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15|回复: 0

韩信简介:韩信之死真相,刘邦为什么要杀韩信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1-7-14 12: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韩信为平民,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未被推选为官吏,又无经商谋生之道,常常依靠别人糊口度日,许多人都讨厌他。 韩信的母亲死后,穷得无钱来办丧事,然而他却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要让那坟地四周可安顿得下一万家。
当时下乡南昌亭长见韩信非凡夫俗子,韩信曾经多次前往下乡南昌亭亭长处吃闲饭,接连数月,亭长的妻子嫌恶他,一早把饭煮好,在床上就吃掉了。开饭的时候,韩信去了,却不给他准备饭食。韩信也明白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最终离去不再回来。

韩信简介:韩信之死真相,刘邦为什么要杀韩信319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6149

韩信在城下钓鱼,有几位老大娘漂洗涤丝棉,其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就拿出饭给韩信吃。几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毕。韩信很高兴,对那位大娘说:我一定重重地报答老人家。大娘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
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佩带刀剑,其实是个胆小鬼。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
陈胜、吴广起义后,项梁也渡过淮河北上,韩信此时带着宝剑投奔了项梁,留在部队,默默无闻。 项梁败死后,又归属项羽,项羽让他做郎中。 韩信多次给项羽献计,项羽不予采纳。 刘邦入蜀后,韩信离楚归汉,做管理仓库的小官,依然不被人所知。 后来韩信坐法当斩,同案的十三人都已处斩,就要轮到韩信了,韩信举目仰视,看到了滕公夏侯婴,说:汉王不打算得天下吗?为什么杀掉壮士? 夏侯婴觉得此人话语不同凡响,看他相貌威武,就放了他,同他交谈,很欣赏他,于是进言刘邦。刘邦只封韩信一个管理粮饷的官职,没有发现他与众不同的地方。               
                       
               

韩信简介:韩信之死真相,刘邦为什么要杀韩信495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6149

结缘萧何
韩信多次同萧何交谈,萧何也十分赏识他。 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实为排挤到汉中),从长安到达南郑,就有数十位将领逃亡。韩信估计萧何等人多次在刘邦面前举荐过自己而刘邦不用,也逃走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走,来不及向刘邦报告便去追赶韩信。军中有人向刘邦报告丞相萧何逃跑了。刘邦大怒,如失左右手。
隔了一两天,萧何回来见刘邦,刘邦又是生气又是喜欢,骂道:你逃跑,是为什么? 萧何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 刘邦问道:你去追回来的是谁? 萧何说:韩信啊。 刘邦又骂道:军官跑掉的有好几十,你都没有追;倒去追韩信,这是撒谎。 萧何说:那些军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大王假如只想老做汉中王,当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罢了。 刘邦说:我也打算回东方去呀,哪里能够老闷在这个鬼地方呢? 萧何说:大王如果决计打回东方去,能够重用韩信,他就会留下来;假如不能重用他,那么,韩信终究还是要跑掉的。 刘邦说:我看你的面子,派他做个将军吧。 萧何说:即使让他做将军,韩信也一定不肯留下来的。 刘邦说:那么,让他做大将。萧何说:太好了。 当下刘邦就想叫韩信来拜将。萧何说:大王一向傲慢无礼,如果任命一位大将,就象是呼唤一个小孩子一样,这就是韩信离去的原因。大王如果诚心拜他做大将,就该拣个好日子,自己事先斋戒,搭起一座高坛,按照任命大将的仪式办理,那才行啊! 刘邦答应了。那些军官们听说了,个个暗自高兴,人人都以为自己会被任命为大将,等到举行仪式的时候,才知道是韩信,全军上下都大吃一惊。               
                       
               
刘邦为何要杀韩信:张良为何不阻止刘邦杀韩信?
张良是个足智多谋的人物,也是西汉三杰之首。他和萧何韩信为了刘邦打天下立下盖世功劳。天下平定之后,张良积极隐退,称病不出,跟着赤仙子学道,被封为留侯。他为何面对刘邦与吕后的屠刀,不去救韩信。
其一,张良基本上属于刘邦一党,他对刘邦太崇拜了,而且跟随刘邦较早。韩信跟随刘邦较晚,事实上韩信和张良基本上没有交集,因此刘邦夫妇要杀韩信,张良没有助纣为虐,就已经对得起自己的天地良心了。要知道萧何才是帮助吕后杀韩信的人物。其实天下初定,韩信的地位很重要,可以凭借韩信打很多仗,比如匈奴,可韩信功高震主,让大家不放心。
其二,张良阻止不了。刘邦夫妇其实对谁都不放心,一个登上皇帝宝座的人,看到哪个臣子都有篡位的嫌疑,刘邦甚至不放心自己的连襟樊哙,何况他人?张良是个聪明的人,自己本身是韩国贵族的后裔,帮助刘邦的目的是为了推翻暴秦,目的实现了,自然再也不去招惹是是非非。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张良本身就是刘邦的重要谋士,自然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如何要招惹刘邦夫妇,来引火烧身呢?               
                       
