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5839|回复: 0
收起左侧

历史留下的伤痕-车臣战争【组图】

[复制链接]
online_admin 发表于 2010-12-24 03:2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历史留下的伤痕-车臣战争【组图】189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700

背景 20世纪70年代以后,苏联经济逐步进入停滞时期,发展步伐越来越慢,至80年代初,危机进一步加2次车臣战争给俄罗斯带开了难以愈合的伤痛深。

  俄罗斯与车臣的民族矛盾可以追溯到18世纪沙皇入侵车臣,19世纪沙俄征服车臣并将其纳入帝国版图。20世纪40年代,斯大林推行高压民族政策,将整个车臣族赶出世代居住的高加索,迁往哈萨克,后又遭到屠杀。直至20世纪80年代车臣人才得以返回故乡,而此次迁徙更加深了车臣人对于俄罗斯的仇恨,为日后的车臣问题埋下祸根。   1991年,车臣人口失业率达30%——同时期全苏失业率还仅是个位数,这就使得车臣人容易受到极端分子的煽动铤而走险,而苏共中央对此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联盟的解体,最终引爆了这颗“不定时炸弹”。一般认为,就内因而言,苏联解体是激进“民主派”和极端民族主义两只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这一点,在车臣问题上充分的体现了出来。   车臣分裂始于1990年,在“8.19”事件之后,民族分裂势力开始公然冲击苏共政权机构,而苏联的激进“民主派”们此时对于反共已经达到了一直歇斯底里的地步,当时叶利钦曾赞许杜达耶夫是“山区里的叶利钦”,而为了避免被扣上“压制民主”的罪名,苏联各强力部门事实上都只是在袖手旁观,原本可以在初期压制下去的分裂活动至此开始演变为一场灾难。

  而极具讽刺意味的是,所谓的“车臣总统”民主选举,将所有的非车臣族裔全部排除在外,而即使在武装分子的监视之下,杜达耶夫的得票率也仅仅是12%,但仍顺利当选。   车臣虽然只是处于里海与黑海之间的弹丸之地,但却是进出高加索的咽喉要道。它的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从中亚向欧洲输送石油的管道同样也必须经过这里。长期以来,能源产品是俄罗斯除军火外在国际市场唯一拿的出手的商品,能源贸易一旦阻塞,俄罗斯的损失将是灾难性的。因此,长期以来,牢牢控制住车臣始终是俄罗斯的重要国策。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激进“民主派”们正在忙于架空联盟中央,通过《俄罗斯联邦主权宣言》。

  1990年8月,刚刚当选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的叶利钦,来到俄罗斯联邦的鞑靼斯坦自治共和国视察。在那里,他发表演说,鼓励鞑靼斯坦“尽可能地争取独立”。这实际上是想通过地方领导人的手暗中破坏戈尔巴乔夫为缔结新的联盟条约所做出的努力。叶利钦还曾经公开煽动说:“地方能吃下多少主权,就拿走多少主权!”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当时的俄联邦虽然仍坚持维护车臣主权的原则,但其具体实施则是非常软弱的,甚至可以说是在抱薪救火。在与分裂势力的谈判中,联邦政府一味的妥协:承认了杜达耶夫的总统地位;对车臣银行的账户解除冻结,以便拨去退休金;车臣还得到了给自己的公民颁发护照的权利;在1992年5月格拉桥夫甚至命令将被高加索军区一半(实际则是95%)的武器移交给了车臣武装,其中甚至包括最先进的T-80坦克。   1992年5月25日,杜达耶夫与俄联邦代表斯特罗戈夫中将签署了《关于撤军和车臣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分配财产条约》,据此,联邦一切行政机构全部撤出车臣。俄罗斯除了在名义上没有认可,实际上已经完全承认了车臣独立。而车臣,也获得了事实上的独立国家性质。

