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家对南冰洋最新勘测结果显示,珊瑚和软体动物的外壳已出现溶解现象
科学家对南冰洋最新勘测结果显示,珊瑚和软体动物的外壳已出现溶解现象
据国外媒体报道,最新研究发现南冰洋部分海域中贝类生物出现贝壳溶解现象,这是首次发现海洋生物现已遭受人为性海洋酸化影响的证据。
2008年初英国南极考察队的杰伦特-塔林和同事在南冰洋捕捞到翼足目生物,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它们坚硬的外壳部分已出现溶解迹象。二氧化碳排放增多不仅会导致全球气温升高,还能改变海洋的化学成份,二氧化碳溶入水中形成碳酸,使海水碱性降低,每100年pH大约降低0.1,比过去3亿年间任何时期的变化速度都快。
实验显示长有坚硬外壳的生物,例如:珊瑚和软体动物,也出现了外壳溶解现象。为了形成它们的外壳,珊瑚和软体动物需要从海水中吸收碳酸钙,然而海水中碳酸含量升高意味着水中有更多的氢离子,它们与碳酸盐离子发生化学反应,使其难以形成碳酸钙。
像翼足目等最易遭受攻击的海洋生物,是从霰石中吸收物质形成外壳,霰石是海洋中一种碳酸钙物质,对于酸性十分过敏。专家预测称,到2050年全球多数海洋将严重缺少霰石。
编者注:南冰洋,也被称为南大洋、南极海,是被确定的世界第五大洋,也是唯一一个没有被大陆分割的大洋,南冰洋的具体海域是指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部,围绕南极洲的海域,因为发现不同于其他几大洋的重要洋流而被确定为世界第五大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