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39|回复: 0

印度古庙惊现黄金宝藏和它的神秘传说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2-2-10 11: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庙惊现印度宝藏

印度古庙惊现黄金宝藏和它的神秘传说148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83689

神庙地下密室发现百亿美元宝藏
  《印度时报》,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一座16世纪修建的寺庙进行资产盘点时,竟在寺庙内一个139年没打开过的地下密室内发现了一大批已埋藏多年的黄金宝藏——其中包括“数以吨计”的金币、黄金、钻石、珠宝和饰品等,总价值可能超过“5000亿卢比”(约合700亿人民币)!更让人咂舌的是,由于盘点工作目前尚未完成,因此未来很可能还将有更多价值连城的黄金宝藏浮出水面!这一发现轰动了整个印度,也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在哪里发现的印度宝藏?

  16世纪时建的一座印度神庙

  据报道,这批数量惊人的黄金宝藏是在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帕德马纳巴史瓦米庙发现的。该神庙建于16世纪,由当时统治该地区的土邦、特拉凡科王国的国王下令修建的。该庙以它错综复杂的雕塑而著名,供奉的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毗湿奴。数百年来,当地一直传闻称,特拉凡科国王将他的大量财富全都埋藏在帕德马纳巴史瓦米庙的地下密室之中。

  印度1947年摆脱英国统治获得独立后,特拉凡科王国与土邦柯钦王国合并,成为如今的喀拉拉邦。而帕德马纳巴史瓦米庙从此后一直由特拉凡科王室的后人管理。

  为什么会发现宝藏?

  处理寺庙与特拉凡科王室后人的纠纷

  由于特拉凡科王室的后人未能很好地尽到对帕德马纳巴史瓦米庙的管理责任,日前印度最高法院下令,由喀拉拉邦政府接管帕德马纳巴史瓦米庙和其所有财产的管理权。上周,最高法院下令清点寺庙财产,并指派由退休法官、专家和庙方组成的专家小组于6月27日打开庙内的地下密室盘查。报道称,帕德马纳巴史瓦米庙共有6个地下密室,这次人们进入的是其中的两个密室,这两个密室已经139年没打开过了。

  宝藏都有啥?

印度古庙惊现黄金宝藏和它的神秘传说691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83689


  金佛像、1200条金链子、成麻袋财宝等


  截至7月2日,在这两个分别代号为A、B的密室中发现了金佛像、金皇冠、1200条金链子,不计其数的纯金器具和金盘,成麻袋的金银财宝,其中包括比利时钻石、总重量达17公斤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时期的金币、18枚拿破仑时代硬币、用丝缠绕的宝石、逾1000公斤重的金币和金饰,还有数千年前长3米多、重2.5公斤的金项链等。寺庙人员表示,这些宝藏包括信徒的供品、特拉凡科王室的宝藏和昔日邻国对王室的供奉。

  据盘点小组初步估值,宝藏总价值逾5000亿卢比(约合700亿人民币)。由于盘点尚未完成,估计总的宝藏价值将更惊人。不过其中一名专家表示,目前估计的价值实际上还是不准确、保守的,因为“没有考虑到这些宝藏的拍卖价格和收藏价值……只能说,在寺庙中找到的秘密金库价值连城”。

  宝藏应归谁所有?

  寺庙?印度人民?王室后人?

印度古庙惊现黄金宝藏和它的神秘传说897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83689


  古庙发现宝藏的事轰动了整个印度,也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印度政府已派特种部队严密守护古庙,并为该古庙安装闭路电视及警钟,防止不法分子趁乱偷抢。但宝藏应归谁所有呢?这在印度也引起很大的争议。

  寺庙的很多信徒认为这些宝藏是在寺庙发现的,因此就该归寺庙所有,然而,社会上的世俗人士则要求将其作为全体人民的福利,用这些财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喀拉拉邦的历史研究委员会主任切利安说:“这是当时的统治者从人民那里搜刮的财富,这些财富应该再次用于人民。”

