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559|回复: 0

纪晓岚与和珅结怨之谜:“竹苞”与“河深”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1-4-14 06: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纪晓岚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代文宗,他以真才实学和幽默风趣机敏的言谈传世,而和珅也凭借其口齿伶俐、办事机敏、善于应变的能 力著称,两人同为乾隆的宠臣,然而却积怨至深,何故?和珅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为满洲正红旗人,凭借其口齿伶俐、办事机敏、善于应变的能力以及他 儒雅的外表深得乾隆皇帝的宠爱,仅在乾隆四十一年(1776)之中,他连续升官,平步青云,独擅朝政二十年。
纪晓岚生于雍正二年(1724)六月二十五日,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代文宗。纪晓岚以其真才实学和幽默风趣机敏的言谈博得乾隆皇帝的喜爱。这样的两个人本来互不相干,却积怨至深,何故?历史上对其有着不同的解释说法,主要有如下几种说法:
一为竹苞说。

纪晓岚与和珅结怨之谜:“竹苞”与“河深”772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5448

有一年,和珅恰好改建府第,营造花园。和珅有意炫耀,在花园中建造楼台亭阁、假山溪水、奇花异草,应有尽有。为装点门面,又求名人题字题词,汇集名家书法。纪晓岚文才当时已名满京华,和珅自然也想到了他,请他为凉亭题匾额。
讽刺和珅的机会到了,但纪晓岚不动声色,热情接待和珅,并感谢他对自己的垂青。郑重其事地为花园的凉亭题写了竹苞两个大字。
有一天,乾隆皇帝想起了和珅刚盖好的新宅,于是萌发了要去看一看的念头,便来到和珅的新宅。乾隆皇帝在庭院里参观,忽然走到凉亭前站下,乾隆望着那块竹苞匾额,微笑着问到:和爱卿,此匾额是谁题写的?
回皇上,是纪大人所赠。和珅回答。
乾隆大笑起来,他笑完之后停了一会儿,说是呀,只有纪昀才能用这种方法和手段来嘲笑你
和珅心里一惊,茫然的问道:请圣上明示,小臣确实不理解竹苞二字如何解释。               
                       
               
乾隆又笑着说:这块匾的字,你应该拆开来讲,竹字拆为个个,苞字拆开为草包,意思是说和珅家的人,个个是草包,哈哈哈,这个纪昀啊。自此以后,和珅这个专会奉承的权臣跟纪晓岚结下了怨。
一说为河深说。
有次乾隆出行,由和珅、纪晓岚等人相陪,乘船沿运河南行,后来到一处河道众多的河口。在一条小河的入口处,两块岩石被水浪冲成许多小穴,人们叫它浪 窝,但那时人们缺乏常识,在民间广泛流传着一种说法,说那些浪窝是乌龟的寄居之所,说得通俗一些就是王八窝。乾隆在船上看这里浪窝很多,有些奇怪, 便问身边的纪晓岚:这两岸的坑穴,是些何物?

纪晓岚与和珅结怨之谜:“竹苞”与“河深”344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5448

纪晓岚正想为皇上解释,和珅却在一旁答道:圣上,这是纪学士的老家呀!
这是和珅戏弄纪晓岚,将那些王八窝说成是纪晓岚的老家,也就是骂纪晓岚是王八。然而乾隆不知道民间有关的传说,没有听出这层意思,见和珅多言,又是 答非所问,便让和珅别乱说。而纪晓岚很清楚和珅的意思,便对乾隆皇帝说:启禀万岁,这穴窝密集的地方,便是河深的地方。               
                       
