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目前的科学探索主要有三个方向,那就是“上天入地下海”,“上天”就是探索宇宙、“入地”就是探索地球内部、“下海”就是探索大洋深处。就难度而言,探索宇宙显然是最为困难的,“下海入地”虽然说是研究地球本身,但是也没有这么简单。相对而言,大洋深处的研究还相对简单一些,毕竟海洋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也就11034米,而且上方都是海水而已。
对于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人类的进展是十分有限的,我们最直接能够想到的方法就是“挖地球”,经常有人说把地球挖穿会怎么样?但是我们都知道地球的平均半径有6371千米,我们人类能够挖到多深呢?进展十分有限,由于越往地下深处挖,温度和压力就越大,到目前为止,人类挖地球的记录是“战斗民族”俄罗斯人创造的,前苏联科拉学院在帕钦加地区钻了一个深井,最终深度达12260米,也就是12.26千米。
所以,靠挖地球的方法来研究地球内部结构是不可能的,起码在现有技术下是无法实现的,既然不能直接看到地球内部,那么我们只能采用间接的手段了,那就是利用“地震波”来探测地球内部结构。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传播速度快于横波,纵波能够在固态和液态中传播,而横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我们利用地震波向地球深处传播的速度变化情况,来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当地震波在往地球内部传播时,大约到了地下33千米(平均)处,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明显加快,这里就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莫霍界面”,地震波继续往深处传播,大约到了地下2900千米处,纵波速度快速下降,而横波消失了,这里就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线“古登堡界面”。由于横波在古登堡界面消失,所以推测地核的外核可能是液态的(熔融状的铁和镍),而最深处的内核由于压力巨大,还是固态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