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上的杨坚的皇后是独孤伽罗
主要成就:辅佐隋文帝开创隋朝基业
文献皇后独孤伽罗(544年602年9月15日),河南洛阳人,汉化鲜卑人,北周卫国公、关陇集团重要成员独孤信嫡女,母清河崔氏。
十四岁嫁给大将军杨忠之嫡长子杨坚。同年父亲政斗失败被杀,家道中衰,丈夫亦遭权臣猜忌。独孤伽罗保持低调谦恭作风,以期为夫消祸;周隋交替之际,亲自劝勉杨坚定下立隋大计;之后拜为隋王妃、隋王后;隋朝开国乃为皇后。
独孤皇后深度参与朝政,终身对隋文帝保持了强烈影响力,于开皇之治功不可没,宫中并尊帝后为二圣。晚年主导罢黜宰相、废易太子引发史学界争议评价。隋文帝和皇后夫妻恩爱,誓无异生之子 ,共诞育有十个儿女。
仁寿二年八月,皇后崩逝。隋文帝迷信皇后升化为妙善菩萨,并亲自为其送葬;又营造天下最盛佛寺为皇后祈福,临终前企盼和爱妻魂其有知,当地下相会。仁寿四年七月文帝病逝,十月帝后合葬太陵,皇后谥曰文献。
杨坚死因真相:隋文帝杨坚是怎么死的?
隋仁寿四年(604年),隋朝开国皇帝杨坚驾崩,终年64岁。世人盛传他被其子杨广弑杀,果真如此吗?他到底是怎么死的? 关于隋文帝的死因,有好几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文帝惨死于张衡之手(起因是杨广对宣华夫人无礼)。中唐马总的《通历》言:上有疾,于仁寿殿与百官辞决,并握手歔欷。是时惟太子及陈宣华夫人侍疾,太子无礼,宣华诉之。帝怒曰:死狗,那可付后事!遽令召勇,杨素秘不宣,乃屏左右,令张衡入拉帝,血溅屏风,冤痛之声闻于外,崩。杨素令张衡杀文帝。文帝惨死(极惨,我认为不应如此,做得太过,不可信)。
第二种说法,文帝被毒死(起因是杨广对充华夫人蔡氏无礼)。隋末唐初唐赵毅《大业略记》:高祖在仁寿宫,病甚,炀帝侍疾,而高祖美人尤嬖幸者,惟陈蔡而已。帝乃召蔡于别室,既还,面伤而法乱,高祖问之,蔡泣曰:皇太子为非礼。高祖大怒,嗜指出血,召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等令发诏追废人勇,即令废立。帝事迫,召左夫人与诸后宫相顾曰:事变矣!皆色动股栗。仆射杨素、左庶子张衡进毒药。帝简骁健宫奴三十人皆服妇人之服,衣下置杖,立于门巷,以为之卫。素等既入,而高祖暴崩。杨广令杨素、张衡进毒药,毒死了文帝(这比第一种说法靠谱些)。第三种说法,死因不明。《隋书后妃列传》:初,上寝疾于仁寿宫也,夫人与皇太子同侍疾,平旦出更衣,为太子所逼,夫人拒之得免,归于上所。上怪其神色有异,问其故。夫人泫然曰:太子无礼。上恚曰: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诚误我!意谓献皇后也,因呼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曰:召我儿!述等将呼太子,上曰勇也。述、岩出阁为勒书讫,示左仆射杨素。素以其事白太子,太子遣张衡入寝殿,遂令夫人与后宫同侍疾者,并出就别室。俄闻上崩,而未发丧也。夫人与诸后宫相顾曰:事变矣!皆色动股栗。
《资治通鉴》:初,文献皇后既崩,宣华夫人陈氏、容华夫人蔡氏皆有宠。陈氏,陈高宗之女;蔡氏,丹杨人也。上寝疾于仁寿宫,尚书左仆射杨素、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皆入侍疾,召皇太子入居大宝殿。太子虑上有不讳,须预防拟,手自为书,封出问素;素条录事状以报太子。宫人误送上所,上览而大恚。陈夫人平旦出更衣,为太子所逼,拒之,得免,归于上所;上怪其神色有异,问其故。夫人泫然曰:太子无礼!上恚,抵床曰: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误我!乃呼柳述、元岩曰:召我儿!述等将呼太子,上曰:勇也。述、岩出为敕书。杨素闻之,以白太子,矫诏执述、岩系大理狱;追东宫兵士帖上台宿卫,门禁出入,并取宇文述、郭衍节度;令右庶子张衡入寝殿侍疾,尽遣后宫出就别室;俄而上崩。故中外颇有异论。《隋书杨素传》:及上不豫,素与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等入阁侍疾。时皇太子入居大宝殿,虑上有不讳,须豫防拟,乃手自为书,封出问素。素录出事状以报太子。宫人误送上所,上览而大恚。所宠陈贵人,又言太子无礼。上遂发怒,欲召庶人勇。太子谋之于杨素,素矫诏追东宫兵士帖上台宿卫,门禁出入,并取宇文述、郭衍节度,又令张衡侍疾。上以此日崩,由是颇有议论。关于起因,除了杨广对宣华夫人无礼外,还有杨素写给杨广的书信(书信的内容是讨论文帝的病情或者后事)误送到文帝处(《资治通鉴》和《隋书杨素传》都提到此事)。
第四种说法,正常病死。《隋书文帝本纪》:夏四月乙卯,上不豫。六月庚申,大赦天下。有星入月中,数日而退。长人见于雁门。秋七月乙未,日青无光,八日乃复。己亥,以大将军段文振为云州总管。甲辰,上以疾甚,卧于仁寿宫,与百僚辞诀,并握手歔欷。丁未,崩于大宝殿,时年六十四。根据这段记载可知文帝是是病死,病了几个月才死,并非突然去世。在古代,64岁病逝也很正常。我觉得隋文帝还是正常病死。史书交待杨广弑父的那些理由还不够充分,而且不太可信。杨广本是次子,通过自身努力,最终夺嫡成功(可见其心机很深)。他不大能在最后关头犯错误,调戏宣华(充华)夫人。杨素作为隋朝重臣,也不应犯如此低级的错误(不可能发生送错书信的事)。就算这些事情都是真的,病中的杨坚要废掉太子杨广也不是那么容易,此智者不为也(杨坚不当如此)。就算杨坚要废掉太子杨广,杨广也不用弑父(弑君弑父毕竟是大罪,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如此)。杨广囚禁杨坚行不行?像李世民一样让父亲退位行不行?就算杨广真的调戏宣华夫人、弑父弑君,其中内情也应该不为人知。这样的事肯定是秘密进行,要保密的。所以杨坚至少是死因不明(人证、物证都没有,你怎么确定死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