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所示)该器件由一个耦合到一维通道的量子点组成,其中三个门分别嵌入到距离量子点1.4μm、3.6μm和6.1μm的位置,以形成势垒。图片: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Nature
这样就可以在单一杂质周围隔离出一个近藤云,而且也可以控制云的大小。该系统的新奇之处在于,通过在距离量子点不同距离通道内的不同点上施加电压,它们沿着通道诱导出“弱势垒”。研究人员随后观察了电子流量和近藤效应随势垒强度和位置变化而产生的变化。通过改变电压,研究发现,不管他们把栅栏放在哪里,电导率都是起伏不定的。 秘诀在于振荡幅度
当电导出现振荡时,测得的近藤温度也出现振荡。当研究人员绘制近藤温度的振荡幅度与离杂质势垒距离除以理论云层长度时发现,正如理论上预期的那样,所有数据点都落在一条曲线上。研究已经从实验上证实了近藤云微米尺度的原始理论结果,首次通过直接测量近藤云层长度证明了云层的存在,研究还找出了连接近藤云层大小和近藤温度的比例因子。 提供对多个杂质系统的深入了解
研究团队在这项研究中花了近三年的时间,下一步是研究控制近藤云的不同方法,可以对该设备进行许多其他操作。例如,可以同时使用两种杂质,观察它们在云层重叠时的反应,研究人员希望这些发现能为理解多个杂质系统提供洞察,如近藤晶格、自旋玻璃和高转变温度超导体。
(上图所示)将从实验中收集的数据(绿色、蓝色和紫色点)与理论结果(红色十字)进行比较,它们在同一条曲线上对齐。图片: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Nature
博科园|研究/来自:香港城市大学
参考期刊《自然》
博科园|科学、科技、科研、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