               
乾隆还不明其意,问何以见得?河深与和珅二字音同,巧妙的回敬了和珅。纪晓岚又接着说:此段河水暗绿,波大浪多,惊涛拍岸,形成诸多浪窝,自然是河深的地方。乾隆觉得言之有理,但和珅却吃了个哑巴亏,怀恨在心,至此,和珅与纪晓岚便结下怨恨。
和珅虽也不乏机智、幽默与才学,但他深知自己在这方面不是纪晓岚等人的对手,因此在一些舞文弄墨或比试学问的场合,和珅则多是以包羞忍辱、甘拜下风的尴尬局面收场。和珅随驾泰山,因卖弄不成而现丑是有关这方面的民间流传的又一个故事。
乾隆乙酉年是乾隆登基三十周年。时值风调雨顺,天下太平,乾隆皇帝高兴万分。他想,古代有作为的帝王如秦始皇、汉武帝等,都举行过封禅大典,用以显示自 己统治英明,天下太平,江山稳固,也因此为后人称颂,他乾隆皇帝也取得了这样的成就,而且统治的疆域远远大于秦皇汉武之时,为何不可以搞一次封禅大典呢? 所以在这年初秋,便率领文武大臣到泰山行封禅大典。

纪晓岚与和珅结怨之谜:“竹苞”与“河深”161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5448

所谓封禅,是皇帝主持的最隆重的祀天大典。筑坛于泰山之顶以报天功,称为封,于泰山下小山除土以报地之功,称为禅。由于此礼极其神圣,各个朝代 并不常举行。据说上古有七十二位君王曾封禅,秦以来也只有秦始皇、汉武帝、东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少数几个君主举行过。               
                       
               
不少君主也曾憧憬于封禅之功,但未能实现,毕竟不是任何一位帝王都有资格和能力封禅的,稍有天变、灾荒,就可破坏必须具备的社会祥和、帝王圣明这一条件。封禅的队伍进得济南府后,歇息二日,饱览这里的湖光水色。
济南城内泉水众多,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碧波荡漾,风景秀丽。皇上住在大明湖西侧的花园。这是济南第一庭园,古木苍翠,曲水虹桥,幽静典雅。乾隆皇帝这天游兴很浓,便叫纪晓岚、和珅伴驾游湖。
君臣三人乘小船到了湖心历下亭。这历下亭建于北魏,朱梁画栋,壮丽轩昂,纪晓岚随皇上在历下亭里,欣赏周围的景色。只见宽阔的湖面上,阔大的荷叶随风摆动。岸边绿柳婆娑,楼台亭阁,掩映其间。四周景物倒映在湖水里,看得清清楚楚,不禁为这里的景色陶醉了。

纪晓岚与和珅结怨之谜:“竹苞”与“河深”440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5448

忽然间,乾隆皇帝问道:这个亭子历史悠久,风景佳绝,可曾有文人骚客所做诗文?和珅想讨好皇上,马上应声说:有
乾隆皇帝和纪晓岚等着听他的下文,谁知和珅张口结舌,说到这里没有词了,眼睛眨巴了半天,也没有想起一句诗来。               
                       
               
纪晓岚却答道:臣早年读《杜工部诗集》,记得杜甫有诗题为《陪李北海宴历下亭》,其中有两句,曰: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好!好!乾隆皇帝连声称赞,和珅在旁羞得满脸通红。
济南是有名的泉城,泉水众多,金代曾立泉碑,列举了七十二处有名的泉水,其中最吸引人的当数趵突泉、黑虎泉和珍珠泉了。趵突泉主泉分为三股,喷高三 尺有余,状如三堆白雪。黑虎泉从三个石雕的虎头中喷出,如三股瀑布,水声喧腾,如虎啸风吼。珍珠泉清碧如翠,当中冒出一串串白色气泡,像喷出万颗珍珠,千 姿百态,让人赏心悦目。乾隆君臣游历于湖光水色之间,兴致盎然,一边观赏,一边品评。
乾隆皇帝问起二位侍臣:常说济南有四大名泉,朕今日看了三泉,尚有一泉,叫什么名字?