  自印度1947年独立以来,这座寺庙一直由特拉凡科王室成员的后人成立信托管理。王室后人瓦玛称,在寺庙的宝物是他的家庭财产,不过印度最高法院已驳回了他的要求

印度神庙里的亿万宝藏和它的神秘传说
  寻找宝藏的影视剧和小说,总是特别受人青睐。珍贵古老的藏宝图、诡秘难解的暗示符号、人迹罕至的藏宝地点、让寻宝者有来无回的重重机关,令许多人心驰神往。当然,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些都是虚构的,无法变成现实。然而,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帕德马纳巴史瓦米神庙近来发现的大量财宝,让全世界欣赏到了一部现实版的寻宝大片。同时,宝藏如何保护,最终归谁所有,这些问题也同宝藏本身一样,吸引着人们关注的目光。
     
  
        

  神庙里的无价之宝

  喀拉拉邦位于印度西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这里四季如春,盛产咖啡、橡胶、槟榔等热带作物,“喀拉拉”在印度语中,是“椰子之乡”的意思,大片椰林是这里常见的风景。

  喀拉拉邦宗教气氛非常宽松,多种宗教并存。帕德马纳巴史瓦米神庙是著名印度教庙宇,它有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8世纪,并在18世纪重建。此次宝藏挖掘之前,神庙一直归当地瓦尔玛王族后裔所有。它占地近7000平方米,以错综复杂的雕塑闻名遐迩。这里供奉着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毗湿奴神,每年吸引着大量信众前来朝拜。

  神庙宝藏的发现与一位叫桑达拉拉江的人关系密切。桑达拉拉江是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英迪拉·甘地政府时期的情报局官员,退休后陪同双目失明的父亲居住在帕德马纳巴史瓦米神庙附近。老人是位虔诚的印度教徒,现在虽然已经年过七旬,但每天仍坚持凌晨2时30分走进神庙祷告,每次持续8个小时。

  一直以来,当地就传说神庙中藏有大量财宝,但谁也没有真正去挖掘。不过,对藏宝一说,桑达拉拉江深信不疑,而且,他越来越对神庙管理人员心存疑虑。2009年,桑达拉拉江向喀拉拉邦高等法院投诉,称有关方面对神庙管理不善,安全措施不当,政府应该收回神庙的管理权,并负责庙内财产的处置和防盗。2011年1月,喀拉拉邦高等法院裁定,由邦政府接管神庙。5月,印度最高法院要求喀拉拉邦在接管神庙前,成立由7个人组成的委员会,清点神庙总资产,并列出详细清单。

印度古庙惊现黄金宝藏和它的神秘传说646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83689

  6月29日,清点工作正式开始。印度的神庙大多藏有财宝,但几经战乱,许多神庙都被侵略者或盗墓贼洗劫一空。相比之下,帕德马纳巴史瓦米神庙中的财宝保存相对完好。挖掘之前,工作人员确定了6个地下密室,并把它们用字母A至F编号。其中,A、B两个密室历史最久远,据考证已经有139年未曾打开。

  工作人员在打开A密室时,做了充分的准备,也颇费了一番周折:密室外停着救护车以防发生紧急状况;地下氧气不足,为了防止工作人员窒息,还要用风扇将大量空气输入地下;就连那把生锈的大锁,挖掘人员也是用了2个半小时才打开。密室门开了,在强光灯和火炬的照明下,工作人员紧张而好奇地走了进去。不过,他们失望地发现,密室几乎是空的。

  然而,挖掘人员并没有放弃。他们移开密室中的几块大石头,发现了一条通往密室深处的秘密通道。人们沿着通道走了没多远,就被眼前所看到的一切惊得目瞪口呆——他们真的找到了一个巨大宝藏!报道说,在A密室中发现的财宝包括:1200多根长约2.7米、重2.5公斤的金链;3个黄金皇冠;近1吨重的黄金饰品、钻石古董珠宝、用丝缠绕的宝石;17公斤重的东印度公司时期金币;18枚19世纪初拿破仑时期的硬币;1只黄金制成的小象;3尺半高的镶钻毗湿奴神像;一座1尺高、约1公斤重的人形雕像,等等。

