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发现、编号D209458b行星大如木星,却与其母星如此之近,以往科学理论认为绝不可能。超大地球的行星在宇宙很普遍,但我们太阳系却没有。
以往认为太阳系恒星行星关係是常则,现则怀疑太阳系反而是孤例。要是回到20年前,地球科学家要解释行星系统如何形成,还蛮有把握的。但最新《科学》期刊指出,最近20年内,天文学家找到太多怪异行星,比如有些距离主恒星如此之近,以至于其公转轨道只有几天,另有些岩石行星如此之大,让太空学家对行星如何能形成,其理论为此颠覆,必须重来。
来揭秘吧据悉,以往科学家依我们所在的太阳系而设想,小而为岩石材质的行星会形成在母恒星附近,而较大、气状或冰状的行星则距离较远。
但最近20年,天文学家找到太多以往认为不可能的行星。例如有些很近主星的行星,公转周期只要几天,但不知怎麽搞的,依密度资料,它们的形成材质应该是冰。
目前的行星形成模型认为,星体是由太空尘及气体而诞生,恒星形成在中央,周遭绕以行星,本学说叫做核吸积(core-accretion)模型。中央恒星旋转时,它会搅动四周物质,予以加热。随着时间下来,物质结成块状,融化点高的物质如铁及岩石,形成地点较接近恒星。
但系统更外层较冷,让冰得以成形,同时行星也能聚敛一些气体在其周围,变成气体巨人如我们太阳系的木星、土星。但最近观察很诡异,有些气体巨人行星,它们跟母恒星的距离,只有太阳系水星与太阳的1/10,这是怎麽搞的?
另外,有些行星系统有着巨大的超级地球,也就是巨大的岩石行星,其外层却没有气体,或绕行于恒星两极。还有些行星以疯狂的椭圆形轨道在运行,而非平坦轨道如我们太阳系的各行星。
凡此种种,目前科学家只能答以无解。
很有可能在某些星球系统裡,行星互撞,以至于轨道很诡异;甚至有些行星是经过某恒星时,不小心被它逮到的。也就是说,行星的形成过程,其实比科学界当初所设想的还要紊乱。
美国航空暨太空总署表示,第一批发现外太空行星,指出有许多星体与我们太阳系行星是完全不同,接下来更发现许多外太空行星系统,运行方式与太阳系太异其趣。有些外太空行星系统,行星大如木星,运行轨道却与恒星如此之近,以至行星温度很高,上层的大气应该被扫进太空。
另外还有些系统里,行星是以极狭长的轨道在运行,与太阳系近乎圆形的轨道大异其趣。这些都是目前未有解释的星球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