纪晓岚与和珅结怨之谜:“竹苞”与“河深”175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5448

纪晓岚答道:如果微臣记得不错的话,那就是金线泉了。
对,对!乾隆皇帝点着头,你可曾到过那里?
臣尚未去过。只是初到之日,臣向府尹要来一部济南府志,看了上面的记载。纪晓岚答道。
好,好!你勤勉上进,实属可嘉。乾隆皇帝夸赞道。
和珅在一旁听着心里酸溜溜的。自己肚里的墨水,自然比不过翰林出身的纪晓岚,但让他生气的是这个纪才子也太不留情面了,你只要说声记不起来了,不就完事了吗?免得在皇上面前显着你们都有学问,就我和珅无知浅薄,如此等等。               
                       
               
纪晓岚的嬉笑怒骂融于他的文字当中。使得和珅因此对纪晓岚怀恨在心,也常常寻找其他的机会予以报复。
在民间,纪晓岚是一位才华四溢、忠直正义的人物,有关他的故事广为流传。他31岁中进士,入翰林院做庶吉士,继授编修,因为擅长词对而被乾隆留在身边,升为侍学士。但纪晓岚一生并未做过一天大学士,只是在临终前勉强做了一个月的协办大学士。
纪晓岚一生著述甚丰,既有以官方身份主持编纂的《 四库全书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等,也有以私人身份著述的《 阅微草堂笔记 》。纪晓岚入主四库馆,惨淡经营了13年,编纂的《 四库全书 》几乎囊括了乾隆以前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典籍。正是因为主管如此浩大的编书工程,才使他青史留名。

纪晓岚与和珅结怨之谜:“竹苞”与“河深”743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5448

幼小孩童不怕鬼
纪晓岚小时候,正是鬼神之说盛行的时候,人们或多或少地相信,在这大千世界上,还到处游荡着一种人类以外又非动物的精灵。纪晓岚也深信世界上有鬼,但是鬼并不可怕,它们甚至可以像人一样对待。
据传在一个秋天的夜晚,纪晓岚在塾馆中读书到深夜,一个人打着灯笼去茅房。茅房早有一个人蹲在那里,在幽暗的灯光下,纪晓岚看不清那个人是谁,就问了一声:谁呀?我是鬼。蹲着的人低头说话。               
                       
               
虽然遭受挫折,纪晓岚还是义无反顾地再次投身仕途。返京的当年10月,纪晓岚迎銮密云,正值土尔扈特部归顺,龙颜大悦,纪晓岚作了文章进献,得乾隆皇帝嘉奖,复授翰林院编修。
1773年,朝廷开四库全书馆,纪晓岚得大学士刘统勋的推荐,被乾隆皇帝任命为四库全书馆总纂修,这一年纪晓岚刚好50岁。对他而言,总纂《四库全书》是其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前后花费10年之功。
因整理《四库全书》、纂修总目有功,纪晓岚此后平步青云:被提拔为内阁学士;授兵部侍郎、御史、礼部尚书;又调任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1805年2月,纪晓岚离开人世,当时他已升任为协办大学士18天。

纪晓岚与和珅结怨之谜:“竹苞”与“河深”409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5448

晚年的纪晓岚,虽官高名显,但在乾隆皇帝眼中始终是文学侍臣,形同俳优。1785年,员外郎海升殴死发妻,身为左都御史的纪晓岚参与审案,被乾隆皇帝斥 为无用腐儒;1786年,御史曹锡宝弹劾和珅家奴刘全仗势招摇,此事与纪晓岚无关,而乾隆皇帝在上谕中明确怀疑纪晓岚,揣度他对和珅心怀不满而暗中唆 使,此事后来虽未牵扯到纪晓岚,但纪晓岚内心之恐慌可想而知,因此言行也愈发隐忍顺从,闲居之时也只是独坐焚香著述而已。至于乾隆皇帝驾崩之后,嘉庆皇帝 即位,更是将纪晓岚当做元老对待,有客气而无实质上的任用,否则也不会到他行将就木才予其大学士之衔。
但是不管怎样,纪晓岚做官做到 死,在学术盛兴的乾嘉时期,这种选择也是耐人寻味的。同时期的大诗人、思想家袁枚,年长纪晓岚8岁,少年成名,高中进士并选为翰林院的庶吉士,但却没有留 下来,而是外放知县,仕途辗转十几年后归隐随园,寄情山水;同年进士钱大昕,和纪晓岚齐名,人称南钱北纪,亦在盛年辞官,致力于学术;同一时期在史学 上有很高成就的章学诚,考中进士、外放官员之后选择不去对比这些学者,作为学者的纪晓岚是世俗的,作为官员的纪晓岚则是孤寂的、无奈的。
纪晓岚集官员、学者、作家等多种身份于一身。若从价值角度论,他首先是一位学者,留下了《四库全书》,在学术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这是纪晓岚自作的挽联,也是对他一生经历的真实写照。
               