  除A密室外,工作人员在其他4个已打开的密室中,也发现了不同数量的财宝。喀拉拉邦行政长官贾亚库马尔称,已经发现的宝藏的总价值,初步估算超过5000亿卢比(约合729.5亿元人民币)。印度媒体的估计更为大胆,认为这些宝藏的价值超过1万亿卢比(约合1459亿元人民币)。按照先前记录,印度最富有的神庙为安得拉邦的提鲁巴提神庙,其拥有财产价值3200亿卢比(约合467亿元人民币)。帕德马纳巴史瓦米神庙拥有的宝藏价值远超这一数字,一跃成为印度最富的神庙
     
  
        

  不过,印度政府迄今没有公开任何有关财宝的实物照片,使得印度各界对宝藏到底价值几何仍有争议。古董商们认为,文物的价值因个体而异,很难估计出其市场价格。世界著名艺术品拍卖行之一的佳士得拍卖行印度分行负责人梅娜卡·沙哈也认为,拍卖行迄今没有看到这批财宝的实物,只有经过鉴定,才能确认其真实价值。

  印度考古学家喜玛昌德拉认为:“发现的财宝中包括一些17世纪的威尼斯金币。这种金币当时在沿海地区非常流行,常被葡萄牙人、荷兰人和英国人用作香料贸易的交换货币,其货币价值和学术价值很难直接用现代的金钱来衡量。”文物中还包括10盏纯黄金制作的灯具,是12世纪南印度的潘迪亚王国国王敬献给神庙的,即便是拍卖行,都很难对这种罕见的古董准确估价。它们成了实实在在的“无价之宝”。

  打开密室会亵渎神灵

  尚未开启的B密室是6个密室中最大的一个,据传也是藏宝量最多的一个。现在,B密室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有分析称,如果B密室被打开,宝藏总价值还将会有新的突破,甚至有可能是目前估价的10倍!

  当地政府本打算于7月8日开启B密室,但遭到了很多信徒的反对。近几天,已经有大批的印度教信众闻讯从各地赶来,围坐在神庙外,念经祷告以示抗议,希望政府不要继续开启密室,以免为当地招致祸端。其中一个说法是,开启B密室将打开“潘多拉的盒子”,会给帕德马纳巴史瓦米神庙所在的地区带来诅咒和灾难,而那些亲手开启密室的人将会遭到毁灭。

  还有信徒警告说,有一条地下通道将B密室与大海连在一起。如果打开密室,将会引发神的愤怒,海水会倒灌进来,淹没整座城市。有人甚至翻出了上世纪30年代的一则新闻,说1908年有人试图打开神庙的密室,却被一群眼镜蛇吓跑了。印度教的传说中,神圣的地方都会有眼镜蛇守护。所以一些信徒认为,B密室内肯定有大量眼镜蛇,它们数百年来守护着密室,时刻准备攻击那些试图进入的人。不过,这些传说在现代科技面前被人看作不足为信,当地一位有着25年丰富经验的捕蛇人说,密室中绝不可能有眼镜蛇,因为那里没有足够的氧气,也没有老鼠等食物供蛇来吃,它们靠什么活下去?

