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99|回复: 0
收起左侧

里夫金:地球不该叫“地球”而应叫“水星球”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里夫金:地球不该叫“地球”而应叫“水星球”905 / 作者:一身似水厝 / 帖子ID:128678


当地时间2024年6月12日,航拍美国第二大水库鲍威尔湖。此时,它的蓄水量低于39%,仍在吸收春季径流的剩余水量。干旱和人口增长对美国西南部的水资源造成了压力。视觉中国/图

地球不该叫“地球”而应叫“水星球”。

这大胆的论断出自知名学者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的新书《蓝色水星球:重新思考我们在宇宙中的家园》。

里夫金是美国经济学家、未来学家,华盛顿特区经济趋势基金会主席,在过去半个世纪里,他一直致力于解决气候危机,关注科技变革,出版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等23本著作,被翻译成超过35种语言。

2024年10月17日,全球水经济委员会发布报告《水经济学——将水文循环视为全球共同利益》指出,人类“有史以来首次”打破了全球水循环的平衡。如不采取行动,未来25年内,水危机将使全球一半以上粮食生产面临风险。

“从今天到未来,气候变化都将主宰游戏规则。人类是幸存还是消失,取决于我们对水的认识和认同。”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在新书《蓝色水星球》里,79岁的里夫金重新审视了人与水的关系:站在“征服水域”的角度回看人类文明史,6000年来的城市水利文明与当前越来越极端和频发的生态灾难息息相关。人类是陆地生物,很自然地将绿色空间而非水视为原始居所,将水视为一种资源而不是生命力量。

由此,里夫金将地球重新定义为“蓝色水星球”,指出人类要重新适应水圈,而不是继续强迫水圈适应人类。

2024年9月18日,里夫金与南方周末记者对谈了近三小时,他希望《蓝色水星球》被中国的年青一代阅读。尽管涉及经济学、哲学、人类学等多学科内容,他认为此书不是复杂的火箭科学,而是新世界观,“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观被打破了,现在需要新的剧本。”

里夫金:地球不该叫“地球”而应叫“水星球”468 / 作者:一身似水厝 / 帖子ID:128678


2024年9月,南方周末专访杰里米·里夫金。资料图

以水为中心看待世界


南方周末:从《韧性时代》到《蓝色水星球》,你一直在书中思考气候变化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新书为什么选择水作为论述主体?

里夫金:打个比方,假如有一天我们醒来,环顾四周,发现自己处在一个陌生的世界,所有可识别的现实标记都消失了。

冬季出现汹涌的大气河(注:中高纬度带状的水汽输送通道,常伴随降水)和暴雪;春季有洪灾,秋季还有台风和飓风;夏季则是大规模的干旱,还伴随着38℃以上的高温热浪和野火……

这恐怖的景象正是80亿地球人正在经历的一切,一切都和水圈有关。

我们一直相信自己生活在大地上。然而,1972年,阿波罗宇航员拍下的地球照片,震惊了全世界。我们以为会看到一颗青翠的星球,结果它是蓝色的,苍翠的大地只是水星球的外饰。我们一直生活在“水星球”里。这是我写这本书的原因。

里夫金:地球不该叫“地球”而应叫“水星球”19 / 作者:一身似水厝 / 帖子ID:128678


里夫金的新书《蓝色水星球:重新思考我们在宇宙中的家园》。资料图

南方周末:怎么理解“水圈”?和你所说的洪水、干旱、热浪有什么关系?

里夫金:我想分享一个可爱的小寓言。有两条小鱼在海里游泳,一条年长的鱼路过问:“孩子们,今天的水怎么样?”两条小鱼继续游了一会,其中一条对另一条说:“水是什么鬼东西?”

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这四个主要圈层构成了地球,它们相互关联,但水圈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土壤、植物、动物、大气都离不开水。

我们就和这小鱼一样,从水中孕育出来,体重里超过一半是水,却忽视了无处不在的水的重要性。忽视的后果是,进入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工业时代后,全球气候变暖,水圈遭遇严重破坏。地球每升温1℃,陆地和海洋的水就会加速蒸发,使降水指数增加7%,造成更集中、更猛烈的洪水、干旱、热浪等气候事件。

水圈的反抗正在使地球进入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早期阶段,所以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地球”这个科学概念。

南方周末:过去的这个夏天,我们的确感到极端天气增多,要么不下雨,要么下得特别大。从“水圈”的角度怎么理解?