                       
               
纪晓岚听了一愣,看那鬼觉得也没什么可怕的,便笑着说了一声:鬼也会屙屎,没听说过。那鬼低头不语。纪晓岚的灯笼没有地方放,看那鬼的大头顶平平 的。于是,他就把灯笼往它头上一放,说道:你是个善鬼,这次你干点儿好事,给我顶会儿灯笼吧!那鬼等纪晓岚解完手,把灯笼交还给他说道:你好大 胆!纪晓岚笑哈哈地摸摸鬼的头,说道:小鬼小鬼你好大头!然后他又狡猾地笑道:小鬼儿,你为我顶灯笼,我也没什么可赏你的东西,就赏你块煎饼吃 吧。说着这话,他把一直捏在手中的那张刚才用过的手纸,塞进鬼的嘴里。鬼闻到一股臭味,明白塞进嘴里的是手纸时,嗥地大叫一声,跑出茅房不见了。

纪晓岚与和珅结怨之谜:“竹苞”与“河深”990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5448

纪晓岚也不追赶,笑得腰都直不起来了,同窗的学童听到叫声赶来时,纪晓岚一走三晃地笑着,大家莫名其妙,回到屋中询问,都听得大笑起来。
立身之地好风水
纪晓岚祖籍是江苏应天,遵奉朝廷迁大户实畿辅的诏命,纪晓岚的父亲带领家人,千里迢迢奔向直隶。
从江苏到直隶,虽然仅隔山东一省,但人地两生,直隶又地面宽广,官府也未指定移民何处定居。途中,纪晓岚一家一直在盘算着,到哪儿去好呢?正当在没有主意的时候,在徐州遇上了一个算命的先生。纪晓岚立即来了兴趣,心想何不向他问上一问,请他给指个明路,心里有个实底。               
                       
               
然而,当纪晓岚将要算的事讲明后,算命先生用手指掐算了一回,说道:你向前走吧,待见到车上树、牛上房的地方,那便是你安家落脚的地方。这下子,可 使得纪晓岚为难了。他想,车怎么能上树,牛怎么能上房呢?看来,这是算命先生在瞎蒙人了。可是,也无奈,只好这样走着看。纪晓岚跟随着全家人,越过山东 境,便入了直隶界。经吴桥,过东光,穿越交河诸县,一路上都没有见到适意的地方。
这天,他们全家进入了献县境内,来到了一个古镇。时当 初夏,天色将午,一家人只好停车,来到一棵树的树荫下歇息。树荫下,坐着几个妇女,一边说笑,一边纺线。这儿是一个偏僻的地方,从来没有见过什么大官。今 天忽然有位大官从这里路过,穿着奇异,车饰华丽,马铃摇脆,自然都感到新奇无比。于是,那些在田里做活的,在家里闲居的,无论是大人或是小孩,都跑到这里 来看官儿。那些用纺车纺线的人怕人多踩坏了纺车,于是索性便把纺车举起,挂在这棵树的树丫上了。

