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广义相对论,从此开启了人类探索时空本质的篇章。
1916年,德国天文学家卡尔·史瓦西在广义相对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史瓦西半径”的概念,他认为一个物体的半径都有一个临界值,如果一个物体的半径小于了这个值,组成这个物体的物质就会无限的向中心掉落,并最终形成一个奇点(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大、时空曲率无限高的点)。卡尔·史瓦西的理论在当时的科学界并没有得到认可。
1931年,天文科学家钱德拉.塞卡指出,宇宙中的白矮星,一种由简并压维持着的致密天体,当它的质量超过大约1.4倍太阳质量的时候,就无法维持本身的形状,它将会坍塌成更致密的天体--中子星。
1939年,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奥本海默等人通过研究,又进一步的指出,当中子星的质量超过大约2.2倍太阳质量的时候,也无法维持本身的形状,它将会继续坍塌,而且再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这种坍塌的进程。也就是说,当中子星的质量足够大的时候,它将会不可阻止的无限坍塌。
在接下来的二、三十年里,随着更加深入的研究,科学界逐步达成了共识,接受了这种极端的天体的存在,1967年,美国物理学家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将这种天体正式命名为“黑洞”(Black hole)。
{!-- PGC_COLUMN --}
随着理论基础的完善以及科技水平的进步,人类开始从天文观测中寻找黑洞存在的证据。科学家认为黑洞在吸收物质时,会形成一个吸积盘,落入吸积盘内的物质会在黑洞巨大引力作用下被加速到极高的速度,由于吸积盘内的物质速度不一致,它们会因为剧烈的摩擦而达到极高的温度,从而释放出大量的x射线。1972年,美国天文学家通过x射线探测器,发现了一个很强的x射线发射源--天鹅座x-1,通过对其发出x射线的研究,科学家认为这极可能是一个黑洞。
从1996年开始,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科学家利用凯克望远镜,对银河系中心的一些巨大的恒星进行了长达20年的追踪,将它们的运行轨道记录下来(如下图所示)。从下图可以清楚的看到银河系中心的恒星在围绕着一个未知的天体公转,通过对这些观测数据的研究,科学家认为这个未知天体就是一个质量超大的黑洞。这是黑洞存在的一个有力的证据。
2015年9月,LIGO首次发现了两个黑洞并合时产生的引力波,人类首次“听见”了黑洞。但正所谓“眼见为实”,科学家们还是期待着能够直接的“看见”黑洞,于是这次的主角出场了。
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八个高精度的射电望远镜,通过高精度的原子钟的协调,组成了一个差不多有地球一样大的虚拟望远镜--事件视界望远镜(EHT),科学家们利用EHT对银河系中心以及M87中心进行了大量的观测,又花费了差不多两年时间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处理,最终得到了黑洞的照片。
这张照片的问世意味着,人类的科学探索之路一直是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实际上的观测结果与理论惊人的一致,同时也证明了爱因斯坦“叕”对了一次,在此时,全世界的人类仿佛都看到了爱因斯坦在天堂里的微笑。
那么,既然黑洞都被我们看见了,那么外星人离我们还远吗?我们能不能利用EHT来寻找外星人的踪迹呢?很遗憾的告诉你,EHT在寻找外星人的方面,并不能给我们太多的帮助。此次拍摄黑洞照片的难度,有人将形象将它形容为从地球上观测月球上的一枚硬币。
说实话这种难度已经是相当高了,但通过望远镜来寻找外星人的难度却远远不止这个程度。如果要拿硬币来说的话,寻找外星人“这枚硬币”至少是离地球1光年远的位置!要知道黑洞的质量是相当的大的,就银河系中心的黑洞都是太阳质量的400万倍以上,而太阳占据了我们整个太阳系99.86%的质量。就算在某个星球上存在着外星人,这个星球在宇宙的巨大的尺度下也是极为渺小的,想通过望远镜来发现他们,简直是难上加难。
当然如果人类的科技进一步发展,能够将望远镜放在月球、火星甚至是遥远的冥王星上,从而组成一个更加巨大的虚拟望远镜阵列,又或者某个外星文明高度发达,能够表现出宏观的人为迹象,例如戴森球,我们也可能会发现一些外星人的蛛丝马迹。相信人类在探索宇宙的道路中会越走越远,最终为我们解开一切的谜底。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广义相对论,从此开启了人类探索时空本质的篇章。
