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减肥如此困难且极易反弹?数年前,我们一度以为找到了答案。2016年5月,《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在头版文章中报道了一项由美国国立糖尿病、消化和肾脏疾病研究所(NIDDK)开展,针对减肥真人秀嘉宾体重变化的跟踪调查结果。研究人员对14名参与某档减肥真人秀节目的嘉宾展开了为期6年的跟踪研究。结果显示,虽然这些嘉宾在节目录制过程中依靠节食和超高强度的锻炼都至少减掉了50磅(约45斤)体重,但在节目结束后,平均每人减去的体重的三分之二都反弹回来了,少数人甚至比他们刚参加节目时还要重。
在关于体重反弹的研究中,一个方向是关注节食后人体激素水平的变化。在一篇2011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论文中,研究人员让50名超重或肥胖的参与者在两个月的时间内,每人每天只摄入500卡路里左右的低卡路里代餐奶昔和蔬菜。一年后,研究者再采集这群参与者的血液样本,分析他们体内的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瘦素(leptin)、酪酪肽(peptide YY,肠道分泌的一种激素)、胰淀素(amylin)等激素的水平。
一套考虑了人体多种生理机制的体重反弹理论,可能更接近真实情况,从而更有助于解决该领域的一些困惑。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Maastricht University)的玛琳·范巴克(Marleen van Baak)和埃德温·梅里曼(Edwin Mariman)就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他们提出人体在体重变化时做出的代偿性反馈始于脂肪细胞形态的改变。随着这些细胞的收缩,细胞膜有脱离膜外基质的趋势,从而产生了机械应力。他们认为,虽然效应的强度存在个体差异,但这种差异引发了一系列适应性变化。
其他人则在基因组中寻找答案。康涅狄格大学(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的珍妮·麦卡菲里(Jeanne McCaffery)说:“这一难题的内涵正不断丰富。”她的研究与体重反弹的遗传风险有关:“如果一个人的胖瘦由基因决定,那携带了致胖基因的人,在减肥后体重是否会反弹得更快?这种假设让我们感到兴奋。”她补充道。但是,根据一项全基因组关联性研究,我们还无法确定与肥胖症发展有关的基因是否也可以预测体重反弹。麦卡菲里解释说,这可能是由于研究的样本量不足。
不过,事情还有转机。就在去年,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的研究人员在戴维·艾里森(David Allison)的领导下进行了一项啮齿动物研究,该研究提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想法:减肥或许存在一些持久性的好处,这些收益即使在体重完全恢复后,仍然存在。研究人员将552只肥胖的小鼠分为4组:一组动物采取高脂饮食并保持肥胖;两组接受中等或更激进的热量限制,但维持体重基本不变;最后一组按照“YoYo试验”的方法让体重发生数次循环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