纪晓岚与和珅结怨之谜:“竹苞”与“河深”816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5448

碰巧,在这株大树北面不远的地方,有个由高向低的坡坎。一户穷人家,在那个坡坎处盖了一个房子。这房子一面利用坡坎挖掘成墙,一面再另砌新墙,上面苫上 盖。由于前来看官儿的人多,再加上喧嚷声大,把正在附近吃草的一个牛犊吓惊了。那牛犊儿没处去,就沿着那个坡坎跑到了这家房顶上了。
这 时,纪晓岚抬头一望,看见了摇挂在树上的纺车;一回身,又看见了跑上地窨子房顶的牛犊儿。于是,他心机一动,拉着父亲的衣袖说:你看,这不是车上了树、 牛上了房吗?咱们就住在这儿吧!纪晓岚的父亲看了一看,接着又打量了一下这里的地形地貌,只见这里三面环河,一面着陆,交通豁达,树木繁茂,物产丰饶, 真也是个好地方。于是便在这儿定居下来。古代的人都迷信风水,纪晓岚相信,就是家人选择的这一块风水宝地,才有了他以后的博学才华和高官厚爵。               
                       
               
做官学会宿命
清代文献中都有记载,纪晓岚是个大胖子,喜欢用大烟袋锅子。他大约从三十岁以后开始发胖,身材偏矮,远远地望去犹如水桶一般。而纪晓岚的对头和珅,则是乾隆年间著名的美男子,精通满、汉、藏等多种语言,尤其擅诗文。乾隆用人不仅要能干的,还喜欢长得英俊的。
相貌丑陋却偏偏又碰上乾隆,所以即使他再才华横溢,也难得到真正的重视,只能以文字安身立命。?晓岚只能做乾隆的词臣,而难以做乾隆的宠臣、重臣。他一 生中两次任乡试考官,六次任会试考官,三次任礼部尚书,均是这种际遇的体现。这种官职并无重权、实权,只是大清朝廷的摆设而已。

纪晓岚与和珅结怨之谜:“竹苞”与“河深”886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5448

即便是乾隆派他出任督察院,因判案不力,本应受罚,乾隆却说:这次派任的纪晓岚,本系无用腐儒,本来只不过是凑个数而已,况且他并不熟悉刑名等事务,又是近视眼,他所犯的过错情有可原。可见,皇帝并不对他寄予厚望。
有一次,内阁学士尹壮图指陈弊政,称各省督抚声名狼藉,吏治废弛。我经过各省地方,问起官吏的好坏,人们都皱眉叹息,各省风气大抵皆然。由于这些话 惹恼年岁已高、再也听不进忠言的乾隆,结果军机大臣要将尹壮图拟斩。尹壮图之父尹松林与纪晓岚是同年进士,当纪晓岚打算为尹壮图求情时,乾隆勃然大怒,当 即骂道:朕以你文学优长,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尔何妄谈国事!原来,皇帝让纪晓岚总纂《 四库全书 》,并不是真正把他当成独当一面的重臣。               
                       
               
民间传说中,纪晓岚与和珅的关系经常形同水火,势不两立,更有许多 逸事传说,讲述纪晓岚如何捉弄和珅。有一次和珅在宰相府内修建凉亭一座,需要一幅亭额,便求纪晓岚题字,结果纪晓岚爽快答应,题以大字竹苞。这二字出 自《 诗经小雅斯干 》,人们常以竹苞松茂颂扬华屋落成,家族兴旺。和珅得到纪晓岚的题字,大为高兴,就高高挂在书亭上。乾隆偶尔临幸和珅宅第,一见纪晓岚题字,马上就知 道了纪晓岚是在捉弄和珅。
他笑着对和珅说:纪晓岚是在骂你们一家个个草包呢。结果和珅对纪晓岚恨之入骨,几次进谗言,参奏纪晓岚。

纪晓岚与和珅结怨之谜:“竹苞”与“河深”504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5448

其实,在历史上,纪晓岚与和珅维持了良好的关系。和珅是乾隆的宠臣,纪晓岚是一个聪明的知识分子,当然不会去得罪和珅。乾隆晚年,纪晓岚好友、御史曹锡 宝欲弹劾和珅,纪晓岚虽为朋友担心,但也仅以宋人《 咏蟹 》诗相赠:水清讵免双鳌黑,秋老难逃一背红。意思是说,现在弹劾和珅,恐怕时机不够成熟。
但曹锡宝没有听从纪晓岚的告诫,毅然上书,指参和珅。结果乾隆大怒,要将曹锡宝治罪,此时的纪晓岚在乾隆面前竭力表白,声称自己毫不知情。结果由于他表现得过于露骨,反而使乾隆认为纪晓岚正是幕后指使者。可见,纪晓岚怎么会把自己树立成和珅的对立面呢?               
                       
