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78|回复: 0

清朝最后一个格格川岛芳子胞妹怎么死的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1-1-31 18: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川岛芳子的胞妹、有清朝最后的格格之称的爱新觉罗显琦已经过世,享寿95岁,但目前不确定死因。据了解,爱新觉罗显琦汉名金默玉,生前虽然年事已高,但生活习惯却不像个老人家,生活日夜颠倒,半夜打网球、篮球,个性天真开朗得如孩童一般,那一刻,你很难相信,有着这样笑容的老人,身后竟有如此坎坷的人生。

          爱新觉罗显琦汉名金默玉,1918年出生于在旅顺流亡的肃亲王家,年仅4岁时父母双亡,由同父异母的三位姐姐抚养长大。曾赴日本留学,后来因中日战争爆发中断学业,回到北京工作。当时的金默玉虽然已经89岁,但生活习惯却像前卫的艺术青年,凌晨六七点钟才睡,下午两三点钟起床。网球、篮球、高尔夫球的竞赛都是夜里头上演。
       

       
清朝最后一个格格川岛芳子胞妹怎么死的725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4733


          显琦曾是末代皇帝溥仪的侄女、川岛芳子的妹妹,也曾是川菜馆的老板娘、靠打毛衣维持一家生计的母亲;她留过洋、享过福,也坐过牢、吃过苦。而当这一切过去,她仍然可以说出:喜怒哀乐这四个字,你那个哀跟那个怒啊,都应该搁到自己心里,但是喜和乐,可以和很多人来分享。

          据维基百科指出,爱新觉罗显琦36岁时和画家马万里结婚,但婚后5年被房东检举,罪名是肃亲王的女儿,特务川岛芳子的妹妹,因此入狱15年,为了不连累丈夫,她在监狱中签下离婚协议书,晚年则在河北省办学校,并用自己赚的钱买下一栋房子。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中关系消息人士26日透露,川岛芳子的胞妹、被称为清朝最后的格格的爱新觉罗显琦已去世,享年95岁。显琦去世的时间、地点及死因不明。

          显琦于1918年出生于旅顺,是清朝肃亲王的第17个女儿。川岛芳子本名爱新觉罗显玗,有着东方的玛塔哈丽之称。

          金默玉,女,原名爱新觉罗显琦,满族,1918年9月14日生于辽宁省旅顺市。末代格格金默玉是清末八大亲王之一的肃亲王善耆最小的女儿,川岛芳子的妹妹,年仅4岁时父母双亡,由同父异母的三位姐姐抚养长大。金默玉是现代著名书画篆刻艺术家、美术教育家马万里的第三任妻子。

          据新华网2010年11月报道:虽然已经89岁了,但金默玉的生活习惯却像前卫的艺术青年:凌晨六七点钟才睡,下午两三点钟起床。网球、篮球、高尔夫球的竞赛都是夜里头演呀。她笑咪咪地说,开朗得犹如孩童。

          那一刻,你很难相信,有着这样笑容的老人,身后竟有如此坎坷的人生:她曾是末代皇帝溥仪的侄女、川岛芳子的亲妹妹,也曾是川菜馆的老板娘、靠打毛衣维持一家生计的家长;她留过洋、享过福,也坐过牢、吃过苦。而当这一切过去,她仍然可以说出:喜怒哀乐这四个字,你那个哀跟那个怒啊,都应该搁到自己心里,但是喜和乐,可以跟很多人来分享。

          金默玉的父亲是爱新觉罗善耆,清朝八大世袭亲王之一的第十世肃亲王。肃亲王有一个正妃、四个侧妃,一共生有38个子女,其中21个儿子、17个女儿。年龄最小的四侧妃,生了3个女儿:最大的叫显,汉化姓名叫金璧辉,后来,她有了一个日本名字:川岛芳子。而最小的就是在旅顺出生的金默玉,满族姓名为爱新觉罗显琦。

          金默玉没有赶上肃王府的鼎盛年代。那时候北京有一句话:恭王府的房子,豫王府的墙,肃王府的银子用斗量。1918年金默玉出生的时候,父亲已经在东北流亡6年了。虽然是流亡,但王室的生活与作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改变,规矩多多:没有了皇上和太后,祖宗的牌位还在,逢年过节,一定要拜祭;同族的亲戚也还在,请安的时候,失了礼节,就成了大笑话。说起现在的清宫戏,金默玉觉得可笑:动不动就喳、喳,你扎谁呢?那字儿念zhe。

          女孩子的规矩更多。在宴会上,金默玉和姐姐们甚至不会去夹远处的菜那种不雅观的事情通常由奶妈代劳,奶妈们会递给她们一个小盘子,一样菜夹一点在里面。这当然会吃不饱,但是不能流露出来要坚持到回家去,由奶妈再给开小灶。

