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889|回复: 0
收起左侧

阿波罗40年——登月任务如何改变世界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2-12-30 14: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阿波罗40年——登月任务如何改变世界260 / 作者:心灵 / 帖子ID:16178

1972年12月19日,随着南太平洋上空的传来一声音爆,小型太空舱冲破苍穹返回地球,这也给阿波罗计划划上了句号。舱内是三名乘阿波罗17号探访月球的宇航员。和他们一起返回地球的还有极为珍贵的底片,而它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具有标志性的照片。
杂志NN刊登出帧数22725的地球全景照片,随后被称为《蓝色大理石》。这是12天前,当地质学家航天员哈里森·施密特在航天器加速脱离地球轨道时,捕捉到的迷人照片。
登月的征程一路向南,飞往月球。施密特望见地球正“倒挂”着。南极洲大陆张牙舞爪地盘踞在顶部;在南极洲之下是整块非洲大陆,它弓似的垂着指向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中东;欧洲南部的边缘正待在最底面。在一个少有的风轻云淡的日子里,人类漫行的历史、是非纷扰、轶事见闻统统在这一个视界里上演着。
后来,这单张照片被那些在发展中国家致力环保运动以图保护我们地球的非政府组织所接受采纳。40年以来,它一直影响着我们的心理思维、态度举止以及政治政策。
时间不过走了四年,另一张来自阿波罗具有影响力的照片——《地出》,由比尔·安德斯摄于1968年平安夜。安德斯在阿波罗8号任务时拍下的地出——生机勃勃的地球与荒凉灰朦的月球并列在月地平线上,而这更让人重视地球的极度脆弱。
这些照片让一位评论员这样说道,“在去往月球的路上,让我们重新发现了地球”。这也立刻让他们对地球有了不同的想法。像斯图尔特·布兰德在他同一年自行出版的,有关于生态主题的《全球目录》上就用了彩色地球全景图做封面。
布兰德想为他的新季刊杂志打造出“自持、重大的信息服务”,很快他将它发展成一个论坛,供读者来交流自己的想法见解。《全球目录》运行到80年代中期,布兰德的“自持、重大信息服务”理念也将会在网络新闻组找到自己的平台,而它的最终归宿是在万维网。
美国诗人阿奇博尔德·麦克利什也受到太空看地球照片的影响,在1968年12月阿波罗8号将要返回地球时,他在纽约时报撰文指出从太空看地球的永恒之美。影响麦克利的照片也猛地启示了我们,“我们现在已知,我们是血脉相连真兄弟……地球上的人们应团结。”
比尔·安德斯的地出照片也引起了和平活动家约翰·麦克尼尔的注意,他把它印在国旗上送给了纽约中央公园。第二年夏天,阿波罗11号首次完成登月任务。登月的完成也促使地球日的设立,这项庆祝对地球自然环境的觉醒与感激的年度节日至今已有175多个国家参与。不久之后,戴维·布劳尔和其他活动者认为,如果地球需要什么的话,那应该就是朋友。于是他们创建了地球之友。


