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真能收到外星人发来的信号?
上个月,澳大利亚天文台收到了疑似50亿年前外星人发送的信号,要说,自从人类有了射电望远镜,就天天都能收到各种神秘的信号,不过最后都证实,这不是什么外星人发来的,甚至很多都不是来自外太空的信号,是地球本身人类产生的垃圾信号被地球反射回来的。
人类的出现是 宇宙演变的结果;由于自然法则在宇宙中具有普遍性,导致人类诞生的因素也会出现在苍茫宇宙的某处。因此,许多科学家坚信:宇宙中存在其他智慧生命,甚至有高级智慧生命——外星人(ET)。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科学家就一直致力于对潜在外星人的搜寻,他们试图通过截获有规则的无线电信号或激光信号来探知外星文明的存在。这项工作具有极其重大的科学意义。
假如网传收到5万年前还是50亿光年外的外星人发来的信号,那么。。。。。外星人她们现在还好吗?
说起收到外星人发来的信号,不得不提一件震惊世界的事件:
前苏联和美国两国科学家们正在研究一种来自外太空的神秘无线电讯号。据分析,这个讯号是5万年前从某个星球发出的求救唤。
一位不愿意透露身份的美国天文学家对法国报界说:“这是一个惊人突破,我们的电脑已成功地将这个无线电讯号最主要的部分翻译了出来,大意是:请指示我们倒第4宇宙,发生爆炸。我们处境十分危险。我们的位置在12银河系。”
这个奇异讯息已由两国专家将其转换成人类可读的文字,但他们对此事却一直秘而不宣。这位天文学家说:“十分简单,用数学计算,我们估计到这是一艘古代飞船,或是一个星球,他似乎正在寻找某些指引,以便帮他们脱离险境。这件事确实令人震惊。经过努力,我们已经初步计算出那讯息至少是5万年前发出的,也有可能更久。”
澳大利亚天文学家用无线电与外太空联系后断言:在宇宙之中,地球并非是唯一生存着人类的星球。这些天文学家称,外星文明世界在几百年前就已向地球传送信息,但地球的无线电望远镜在50年前才发明,而且所对方向也不对。
该研究项目的主任赫伯特.伯克雷斯博士说:“直到现在,世界上所有的无线电望远镜都安装在北半球,不是在美国,就是在欧洲。他们没有监视从南半球天空传来的讯息。”而真是从地球的这边才能收到外星的讯息吗?
澳大利亚的无线电望远镜采用最先进的太空时代技术,有咖万个频道,科学家们利用它收听到了外星播出的重复的高频率讯息。在巨型天线试用不到几小时,就收到了这些讯息。伯克雷斯博士回忆说:“我们惊奇地听着,那一连串的嘟嘟声像音符一样。我们毫无疑问的确认,这是外星文明社会发给我们的讯息。”
几天之后,无线电波突然改变了频率。嘟嘟声也中断了。寂静了不久后,接着传来了低沉的呻吟声。伯克雷斯博士说:“那是外星人的声音,用的语言同我听到过的任何语言都不一样。那声音在不断的讲 中间偶尔出现嘟嘟声 咕噜声,好像清嗓子一样。我无法猜测他在说什么,但是从那温柔的调子,我想他是在传递和平的讯息。”
假如人类真的收到外星人发来的信号,我们该怎么办?
下文/果壳网
一些天文学家们坚信:来自外星的无线电信号肯定是存在的,侦听到它们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收到信号以后,大家做何反应?来看看最近几次我们自认为收到外来信号后,后续反应是怎样的吧。
“Wow!”信号
最著名的当属“Wow!”信号(呃……不是魔兽世界)。SETI(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的研究员Jerry Ehman博士于1977年用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大耳朵”电波望远镜发现了它。当时他在计算机输出结果上圈出了这个信号,并加上了自己的惊叹:“Wow!”这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信号,因为它比银河系的背景噪音要强烈很多,而且频率也与天文学家们预测的外星信号频率相近——1420Mhz。
然后呢?基本上没有后文了。科学家们努力想再一次追踪这个信号,以便确定它的发射源,却一直没能成功。这貌似不是一个连续的信号,因为当初也只有“大耳朵”的两个接收器中的一个探测到了它。而且在那之后的几十年间,很多电波望远镜一直坚持不懈地搜索着那片星空,却再也没有收到过类似的信号。
这仍然是一件很神秘的往事,因为地球上的大部分无线电信号源都被排除了,剩下的只有军队和政府的秘密技术,那这些不寻常的信号或是我们还没有发现的自然现象,再或者——就是属于外星人的。
有规律的“人”为信号
另一个“外星信号”是20世纪90年代末使用西弗吉尼亚州的格林•班克(Green Bank)射电望远镜发现的。这个信号一看便知是“人”为的,因为它使用一系列均匀间隔的频率发射。
但不幸的是,后来证实这个信号是属于太阳和日光层观察器(Solar and Heliospheric Observatory)的。但是确认这一事实花费的时间很漫长,在此期间,兴奋的天文学家们呼朋引伴、奔走相告,这个消息就成了尽人皆知的秘密。
Carl Sagan(美国著名天文学家)的遗孀Ann Druyan听说了这一发现,便打电话给纽约时报的科学新闻记者。这位记者并没有急忙叫停印刷厂的印刷,而是打电话给天文学家们确认,才没有让这一消息变成今天被谣言粉碎的题材。
而真正有趣的正是这些没有发生的事情。不论是政府机构或是传媒都没有对这个消息表现出过分的狂热,而一向严谨的科学家们却自high了,没有对未公开的信号源所在地进行深入研究。这一事件要是放在今天,或许我们早就通过发现者的微博发觉了,并把这个信号命名为“OMG!”。
收到外星人信号后,公众的反应会是怎样