  但是,由于车臣民族原始的社会体系,这里并未真正建立起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家体系,更遑论“现代民主国家”,宗教和民族极端主义的统治使这里看上去更像是塔立班制下的阿富汗,种族清洗迫使多数非车臣族裔选择出逃。比北京市面积还小的土地上竟然是军阀割据、派别林立。而由于车臣民族不事生产又崇尚武力,其对周边地区的犯罪活动始终未停止过:伪造汇款单、以半官方性质造假币、盗窃石油产品、抢劫过往列车以及劫持人质,勒索赎金,这些竟是车臣资金的主要来源。或者说,车臣事实上的独立并未使俄罗斯的利益不再遭受损失。而另一方面,俄罗斯国内政局在92年后逐渐趋于稳定,同时,为了恢复国家经济,石油出口问题变得异常重要,而车臣既是石油产区又是通道,同时车臣分裂势力还威胁着整个高加索地区的能源战略布局。在这种背景下,1994年12月,俄军兵分三路开进车臣境内。   当时国防部长格拉乔夫曾自信的说:“只需一个空降营,几天就可拿下格罗兹尼。”这种自信最终被证明是毫无根据的,数年的动荡极大的折损了俄军的战斗力,从高层到基层一系列的战术错误导致俄军损失惨重,12个月内数千官兵以及2万多平民在战火中丧生。   而另一方面,车臣问题始终笼罩在西方国家的阴影之下——美国出于巩固全球霸权考虑,而西欧则在历史传统上对俄国就一直心存忌惮。具体来说,除了暗中资助车臣非法武装、在外交场合向俄政府施压外,由美国主导的始于冷战时期的低油价政策也仍然在继续,从前正是长期的低油价,破坏了苏联的国际收支平衡,加剧了其国内市场的通货膨胀,最终使得联盟走向解体。同样,本已被“休克疗法”折腾的奄奄一息的俄罗斯经济,在低油价的打压下开始走向崩溃,而车臣战争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影响——造血机能正在枯竭,那么让一个伤口持续流血显然是不能接受的。最终,虽然车臣非法武装遭到重创,杜达耶夫本人也被炸死,但是俄军仍在苦战一年之后无功而返。   而第二次车臣战争,从宏观角度看仍然决定于能源这一因素:一是俄罗斯围绕石油生产、出口的安全诉求没有改变;二则是由于上世纪末美国,为打击欧元开始频频插手中东、中亚事务,导致上述地区动荡,国家油价迅速上涨,在这个背景下,以能源为主要出口商品的俄罗斯得以恢复元气,而自科索沃战争后,美欧之间逐渐出现裂痕,同时中东的动荡局势使得西欧在能源问题上开始有求于俄国人,俄罗斯的外交活动空间开始增大。   在这一大环境下,1999年8月,俄罗斯抓住车臣叛军入侵临近的达吉斯坦共和国这根导火索,发动了第二次车臣战争。2000年2月初,俄军最终以阵亡官兵1173人的代价,击毙叛军约一万人,恢复了对车臣地区的控制,取得了战争的全面胜利。  

 但是,残余的车臣叛军化整为零,逃进山高林密的高加索山区,仍然可以从包括基地组织在内的国外势力那里获得援助,而多年战争在车臣人心中所造成的创伤短期内很难抚平,前面提到的那个“死循环”仍然存在,2004年一系列的恐怖袭击,其根源便在此处。




历史留下的伤痕-车臣战争【组图】996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700


战争缘起  车臣共和国是俄罗斯联邦的自治共和国之一,位于高加索山脉北侧,面积约一万五千平方公里,人口约一百万,其中绝大多数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族。车臣虽然只是处于里海与黑海之间的弹丸之地,但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进出高加索的咽喉要道。它的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从中亚向欧洲输送石油的管道也必须经过这里,一旦阻塞,俄罗斯的经济损失将相当严重。因此,长期以来,俄国一直把牢牢地控制住车臣作为它的重要国策。十九世纪,沙皇俄国经过五十多年的高加索战争,才将车臣征服,于1859年将它并入沙俄的版图。十月革命之后,苏维埃政权在1922年成立了车臣自治州。1934年,车臣与它西边的邻居印古什自治州合并,加入苏联;1936年12月改为车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国。1944年,斯大林以车臣人与德国侵略者合作为理由,把车臣人强行赶出家园,迁往西伯利亚,给车臣人造成了巨大的心灵创伤。直到1957年,车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国的建制才得以恢复。   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车臣的分离主义势力趁着政局动荡、中央政府顾不到边远地区之际,开始谋求独立。这年的10月,在阿富汗战争中曾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的退役将军杜达耶夫,当上车臣共和国的总统。他一上台就公开宣布车臣独立,并建立了车臣的第一支正规部队国民卫队,人数最多时达到六万人。眼看着车臣变成公然与中央政府唱对台戏的独立王国,成了俄罗斯联邦的心腹大患,1994年12月,俄军兵分三路开进车臣境内,讨伐桀骜不驯的分裂势力。一开始,俄军把车臣叛军当成乌合之众,根本不放在眼里,国防部长格拉乔夫夸下海口:“只需一个空降营,几天即可拿下车臣首府格罗兹尼。”但俄军却付出了几千名官兵牺牲的惨痛代价,外加两万多平民丧生,到头来只得停战求和,黯然撤军。