1916年,德国天文学家卡尔·史瓦西在广义相对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史瓦西半径”的概念,他认为一个物体的半径都有一个临界值,如果一个物体的半径小于了这个值,组成这个物体的物质就会无限的向中心掉落,并最终形成一个奇点(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大、时空曲率无限高的点)。卡尔·史瓦西的理论在当时的科学界并没有得到认可。
1931年,天文科学家钱德拉.塞卡指出,宇宙中的白矮星,一种由简并压维持着的致密天体,当它的质量超过大约1.4倍太阳质量的时候,就无法维持本身的形状,它将会坍塌成更致密的天体--中子星。
1939年,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奥本海默等人通过研究,又进一步的指出,当中子星的质量超过大约2.2倍太阳质量的时候,也无法维持本身的形状,它将会继续坍塌,而且再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这种坍塌的进程。也就是说,当中子星的质量足够大的时候,它将会不可阻止的无限坍塌。
在接下来的二、三十年里,随着更加深入的研究,科学界逐步达成了共识,接受了这种极端的天体的存在,1967年,美国物理学家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将这种天体正式命名为“黑洞”(Black hole)。
随着理论基础的完善以及科技水平的进步,人类开始从天文观测中寻找黑洞存在的证据。科学家认为黑洞在吸收物质时,会形成一个吸积盘,落入吸积盘内的物质会在黑洞巨大引力作用下被加速到极高的速度,由于吸积盘内的物质速度不一致,它们会因为剧烈的摩擦而达到极高的温度,从而释放出大量的x射线。1972年,美国天文学家通过x射线探测器,发现了一个很强的x射线发射源--天鹅座x-1,通过对其发出x射线的研究,科学家认为这极可能是一个黑洞。
从1996年开始,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科学家利用凯克望远镜,对银河系中心的一些巨大的恒星进行了长达20年的追踪,将它们的运行轨道记录下来(如下图所示)。从下图可以清楚的看到银河系中心的恒星在围绕着一个未知的天体公转,通过对这些观测数据的研究,科学家认为这个未知天体就是一个质量超大的黑洞。这是黑洞存在的一个有力的证据。
2015年9月,LIGO首次发现了两个黑洞并合时产生的引力波,人类首次“听见”了黑洞。但正所谓“眼见为实”,科学家们还是期待着能够直接的“看见”黑洞,于是这次的主角出场了。
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八个高精度的射电望远镜,通过高精度的原子钟的协调,组成了一个差不多有地球一样大的虚拟望远镜--事件视界望远镜(EHT),科学家们利用EHT对银河系中心以及M87中心进行了大量的观测,又花费了差不多两年时间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处理,最终得到了黑洞的照片。
这张照片的问世意味着,人类的科学探索之路一直是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实际上的观测结果与理论惊人的一致,同时也证明了爱因斯坦“叕”对了一次,在此时,全世界的人类仿佛都看到了爱因斯坦在天堂里的微笑。
那么,既然黑洞都被我们看见了,那么外星人离我们还远吗?我们能不能利用EHT来寻找外星人的踪迹呢?很遗憾的告诉你,EHT在寻找外星人的方面,并不能给我们太多的帮助。此次拍摄黑洞照片的难度,有人将形象将它形容为从地球上观测月球上的一枚硬币。
说实话这种难度已经是相当高了,但通过望远镜来寻找外星人的难度却远远不止这个程度。如果要拿硬币来说的话,寻找外星人“这枚硬币”至少是离地球1光年远的位置!要知道黑洞的质量是相当的大的,就银河系中心的黑洞都是太阳质量的400万倍以上,而太阳占据了我们整个太阳系99.86%的质量。就算在某个星球上存在着外星人,这个星球在宇宙的巨大的尺度下也是极为渺小的,想通过望远镜来发现他们,简直是难上加难。
当然如果人类的科技进一步发展,能够将望远镜放在月球、火星甚至是遥远的冥王星上,从而组成一个更加巨大的虚拟望远镜阵列,又或者某个外星文明高度发达,能够表现出宏观的人为迹象,例如戴森球,我们也可能会发现一些外星人的蛛丝马迹。相信人类在探索宇宙的道路中会越走越远,最终为我们解开一切的谜底。
本文选自:今日头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