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谁愿意寂寞寂寞就好?自古以来,每当人们仰望星空,都希望找到其他生命的痕迹,即便旅途漫长艰辛,我们也从未停止脚步。
现在每一则科学家声称找到一颗可能可居住行星的声明,背后都有一套可简化的既定流程:天文学家首先测量新发现行星的质量,然后如果可行的话,也会测量它的半径,因此估计出对该行星的密度,以及是否像地球一样由岩石构成的可能性估计。他们也会决定该岩石行星绕行恒星的轨道距离,以及该恒星光芒的强度和颜色。有了这些加起来可以写在一只手掌上的数据,接下来就会透过数值建模来做转译。
特别的部分是,他们会求教于卡斯丁的论文〈主序星周围的可居住范围〉(Habitable Zones around Main Sequence Stars),这是他最常被引用的论文,于1993年发表于期刊《伊卡洛斯》(Icarus)上。论文中,卡斯丁与丹.惠特麦尔(Dan Whitmire)、雷.雷诺斯(Ray Reynolds)两位同事,使用一种由卡斯丁发明的气候模型,来决定哪一条环绕恒星的轨道,最有可能让岩石行星的表面拥有液态水。
一颗在适居范围内的行星,其表面有可能会被太阳烤得太干,以至于所有水分瞬间化为蒸气,遍布在大气层内,最终慢慢逃逸至太空,如同金星的情况。至于在这范围之外,行星表面的水可能会冻结,则如火星上所见。如果一个新发现的岩石行星确实是在卡斯丁所订的适居范围内,不久后其发现者便会联络资助机构的媒体办公室,然后他们的名字就会出现在晚间新闻和《纽约时报》上。
一颗在适居范围内的行星都不一定真的能形成合适生物发展的环境,像在地球内侧的金星会因为太接近太阳而被烤得太干(图中地球左侧);像在地球外侧的火星则会因为太远而冻结(图中地球右侧),所以想要在宇宙太空中寻找一颗宜居行星太难了,这个标准操作程序就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