  传说或许不值得相信,但打开B密室的实际困难真的很大。工作人员曾试图开启密室的铁门,但发现用钥匙无法做到,唯一的办法是用气体切割机切开。但这一想法很快被否决,因为这种“动粗”的行为,真的是对神庙和神灵的亵渎。最终,政府不得不考虑到民众的宗教感情,决定暂缓B密室的开启工作,先对已发现的财宝进行清点造册。
     
  
        

  宝藏哪里来的

  帕德马纳巴史瓦米神庙的真正起源已无从考证,但有很多相关的传说,其中一个最为著名:一位圣人向神祈祷,希望见到佛祖一面。神于是化身为一个调皮的小男孩,吞下了用于拜祭的圣物。圣人生气地追赶男孩,男孩躲到了一棵大树下。大树倒下,并变为一个巨大形态的毗湿奴神。圣人认出了毗湿奴神,恳求他变小点,到正常人的3倍就行了。毗湿奴神缩小后,告诉圣人,以后朝拜他必须经过3道门:第一道门供奉湿婆神,第二道门通往毗湿奴神肚脐上的莲花,第三道门后面是毗湿奴神的脚,这只脚可以带领信徒们走向神的救赎。帕德马纳巴史瓦米神庙正是依照这道神谕建造的。

  公元8世纪时,统治喀拉拉地区的是哲罗王朝,当时流传下来的民歌和史诗都记录了这座神庙。神庙的门塔很有特点,它是在1566年建造的,共有7层、30多米高。

  到18世纪,喀拉拉地区南部出现了一位骁勇善战的勇士瓦尔玛,他率军击败当时该地区的几个土邦王,建立起了强大的特拉凡科王国。与其他国王相比,瓦尔玛深谙统治之道,他运用印度教教义,推广“君权神授”理念,于1750年重建帕德马纳巴史瓦米神庙,并以该神庙作为王国精神文明的中心,后人将其尊称为大君瓦尔玛。目前的帕德马纳巴史瓦米神庙基本保持了重建后的原貌。

  帕德马纳巴史瓦米神庙起初是瓦尔玛王族的家庙,因此毗邻瓦尔玛旧王宫。神庙门前曾是一条年久失修的狭窄巷子,常常聚集着远道而来朝圣的穷人。

  特拉凡科王国十分富有。据说,欧洲的烹饪技艺和餐食本来索然无味,直到欧洲人发现了印度香料,他们的食物口味才得以改善。因此,通往欧洲的香料贸易成为当时印度最赚钱的生意。在特拉凡科王国的全盛时期,瓦尔玛强悍的军队击败了入侵喀拉拉地区的荷兰舰队,牢牢控制住了喀拉拉地区与欧洲之间海上贸易的出口港,这奠定了特拉凡科王国财富的雄厚基础。

  神庙中的宝藏从何而来?印度考古学家喜玛昌德拉认为:“大量的钻石、红宝石和翡翠有可能是国王出于喜好而花重金购买的,也有可能是来喀拉拉邦的商人向国王进贡的礼品。”据记载,特拉凡科王国似乎从来都不缺少黄金。瓦尔玛喜欢在纯金浴盆中洗澡,高兴的时侯会把浴盆砸碎,把碎金块分给婆罗门群体(印度社会的僧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最高阶层),他赠予所尊敬的人的礼品,也都是价值不菲的黄金。瓦尔玛王族后裔斯瑞库马尔·瓦尔玛称:“在特拉凡科王国时期,新国王的加冕典礼中有一个特殊的仪式:神庙中的黄金被拿出来堆在一起,新国王必须把自己全部埋在黄金堆当中,寓意着他将变成黄金和财富的主宰。只有这样,新国王才会被认为有做国王的天赋。”
     
  
        

  不过,瓦尔玛本人是位虔诚的印度教徒,他的后人也都醉心于宗教教义,并形成了勤俭的生活习惯,这使得大量的财富得以保存在神庙中,流传后世,而不像印度北部地区的一些王族,将财富挥霍一空。

  安全令人担忧

  印度建国后的几十年里,帕德马纳巴史瓦米神庙由瓦尔玛王族后裔负责管理,他们雇了50多人看家护院,但这些人没有经过严格的保卫训练,也没配备武器。一直以来,很多人把宗教的神圣和信徒们的虔诚,当作对神庙最好的护卫。