里夫金:我很高兴你问了这个问题,一会干旱,一会洪水,到底是水用完了,还是水太多了?事实上,气候变暖下,淡水资源并未消耗殆尽,而是整个水圈的水循环正在发生巨变,我在书中用“水圈再野化”的概念来形容。

人类文明典型的特征是对水圈的驯化——从拦蓄、筑坝、开渠、调水,到财产化、私有化、消费、从中获利,最终污染它。现在,水的失控证明水圈正在解放自己——也就是“水圈再野化”,它改变了雨季的时间、降雨的强度和持续时长,有学者总结为“更多的雨水以更大的暴雨形式降临,而降雨之间的间隔时间更长”。

我们的水利文明被困在这种新型水循环里,难以随时随地饮用、工业生产和农业灌溉。

治水不是“征服”,而是“管理”


南方周末:你对水利工程持批判态度,反对驯化自然,但你同时也说,“水利基础设施是文明赖以存在的平台”。应该怎么对待水利设施?

里夫金:人类需要水利基础设施,问题在于,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水利基础设施?6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建造精巧的大坝和水库,筑起堤防,沿着大河挖掘运河,催生了水利文明,比如那些经历兴衰更迭的古代伟大城市文明。自此,世界各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从未间断,在21世纪达到高潮。

而此刻,水圈再野化的反抗正在摧毁水利基础设施。美国大坝的平均寿命已经超过65年,据估计“有2200座大坝面临着高溃坝风险”。世界气象组织报告显示,到2050年,地球上61%的水电大坝将位于干旱和洪水风险极高的河流流域。

全球水利文明的设计大都是集中式的,为了快速拦蓄水资源,灌溉农作物、通过水坝发电,而后回收废水、净化并送回供水系统。如今,我们需要分布式的基础设施。

南方周末:怎么理解分布式基础设施?

里夫金:我在1995年的《工作的终结》(The End of Work)一书中提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概念,这是一场以互联网通信技术、可再生能源、数字交通和物流网络为核心的数字革命。但我当时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新的技术如何带来基础设施革命。

三十年后,我可以说,我们正处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我们需要分布式的基础设施——由本地/区域水源地与太阳能/风能组成。就像人人都有一部手机,每个人都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并在数字化的电网中共享电力,利用微水网存储和分配水资源。

在此基础上,未来的通信互联网、由太阳能和风能供电的数字化电网、移动物流网络、数字化的水联网这四个网络将相互融合,共享连续的数据流。

南方周末: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但治水也被视为一种智慧。在征服水域和放任自流之间,应该选取一个怎样的中间地带?

里夫金:我认为治水不是“征服”(conquer),更倾向于是“管理”(steward)。我们需要成为自然的管家,而不是将人类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凌驾于自然之上,成为自然之主。

我们太过于习惯控制自然,强行使其适应人类需求和生活方式,比如在洪泛平原上用不透水材料铺路,在古老的森林周围、干旱的沙漠中建立城市中心。我们不能再依赖这些老旧的集中式基础设施,建造更多巨大的水坝、更多的人工水库。要让水自由流动,让海洋侵蚀沿海地区,将人口迁移到更宜居的新地区,这种范式的转变已经开始了。

里夫金:地球不该叫“地球”而应叫“水星球”285 / 作者:一身似水厝 / 帖子ID:128678


当地时间2022年8月5日,瑞士诺伊豪森,一艘旅游船在诺伊豪森的莱茵河瀑布前航行。视觉中国/图

重塑与水圈的关系


南方周末:基于“第六次大灭绝即将来临”的前提,全书开展论证,你是否担心这种危机判断会让人们陷入悲观,感到无能为力从而“躺平”?

里夫金:很多年轻人都对气候变化下的未来充满迷茫和恐惧,说“我们要活不下去了”,但这可不一定。

作为一名有50年经验的社会活动家,我想告诉所有年轻人,不必做一个乐观或悲观主义者,那只会让你坐着等待好消息或坏消息,不会有任何收获。我总是充满希望,但我并不天真,我们必须了解现实处境,意识到人类是这个星球上适应性最强的物种,然后卷起袖子,参与到学术、政府、商业、工业等各界的行动中。

从冰河世纪到全球变暖,人类从这些巨大变化中幸存,说明我们可能是世界上适应性最强的物种——除了病毒,当然它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物种。

我们可以思考,有语言,每时每刻分享知识并将其代代相传。我们的四肢比其他动物灵巧得多,可以制造扩展自身的工具和技术。我们对地球气候巨变的适应能力或许仍然可以拯救自己。

南方周末:但也有人认为气候变暖是地球自然周期,对人类的影响微乎其微。你怎么看?

