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88|回复: 0

赵云怎么死的?赵子龙是怎么死的?赵云死因真相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1-6-15 15: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蜀国的一代名将赵云,一生征战无败绩被世人称为常胜将军。不管是关羽、张飞还是张颌、吕布都是死于非命,而他是《三国演义》里难得少见的得以善终的人,按照佛家语来说就是,长寿而得大往生,像沉睡一样安然逝去。

赵云怎么死的?赵子龙是怎么死的?赵云死因真相120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5854

关羽、张飞等人死得壮烈,他们与历史上所有名将一样,最后的归宿在战场,轰轰烈烈的厮杀便是他们最后走向死亡的仪式,然而,赵云之死却非豪杰般的壮烈而是平淡离去,而他就像永远沉睡下去的人,身处乱世却带着平静离开,从此三国的恩怨再与他无关。乱世的喧嚣和死亡的安然两者相辉映,赵云的死反而更令人印象深刻。赵云去世后,留给人们太多的猜想,对于他的死也众说纷纭。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赵云是病死的;二,赵云死在他夫人的绣花针下。
赵子龙,本是常山真定人。其身高八尺余,个性宽和,武艺高超,擅长使用长枪,富有领导力。袁绍和公孙瓒对阵于北方时,赵云率领义军投奔公孙瓒。当时刘备在公孙瓒旗下,对于赵云的为人处世特别欣赏。赵云和刘备也意气相投,结为至交,最后赵云投靠了刘备,成为了刘备手下的一员大将。他一生的主要时间都致力于刘备的后勤管理,上战场的时间基本不多,即使上了战场交锋,也多胜仗,因此又称为常胜将军,在军中活到七十几,居然没受什么伤,善始善终。
《三国演义》中有说,值蜀国兵强马壮、粮草充足、物资齐备之时,丞相诸葛亮誓师北伐,临行前大宴诸将,可是突然刮起一阵大风,连门庭前的松树都吹折了,于是丞相占卦,挂相显示蜀军之中将折损一员大将,随即报传赵云二子求见丞相,诸葛亮大惊道,莫非此人就是赵子龙,结果还真被诸葛亮说中了,正史上也并没有清楚记载,赵云是怎么死的,甚至他多久死的,在史学界仍是个谜。但是大部分人还是倾向于,赵云是自然病死的。               
                       
               
在谈到另一种说法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个女人,这个女人是赵云的妻子,赵云的妻子虽然史书上确实没有明确记载,但在后世的小说中,他有两个甚至三个妻子的说法。赵云曾有两个妻子,第一个老婆叫李鸿雁,因黄巾军屠村致死当时妻子已经怀孕所以他的第一个孩子不知是男是女,没出生就死了。后来赵云在常山飞云道长门下学艺,发誓要为妻儿报仇,加入袁尚大军讨伐黄巾军有点名气,随后讨伐董卓的时候认识了马超的妹妹马文璐并结为夫妻,他俩还育有二子,赵统和赵广。
据说,赵云在军中活到了七八十岁的年纪,一天就在给赵云洗澡的时候,看见赵云的皮肤白皙,竟无一点伤痕,妻子疑惑,在沙场点兵的丈夫怎么可能没有受过一点伤,出于好奇,他的妻子就用绣花针扎了一下赵云。谁料到,赵云竟然血流不止,这可把他妻子吓坏了,连忙用手去堵但为时已晚,死之前赵云还颇有感慨说到:我在疆场上无败仗,不曾受过半点伤,没想到今天竟死在自己妻子的绣花针下。
这一说法,很显然是缺乏依据的,我们仔细思考下,一个常人怎么会安然度过几十年,不受一点伤,这不符合逻辑。再说,作为赵云的妻子,与他朝夕相处,又怎会不清楚他身上有没有伤,何以在赵云七八十岁的年纪,才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看到丈夫身上无一处伤痕,这于情于理都解释不通。由此可知,这多半是后世小说家们为了增加其传奇性而捏造的。
病死抑或战死,赵云的真真假假,所有答案都随着他的逝去而永远沉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他身前坦荡、正直、勇猛、忠义,却没想到死后为世人留下了这么大个疑惑。               
                       
               
仅从《三国演义》的角度来看,赵云的勇武不在吕布之下,位列蜀汉五虎上将之一,智谋来说人称之为常胜将军,但未曾有过像关羽那样,独挡一面守荆州等大任。深得刘备等人的信任,还曾保护刘备前往东吴娶亲,单骑救主可谓扬名天下,诸葛亮第一次伐魏失败,赵云保存了有生力量,从而受到诸葛亮的大加赞赏,但又婉言拒绝了奖赏,可谓是忠勇双全。作为一个臣子,赵云真的是很靠谱的人,做事低调,办事踏实。他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而受到众人褒贬不一的评议。

