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周的春秋时期,周天子名义上是各国共同的君主,而实际上,他的国力和地位仅相当于一个中等诸侯国。大国不断以武力兼并小国,扩张领地;大国之间也互 相征伐,争夺土地。强大的诸侯国战胜其他诸侯后,可以对其他诸侯发号施令,成为诸侯国的霸主。首先称霸的是齐国(都城临淄,在今山东淄博)。
公元前686年,齐国发生了内乱,国君齐襄公被杀。襄公有两个兄弟,一个叫公子纠,当时在鲁国(都城在今山东曲阜);另一个叫公子小白,当时在莒国(都城在今山东莒县)。辅佐公子纠的是管仲,辅佐公子小白的是鲍叔牙。得知齐襄公被杀,他们都准备回国争夺君位。
鲁国国君庄公要亲自带兵把公子纠送回齐国。管仲向鲁庄公建议:公子小白在离齐国很近的莒国,万一他先回到了齐国,事情就难办了。让我先带一支人马截住他。
不出管仲所料,公子小白为了争夺君位,已经在莒国的护送下眼看就要抵达齐国了。管仲在路上截住公子小白的队伍,拈弓搭箭,瞄准坐在车内的小白射去。小白应声中箭倒在车里。
管仲见小白已死,就从容不迫地护送公子纠向齐国进发。但出乎管仲所料的是,小白并没有中箭而亡,他射中的不过是公子小白的衣带钩。在射中衣带钩的瞬间, 公子小白咬破舌头吐出鲜血,大叫一声倒在车内。他的死完全是伪装的。等到公子纠和管仲不慌不忙进入齐国国境,小白在鲍叔牙辅佐下,早已赶到国都临淄,做了 齐国国君了。他就是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以后,为报一箭之仇,立即发兵攻打鲁国,并且逼迫鲁庄公杀掉公子纠,把管仲押送齐国治罪。鲁庄公无可奈何,只好照办。管仲被押回齐国,经鲍叔牙向齐桓公力荐,齐桓公采纳了鲍叔牙的意见,不仅没有治管仲的罪,还任命管仲为相,让他管理国政。
管仲为相后,协助齐桓公整顿朝政,开发资源,大开铁矿,提高耕种技术,采用海水煮盐,鼓励入海捕鱼。齐国的综合国力很快就得到大幅度提高。
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奉周王之命,召集各国诸侯到齐国北杏(今山东东阿县北)开会。当时,齐桓公在诸侯中的威望还不算高,只有宋、陈、蔡、邾四国诸侯应召赴会。其他几个接到通知的诸侯国,像鲁、卫、曹、郑等,都采取观望的态度。
这次会盟,四国诸侯公推齐桓公当盟主,并且订立了盟约。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一霸主。
【知识链接】 春秋五霸
东周末年,先后出现五个大国诸侯,包括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把他们称作春秋五霸。还有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春秋五霸应该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