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球,俗称月亮,古称太阴,是环绕地球运行的一颗卫星。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是38.4万千米)。1969年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成为最先登陆月球的人类。1969年9月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返回地球,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至阿波罗17号结束。
由于月球背对地球的一面从来没有面向过地球,因此显得非常神秘,天文学家和科幻作家似乎对此很感兴趣。但科学家如今认为,在小行星数十亿年前撞击月球之前,可能是月球的背面在面向地球。这是巴黎地球物理学学会的马克·威克左雷克和马斯·李·福夫纳研究46个已知月球陨坑后得出结论:月球最终转了半周,曾经是以与目前完全相反的一面朝向地球的。
科学家介绍说,早期计算机模型的运算结果显示,从地球上看去,月球西半球上的陨石坑数量要比东半球多大约30%。 这是因为西半球总是面向月球轨道运行方向,从而使西半球更有可能被太空碎片所击中。这种现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遇到:在雨天行车时,落到前挡风玻璃上的雨水总是要多于后车窗。按此道理,月球西半球的陨坑应该多于东半球。事实上,法国科学家发现,如果仅统计分布在月球上的“年轻”陨坑数量的话,情况确实如此,更多的年轻陨坑呆在西半球。但如果单纯比较那些更为古老的陨坑数量的话,则情况恰恰相反,即月球东半球的老陨坑比西半球更多一些。专家们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反常的情况,很可能是因为月球在很久以前曾遭到过一颗大型天体(小行星)的撞击,导致其旋转角度发生了翻转。他们指出,月球最初应该是以目前所说的“背面”朝向地球的。但之后其遭到了一颗外来天体的猛烈撞击,导致旋转速度突然变快。当月球在地球引力作用下逐渐放慢旋转速度并最终稳定下来时,其朝向地球的一面已经发生了改变。据科学家们测算,上述撞击应发生在39亿年前。而借助印度、中国和日本探测器传回的最新数据,将能够验证这一理论。
众所周知,月亮在围绕地球公转的同时,其本身也在自转,由于两者的周期完全相同,而且方向也相同,因此月亮事实上总是以相同的一面对着地球。在人造卫星上天之前,人类从未见过月亮的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前苏联月神3号探测器于1959年首次拍下月球背面的图像,但人类直到1968年阿波罗8号飞船抵达月球时才让人类首次看到月球的背面。月球面向地球的这面有太阳系中已知的最大陨坑,叫南极艾肯盆地,其直径有2480公里,深12.8公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