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彩的日全食天文奇观之后,8月我们还可以欣赏到英仙座流星雨、月偏食和月掩昴星团三大天文观。这在历史上也不多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三大天文奇观: 2004年8月12日凌晨,在约旦首都安曼附近,英仙座流星雨划过天际。
流星雨的故事
关于流星雨的起源,现在普遍认为彗星脱不了干系。比如,英仙座流星雨与一颗名叫“斯威夫特-塔特尔”的彗星有关,其成因可能是:该彗星回归时产生并遗留在地球轨道附近的喷发物,受地球引力的吸引而坠落地球。
通常情况下,当彗星经过近日点时,与其相关的流星雨“雨势”较大,流星雨的预报一般是遵循这一规律的。
1992年英仙座流星雨中的一颗
英仙座的传说
在希腊神话中,英仙座象征着大英雄柏修斯。但其实,英仙座流星雨并不发生在英仙座。以英仙座来命名,是因为这一流星雨的辐射点位于英仙座,即从地球上看,流星轨迹的反向延长线汇聚点在英仙座。英仙座流星雨成名很早,关于英仙座流星雨的最早活动记录可以在中国编年史中找到,公元36年就有相关记录。埃杜阿德海斯是最早正式观测该流星雨的人,他在1839 年记录下了每小时160颗的最高流量。20世纪初,英仙座流星雨数量一度降低,人们曾怀疑它会消亡,但随后又恢复正常。1993年,英仙座流星雨的流星量甚至达到每小时200至500颗,从而引发一股“观星”热潮。迄今为止,英仙座流星雨仍然是天文爱好者不可错失的重点观测项目。
美国天文爱好者2004年拍摄的英仙座流星雨照片。该照片由一个摄象机捕获的视频叠加合成,包含133颗英仙座流星。
英仙座流星雨的观测时间及区域
根据国际流星组织的预报,今年英仙座流星雨有三个极大期时间,分别为8月13日北京时间4时15分、6时30 分、16时30分,北半球普遍可以观测,但对我国而言,只有天亮前的一小段时间才能用肉眼看到这壮观的一幕。
因此,今年观测英仙座流星雨,中国有两次较理想的机会。一次是高峰期的前夕即:八月十三日凌晨零时至天亮前;另一次是高峰期过后―― 八月十四日凌晨零时至天亮前。届时,英仙座位于东方偏北的晨空,人们看到流星雨轨迹的反向延长线都汇聚在英仙座,因而叫“英仙座流星雨”。凭肉眼就可看到英仙座流星雨,不需要借助望远镜。
历史上的英仙座流星雨:
英仙座流星雨来源于一颗编号为“一零九P”的彗星,该彗星的运行周期为一百三十年。当一零九P彗星飞临太阳的身边,英仙座流星雨就会下“大雨”;当一零九P彗星远离太阳的时候,英仙座流星雨就会下“小雨”。
一八六二年,一零九P彗星过“近日点”。一八六二年八月十日凌晨,中国各地都观赏到“星陨如雨,星流如织,尽夜不绝,直至天明”的英仙座流星雨。
一九九二年,一零九P彗星再次回归。当年八月十二日凌晨,英仙座流星雨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爆发,每小时出现几百颗耀眼的流星。广州天文爱好者刘振中目睹这次壮观的英仙座流星雨,全世界只有广州的新闻媒体当天报道了这次英仙座流星雨的大爆发。据预测,一零九P彗星将于二一二六年再次飞临地球的身旁,届时人们又将观赏到更为壮观的英仙座流星雨。
今年英仙座流星雨高峰期巧逢新月(农历初一),没有月光影响,观测条件十分理想。如果错失观看这次英仙座流星雨,就要再等三年才有这样的观测条件。因为明年和后年观测英仙座流星雨,都会受到月光的影响。观测流星雨,应选择在人烟稀少、灯光暗淡、大气清净和视野开阔的环境下进行。
2006年9月8日,香港上空观测到月偏食
月偏食
在本次日食之后不仅有流星雨还有月食。在8月17日的这次月食,就是与8月1日的日食相对应的。不过由于月球距离黄白交点较远,没有完全进入地影,因此地球上只能观测到月偏食。据了解,本次月偏食,在南美洲东部、大西洋、欧洲、非洲、印度洋、亚洲(除极东北端),以及大洋洲西部和南极洲都可以看到。
月全食和月偏食的区别
月食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太阳到月球的光线便会部分或完全地被地球掩盖,产生月食。
