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科学家们已经陆续发现了多种具有生物荧光特性的动物,比如可在黑暗环境中发光的鸭嘴兽、以及能够在紫外光下改变皮毛颜色的跳兔。而来自佐治亚大学(UGA)的一支研究团队,又将目光瞄向了另一种啮齿动物 —— 它们就是居住在地下的囊鼠(pocket gopher)。
在发表于 7 月 19 日出版的《美国米德兰博物学家》杂志上的一篇题为《紫外生物荧光》(The American Midland Naturalist)的文章中,UGA 研究团队指出:
囊鼠的体型小巧、且喜怒无常,通常生活于具有沙质土壤地区的地下。但当暴露于紫外光下时,它们还会呈现出一种有趣的橙粉色。
不过研究人员也指出,囊鼠并不是唯一具有这种隐藏能力的啮齿类动物。此前已有研究人员发现了负鼠和飞鼠具有类似的荧光效应。于是对此颇感兴趣的 UGA 研究团队,也开始着手对不同的动物进行紫外光照射。
作为该校在 2019 年开启的“科学小事”系列项目的成果之一,研究团队于早前发现了囊鼠科的“袖珍地鼠”(Pocket Gopher)也具有这项生物荧光特性。
最后,虽然尚不清楚某些地鼠、蜘蛛、蝎子等生物在紫外线下发光的确切原因,但目前已有理论指出,这或许是为了同一物种间的交流和保护而达成的一项进化。
袖珍地鼠也具有紫外生物荧光特性
本文转载自 cnBeta.COM
2021-09-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