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打败一众竞争者,进入向往的实验室,却发现一年到头和 PI 说不上几句话,真正负责指导你的只是个“二导师”?对于年轻的研究者来说,名气大的导师未必是最合适的,他们可能更难以兼顾科研、教学和行政工作的平衡。
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年轻时也踩过这个坑,最终情绪崩溃的他差点害死了“二导师”。
撰文 戚译引
1924 年,20 岁的罗伯特·奥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刚刚以最高荣誉(summa cum laude)从哈佛大学毕业,被剑桥大学录取。他写信给恩内斯特·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请求进入他主管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工作。
奥本海默(拍摄于 1944 年)|图片来源:Wikipedia
在当时,许多年轻的美国科学家都会前往欧洲深造。卡文迪许实验室更是号称“诺贝尔奖的摇篮”,1874 年成立至今走出了 30 位诺奖得主。它的创办者是现代电磁学奠基人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在他年仅 48 岁便因胃癌逝世后,瑞利男爵(Lord Rayleigh,原名 John William Strutt)接管了实验室,以他命名的瑞利散射解释了天空呈现蓝色的原因。接下来,J·J·汤姆逊爵士(Sir Joseph John Thomson)和卢瑟福先后执掌实验室,亚原子物理时代的序幕徐徐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