  但宝藏的发现,加剧了人们对帕德马纳巴史瓦米神庙安全的担忧。据印度媒体报道,发现宝藏的消息让很多人对神庙趋之若鹜,连神庙周边的小贩们都能感受到这股热潮。一位卖香蕉片的小贩说:“我们村里很多人都向我打听神庙的事情。”他还对自己的生意前景发表了看法:“将来一定会有更多游客来参观神庙,我的香蕉片会越来越好卖。”

  与小贩们的兴奋相反,瓦尔玛王族后裔们现在心情非常糟糕,尤其是负责管理神庙的王位继承人蒂奴瑙·瓦尔玛,心情十分沮丧。他们认为,对外公布财宝的藏匿地点就在神庙密室当中,可能会给神庙本身带来安全隐患。

  当地政府也认为,目前偷盗的手法多种多样,有时防不胜防,因此必须为这批财宝提供最为严密的防护,同时,还要防范不法分子借机煽动闹事。为此,当地政府任命高级别警务人员统筹安保工作,设置了三道安全防范的屏障:45名便衣警察驻守神庙内,非印度教徒不得入内;65名警察在神庙外守卫;流动巡警在神庙周围全天候巡逻。在神庙的关键部位,还安装了金属探测仪和摄像头。“我们已经要求警察在执勤时,不得损害神庙的传统,也不能给信徒们带来麻烦。”安保工作负责人说。据说,为了保护这批宝藏,政府已经支付了1亿卢比(约合1459万元人民币)的安保费用。

  谁有资格拥有宝藏

  密室中的宝藏被封存了上百年,如今到底应该归谁所有?瓦尔玛家族的后人认为,这笔财宝理应归瓦尔玛王族后裔所有,因为王室成员掌管神庙已有数百年之久,从未出现任何问题,王室家族已将全部奉献给了神。

  研究瓦尔玛王朝的历史学家萨什布沙称:“帕德马纳巴史瓦米神庙是瓦尔玛王族的呼吸与生命,财宝应当被继续保管在神庙内,神庙的一切事务也应当继续由瓦尔玛王族后裔掌管。”
     
  
        

  多年来,为了管理神庙,瓦尔玛王族成立了一个信托基金,专门负责控制和管理神庙的一切事务。本来,根据1950年的一项法案,帕德马纳巴史瓦米神庙以及相关财富和捐赠等事宜,都归属于瓦尔玛王族的信托基金。但1971年,英迪拉·甘地政府又颁布法令,废除了一切印度政府在建国时曾与各土邦王公达成的秘密协定。1993年,印度宪法修正案又规定,印度政府曾与土邦王公订立的所有契约和保证均已失效。因此,瓦尔玛王族旗下负责管理神庙的信托基金,对神庙的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合法性一直受到挑战。

  也有学者认为,原则上讲,这些财宝是捐赠给神的,即便是拥有神庙管理权的王族后裔,也不应该占有属于神的财富,而应把财宝交给国家。

  印度一些媒体则开始计算:印度现有4.5亿贫困人口,而目前从神庙发现的财富价值,超过了喀拉拉邦一年的教育预算,相当于印度7个月的国防支出,或能为印度偿还4个月的贷款利息。所以,印度最高法院前法官克里希纳认为,这些财宝应当被公开拍卖,拍卖所得用来赈济贫困,投入社会公益事业。

  还有人认为,鉴于宝藏的历史性和鉴赏性,应当把它们展示给世人。一些学者说,神庙宝藏是该地区物质文明的最好展示,有利于从多方面诠释喀拉拉地区曾经的商贸文化。因此,应当向埃及学习,把财宝保存在神庙附近的博物馆当中,允许公众参观,同时也方便学者研究。

  历史学家帕尼卡建议,应当以这些财宝为基础,建立起印度的卢浮宫或大英博物馆。他说:“这是绝好的机会,应当建立一个拥有国际水准的博物馆,把财宝陈列其中,让全世界的人都来欣赏。”他认为,博物馆建成后,将补充和拉动喀拉拉邦的支柱产业——旅游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2-23 17:0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