赵云怎么死的?赵子龙是怎么死的?赵云死因真相141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5854

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不单纯是好坏、对错就能判定的,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娃娃,政治就是政治,是没有对错之分的。赵云作为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他的一生也并非好坏二字就能简单作结的,我们要透过历史的尘埃,努力看到一个真是的赵子龙。赵云一生低调,没有朋党,不徇私枉法,甚至于两次推辞赏赐,但是千百年来人们对他的评价却褒贬不一。刘备:子龙一 身是胆也。钟惺《史怀十七卷》:观云本末,自是大臣局量,不独名将而已。赞美的同时,批评声也接踵而至,说赵云只不过是刘备身边的一个保镖,统军能力不行,又对主公唯唯诺诺,终其一生,智能成为一个名将而非大将。面对是非褒贬,我们应该如何对赵云作评价?
赵云,字子龙,汉末三国常山郡真定人,汉族。初从公孙瓒,后追随刘备。曹操取荆州时,刘备败于当阳县长阪,他力战救护甘夫人和刘备的儿子刘禅。刘备得益州,任为翊军将军,帮助攻取汉州。建兴六年(228年),从诸葛亮攻关中,分兵拒曹真主力,以众寡不敌,退回汉中。次年卒。他曾以数十骑拒曹操大军,被刘备誉为一身都是胆。
他在刘备麾下的只要职务是禁军统领,而赵云统军的能力虽然在演义里很少提及,这跟他带兵作战的机会不多有关,还跟他的职务有关,他是禁军统领,这一职务非亲信心腹智勇足备之人不能胜任,由此可知,刘备对其是极其信任的。赵云之所以没有留下斩将夺关的辉煌战绩,是因为中军与外军的分工和职责是不同的。中军重防守,鲜有主动出击,因此他也很难有像关羽、张飞一样,在战场与敌人正面交锋。这使赵云少了很多立功的机会,当然这和赵云不长于谋略也是有关的。
不可否认的是,主要中心在后方的赵云,如果遇上带兵上前线的机会,他在战场上变现也是很令人满意的。他在战场上最出名的事情主要有四件。其一,刘备夺取荆南,赵云领桂阳太守,代赵范,他的太守之职做得是相当敬业,当时赵云以偏将军身份从平江南,即随刘备参与了平定江南四郡的军事活动,而后赵范迫降,赵云取代赵范任桂阳郡太守,桂阳能够成为刘备的囊中之物全靠赵云用计。               
                       
               
其二,入川。赵云和诸葛亮张飞作为第二批部队入蜀。三人兵分三路,赵云定江阳、犍为。蜀道十二郡,赵云夺取其二,不可不谓有功。其三,汉中之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刘备曹操处于对峙状态,刘备方面唯一的战绩就是赵云汉水空营,曹军堕水死者众。
其四,伐吴。赵云未随亲征,后领军都督江州以接应刘备。虽战绩不多,但赵云参与了刘备在荆州开展的所有重大军事行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另外,赵云虽然没有比较大型的战役指挥记录,但是在作战中所表现出的兵精将勇,可以说是有目共睹的。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赵云说到底不是关张这样才绝惊艳的将领,但是他在几乎在每次军事行动中都很好的达成了作战意图,其中并非无波折风浪,却不少一厘也不多一分。
赵云几乎不做不对的事情,除了能力确实不如关张这样的名将以外,也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地方,他的当着禁军统领把刘备的后方管理得很不错,解决了刘备的后顾之忧,但太过逆来顺受了,凡事都考虑的太过周到,反而做事畏首畏尾的。谨慎,是赵云最大的优点也是他最致命的缺点。如演义中,在刘备跃马过溪后,刘备被曹操引出了宴席,赵云察觉有异转而去追这二人,却不肯轻易入城,云再欲入城?又恐有埋伏,遂急引军归新野。这里赵云的冷静细心却让刘备险些送命,这样的性格就使到赵云的创造性思维受到约束。
又如在演义中一回:孔明聚众将于堂上,问曰:今葭萌关紧急,必须阆中取翼德,方可退张合也。法正曰:今翼德兵屯瓦口,镇守阆中,亦是紧要之地,不可取回。帐中诸将内选一人去破张合。孔明笑曰:张合乃魏之名将,非等闲可及。除非翼德,无人可当。此时,老将黄忠主动请缨,赵云却没有动静,为什么赵云不去积极争取呢?因为他谦恭,与世无争,不喜好强出头,一切听从安排,当然不能成大器了,也就难怪赵云一辈子的地位都很低。
赵云并非完人,就算是吕布也有三姓家奴的臭名,但没人就否定吕布的英勇。赵云也是,他是三国时期不完美的英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2-8 09:2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