历史留下的伤痕-车臣战争【组图】126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700 历史留下的伤痕-车臣战争【组图】551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700


第一次车臣战争  1991年,当时的车臣总统焦哈尔·杜达耶夫发表独立宣言。1992年,车臣一分为二,西部的印古什地区宣布加入俄罗斯联邦。1993年,印古什以外的车臣地区再度宣布独立。此后,车臣大举压迫境内的俄罗斯人﹐导致大量俄罗斯人移出车臣地区。1994年12月11日,鲍里斯·叶利钦向车臣发动进攻。但由于当时车臣境内仍有大量俄罗斯人居住,国内反战浪潮声不断﹔再加上是次进攻准备不足,俄军士气极度低落。然而,在火箭炮和空军的掩护下,俄军于12月29日抵格罗兹尼,并实行围城行动。   战斗的初期,俄军以火箭炮和战斗机不断对城内设施进行轰炸。但由于车臣武装部队善于匿藏在民居之中,空袭最终带来大量平民死亡。1994年12月31日,俄军地面部队向城内进攻,遭武装军顽强抵抗,一夜之间有超过1000俄军阵亡。1995年1月19日,经过一个多礼拜的激烈巷战后,俄军终于攻占格罗兹尼。武装军退往南部山区。在格罗兹尼之战后,俄军继续以空袭方法进占车臣南部其他乡镇。在不断撤退之同时,车臣武装军将策略转移到绑架和恐怖袭击 (在这一期间发生许多极不人道的屠杀战俘事件),谋求引起民众压力逼使俄军撤离。1996年8月31日,在国内压力和大选逼近下,鲍里斯·叶利钦和车臣签署停火协定。第一次车臣战争正式结束。第一次车臣战争给俄军带来严重的伤亡代价。根据官方数字,俄军死亡人数为3826人,伤者17892人,另有1906人失踪。此外,是次战争亦导致超过10万平民死亡,大量设施遭严重破坏。在此后3年,尽管车臣仍为俄罗斯共同体的其中一员,但实质上却享有非正式的独立。

历史留下的伤痕-车臣战争【组图】558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700 历史留下的伤痕-车臣战争【组图】376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700 历史留下的伤痕-车臣战争【组图】14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700 历史留下的伤痕-车臣战争【组图】987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700




