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宇宙学中,暗物质是指那些自身不发射电磁辐射,也不与电磁波相互作用的一种物质。人们目前只能通过引力产生的效应得知宇宙中有大量暗物质的存在。暗物质存在的最早证据来源于对球状星系旋转速度的观测。现代天文学通过引力透镜、宇宙中大尺度结构形成、微波背景辐射等研究表明:我们目前所认知的部分大概只占宇宙的4%,暗物质占了宇宙的23%,还有73%是暗能量。2011年5月,意大利暗物质探测无果,该研究结果质疑其它发现暗物质结果。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近日证实,正在高速向银河系逼近的史密斯星云很可能是一个主要由暗物质构成的星系的组成部分。
悉尼大学的科学家们介绍称,史密斯星云于1963年被首次发现。之后的观测证实,该天体正在以每秒73(± 26)公里的速度向银河系靠近。按此速度,其很有可能会在2000-4000万年后与银河系发生碰撞。据测算,史密斯星云的长度约有1.1万光年,宽约2500光年,其内部氢元素的质量约为太阳的100万倍。
科学家们经过计算发现,该天体在大约7000万年前曾穿越银河系而过。一般情况下,如果有星云与银河系发生碰撞,其会轻易地被后者撕碎,但史密斯星云却完好无损地保存至现在。澳大利亚科学家认为,该天体之所以能够在与银河系的碰撞中幸存下来,主要是因为其受到了大量暗物质的保护。
科学家们在借助三个不同的计算机模型进行运算后得出了几乎一样的结论:史密斯星云的质量大约是先前估计值的两倍。专家们认为,之所以会产生如此明显的偏差,是因为受到了一个暗物质星系的保护(后者强大的引力作用使看似松散的史密斯星云很难被其他星系所撕碎)。
据悉,在史密斯星云与银河系发生碰撞后,可能对我们的星系产生极其巨大的影响--许多旧的恒星将被毁灭,而同时又将催生更多的新恒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