          对于王府里的各种规矩,金默玉的哥哥姐姐都无条件地遵守下来,但被哥哥姐姐们称做小不点的金默玉却想要更多的特权。王府的规矩,每个格格都有一个奶妈和一个看妈妈。格格出门,总需要奶妈或者看妈妈看着。金默玉去上学,奶妈也跟着她去。她硬是觉得别扭,坚持不要,姐姐们因此叫她革命儿。

          刚满19岁,金默玉就对未来有了自己的打算,她希望能成为一名四处采访的女记者,或者歌唱演员。王府里的长辈们被她的想法吓坏了:一个王府格格,怎么能出去抛头露面做职业妇女呢?但这个十七格格显示出了和父亲一样的固执。193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金默玉被迫中断了在日本的学业回到北京。

          她终于瞒着家人找到一个职位:在一家日本人开的公司当顾问,薪水很高,又不用坐班。从小娇宠的她也不懂得上班要准时,有一天我到公司去,看见大家从楼梯上下来。我想大家是去打防疫针,那时候经常会打各种防疫针。我就和他们打招呼:你们是打针去么?他们都笑:金小姐,现在是下午5点钟,我们下班了。

          那时,习惯于花钱的她,薪水还没发下来,就被她预支光了。亲戚朋友们上公司来买东西,一律挂她账上;女同事们下班了,她请她们去吃西餐。到了月底一算,她反而欠公司的钱。那时,她根本不知道,有一天,她要靠打毛衣来维持一家9口的生计;有一天,她一个月只能拿到19块5角钱,吃一碗面,都要在心里飞快地算计。

          1949年,金默玉看到了解放军进城。进城的那一天,在租来的东单四合院外面,她靠着砖墙,看一队队士兵打着绑腿,身板笔直地从街上走过去,心里特别欢喜。她想,以后街上再也看不到挎着舞女、酒气熏天的大兵了。她诚心诚意地要当一个街道积极分子,跟着大家拿着玻璃瓶和竹夹子,到各家厕所去,翻开砖头,挖出砖头下的蛹。

          哥哥们早就离开了北京城,但她没有跟着去。她觉得男人们都太不成器。父亲把儿子们都送到国外,他们读的是国外最好的军事院校。在金默玉看来,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军事院校里只学到了一身大爷脾气,有几位哥哥还抽上了大烟。

          肃亲王的产业在这些哥哥们手中败落下来,东四十四条的房产、旅顺的房产、大连的房产都一点一点被变卖了。他们把卖房子的事情托给川岛芳子的养父川岛浪速,这个日本人却私吞了一半财产。到1949年哥哥们去了香港,留给金默玉的全部财产就100块钱。这100块钱要喂养9张嘴:大哥的4个孩子、二哥的两个孩子,还有大哥的老保姆和保姆的女儿,而她尚未结婚、没有社会经验也没有生活经验。

          为了维持生计,金默玉开始变卖家中的物品:钢琴、地毯、沙发、皮大衣、留声机由于根本不懂市价,一大堆皮衣她用不到一件衣服的价钱就全给卖了。昔日的十七格格还织起了毛衣出售,3天织1件,但仍不够一家人的买菜钱。此后,她还开过洗衣坊,用上好的肥皂,一个月下来,买肥皂的钱比挣的还多。赊账成了每天的必修课,胡同口杂货铺的老太太看到她就追着问:钱什么时候给啊?

          这样的日子一直熬到1952年,金默玉开起了饭店。那年哥哥到了日本,给我和6个孩子寄回了一笔生活费,斟酌再三,我在自家院子里开了间西餐厅,结果没人上门。后来金默玉改开四川饭馆,北京当时有40万四川人,这家四川饭馆一下子火了起来。虽然没赚多少钱,但至少吃穿不再发愁了。两年后,饭店被公私合营,她成为中央编译局的一名职员,每月拿60元工资。金默玉回到家里,开心得哼起了小曲。

          1954年,36岁的金默玉结婚了。大喜那天,旗袍是借来的,请帖是丈夫马万里亲自用毛笔写的。金默玉说,那一天,看着大红的喜帖,我忽然感慨,怎么这么就把自己嫁出去了!要是在过去,她或许早已像姐姐们一样,嫁给了某位蒙古王爷。她们是满蒙联姻的重要工具,不过,金默玉从小就和她们不一样。在北京的时候,她拒绝了家里人的提亲,冲着他们喊:我的事,你们谁都不要管!这样的婚礼,或许潦草了些,却是她自己选择的。