第二次车臣战争  为了彻底解决车臣问题,在担任总理不久的普京的精心策划下,1999年8月,俄罗斯抓住车臣叛军入侵临近的达吉斯坦共和国这根导火索,发动了第二次车臣战争。   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普京充分展示了他果敢坚毅的硬汉形象。叶利钦总统辞职,任命他为代总统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2000年的元旦期间,前往前线视察。3月20日,他亲自乘坐苏-27战斗机飞过车臣战区。他下令,哪里有叛匪就在哪里消灭他,如果在厕所里发现匪徒,就直接把他塞进茅坑里。俄军吸取了第一次车臣战争中失利的教训,一改上次冒进深入的打法,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配合空降兵、特种兵的奇袭、突击、围剿等战术,不断地歼灭和消耗敌军的有生力量。一支支精干的、富有实战经验的特种作战小分队,充分利用暗夜、浓雾的掩护,从天而降,钻地而出,神出鬼没地渗透到车臣恐怖分子的占领区,屡建奇功。1999年10月8日那天,俄军的一支特种小分队秘密潜入敌人营地,一举擒获通缉了一年的恐怖分子头目哈奇拉耶夫。   在作战方法上,俄军借鉴了美军在科索沃战争中的经验,充分利用自己在制空权和高技术兵器上的绝对优势,出动苏-24M轰炸机、苏-25强击机、米-24武装直升机和战术导弹,对车臣叛军的基地、雷达、电视台、匪首住所、机场、武器弹药库实行远程精确的打击。由于准备充分,战略战术使用得当,俄军连战连胜,打得叛军伤亡累累,难以招架。9月26日,车臣总统马斯哈多夫只好假惺惺地表示:“车臣人民和俄罗斯人民都不希望再发生一场战争。”马斯哈多夫呼吁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俄车之间的问题。俄罗斯领导人没有上当,普京干脆地表示,俄罗斯愿意同车臣对话,但只能“在俄罗斯总统认为必须进行会见和会见对俄罗斯有利的情况下”才能进行。2000年1月18日清晨,俄军对格罗兹尼的总攻打响了!在警察部队和车臣民兵的配合下,俄军从三个方向攻进了市中心的广场。车臣叛军依托雷区、地面地下工事、楼与楼之间的地下通道,与俄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在攻打罐头食品厂时,叛军用砖块砌死了窗口,布置了大量的狙击手,在一个个难以发现的射击孔后面向俄军疯狂地射击,并在炸断的楼梯通道里蹿上跳下,拼死顽抗。   经过一场血战,俄军终于打下了罐头厂和公路桥,彻底切断了河两岸叛军的联系。2月4日,俄军战士将俄罗斯三色国旗插上了车臣“总统府”。到2月28日,俄军收复了车臣百分之九十九的土地,基本稳住了车臣的局势。俄军总参谋部宣布,从第二次车臣战争打响到2月初,俄军以阵亡官兵一千一百七十三人的代价,击毙叛军约一万人,取得了战争的全面胜利。但是,残余的车臣叛军化整为零,逃进山高林密的山区,与俄军转而进行游击战,并且不断地在俄罗斯各地制造自杀性恐怖袭击。要彻底铲除车臣叛军与恐怖主义势力,俄罗斯还要进行艰苦的努力。


历史留下的伤痕-车臣战争【组图】358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700 历史留下的伤痕-车臣战争【组图】671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700



未来展望  从现在看,车臣地区的这种“动态稳定”还将维持一段时间,之前两次战争的胜与败,归结起来都和石油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仅从国际油价持续上涨来考虑,进一步稳定车臣局势是可以做到的,但是油价红利不是无止境的,能否在这一红利吃完之前为俄经济建立一套可持续发展的体系将最终决定车臣局势的走向。而要使车臣民族和俄罗斯走出“死循环”,同样还必须有赖于俄民族政策的改善,未来势必需要通过移民、教育以及经济手段,才能最终使车臣人真正融入进俄罗斯。


