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268|回复: 0
收起左侧

宁前胡生物学特征及人工栽培技术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8-2-7 22: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宁前胡生物学特征及人工栽培技术

1 生物学特征

1.1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株长0.3~1.2m。常有数支表皮呈褐色的圆锥形根。上部分枝有大量的短毛,同时有大量的褐色叶鞘纤维留存在茎的基部。叶互生,茎下部叶与基生叶为长0.1~0.3m的羽状分裂,呈纸质,并且有缺刻状粗锯齿出现在叶边缘,有宽鞘存在于基部及6~20cm的叶柄。复伞形花序叶生或顶生,长有粗毛;总苞片呈线状,有7片呈线状的小总苞片;有5瓣顶端有内曲舌片的近圆形白色花瓣;子房下部有5个雄蕊。双悬果呈椭圆,长有粗毛,花期8-9月,果期10-11月。

1.2 生长习性野生宁前胡喜凉爽、湿润,海拔200~1500m的山区是主要的生长区域,在灌丛、草丛、山谷溪沟边、路旁与向阳坡疏林缘等多荫环境处多有出现。野生宁前胡具有较强的适应力,能够在干旱、寒冷的环境中生长,但是怕涝。尽管前胡不具有较高的禾秆,然而其根系发达,因此其栽培应选取繁殖质较为丰富且土质疏松、深厚的壤土或沙壤土,同时地块的选择还需保证一定的荫蔽度。如果地块存在排水不畅、荫蔽过度等情况,会阻碍前胡正常生长,并且会引起烂根。不宜在低洼易涝地、质地黏重沙土地、瘠薄干旱沙土地种植。

2 栽培技术

2.1 选地整地王啟苗通过研究野生前胡的繁殖特性,提出前胡栽培应选取繁殖质较为丰富且土质疏松、深厚的壤土或沙壤土,最为适宜的是中性偏碱性的pH值6.5~8.0的土壤。如果需要进行大范围种植,则应选择在山场坡度为20°~30°(山区雨水较多,坡度大于45°受雨水冲刷的影响较大)的疏林下进行套种。在山地时,要依势建宽约1.3m的畦田,并构筑1~2m长的绿色隔土带(隔土带间距3~10m为宜),从而有效避免水土流失;在平地时,地块的选择要确保良好的排水性,然后平整地块,构筑成宽1.2~1.5m的畦田。

2.2 选种播种霜降时分,前胡种子慢慢成熟。11-12月,当紫褐色出现在双悬果表面时,将种蓬连同花梗一并用剪刀剪下,采用堆积的方式置于干燥的室内环境中,并进行不定时的翻动,防止出现堆积发热,经过10~15d的时间,种子即可成熟。此时,收集果实,通过风净、过筛的方式去除杂余,然后进行自然晾干,再将果实装于布袋内,放置于阴凉处进行储存。播种前用温水浸种24~30h,然后才用水选法取出饱满种子,均匀撒于畦面,用扫帚轻轻扫平,使种子与土壤接触紧密。播种分为冬播(12月上旬)和春播(2月上旬至清明节期间)。播种方式可以撒播,也可以条播,以种子撒播为好,每亩用种量1~1.5kg。前胡适宜冬播,最好在12月上旬至土壤封冻前进行播种,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10~15℃,冬播前胡出苗早,抗逆强。同时也可进行春播,时间为来年2月上旬至清明节期间,但不得晚于清明,否则逐步升高的气温容易灼伤出土的幼苗。光照对前胡发芽有决定性影响,在黑暗状态下,前胡发芽的概率几乎为零,所以播种时不得对种子进行覆盖,最多使用扫帚轻拂或用薄薄的草木灰进行遮盖,以使得土壤与种子能够更好的交融。

2.3 田间管理从出苗至倒苔,前胡需要大约220d,如果管理过于粗放,则会导致荒草大量存在,所以除草是田间管理的主要内容。彭文龙建议冬播前对地块杂草进行化学除草,选用5%草甘磷兑水喷雾除草,15d后翻耕,施土杂肥、猪牛粪3~6kg∕m2作基肥,整畦并用乙草胺封闭除草。但向继仁、王啟苗反对采用化学除草剂,而是提出以人工除草的方式对侵害性杂草进行清除,以使得其生物学特性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

2.3.1 除草通常而言,前胡需要进行3次除草,幼苗高度5~6cm(4月下旬至5月中旬)进行第一次除草,前胡生长旺盛时期(6月中旬至7月上旬)进行第二次除草。同时还需要进行定苗或移植,以使得1hm2苗保持大约120000株的数目;而第三次除草的时间则在7月末至8月初期,借助除草使得植株能够正常生长,同时促进其根部的发育,以使得产量得到提升。

2.3.2 施肥基肥是前胡的主要施肥方式,在进行整地等播前准备工作时,将3000kg商品有机肥或腐熟充分的猪粪等有机肥或50Kg复合肥进行一次性施肥。此后,在幼苗期—7月中旬,都不得进行追肥。过早追肥容易促使抽薹开花大量出现,根部出现木质化现象而致使产量受到影响。在进行第3次除草的7月末至8月初期,以土壤肥力为参照,1hm2按照大约225kg的复合肥进行追肥;此后,在8月末至9月初或白露时节前后的两个时间段内,依据前胡的生长状况,1hm2按照75~225kg的复合肥进行第二次追肥。如果使用固体化肥进行追肥,则需要避开干旱时节,以防止对前胡植株造成损伤乃至死亡,从总体上讲,施肥必须把握住前控后促的原则。因前胡具有的怕涝、耐旱的特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干旱天气需进行人工补水,而阴雨天气则需要对排水问题予以关注。