那么现在大家知道啦,科学家们对这些事情是怎么反应的(好像跟我们的反应模式差不多)。但是公众的反应是怎样的呢?歇斯底里的兴奋?宗教复兴?抢劫?不不不,从“Wow!”信号和最近NASA发现砷基生命的事件中可以得知——公众貌似都很淡定,只是静静地等待后续报道。
而科学家们的工作则是继续证实,这需要花费很多很多年。在短暂的兴奋和媒体的注意之后,这些事件就会渐渐地淡出我们的视线,当终有一天再有什么突破发生时,大家才会重新注意到它们。
悲观地讲,能引起大家注意的突破可能永远不会发生了——因为即使能够确认那是外星信号,我们也无法解释它的意义,即使我们能够解释,也需要花费几十年的时间。
新希望:贵州最大射电天文望远镜可以收到外星人发来的信号
位于贵州平塘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安装了最后一根钢索,索网制造和安装工程结束。这意味着FAST的支撑框架建设完成,进入了反射面面板拼装阶段。 FAST是世界在建的最大射电望远镜,借助天然圆形溶岩坑建造。FAST的反射镜边框是1500米长的环形钢梁,而钢索则依托钢梁,悬垂交错,呈现出球形网状结构。 索网结构是FAST主动反射面的主要支撑结构,是反射面主动变位工作的关键点。索网制造与安装工程也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的主要技术难点之一,其关键技术问题主要包括:超大跨度索网安装方案设计、超高疲劳性能钢索结构研制、超高精度索结构制造工艺等。而索网工程的顺利完成,意味着FAST工程已经在上述关键技术难点方面实现实质性突破。
FAST索网结构直径500米,采用短程线网格划分,并采用间断设计方式,即主索之间通过节点断开。索网结构的一些关键指标远高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规范要求:例如,主索索段控制精度须达到1毫米以内,主索节点的位置精度须达到5毫米,索构件疲劳强度不得低于500MPa。整个索网共6670根主索、2225个主索节点及相同数量的下拉索。索网总重量约为1300余吨,主索截面一共有16种规格,截面积介于280—1319平方毫米之间。由于场地条件限制,全部索结构须在高空中进行拼装。
索网采取主动变位的独特工作方式, 即根据观测天体的方位,利用促动器控制下拉索,在500米口径反射面的不同区域形成直径为300米的抛物面,以实现天体观测。 FAST索网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精度最高的索网结构,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变位工作方式的索网体系。其技术难度不言而喻,需要攻克的技术难题贯穿索网的设计、制造及安装全过程。仅以高应力幅钢索研制为例,FAST工程对拉索疲劳性能的要求相当于规范规定值的2倍,国内外均没有可借鉴的经验或资料作为参考。其研制工作经历了反复的“失败—认识—修改—完善”过程,最终历时一年半时间才完成技术攻关。所取得的成果已经在国际专家评审会上得到国外专家组的认可,成功在FAST工程上得到应用。随着索网诸多技术难题的不断攻克,形成了12项自主创新性的专利成果,其中发明专利7项,这些成果对我国索结构工程水平起到了巨大的提升作用。
从贵阳龙洞堡机场驱车向南,高速转土石路再穿过一段狭窄山口,“长”在“天坑”里的中国“天眼”——世界上最大的500米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英文简称:FAST)便赫然在前了。
23日下午,FAST正式进入反射面拼装阶段。在黔南特有的“天坑”里,4000多块边长11米、铝合金制的三角形面板,最终将拼出FAST天线锅。
超级望远镜有多大
FAST口径有500米,有近30个足球场大的接收面积。其主反射面的面积达25万平方米,由近460000块三角形单元拼接而成。它的圈梁被50根6米到50米高低不等的钢柱支在半空,周长约1.6公里,绕走一圈约要40分钟。
综合性能如何
与号称“地面最大机器”的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相比,FAST的灵敏度提高约10倍;与被评为人类20世纪10大工程之首的美国Arecibo300米望远镜相比,FAST的综合性能提高约10倍。作为世界最大的单口径望远镜,FAST将在未来20至3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
能否看到“外星人”
全新的设计思路加之得天独厚的台址优势,使FAST突破了射电望远镜的百米极限,开创了建造巨型射电望远镜的新模式。
FAST那么灵敏,它能接收到遥远的世界里发过来的极其微弱的“外星人”的信号,甚至找到“外星人”么?
“FAST能从宇宙的今天看到很远的地方去,有助揭开宇宙起源之谜,甚至是‘地外文明’。”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武向平说。
时间表
FAST工程的预研究历时13年,由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主持,全国20余所大学和研究所的百余位科技骨干参加此项工作。
2007年7月FAST项目正式立项。2011年3月25日,FAST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中国FAST工程办公室称,这一超级望远镜有望在2016年建成,建成后将成为世界级射电天文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