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91|回复: 0
收起左侧

2020年2月20日全球科技要闻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2-1-26 12:5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年2月20日全球科技要闻是怎么回事,是真的吗?2020年02月20日是本文发布时间是这个时间。下面一起来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吧。
                                2020年2月20日全球科技要闻
                               
                                7位中国专家《柳叶刀》发文,建议为新冠病毒改名;银河系外首次发现分子氧;蓝光控制的CAR-T细胞精准治疗皮肤癌;探索反物质之谜……
                               
                               

· 新型冠状病毒 ·
7位中国专家《柳叶刀》发文,建议为新冠病毒改名

此前,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在预印本网站的一篇文章中,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即“SARS-CoV-2”,在国内外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昨日,复旦大学姜世勃、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石正丽等7名中国学者联名在《柳叶刀》期刊在线发表文章,建议为新型冠状病毒重新命名。文章指出,“SARS-CoV-2”这一名称具有误导性,容易让大众误认为它会导致SARS或类似疾病;此外,这一名称也与WHO公布的疾病名称COVID-19不一致,容易导致混乱。7位学者建议,将病毒重命名为“2019年人冠状病毒”(HCoV-19)。
今日发表在《科学》上的新研究中,来自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和NIH的研究人员首次利用冷冻电镜展示了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分子结构。冠状病毒在感染细胞时,正是使用刺突蛋白与细胞受体结合,因此这一突破让研究人员能够根据蛋白结构,加速新冠病毒疫苗的开发。该研究团队曾对SARS-CoV和MERS-CoV进行过长期研究,发现有了刺突蛋白结构后,就能将其作为“探针”使用,并从康复者血液中特异性地分离有效抗体制成疫苗。该研究已于2月16日发表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并快速通过同行审议发表于《科学》期刊。
对于此次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此前科学家已经发现,其刺突蛋白可以与细胞的ACE2受体结合,而ACE2同时也是SARS病毒用于感染细胞的受体。最近,中国西湖大学的研究团队利用冷冻电镜技术,首次成功解析出ACE2的全长结构。ACE2与肠道内的氨基酸转运蛋白B0AT1能够形成复合物,研究团队正是获得了两者的稳定复合物,并利用冷冻电镜平台解析出其三维结构。这项研究目前发表于预印本网站,为进一步解析全长ACE2和新冠病毒的S蛋白复合物的三维结构奠定了基础。

2020年2月20日全球科技要闻278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82572

昨天,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相比于此前的版本,在传播途径中,新版诊疗方案中增加了“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此外,“接触传播”修改为“密切接触传播”。在治疗方面,试用药物中增加“磷酸氯喹(成人500mg,每日2次)和阿比多尔(成人200mg,每日3次)”。对于重症、危重病例,增加“康复者血浆治疗”。

2月19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394例,新增死亡病例114例(湖北108例,河北、上海、福建、山东、云南、陕西各1例),新增疑似病例1277例。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779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25318人,重症病例减少113例。
截至2月19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56303例(其中重症病例1186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6155例,累计死亡病例2118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4576例,现有疑似病例4922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589163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26363人。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99例:香港特别行政区65例(出院5例,死亡2例),澳门特别行政区10例(出院6例),台湾地区24例(出院2例,死亡1例)。


· 天文学 ·
银河系外首次发现分子氧

2020年2月20日全球科技要闻816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82572
图片来源:(NASA/ESA/Hubble Heritage/Hubble collaboration/A. Evans/University of Virginia/NRAO/Stony Brook University)

近日,一项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杂志》的研究首次在银河系外探测到了分子氧。研究者使用了西班牙的IRAM 3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在多个波段内对5.61亿光年外的Markarian231星系进行观测,并成功发现了分子氧的特征谱线。研究显示,分子氧的释放可能是由活跃星系核引发的分子外流与星系盘的分子云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此前天文学家曾两次在银河系内探测到分子氧,本次发现或许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银河系内的分子氧,以及活跃银河系核驱动的分子外流活动。


· 医学 ·
蓝光控制的CAR-T细胞精准治疗皮肤癌

此前的实验显示,CAR-T疗法能有效治疗非实体瘤(血癌和淋巴癌),但无法治疗实体瘤,原因在于CAR-T细胞无法高特异性地结合实体瘤细胞,并且可能损害正常细胞和组织。在最新一项发表于《科学·进展》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蓝光精准操控一种基因工程CAR-T细胞,让它们在接触到皮肤癌细胞才被激活,能实现对皮肤癌(实体瘤)的精准治疗。这种方法能让90%的小鼠的皮肤瘤缩小至原先的1/8~1/9。接下来,研究人员将进一步测试这种方法对黑色素瘤的治疗效果。


· 物理学 ·
探索反物质之谜

宇宙大爆炸形成了等量的物质与反物质,两者碰撞后会湮灭。但现在的宇宙能够存在,说明物质比反物质更普遍,其原因一直成谜。为了探究物质与反物质的性质,科学家希望从最简单的原子——氢入手,研究反氢的精细结构。一项发表于《自然》的最新研究,报告了对反氢的一种物理性质的高精度测量。研究人员在反氢中观测到了兰姆位移,这种效应原先在氢中发现,描述了氢原子两个能级间的能量差。本次测量结果与氢观测结果相符,也符合有关反氢的预测,为进一步研究反氢(如其量子电动力学性质)提供了线索。


· 能源 ·
新技术解决太阳能电池铅污染问题

2020年2月20日全球科技要闻849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82572
图片来源: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较高的能量转化效率、低廉的制造成本而广受科学家青睐。但钙钛矿电池大多都含有水溶性铅化合物,具有潜在的环境风险。根据《自然》杂志最新报道,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新的铅隔离工艺,通过在电池表面包覆一层透明的铅隔离膜,防止电池损坏后铅离子泄露污染地下水和土壤。实验显示,这种薄膜平时不会影响电池性能,但在电池受到严重破坏后,能够隔离96%的铅泄露。该方法有望解决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污染问题,为该类电池投入实际应用铺平道路。


· 航天 ·
长征二号丁一箭四星成功发射

2月20日5点07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以一箭四星的方式将四颗新技术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今年春节之后,我国的首次航天发射,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26次航天飞行。此次发射成功的新技术试验卫星C星、D星、E星、F星,主要用于在轨开展新型对地观测技术试验。


文:吴非、杨心舟、石云雷、张二七、罗广桢
编辑:杨心舟、吴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11-2 06: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