               
晚年的纪晓岚,常以弈道为喻,言其心志。这是一种非常世故的态度,也是纪晓岚从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积累出来的经验。纪晓岚久任官场,官职也不低,能够在官 场之中左右逢源,肯定有他的为官之道。这种为官之道,正是各不得罪,尽量保持中立的身份。而他长期追随乾隆,游山玩水,吟诗作对,阿谀奉承之作居多,也可 见其为人。从纪晓岚这种性格特点来看,他不会与和珅发生正面的冲突。
晚年的纪晓岚,虽官高名显,但在乾隆皇帝眼中始终是文学侍臣,形同俳优。1785年,员外郎海升殴死发妻,身为左都御史的纪晓岚参与审案,被乾隆皇帝斥为无用腐儒。

纪晓岚与和珅结怨之谜:“竹苞”与“河深”452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5448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的这句词道出的是传统中国人心底的英雄梦:帮助君王一统天下,留下美名世代传扬。到了清代中期,情况出现了 变化乾隆皇帝要一统天下思想文化,于是疆场厮杀转为文化清理,风云际会,纪晓岚肩负起历史的重任,成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下简称《四库全 书》)的总纂官。
此前,这位大名鼎鼎的学者曾点评过许多学术典籍与名家诗歌,也撰写过家喻户晓的《阅微草堂笔记》,然而这些都无法与《四库全书》相媲美。《四库全书》成为纪晓岚一生最大的荣光。这荣光的背后,是一个学者型官员载浮载沉的人生道路。               
                       
               
记载自己的奇遇
1724年,纪晓岚诞生于河间府献县(今河北沧县)崔庄。他的出生被附会了种种神奇之说:祖父纪天申梦见一道火光闪入楼中,随后纪晓岚出生;还有人说纪晓岚是火精转世:献县自五代时期就有驱赶火精的习俗,相传火精为女性,赤身出现在火光中。
纪晓岚出生前一天,当地又发现了火精,人们敲打铜器来驱赶,火精闪入纪家,这时纪晓岚出生,耳垂有穿痕,脚白而尖,状若缠足,像极了火精;除了火精转世 外,还有蟒精、猴精投胎的传说:纪家附近有大蟒,纪晓岚出生之后,大蟒消失;纪晓岚从小喜欢吃榛栗梨枣,一吃就停不住口,性子又喜动,无事也不能安坐片 刻。这种附会还联系上了纪晓岚的名字,他名纪昀,字晓岚,昀意为日光,以它为名就是和光怪有关。

纪晓岚与和珅结怨之谜:“竹苞”与“河深”326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5448

在野史传说中,名人的诞生常伴有异象发生,可是像纪晓岚那样出生之后还总是有神奇表现的就很少见了:两三岁时,几个身穿彩衣、佩戴金钏的泥娃娃和他一起 玩耍,亲切地叫他弟弟;四五岁时,纪晓岚两目如炬,在黑暗的地方看东西没有丝毫障碍,七八岁后,视力才慢慢变得像普通人一样;31岁考进士前问卦,测了一 个墨字:黑部拆开是二甲第四名,下面四点是庶字脚,士为吉字头,预示进翰林院作庶吉士,后来果然如此;不惑之年任福建学政时,试院里唐柏 的树梢上夜现两位红衣人,向他拱手作揖,渐渐消失这诸多奇景,并非坊间传闻,乃是纪晓岚自己说的,都可以在他撰写的《阅微草堂笔记》里找到。
不光纪晓岚如此,据他讲,他的一些亲友也多有离奇经历,如果把《阅微草堂笔记》里面纪晓岚及其家人朋友的种种离奇遭遇汇集起来,大概可以编作一部清人奇遇记。               
                       