               

韩信简介:韩信之死真相,刘邦为什么要杀韩信308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6149

其三,韩信听人唆使,有可杀的理由。当年刘邦手下谋士郦食其,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降齐王,韩信却唯恐郦食其仅仅靠一张嘴,功劳就比自己大,于是继续攻城,造成的结果就是郦食其被烹杀,这让刘邦格外恼火,韩信是一个为了目的不顾及别人死活的人;刘邦在难处,请求韩信尽快支援,韩信却借机加码,要求刘邦封自己为假齐王。刘邦听后破口大骂,想拒绝要求,还是张良积极提醒,告诫刘邦现在是必须重用韩信的时候,果然封韩信为齐王,不过心里对韩信有怨恨。有了这样的隔阂,张良也无法劝阻。毕竟事情韩信做的也不光彩。
其四,天下平定之后,韩信不懂得自身的危险。张良积极隐退,刘邦夫妇还要尽力挽留,这是多好的画面。不贪恋朝中的权力,自然让人敬佩你的高风亮节。韩信由齐王到楚王,由楚王再贬淮阴侯,居然看不出刘邦对自己的不放心。在京城里偶尔一次遇到樊哙,樊哙行跪拜礼恭迎恭送,并说:大王竟肯光临臣下家门,真是臣下的光耀。韩信出门后,笑道:我这辈子居然同樊哙等同列!可见韩信骨子里的优越性,要知道樊哙可是刘邦手下一流战将。歧视樊哙,你韩信的道路还能走多远。
其五,韩信的军事才能大家都知道,如果刘邦死了之后,谁能驾驭得了,包括张良这样为刘邦辛辛苦苦打天下的人,谁也不希望刘邦死后,韩信做大。韩信是军事天才,能把作战搞得和绣花一样,这种本领不能不让人佩服。不过也是有帝王之心刘邦多不能容忍的,刘邦知道自己孩子的实力,也知道手下大臣谁也奈何不了韩信,因此吕后杀韩信,刘邦不例外,张良也不便于求情。
当年刘邦在街上胡吃海喝的时候,在泗水做亭长的时候,谁也没想到以后能够面南背北,称孤道寡。做了皇帝之后,就和平常人不一样,心灵有些扭曲,极端不相信别人。张良不制止刘邦夫妇杀韩信,也是为了自保,也是却是阻止不了。               
                       
               
韩信之死真相,竟死在一群弱不禁风的女人裙下!
司马迁的《史记》是这样描述韩信之死的:韩信被骗进宫却一直没见到刘邦,只看到到了一大批武士围堵,没等他反应过,便把他捆绑起来。吕后的心肠可是家喻户晓,她是没有刘邦那么仁慈,因此连问都不问,就将韩信就地解决了。说韩信是被一群武士围攻而死,至今我仍怀疑,怀疑的就是《史记》也不一定全部是真实的。毕竟都是人为而作,主观意识明显在那里。
首先,我要佐证的就是,司马迁本人意识里是对韩信本人怀有特别尊敬和羡慕之心,因为韩信从一介草民到盖世大将军,能力是司马迁尊敬的,当时的功绩名声是司马迁非常的经历所羡慕的,而且还把韩信比喻成了姜太公。所以把韩信写成是被一群武士围攻而死,方可显得韩信死的勇猛。其实,司马迁更想把韩信之死写成直接死于刘邦之手,毕竟司马迁替投降了匈奴的李陵辩解遭到了腐刑,他从心里还是对汉朝充满了怨恨的。只不过他没有这样去写,反而是把韩信写成死于吕后派出的大批武士围杀,这样反而更能凸显刘邦之过。
其次,我要佐证的是,刘邦从开始就封了韩信五不死,意思就是能看见天的地方不用死,能看的见地的地方也不用死,看的到皇帝的时候不用死,不能用绳子捆,不能用刀杀。这就是所谓的顶天立地於汉土,绝不加兵刃於身。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刘邦当时对韩信已经达到了超乎想象的重用和信任,也意味着韩信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伟业!所以冲着这一点来说,吕后杀韩信,她再怎么权倾朝野,也得顾忌到刘邦吧,虽然刘邦也间接的同意除掉韩信,但他作为一朝之君、千古一帝,他不能言而无信吧。所以,《史记》说韩信死于大批武士围杀之下,也是不可信的。               
                       
               
那么韩信之死真相是什么呢?
的确,韩信之死是源于吕后和萧何串通,韩信信任于萧何,萧何引韩信进宫上钩,只是进宫后,并不是死于大批武士之手,而是逼死楚霸王的韩信被骗关进了笼子里,笼子外面蒙上布,然后一群女人用竹枪捅死了他!
试想下,堂堂千古难得一见的大将军最后的结局却是死于女人裙下,这不是侮辱是什么?所以这么一个能力超常的开朝大将军,如果被正史写的如此狼狈,该情何以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2-8 15:0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