月食可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及半影月食三种。当月球只有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时,就会出现月偏食;而当整个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之时,就会出现月全食。至于半影月食,是指月球只是掠过地球的半影区,造成月面亮度极轻微的减弱,很难用肉眼看出差别,因此不为人们所注意。
月食的过程
月食的过程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五个阶段。
初亏:月球刚接触地球本影,标志月食开始。
食既:月球的西边缘与地球本影的西边缘内切,月球刚好全部进入地球本影内。
食甚:月球的中心与地球本影的中心最近。
生光:月球东边缘与地球本影东边缘相内切,这时全食阶段结束。
复圆:月球的西边缘与地球本影东边缘相外切,这时月食全过程结束。
月球被食的程度叫“食分”,它等于食甚时月轮边缘深入地球本影最远距离与月球视经之比。
月掩昴星团
最后一个登场的将是月掩昴星团。昴星团又称为“七仙女星团”,这是一个距离地球440光年,亮度为1.8星等的疏散星团,当月球经过昴星团时,我们就会看到昴星团里的成员星接二连三地消失或出现,颇为壮观。
8月24日凌晨,在天气晴朗的条件下,中国的新疆、西藏和青海西部、甘肃北部都可观测到这次月掩昴星团的天象。其中,尤以新疆地区的观测条件为最佳。
月掩昴星团的历史
昴星团在人类历史的最早时期就被人们所熟知了。至少有6颗成员恒星可以被肉眼看见,而在中等条件下,这个数字会增加到9颗,在极清澈的黑暗天空中,这一数字会跳增至12颗以上在《深空奇观图册》一书中提到,在1579年,望远镜发明之前很久,天文学家Moestlin就已经正确地画出了11颗昴星团中的恒星,而引用的观测则将这一数字增加到了14)。
现代的观测方法揭示出至少500颗恒星是属于昴星团的,大部分是暗淡的恒星,分布在超过2度(月亮直径的4倍)的天区中。与其他疏散星团相比,它们的密度相当低。这也是昴星团的年龄估计相当低的原因之一。
按照已知的文献中的说明,最早提到这个星团的是公元前1000年左右。荷马在他的《奥德赛》中提到过它们,圣经也有三处涉及到昴星团。昴星团又被称为“七姐妹”星团;在希腊神话中,这是七姐妹和她们的父母。它们的日本名字是“Subaru”,被用来命名了一款同名的汽车(译注:“Subaru”即日文中“昴”字的读音“すばる”)。它们的波斯名称是“Soraya”,是以伊朗前女皇的名字命名的。
按照希腊神话,星团中主要的,肉眼可见的恒星是以“父亲”Atlas(昴宿七)和“母亲”Pleione(昴宿增十二)的七个女儿的名字命名的,分别是:Alcyone(昴宿六),Asterope(昴宿三,双星,有时也被称为Sterope),Electra(昴宿一),Maia(昴宿四),Merope(昴宿五),Taygeta(昴宿二)和Celaeno(昴宿增六)。Bill Arnett制作了一幅昴星团的星图,上面标出了主要恒星的名字。这些名字还被标在本网页提供的UKS照片上。另外还可以参考我们的昴星团星图。
昴星团星云是蓝色的,这意味着它们是反射星云,反射着位于它们附近(或者之中)的明亮恒星的光线。这些星云中最明亮的部分,即使用肉眼,在一般的条件下,昴星团也是相当容易找到的,位于明亮的红巨星毕宿五(Aldebaran,金牛座Alpha,87号星,0.9等,光谱型K5 III)西北方接近10度的位置。明显包围在毕宿五周围的,是另一个同样著名的疏散星团,毕星团(Hyades);现在知道,毕宿五并不是毕星团的成员,只是一颗前景恒星(距离我们68光年,而毕星团的距离为150光年)。
在双筒镜或者广角镜中,这个星团是个壮观的天体,在1 1/5度的直径范围内可以显示超过100颗的恒星。对望远镜来说,即使在最低放大率下,这个星团也大到也无法在一个视场中看到全貌。星团中拥有许多双星和聚星。昴宿五星云NGC 1435需要黑暗的天空才能看见,在广角镜中观测效果最佳(Tempel是用一架4英寸望远镜发现它的)。
就像在有关猎户座大星云M42的描述中提到的那样,Messier将昴星团(以及猎户座大星云M42/M43和鬼星团M44一起)加入他的星表有点不同寻常,其原因也许仍然值得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