点评  俄军的成功之处:灵活编组,先围后歼;以特种强击群夺占城市;以搜索和伏击消灭山地之敌;航空兵以“夜间狩猎”实施“点穴”式打击   俄军存在的问题:战备水平不完全令人满意,协同动作不够协调,部分武器装备性能落后,部分指挥官素质欠佳俄罗斯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至今已近一年。为及时总结这次反恐怖作战的经验与教训,为全歼残余非法武装和今后遂行同类作战行动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料”,不久前,俄军举行了一次高层次的圆桌会议。在该会议上,来自国防部各总部(局)和各军兵种的高级将领们在充分肯定参战部队的“出色表现”的同时,“毫不留情”地指出了暴露出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陆军总局局长布克列耶夫上将和火箭兵炮兵司令卡拉杜耶夫上将认为,俄军创造了非传统的打击非法武装的新战法   与会的俄高级将领一致认为,第二次车臣战争中,由于汲取了第一次车臣战争的教训,战前组建了由政府总理普京领导的,由国防部长、总参谋长、内务部长和边防总局局长组成的联合指挥机构———“统一指挥中心”,在战区组建了联合作战集群司令部,统一指挥各强力部门所属部队的作战行动。因此,尽管联合作战集群各部队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独立方向或在彼此相隔绝的方向上遂行任务,但基本没有出现行动不一、指挥混乱的局面。   陆军总局局长布克列耶夫上将和火箭兵炮兵司令卡拉杜耶夫上将认为,联合作战集群按照总体使命将参战部队编成各种支队和战斗群,创新了一套非传统的打击车臣非法武装的战法。   灵活编组。俄军根据具体任务灵活编组战斗部(分)队。战斗队形通常较为密集,其各组成部分相对间隔较小。在多数情况下,没有建立反坦克预备队、快速障碍设置队和第二梯队。后勤和技术保障力量紧靠合成部(分)队配置。   先围后歼。合围非法武装分子时,俄军各部队在炮兵和航空兵火力支援下,按预先侦察的路线果断、快速地前出至指定地区,对非法武装进行合围。待炮兵和航空兵对“瓮中之鳖”实施火力突击后,合成部(分)队负责消灭残余之敌。   炮兵司令认为,炮兵和航空兵在作战期间发挥了巨大作用,75%的作战任务都是由他们完成的。正是协调一致地运用了远程火力毁伤手段,俄军在作战开始阶段就瓦解了非法武装的指挥系统,夺取了战场主动权。在进攻筑垒要点时,首先使用导弹和航空兵、火炮和反坦克导弹等火力对目标进行火力突击,然后由摩步部队进行最后清剿,因此伤亡较小。   以特种强击支队和强击群夺取城市。在夺占城市时,由于守敌只及平民的1—2%。所以,俄军没有像以往那样采取强击行动,而是先对其进行封锁、给守敌下达投降通牒、组织疏散平民,然后特种突击支队和突击群采用奔袭—强击、奔袭—搜索的方法,以及使用突击—火力打击的方法占领城市,最后由内卫部队、特警和内务部特种快速反应支队清剿和解除非法武装。   以搜索和伏击行动消灭山地之敌。俄军在山地地区对付小股非法武装分子时,在炮兵和航空兵的火力支援下以搜索和伏击行动对其进行打击。行动中,俄军派出大量的奔袭支队、侦察支队、侦察群和侦察—破坏小组。利用便携式技术侦察器材、准确的通信和及时可靠的火力毁伤发现和消灭敌人。   此外,航空兵首次使用“夜间狩猎”法。该战法是俄军“在航空兵使用上的亮点”。经过白天多种侦察手段的准确侦察,航空兵利用夜间天黑雾大、恐怖分子容易麻痹等因素,乘其不备,迅速出击,对非法武装藏匿地点和重要设施实施密集的“点穴”式打击。   在车臣战争中,炮兵执行了火力封锁、火力梳剿、火力包围、建立火力墙等新任务。火箭兵和炮兵发明了“区域—目标”火力毁伤法,即最大限度地分散指挥炮兵,给予连长以上合成部(分)队指挥官宽泛的权力,使其在组织火力打击时能根据“发现即消灭”原则,对一定区域内的目标实施打击。   总装备部部长西特诺夫上将认为,俄军现代化武器装备只占装备总数的三成;一位两次参加车臣战争的师长说,时常出现相距不远的两家部队联系不上的情况   俄军合成学院院长佐罗托夫上将和其他许多与会高级将领都指出:“尽管此次作战中俄军的表现好于第一次车臣战争,但存在的问题很多,有的相当严重。”   部队战备水平不完全令人满意。总参作战部的将军们介绍说,车臣战争中俄军出动了十余万部队,几乎动用了常备部队中的一半力量,而其“战备水平不完全令人满意”。陆军总局局长说,有些战斗值班部队战斗准备不够,动员准备时间“创了最长纪录”;有的特种部队遂行多种任务的能力不强;陆军一些部队到达前线时,其人员和武器装备的在编率只有60%。炮兵司令直言不讳地指出,我们既拥有精度很高的“圆点”式导弹,也有战备程度不高的战斗部队和低水平的自动化指挥系统,这种“人机结合”产生的战斗力可想而知。车臣作战的实践给了我们最直接的答案:火箭兵炮兵指挥机关中只有50—60%人员算得上“训练有素”,仅靠这些人员根本无法高质量地组织和计划火力毁伤、指挥下属部队。为此,战时紧急从炮兵大学等单位抽调了一批教官到联合作战集群司令部“帮助工作”;参战的炮兵连只有48%来自常备部队,其他的都是从简编部队中“拼凑”的。实战中,前者的射击准备时间比后者少用了3—4倍,且射击更准确,意外伤人事故更少。   