2.3.3 折枝打顶通常来讲,前胡的开花结果都发生在第二年,如果开花,因为营养的流失其根部会呈现出木质化的现象,从而生长为不具有药用价值的“公前胡”。所以,要实现产量的有效提升,实现开花率的降低是非常关键的内容。王啟苗、向继仁通过研究得出,“折枝打顶”能够显著减少开花率。通常来说,在前胡形成花茎、生长20~30cm长的3月末至4月初时,与第一次中耕除草相结合进行打顶。对于生长过盛的1年生植株,其打顶时间可以在6月中旬。相较于未开花植株,通过折枝打顶能够使根部更为粗壮,可以提高产量。为了能够使前胡的野生性状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王啟苗提出需使用野生管理模式来进行折枝打顶,在单位面积范围内,选取范围大约为3m×3m的抽薹开花的“公前胡”进行保留,让其自然生长,直至自然脱落的种子生根发芽,次年即能够采用挖大留小的方式采挖前胡。通过此种方式获取的前胡不仅具有更大的根条与个头,且具有与野生前胡相同的品质、性状和外观,能够使产品率与出口规格得到显著提升。

2.3.4 病虫害防治向继仁研究表明:病虫害对前胡的影响较小,并未有病虫害在实验地出现,只是植株在低洼积水处生长容易出现根腐病。根腐病的发生主要在多湿高温季节,王啟苗提到在雨季需要对沟渠进行及时的疏通,保障良好的排水,以使得田间湿度得到有效降低;如果有病株出现,则需要快速的清除并予以焚烧,同时在确保单独使用的情况下,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1:200)波尔多液进行1次喷防或浇根,7~10d后,重复进行一次上述喷防或浇根。王啟苗发现蚜虫危害在前胡栽培中有少量存在,面对此种情况,需要加强对田园的清理,使周边杂草得到有效清除,从而实现蚜虫与越冬虫源迁入几率的显著降低;如果有蚜虫出现,可以采用喷雾的方式使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进行防治,保持5~7d的频率进行2~3次喷治即可。

2.4 采收与加工中国药典规定前胡于冬季至次春茎叶枯萎或未抽花茎时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向继仁、王啟苗研究表明前胡生长停止的冬至时节到次年前胡发芽前的时间段是采收前胡的最佳时期,此时进行采收的能够获得品质最优的商品,且具有最高的折干率与产量。将不抽薹的植株根兜挖掘出来,清除其中的地上部分与携带的泥土,再进行低温烘干或晾晒,然后去除其上留存的细须,即能够用于售卖。此外还可将其上的侧根与细尾予以剪去,制作成高档条胡用于出口销售。烘干前胡时,烘箱温度对产品有重要影响。邱晓霞等通过研究得出尽管白花前胡采用50°C进行干燥能够获得符合药典相关标准的甲素与乙素含量,然而却会显著的改变前胡所含的甲素与乙素含量。所以,他们提出应在不超过50°C的情况下进行宁前胡的干燥作业。

3 存在的问题

邱晓霞等通过研究得出,栽培模式对宁前胡所含3种香豆素含量产生的影响最为关键,生长进程中根部分叉程度次之,然后是干燥温度。山谷溪沟边、山边灌丛中、向阳坡疏林缘是野生宁前胡的主要生长区域,其抽薹开花需要经过多年的生长,而如果采用人工栽培的方式,其抽薹开花通常在第二年即会发生,这会使得其根部积累次生物质的时间被极大压缩,从而显著降低宁前胡的质量。所以需要对与人工栽培宁前胡的质量相关的各类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最大化实现栽培的仿野生性,有效实现营养生长周期的延长,从而实现药材质量的提升。

岳婧怡等通过研究得出,与野生前胡相比较,栽培前胡所含挥发油种类相对较少,且其中化学成分比重存在一定差异。α-蒎烯在天然精油中广泛存在,是进行香料合成所需的重要原料。无论是栽培或野生宁前胡,α-蒎烯都是其中所含的最高含量的挥发性化合物。相较于野生前胡,栽培前胡缺少有花香、青香及香脂香气的(E)-β-金合欢烯;缺少有马鞭草香气的顺马鞭烯醇;缺少有蒿草味的β-古巴烯;同时,有部分倍半萜类与单萜类化合物也存在缺失。上述化合物大都存在特殊的香味,所以,相较于野生前胡,栽培前胡的香味稍有缺失。产生上述缺失的具体原因及其对宁前胡药效的作用尚需进行深入探究。
宁前胡生物学特征及人工栽培技术481 / 作者:宇宙天使 / 帖子ID:28976



UFO中文网温馨提示:本文由小编或网友采集编写,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UFO中文网是一个为广大UFO、外星人爱好者提供的交流平台,观点归本人所有,真实性还需要大家共同探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11-21 18: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