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上安禄山怎么死的:安禄山长什么样子,安禄山真的丑吗
安禄山本姓康,名轧荦山。后来是因为其母亲改嫁给胡将安延偃,才将其姓名改为安禄山。安禄山是唐朝末年的大奸臣因为他得到皇帝的重用,让其权利越来越大,最后还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乱,不过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安禄山的父亲是谁,在历史书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只知道其母亲改嫁后,跟随养父的姓氏。
安禄山足智多谋,天宝三年,他便兼任范阳节度使,其权力越来越大。后来还为了讨好皇帝,认比自己还小的杨贵妃为义母,以此来讨得皇帝与杨贵妃的欢心。在当时安禄山已经45岁,而杨贵妃仅仅只有29岁。
安禄山权利越来越大
天宝九年,唐玄宗封安禄山为东平郡王,自古以来有将帅封王的例子,而安禄山让唐玄宗开了这一先例。天宝十年,安禄山兼任河东节度使,于是安禄山成了平卢、范阳、河东、三镇的节度使其地位非常的超然,其地位不必皇族其他王爷低了,并且因为他是武将出身,还拥有自己的军队,这也让他的野心非常的大。
安史之乱
安禄山拥兵自重,篇开始蓄谋想要推翻唐朝,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反唐,于是便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乱。叛军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给百姓造成极大灾难。这一场战争经历了8年之久,中原地带战火连天。而盛唐也因为如此由盛转衰。
安禄山之死
安史之乱一直发展到了德二年正月,因为安禄山内部出现了混乱。最后安禄山竟然被自己的亲生儿子安庆绪所杀。这在历史上也是较为少见的。
唐朝因为安禄山发动的安史之乱而开始走向了灭亡,虽然安禄山最后还是被杀了,但是他给唐朝捅下的娄子却让唐朝无力回天。最终唐朝还是以灭亡而告终。
安禄山相貌奇丑 为什么杨贵妃还会跟他有私情
安禄山,是营州地方的杂种胡人,小名轧荦山。他的母亲阿史德氏,是突厥族女巫,没有子女,就向轧荦山祷告,山神答应了她的请求,于是她就生了安禄山。安禄山出生的那天夜里,红光四射,野兽四鸣,善于望气的人看见有一颗妖星光芒四射地落在他们的帐篷里。当时张仁愿派人搜查他们的帐篷,没有收获,就把其他人不论老少都杀掉了。安禄山被人藏了起来,没有被杀。各种奇异怪兆不可胜数,他母亲感到很神奇,就给他取名轧荦山。他年幼时父亲就死了,随母亲住在突厥族里。他母亲后来嫁给了突厥将军安波注的哥研安延偃。
安禄山凭借奸诈残忍,诡计多端,并善于揣摩人的心意,一路升迁,最终被授范阳长史兼御史大夫,成为唐明皇的宠臣。但是这个胡人,却是心术不正,既想夺下大唐江山,又想染指贵妃杨玉环。
他知道,要让唐玄宗放松警惕,他必须要做出一副憨厚样,只有这样。才能让唐玄宗对他与杨贵妃的相处不致生出醋意,于是他就利用自己是蛮夷之人这一点大做文章。
一天,安禄山前往御花园游览,唐玄宗和皇太子都在花丛的树荫下纳凉,老远就看见安禄山便挥手招呼他过来。安禄山快步上前拜见唐玄宗,故意不拜太子。唐玄宗说:卿怎不拜太子?安禄山装傻说:太子是哪一级的官爵,让臣拜他像拜陛下那样?明皇笑道:朕千秋万岁(指死)之后,代我而做天子的,怎能按官爵论高低呢?安禄山说:臣是下愚之人,以为臣等应尽忠报效的除了楼下之外,不应再有别的人,因此冒犯了太子的威严。明皇看了太子一眼说:这个人如此老实憨厚,实在是可爱极了。
这时候杨贵妃也趁着风和日暖,乘坐香车徐徐而来,手指安禄山阅道:这个人是谁?明皇告诉她说:他是平卢节度使,姓安名禄山,原本是塞外之人,雄壮有力,勇猛无敌。朕爱他患诚直率,留京师跟在身边。继而又笑着说:禄山曾经是张守庄的养子,今日待候朕,也就像是朕的养子。杨贵妃说:诚如陛下所告谕,这个人可说是个好孩儿。明皇笑道:妃子以为是个好孩儿,那就把他当儿子抚养吧。杨贵妃眼睁睁地看了安禄山好半天,笑而不答。禄山听了这话,赶忙起身走到阶前,叩拜杨贵妃说:臣儿今祝母妃千岁。明皇听了,笑着说道:禄山你失礼了,要拜母亲,必须先拜父亲才是。禄山对明皇磕头作排说:臣本是塞北胡人,胡人的习俗是母在先父在后。明皇与杨贵妃都说:从这件事也足见他心直口快,有啥说啥。
这时左右的杯盘已经摆好,三人手执金杯,开怀畅饮,杨贵妃微醉,更增添了几分娇治艳丽、倾城倾国之色,流露于杯酒之间。安禄山早就听说杨妃的美貌,令日得亲睹芳容,欣喜之情不可言状,这回和妃子认做母子,将来聚的日子无尽无休,因此一个坏心眼,就乘着醉意如潮涌起。杨贵妃本来是一个水性杨花的女人,不管漂亮与否,只爱惜少年,喜欢壮士,今日见安禄山原肥体壮,鼻梁高隆,英雄气概可掏,因此一个不良的念头也随着春水荡漾而来。二人淫心邪念,一拍即合,宫廷的秽乱,此时已露出端倪。山习润。
有一次安禄山进宫后,杨贵妃用锦绣做成的大强棵裹住安禄山,让宫人用彩轿抬起,欢呼声震天动地。玄宗派人去间在干什么,去的人报告说:是贵妃为儿子安禄山洗身,洗好了之后又把他裹了起来,所以欢声动天。如此荒唐的事安橡山都能忍受,赢取贵妃芳心对他来说当然不难。
这段记载也见于《太真外传》中,因此在《红楼梦》中有一段描写秦可卿卧室时的文章有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之说,可见民间广泛流传其与安禄山的秽侧,但这些都不见于正史记载。想象一下在后宫森严的封建盛世,出现这种情况也不太可能,因此多数历史学家也不赞同。这种说法,其真相还需进一步的考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