协同动作尚不协调。一位曾两次参加车臣战争的摩步师师长说,组织协同的最重要手段是通信工具,而内务部与国防部两家强力部门的许多制式通信工具不能兼容,“时常出现相距不远的两家部队联系不上的情况”。此外,内卫部队和安全局部队从没有进行过大规模作战准备和训练。   部分武器装备性能落后。总装备部部长西特诺夫上将曾多次感叹俄军的某些武器装备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军队,现代化武器装备只及俄军武器装备总数的三成。参战的陆军军官抱怨缺少战斗直升机,缺少现代化的侦察手段和火控系统;炮兵司令感叹近十年来军费的拮据,给俄军武器装备的发展带来了无可挽回的负面效应,火箭兵和炮兵现有装备水平与其所承担的任务“严重不匹配”,火箭兵拥有的武器只能保障完成1/4的作战任务;空降兵和特种部队的代表认为,在某些情况下,他们只能“被动挨打”,因为俄军狙击手使用的步枪都是国产的,射程只有600—800米,而车臣非法武装装备的大都是国外生产的,射程达2000米。   部分指挥官素质欠佳。炮兵代表卡拉杜耶夫将军称,一些合成指挥官对现代战争中兵力兵器的运用、火力毁伤敌人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卫国战争时代。有些初级炮兵指挥军官缺乏训练,有的甚至不会正确填写战斗文书。合成学院院长佐罗托夫将军指出,由于某些指挥官缺乏实战指挥经验,不会正确组织部队的驻地警戒,致使战场上几乎一半的爆炸物(40%)在联邦军队控制的雷区内爆炸。车臣非法武装屡屡偷袭俄军驻地,伏击行军纵队,而且每每得手,也暴露出指挥官缺乏组织行军的经验。   来自特种部队的一位高级军官不无讽刺地说,车臣非法武装的某些战地指挥官比联邦军队的某些指挥官高明,至少他们会合理使用狙击手。北高加索军区曾训练了1500名狙击手,但在实战中,“我们的指挥官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怎样使用狙击手”。   佐罗托夫将军认为,为数不少的排长、连长、营长不具备组织指挥实战的必要技能,不会下达任务,不会组织内部协调和与友邻部队的协同,不会组织警戒和自我防护。   改进措施:深化改革,质量建军   针对俄军在车臣战争中暴露出的问题,与会的将军们分别从各自角度提出了各种具体的改进建议。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进一步完善组织体制。将军们主张平时要保持一定数量常备部队。陆军总局局长认为,陆军必须编有一定数量常备战斗兵团和部队、专业部队和后勤、技术保障部队。炮兵司令认为,必须在局势紧张地区,按战时编制设置军区指挥机关,火箭兵炮兵平时要保持7—10支常备部(分)队。   此外,平时建立的指挥体制应完全可靠地保证适用于战时。合成学院院长建议组建专门的山地部队,为其装备更适用于山地作战的武器装备。   完善武器装备质量指标。应均衡发展毁伤、侦察、通信和自动化指挥系统,以使毁伤兵器充分发挥作用;改进现有的地面雷达和光电侦察兵器,增大其作用范围和克服障碍屏障的能力,确保可靠发现敌目标;为部队装备无人驾驶侦察兵器;优先发展战术级武器装备,尤其是单兵武器系统;增加适应山地作战需要的装甲输送车;为摩步部队装备具有防反坦克器材打击的新型战斗车辆,装备高效能的通用装甲修理后送车、技术保养车等;增加前线侦察航空兵的直升机、飞机数量。   改进训练方法和内容。将军们认为,应加强部队训练,使其训练有素、装备精良、齐装满员、保持常备战备状态、反应快速。

历史留下的伤痕-车臣战争【组图】757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700 历史留下的伤痕-车臣战争【组图】433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700 历史留下的伤痕-车臣战争【组图】811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700 历史留下的伤痕-车臣战争【组图】394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700 历史留下的伤痕-车臣战争【组图】53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700 历史留下的伤痕-车臣战争【组图】523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700 历史留下的伤痕-车臣战争【组图】201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700 历史留下的伤痕-车臣战争【组图】202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70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11-23 02: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