里夫金:你是第一个向我提出这个问题的记者,我很乐意回答,因为这已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政治问题。

诚然,地球的气候历史有周期规律,在冰期和温室期之间交替。人类祖先在约20万到30万年前进化为智人,经历了约10万年的冰期,而后是1万年以上的温室期。上一次冰川融化发生在大约1.1万年前,此后地球生态系统在温和的气候条件下发展,祖先们过渡到以农业种植、驯化动物为特征的定居生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所以这个观点的前半句是对的。

但这些规律发生在历史上,现在有了新的变化。进入工业时代,人类挖掘地下的化石燃料,并将其排放到大气中,大量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活动改变了气候的正常变化轨迹。

新的研究还发现,近年来人类对地下水的大量开采对水的分布产生影响,足以使地轴发生偏移,而地轴倾斜的角度越大,季节气候变化越剧烈。

南方周末:对于迫在眉睫的生存危机,你认为眼下最实际、最具可行性的具体解决方案是什么?

里夫金:对于这次生存危机的走向,我们手中并没有剧本。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工业时代在过去200年里引发了这场危机,眼下,我们仍然试图通过控制水圈来解决危机,这陷入了困境,我们需要一个新的游戏计划。

我认为最实际的解决方案是,重新认识地球,将概念转向水星球,因为水圈才是控制一切的命脉所在。

南方周末:怎么重塑与水圈的关系?

里夫金:我帮助欧盟制定了绿色新政,根据“水-能源-粮食”关系链提出一系列举措。

在“水”环节,改变过度集中和高效的用水方式,顺应水圈的流动,而不是引导它的流动。比如用“海绵体”收集雨水,用分布式蓄水池、微水网滞留雨水,普及分散式水循环系统,复苏干涸的河流、湿地,让基础设施更富有韧性。

在“能源”环节,淘汰化石燃料和核能发电,部署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发电和配套的绿色储氢机制。

在“粮食”环节,从石油化学和生物技术农业转向基于生态的可再生农业。室内农业、植物肉等也可以发挥辅助作用。

里夫金:地球不该叫“地球”而应叫“水星球”943 / 作者:一身似水厝 / 帖子ID:128678


当地时间2020年8月7日,德国哈尔腾市,人们在湖边休闲解暑。德国迎来高温天气。视觉中国/图

气候大迁徙,是脑洞还是现实


南方周末:这是一个效率至上、一切求快的时代,但你探讨了“慢”的价值,在环境面前,效率为什么成了贬义词?

里夫金:说到效率,我们设想的是以更快速度和更短时间攫取、拦蓄、商品化,消耗地球以增加人类财富。

自然界中没有效率、生产力、GDP这回事,生态系统是可再生的。在大自然里,时间的价值不是效率,而是适应性。每一个物种,包括人类,都在根据地球节律调整自己的生物钟,比如昼夜和季节。

南方周末:你认为人类的“定居生活”已经过去,伟大的气候大迁徙已经开始。但全球变暖趋势下,传统的避暑地也在变得炎热,我们还能找到更宜居的气候环境吗?

里夫金:气候变化下,地中海作为水利文明的摇篮,现在成为了“矿井中的金丝雀”(注:指危险的先兆)。研究表明,地中海地区的升温速度比全球整体快20%,到2050年,土耳其夏季的温度可能会长时间超过40℃。拥有巨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备的地中海,化石燃料曾是福祉和资产,如今却成了累赘。

大规模的气候迁移已经开始了。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表示,过去14年来,平均每年有2100万人因与气候相关的气象事件被迫流离失所,到2050年,可能会有高达12亿气候难民。

在气候科学家的描述下,可行路线是从中纬度地区和热带地区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北方,加拿大、北极、北欧、西伯利亚地区无人居住的土地。