               
容貌丑陋的近视眼
读者一定很想知道,有着各种传奇经历的纪晓岚到底是什么样子。根据清代人的描述,他貌寝、短视,也就是说,不光容貌丑陋,还是个近视眼,个子好 像也不高。不过,纪晓岚生性机敏,喜欢嘲谑,小时候一起读书的同学,长大后同朝的官员,都没少受他的戏弄。他的恶搞往往和文字有关,出人意表却又在情理之 中。
有一次,年幼的纪晓岚和邻家几个小孩踢藤球,刚好踢中路过的知府轿子。知府拾起藤球,孩子们派纪晓岚前去要。知府见其出众,就出了 一副对联给他:童子六七人,独汝狡。纪晓岚说:太守二千石,唯公要是你把球还我,就是唯公廉;要不还便是唯公贪了。知府叹其聪敏,于 是把球还给他。

纪晓岚与和珅结怨之谜:“竹苞”与“河深”366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5448

长大后的纪晓岚,对文字更是机敏。一年夏天,宫中新添了不少扇子,乾隆皇帝命纪晓岚为自己最喜欢的一把扇子题字,选的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七绝诗《凉州 词》。这首诗的原文是: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在题写中,纪晓岚却不慎把黄河远上白云间的间字漏 掉了。
乾隆皇帝看完后,很不高兴地把扇子丢回给纪晓岚,说他有欺君之罪!纪晓岚一看才知道漏写了一个字,他不慌不忙,缓缓地说:启禀 圣上,这不是诗,而是一首词,让微臣吟诵给圣上听: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经纪晓岚这么一断句,一首 《凉州词》果然由诗变成了词。乾隆皇帝哈哈大笑,连连夸赞纪晓岚机敏过人。               
                       
               
纪晓岚还是一个真性情的人,易喜 易怒,喜欢道听途说,到处讲述自己的离奇经历,甚至屡屡对好奇者脱下鞋袜,展示自己那宛若裹足的尖脚。他的日常生活也迥异于常人:不吃米面,饮食以肉为 主,一顿两三斤;虽喜食肉,却绝不吃鸭肉,总觉得鸭肉腥秽,难以下咽,一次不慎误食,立刻大吐;善吸烟,用一支很大的烟锅,人称纪大锅。
纪晓岚确实是一个有趣的人,关于他的奇闻异事从乾隆时期就开始广为传播。人们欣赏和喜爱他的机智,又在流传中添油加醋地加以演绎,甚至无中生有,把不相 关的事,如与和珅的水火不容也附会在他身上。实际上,历史上的纪晓岚从来没有戏弄过和珅,反而在好友曹锡宝上折弹劾和珅时从旁劝阻。纪晓岚之所以被塑造成 影视剧中不惧权威的理想人物,只是凝聚了民间对其幽默、正直、机智和才学的想象。

纪晓岚与和珅结怨之谜:“竹苞”与“河深”33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5448

朝中宠臣变成阶下囚
作为传奇人物,纪晓岚的幽默机智遮掩了他的真性情;作为官员,他的飞黄腾达掩盖了他的坎坷与心酸。
纪晓岚和其他人一样,是通过科考进入仕途的。相比于屡试不第的蒲松龄,纪晓岚幸运得多:17岁应童子试,成为秀才;24岁参加乡试,名列第一;31岁高中进士,廷试二甲第四名,赐进士出身,选为翰林院的庶吉士,从此开始了他漫长的文学侍臣生涯。               
                       