          丈夫马万里是当时国内极负盛名的花鸟画家,他曾有过两次婚姻,第一个妻子难产而死;第二个妻子因感情不合与他离婚。遇到金默玉时,马万里还住在女儿家里,女儿家很小,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更别提画画了,他也因此心灰意冷,一意自杀。金默玉的出现让他重新有了作画的地方,也有了一个家。但没想到,风暴那么快就到来了。               
                       
               
       

       
清朝最后一个格格川岛芳子胞妹怎么死的239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4733


          1958年2月,离当年的春节还有5天,金默玉突然从家中被带走,开始了她15年的牢狱生活。唯一的罪名,就是她的出身:肃亲王的女儿,特务川岛芳子的妹妹,在那个年代,这足以让我致命。为了不连累丈夫,监狱中的金默玉申请了离婚,她决定独自度过漫长的刑期。1973年,刑满释放的金默玉来到天津茶淀农场,成为一名农场工人。

          在天津茶淀农场,金默玉用比她还高的大铁锹费力地挖着苹果树下的冻土,手掌流血了,但她不作声。我知道我和别人不一样,别人是人民内部矛盾,而我是封建贵族阶级的小姐,汉奸的妹妹。

          此时,一位讲北方话的上海人,闯进了金默玉的生活。他将一把自制的小铁锹、一本日语版的《人民中国》,送给了手掌流着血的金默玉。金默玉很快答应了他的求婚,因为她希望能在农场里分到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她厌恶身边的那些女劳改犯,她们中有人曾是舞女,每天早上起来要喝几大杯酒,用别人听不懂的话喃喃地咒骂;有人用红纸把嘴染得通红,游手好闲。

          你不后悔当年没和哥哥们一起走?那就不会有后来的事情了。记者问金默玉。

          金默玉却说,她这一生做过的最正确的事有两件,一是没有去香港,一是在监狱中没有陷害过任何一个好人。在日本读书的时候,我的家庭教师告诉我,高尚不是别人笑的时候你不笑,它是一种品德。高尚的人,一年中必须找一天闭门思过,想想有没有做什么对不起人的事情。你认为正确的,就坚持到底,不要管别人怎么想。

          1976年,跟丈夫回上海探亲时,金默玉病倒了。X光片显示,她的脊椎有9节都坏了,病历上写着脊椎骨质增生、骨髓炎、腰肌劳损。农场给她办了病退,每月工资降至19元2角,连吸烟的钱都不够,何况还要给婆婆寄钱。吸烟,是金默玉在监狱里养成的习惯,腰疼得受不了,或者累得撑不住,我就吸烟,后来一天能吸一包。

          生平第一次,金默玉想到了求人。按照她的性子,她是死也不求人的。在监狱,腰疼得拿不起放在地上的铺盖,就用脚去移;没有梳子,就用牙刷把头一点一点地刷过去;衣服破得没有替换,就用碎布在上面缝出小花来;无论处境如何,外表一定要整整齐齐。

          曾经在肃王府侍奉的保姆拉着她掉眼泪:格格,您这是从天上摔到地下了!金默玉大笑:这不是还没摔死么!曾有一位在美国的侄孙女,苦苦请求这位姑奶奶住到自己家里去,可她就是不去。我不愿意麻烦他们。但在1979年,她写了生平第一封求人的信,收信人是邓小平。

          在信里,金默玉不是要求平反,而是要求一份工作,她还记得信里的内容:我如今已经干不了体力劳动了,但是还干得了脑力劳动,请给我工作。信回得很快。告别北京40年后,金默玉终于成为北京街头市民中最普通的一分子。

          金默玉一直就想办一所学校。1992年初,金默玉与丈夫将家中所有的存款全部拿出来,购买了书桌、教材等学习用品,开办了爱心儿童日语班。爱心暗喻爱新,表明她是爱新觉罗家族中的一员,又表明她在晚年为培养儿童的日语能力而奉献自己的爱心。

          为了把班办成学校,从1993年起,金默玉在日本和北京之间奔波了数年,动用了同学、朋友、亲戚等一切关系,四处演讲,终于筹足了办学经费。1996年5月,位于河北廊坊市开发区的爱心日语培训学校正式挂牌。据有关部门确认,该校是当时国内设施最齐全的民办日语专修学校。

          上世纪90年代后期,正是在这所学校的基础上,建起了廊坊东方大学城。在晚年,她终于在廊坊有了一套完全用自己挣来的钱买下的房子。邻居们都知道这是个了不得的老太太。

          然而,金默玉却不觉得自己的一生有什么特殊。有时候想想,我这一生,到底干了点什么呢?她叹息着,看着手中的照片。照片上,14岁的她穿着白色的衣裙,像男孩子一样顽皮地微笑着。那时候,我可淘气着呢。她说,唇边泛起一个与当年一模一样的笑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2-7 07:1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