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必须迁徙,但一定程度上需要将其视为常态,重新思考政治边界、国家主权和公民身份。到22世纪末,许多主权国家甚至衰落或完全消失,特别是那些将被淹没的太平洋岛国。

里夫金:地球不该叫“地球”而应叫“水星球”497 / 作者:一身似水厝 / 帖子ID:128678


2024年10月2日,一名男子游览摩洛哥东南部拉希迪耶附近暴雨过后的沙漠。撒哈拉沙漠部分地区近日遇到罕见降雨,导致一些地方出现水从沙丘中冒出的奇景。 新华社/美联

南方周末:你在书中指出,气候迁徙的背景下,基于地缘政治的“主权国家”概念将让位于“生物区治理”。这种转变是否具有可行性?

里夫金:这种转变是否会发生、能否及时发生,仍然悬而未决。世界在地缘政治的基础上分崩离析,每天有无数冲突发生,对下一代没有任何帮助。气候灾难并不在乎政治边界,我们不会放弃民族国家,但必须从传统的地缘政治与零和博弈转向生物区治理。

欧洲环境署将生物区定义为“按照生物、社会和地理标准进行结合而非出于地缘政治因素定义的领土;笼统地说,由相互关联的生态系统组成”。

2004年,比利牛斯地中海欧洲跨境生物区成立,是地中海地区对生物区治理的首次实践,遗憾的是其配置的资金远不足以应对如此巨大的挑战,仍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

南方周末:你是否考虑过,气候变化可能带来新的不平等,有钱的人、更强权的国家会占领更有利的位置,其余人则沦为气候难民?

里夫金:不会比现在更糟了。全球500强公司占据了全球GDP的1/3,有趣的是,全球35亿劳动力中,这些公司只占了大约6500万劳动力。站在金字塔顶端,世界上最富有的八个人,财富加起来相当于全人类的一半。在美国,有三个人的钱加起来比半个国家的人还多。

前两次工业革命发展起来的基础设施是集中式、自上而下的,因为化石燃料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军事参与才能取得垄断,由此催生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造成了当前的不平等。

而我所倡导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分布式的,每个人都可以实现中国所说的“高品质生活”,这背后的技术是复杂的,但道理人人都懂。

里夫金:地球不该叫“地球”而应叫“水星球”81 / 作者:一身似水厝 / 帖子ID:128678


2024年8月24日,云南昆明宝丰半岛湿地公园的沉水廊道。新华社记者/彭奕凯

不要让虚拟世界成为人的全部


南方周末:很长一段时间内,人类对未来的想象是进入虚拟世界,而不是重新拥抱自然。你怎么看待人与自然和虚拟的关系?

里夫金:讨论这个话题是结束本场对话的最好方式。元宇宙由计算机生成,被吹捧为一个乌托邦,但要知道,大型数据中心的人工智能服务器是能耗大户,挖掘比特币会形成巨量碳足迹,制造一块芯片要消耗约30升的水,换算到个人头上,ChatGPT-3在会话中每回答10-15次就会消耗一瓶500毫升的水。这并不是说我们应该完全放弃虚拟世界,而是不该让它成为全部。

很多年轻人对大自然没有任何概念。截至2022年,美国人平均每天92%的时间待在室内,盯着屏幕超过7小时,有些父母告诉他们的孩子不要去草坪或公园,因为泥土会把身上弄脏,可能还有松鼠窜出来咬人。

《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作者记录了一段对话,他问一个小孩为什么喜欢在室内而不是室外玩耍,孩子回答:“因为所有插座都在室内啊”。有时候我们确实需要置身于虚拟世界,但如果长期把自己锁在里面,就会把自然当作危险的象征。

几年前,日本出现了“247”文化,人们一天24个小时,每周上7天班,然后有人过劳死在了办公桌前。随后,有人开始自发走出办公室,前往公园和森林,带动成千上万的人跟着回归自然。医学研究证明,缺乏与自然环境的实际接触有损身体和心理健康。互联网让人无法集中精力,而大自然可以让你变得专注。

我们生活在蓝色水星球上,应该明确虚拟世界扮演的角色,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如何适应再野化的水文循环,并利用智能数字基础设施保卫人类未来。心存敬畏地使用人工智能,同时别忘了,在与他人、与自然、与其他生灵的现实互动中,方可获得真正的知识与内心的平静。

南方周末记者 黄思琪

责编 汪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11-21 17: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