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症是一种遗传疾病,患者的红细胞会在一些情况下变成坚硬的镰刀形,并因此无法有效运输氧气。据《柳叶刀》的一篇报告估计,截至2013年,全球已有将近18万人死于镰刀形红细胞贫血。这种疾病的遗传机制相对简单,只有携带两个隐性等位基因(rr)的人,才会罹患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症。由于该疾病的致死性,隐性等位基因 r 应在演化中逐渐淘汰,然而事实(尤其在疟疾传播较为猖狂的非洲地区)并非如此。这很大部分要归因于携带该基因杂合子(Rr)的人,对造成疟疾的疟原虫(Plasmodium)有很高的免疫程度。
疟原虫需要在蚊子体内发育,因此,疟原虫在非洲地区的肆虐与当地蚊子极高的活动密度有关,而蚊子的猖盛则源于非洲的农业:农业发展需要大量土地,这导致了伐木业的增长。伐木越多,蚊子得以栖息繁殖的区域也就越多,疟原虫也就越有传播的机会。在疟疾传播率高的区域,隐性等位基因 r 的存留率更高,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的发病率也更高:相比于西非约4.0%的发病率,几个世纪前经历了工业革命、伐木率大幅下降的欧美国家,则只有0.5%左右的发病率。由此可预见的是,随着人类逐渐攻克疟疾,隐性等位基因 r 的出现频率会越来越低,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的发病率也会趋向于0。这个基因的演化故事,说明疾病,尤其是致死性的疾病,仍在快速推动人类演化。
事实表明,即使在医学和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人类仍然需要用遗传学可塑性,与环境中的变化抗衡。然而,一些演化学家表示,未来人类是否会继续演化,仍然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在2008年的一篇观点文章中,剑桥大学利弗休姆人类演化研究中心(Leverhulme Centre for Human Evolutionary Studies)的杰伊·斯托克(Jay Stock)指出,或许在技术足够发达的未来,人类可以凭借行为和文化“缓冲”环境变化,进而放缓,甚至停止人类演化的脚步。但至今为止,大量证据说明,基因层面上的可塑性,或许仍在推动着人类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