以上是对当前可以考虑的科普方式的讨论。下面接着讨论一下科普产品风格上值得注意的点。
有人曾经说,中国人是一群更关注眼前的现实生活,而不太愿意关注一些更虚无缥缈的东西,如科学。如果在20年前说这话,兴许还能成立。但在今时今日说这话,可能就值得商榷了。任何对精神世界的追求,都需要建立在物质世界的极大丰富之上。当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再将温饱、小康作为生活的首要需求时,他们就会不可避免的追求一些更加虚无的东西。用马洛斯的话来说,这是人类需求金字塔的中上层。而如果让我来说,中国人对更好生活的追求,恰恰创造了让人们更注意科学的需求背景。毕竟,科学改变生活,更多的科学也造就了更好的生活。小到一个护肤品,大到登陆月球,科学的发展在一点一滴构建着现代世界。一旦在宣传中将日常生活与科学知识挂上钩,那么科普就有了地气,就有了人情味——更有利的是,我们的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科学。要改变的,只是宣传的方式。
如何将科学知识的普及与“地气”联系起来?我想每个不同的学科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以我所在的地质学为例,每当发生地震/火山/泥石流等严重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地质灾害时,就是普及地质知识的有利时机。人民群众更关心什么?更关心的是能影响他们生活的东西,是他们每天都能看到接触到的东西,是潜在的地震、火山、泥石流,不是板块运动何时启动、金星为什么没有板块运动这样过于高大上的话题。高大上的话题,小圈子里自娱自乐就好了,但在科普时,还是应该尽量将人民大众更关心的生活牢记在心。
举几个例子:
为什么我家的大理石面板会渗水?天然大理石台面上的水渍会渗下去么? - 装修材料
花岗岩建材有没有辐射风险?有没有氡气释放风险?我家小区围墙外立面用了一种很好看的石材,它是什么?为什么华北平原这么平坦?某某地质公园的两点是什么?
越是简单的、日常看得见的东西,越容易进行低成本的接地气科普。反之,那种高大上、太过抽象的理论知识,更适合大成本精制作的高端科普——用更精良的可视化制作,降低获取知识的壁垒。在当下,以低成本网络自发科普为主的中国科普界,除了个人体系化科普写作之外,科普应该更注重社会热点和群众关心的话题,用接地气的方式培养全社会“有疑问先找科学家”的风气,以量变推动质变。说来有趣,在知乎写过许许多多的科普向回答,唯一一个达到1.6W赞同的回答,就是一个紧贴社会热点和群众生命安全的回答(后来我匿名了)。
个人体系化写作则是另一回事——你既可以每次选择一个人们可能感兴趣的热点话题,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自由写作,太公钓鱼。当然,若是想要引起广泛传播,更好起到科普的作用,还是选择前者为佳。后者更多是满足了个人情怀。
-------------------------------
总结一些写作者和社会层面可以考虑采取的措施:
1.更新科普事业体制,让有能力进行内容生产的群体(学界人士)能够有机会名利双收,描绘一幅与传统技术/科研/生产岗所截然不同的职业道路(如专职的科普纪录片科学顾问团队,负责文案制作和沟通国内一线学者和科研人员)
2.资本和技术的掌握者应瞄准现代国人获取信息的习惯,紧跟互联网发展的步伐,适时推出一些让科普内容上游生产者进行可视化科普和真人讲解科普的平台,以长短视频的方式,既符合现代人浏览网络的习惯,也符合信息传播效率最大化的方向。同时,一些包括知乎Live在内的成功案例也正在证实,知识消费市场有利可图。
3.有关企业在宣传时,应更多考虑本企业的科学技术如何改善国民生活,突出“科技改变生活”的主题,从而潜移默化的塑造社会崇尚科学、信赖科学的气氛。同时也可以打造潜在的科普上中下游团队。
4.CCTV9纪录片频道、探索纪实频道和其他省级纪实频道及各纪录片制作团队应该逐步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抓住中文纪录片频道收视率不断创新高的趋势,赶上科教兴国的战略东风,抓住习总书记今年6月关于“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位置”的讲话精神,在大制作(非历史题材)科普纪录片领域早日实现零的突破。也有助于建设一个能赚钱的科普产业。
5.科普内容创作者则应不断磨练自己的写作技巧和展示技巧,多参与各种形式的纸媒、电视节目、网络访谈、知乎Live甚至个人展示,在风格上雅俗共赏,在内容上抓群众所关心——“接地气儿”,在形式上更上层楼。持之以恒的创作,创作,系列化创作、地气化创作,从图文创作走向可视化创作。
------------------------------------
(第三部分下次更新)
第三部分:机遇和挑战
十一届三中全会曾指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都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近40年过去了,人民的物质生活需求极大增长,也到了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满足,但是人民的文化需求增长速率似乎并没有那么快——与之对应的是满足文化需求的产品也不是很丰富。
前述“我们恨化学”就是一个典型的失败宣传案例——尽管它瞄准了潜在客户群做精准投放,但这不能遮盖它是个失败案例的本质。舆论的阵地,我们不去占领,就会被敌人占领;科学的真谛,我们不去占领,就会被愚昧占领。
(未完待续)
(劳资又要去睡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