阿波罗40年——登月任务如何改变世界146 / 作者:心灵 / 帖子ID:16178

阿波罗17号所拍摄的《蓝色大理石》

在这段时间,琳迪斯法纳协会邀请阿波罗9号的宇航员罗杰·史维考特参加他们的年度会议,告诉他们关于绕地球轨道飞行的事。罗杰·史维考特只是站起来吐露肺腑之言,追思讲述起他太空漫步的故事:在相机照满后仅有的宝贵五分钟里,他只是垂目遥望160多英里外的地球。
史维考特震撼人心的见解和顿悟,让他对人类边界指正的荒唐疯狂有了更深刻的感触——在那里,你看不到它们。“中东数以百计的人们自相残杀,只为了那些看不见假象的边界。你根本意识不到它,你看不见它,”他如此描述。“从那里你能看到的,事物是一个整体,而且如此美丽,”他回忆起俯瞰地球的时候,“你多么想你能每只手都拿一个,对有着各种冲突的地区说,‘看哪,从这个角度看它。看哪,它还重要吗?’”
史维考特的演讲在会议上引起热烈的反响,后来它被写成一篇题为《无框架,无国界》的文章。卡尔·萨根借鉴它写成扣人心弦的诗《暗淡蓝点》,和他在1994年出版的书同名(《暗淡蓝点——展望人类的太空家园》)。
史维考特的观点最终被作为由他的太空探索者协会(ASE)的创立原则。ASE于1985年创立,至今已有分别来自35个国家的375名宇航员。他们致力于树立环保意识与小行星管理。
在阿波罗之后四十年,ASE仍研究推动器。今天,得利于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远超于过去的四十年,早期宇航员分辨不出的国界如今在太空中清晰可见。
阿奇博尔德·麦克利什从地球全景照中看到的那些“兄弟们”仍然在世界各地自相残杀。太空飞行在1960年代与1970年代带来的那些信息,那些有关和平与良好环境的信息,有时似乎被忘却了。
但还好阿波罗还带来了另一个礼物——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团结。太空竞赛所带来的技术推动对人类历史的改变,比任何一种曾经预言过的方法都要深刻。
1961年,新总统刚上任几个月便挑战美国去“把一个人送到月球上,再让他安全返回地球”,在美国没有人知道如何完成这件事。但这并没有阻碍他们去领下肯尼迪的挑战。
这群要执行阿波罗任务的年轻人(阿波罗11号任务控制小组平均年岁为28岁)都是刚毕业的学生,在前任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国防教育法》(《国防教育法》是在50年代后期响应人造卫星而在美国教育体系进行的一项庞大的资本投资)中获益匪浅。
随着60年代人类太空飞行进程的加速,美国大学授予的博士学位,特别是在物理领域,几乎增加了三倍。阿波罗让美国更加有智慧。
NASA(美国宇航局)知道整个月球探测挑战所依靠的,至关重要的其实是导航。于是,肯尼迪对国会讲话的几周内,他们已经任命一些卓尔超群的麻省理工学院(MIT)博士来解决如何实现一个移动目标在从地球到月球四十多万公里的空间内急速飞驰后最终软着陆的问题。
他们起初提出的惯性制导系统模型并不能自动控制,而是在飞行中需要手动调整。为了在这次任务中协助宇航员,帮助他们控制新阿波罗太空舱里的电传操纵系统,MIT设计出一台小型轻薄的电脑。而60年代早期,电脑仍能占满整个房间。如果波士顿的研究人员想要把电脑缩小到足够尺寸,装进合适大小的飞船里的话,他们就得需要一些新技术的帮助了。最终,他们把目光投向了一种叫集成电路的新发明。仙童半导体是当时少数几家实验这种新型为电子元件的公司,为NASA解了燃眉之急。他们完善了这种新型卫星电路的性能,拿下了NASA的一百万份订单。
虽然该机构在阿波罗计划上只需要几百份,但他们知道这是赌上了宇航员的性命,他们希望确保制造商能将产品做得物超所值,质优可靠。
这样一个资金稳健的新兴企业,加上阿波罗给予的第三件礼物——鼓舞人心——将在之后几十年成为改变社会的强大驱动。1969年,从仙童出来的两名员工将会创建一个新的公司,他们会称它为英特尔。
7、80年代,全世界的毕业生都目睹了阿波罗计划的工程师们,是如何梦想出一个不可能的目标,然后将其构建出来的。阿波罗将人类的聪明才智发挥到极致大放异彩,陶醉在钦佩和鼓舞里。
一如威廉·布里奇在其著作《航天革命》中所写道的,阿波罗是“这是通过创就奇迹来超越世俗生活,挣脱人类极限的伟大尝试;这是工程师努力触摸天堂的传奇”。
随后的一代人信奉理念,并将其付诸实践。他们利用阿波罗计划所驱动的微电子技术联接起了现代世界,并重构了人类社会。
生于加拿大的空间企业家鲍勃·查理兹指出,“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只要人们在一个大胆的目标上齐心协力,那么它就会实现。这不仅能激励他们自己,同时也鼓舞了下一代人。”查理兹自称为“阿波罗的遗孤”,他就是新生的那一代,在1980年代,发起了名为“太空探索及发展学生组织”(Students for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pace)的全球运动。令人惊奇的是,杰夫·贝佐斯还在这个学生团体中担任过一年的主席。他最终将用他自己的阿波罗方式来改变这个世界,创造出卓越的电子商务网站亚马逊。
贝佐斯并不是独行者。很多高科技企业家建立了新的网络工具、计算机应用及通讯基础设施,而激励支持他们的同样是阿波罗的鼓舞。
教授马丁·斯威廷创立了享誉世界的小型卫星公司SSTL(萨里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它彻底变革了这个行业。“是阿波罗让我参与到太空里,”斯威廷说。“参与如同登月一般激动人心的事情的想法,激起了我的斗志,我要和我的朋友一起构筑我们的梦想。”以个人之力发射卫星的想法在当时没认为是“十足的疯狂”,他指出,“完成第一次发射之后,我收到很多建议,建议我出门去找个正经工作。我确信,如果没有阿波罗计划的话,我可能就会在一个平庸的行当里浑浑噩噩了。”

在斯威廷这类人的努力下,1970年代的袖珍计算器、1980年代的简易家用电脑和互联网的雏形、1990年代的万维网、以及21世纪的视频流和社交网络,无一不是由阿波罗计划推动出现的新型微电子技术所引领。
前NASA飞行指挥格林·鲁尼亲眼目睹了这项科技如何从阿波罗流向大众。“阿波罗的确带动了我们产业的发展。我们曾经要求手下所做的事情,要有10到20年的提前量。他们知道初衷,他们也迎头而上取得了成功。今天的手机、无线设备、iPad等等,无一不是美国在阿波罗计划上的高科技努力、创造出的大量成熟技术的成果。”
阿波罗17号从月球返回的时候,如今人口中的大半都还没有出生,却使用着阿波罗计划带来的发明自由沟通,无需顾及千山万水和文化差异。
感谢登月留下的最终遗产,今日的地球才成为宇航员在太空竞赛白热化的年月里,回望家园所看见的无国界世界。阿波罗计划的礼物已经馈赠了数十年,但仍然有力量将我们凝聚、鼓舞起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11-16 04: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