               
纪晓岚在翰林院期间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扈从伴驾,写作词章。乾隆皇帝也是一位诗人,创作了大量诗歌,所以纪晓岚写作了不少恭维、唱和的诗作。这类诗歌往往 四平八稳,以歌功颂德为主,现在看来无甚意味,但在当时对于纪晓岚来说却非同一般。它们为纪晓岚赢得了乾隆皇帝的欢心,得到天语嘉奖,而乾隆皇帝的赏 识,对纪晓岚的一生都有决定性的影响。
从1756年进入翰林院,到1768年晋升为侍读学士,纪晓岚度过了一段顺利平静的时光。因为乾 隆皇帝的赏识,他得以步步高升:1763年官任福建学政,升侍读;1768年,按常规本来应该外出任职,准备补授贵州都匀府知府,但乾隆皇帝因为他学问素 优,认为出任地方官员不能尽其所长,特命加四品衔,留任左春坊左庶子,提拔为翰林院侍读学士。这种破例提拔在当时社会是很荣耀的。然而,就在纪晓岚春风得 意、踌躇满志的这一年,人生出现戏剧性的逆转,获罪落马,昔日朝中宠臣,今日阶下罪囚,被发配到乌鲁木齐。

纪晓岚与和珅结怨之谜:“竹苞”与“河深”988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5448

导致纪晓岚人生出现重大转折的是卢见曾案。1768年,刚刚上任的两淮盐政尤拔世向盐商索贿不成,上奏折揭发上一任盐政普福,说他在任职期间营私舞弊、 挪用公款,由此引发乾隆皇帝的震怒,下令彻查。因历任盐政均有营私侵蚀行为,已退休很久的两淮盐运史卢见曾也被捕入狱,乾隆皇帝下令即行严密查封,无使 少有隐匿寄顿。然而查抄卢家时却发现他家中没有什么值钱之物,乾隆皇帝很生气,认为是有人通风报信,使得卢家转移了财产。随后,查明通风报信的人就是纪 晓岚。
纪晓岚和卢见曾是什么关系呢?纪晓岚有3子3女,长女嫁给了举人卢荫文,而卢荫文的祖父就是卢见曾。当时纪晓岚已晋升为侍读学 士,得以出入宫廷,听到一丝风声后就告诉女婿卢荫文,朝廷正在查办两淮盐务。卢荫文随后又见到了过从甚密的郎中王昶,王昶告诉他是历年盐引的积弊被揭发 了,于是他赶紧送信回家。结果自然是悲惨的,纪晓岚和王昶因泄密获罪,主犯卢见曾则死在狱中。               
                       
               
纪晓岚的这段 经历在史书上找不到什么痕迹,民间的版本却是生动有趣:纪晓岚既担心姻亲,又顾虑惹祸,于是用空白信封密封了盐和茶叶,命人连夜送往卢家。卢见曾最初不 解,再三揣摩,悟出了其中的秘密:盐案查(茶)封,于是马上转移资产。民间还流传着纪晓岚应对乾隆皇帝讯问的精彩回答:皇上严于执法,合乎天理之大公; 臣惓惓私情,犹蹈人伦之陋习。乾隆皇帝闻言,为之一笑。
戏说虽然精彩,但是纪晓岚的人生确实因此发生重大转变。他被贬戍乌鲁木齐约两年半的时间,因其文采出众,在戍所主要做文案工作,行动也比较自由,并未因此受多少苦,反而因为西域的风土人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闻。

纪晓岚与和珅结怨之谜:“竹苞”与“河深”48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5448

1770年,纪晓岚47岁时,受乾隆皇帝恩命赐还,于次年6月长途跋涉回到北京,再入翰林。
做官做到死也是一种选择
初入翰林,为新科进士;再入翰林,为赦罪犯人。当年挥斥方遒的青年,此时已深刻体会了世事无常和人生艰难,不复当年心态。人生快意果有失,一蹶万里随 戎旃,这是对以前快意人生的后悔;少年意气已萧索,伤禽宁望高飞翻,这是对前途莫测的恐惧;毋乃怪我趋营猛,讽我宴坐娱林泉。拈花微旨虽默契,拂 衣未忍犹留连,这是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友朋知己尚必报,况乃圣主恩如天,这是彷徨之后决意仕进的选择这些诗句都出自纪晓岚刚从乌鲁木齐返京后写 作的《幽篁独坐图》,非常真实地反映了他当时的心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2-7 22:0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