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68|回复: 0
收起左侧

紫禁城之谜:究竟是谁设计的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2-11-1 10: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揭秘北京紫禁城建造建造之谜,是谁建造的?

紫禁城(Forbidden City)是中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紫禁城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紫微垣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唐代骆宾王寥寥几句诗,把世人对帝王宫殿的尊崇与好奇之心表露无遗!
这座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紫禁城」,矗立几百年来其无比威严和神秘带给现代人无比震撼,直到它被辟为现今北京故宫博物院后,其真实面貌才逐渐向世人公开。
根据英国《每日邮报》报导(Daily Mail),如同古埃及金字塔那些宏伟建筑,古人是如何搬运材料以及用何种方法建造令人摸不着头绪,不过,占地面积有72万平方公尺、建筑面积15万平方公尺的「紫禁城」建造之谜已被科学家揭晓。
由大陆北京以及美国普林斯顿达大学的专家表示,100吨重的大石头至69公里外的紫禁城,是由人造渠道所运送,但最新研究发现更有效的方法「利用水井以即使道路结冰」让巨大石头更容易滑动,易于搬运。
专家表示,他们相信过去工人人造的道路上每隔500公尺就挖一口井,以获得水源并倾倒在冬天道路使之结冰,同时也用作润滑,再以人力拖拉。



专家说,经过计算若是在没有水的道路拖拉123吨重、9.5公尺长的巨石,需要338名男子拖拉,但若是以使道路结冰,只需46名男子就可拉动这块巨石。
此外,浩大的工程以及建筑材料都为稀世珍宝,光是准备建造「紫禁城」的材料就花了11年左右,使道路结冰花了28天。拥有600年历史的「紫禁城」于1406年开始建造,于1420年完工。
然而,至于建造紫禁城的建筑师究竟为何人?目前流传最广的说法,设计「紫禁城」的建筑师是明代一位杰出的匠师蒯祥,但在那个时代,工匠的社会地位不高,虽说初建时有几百万人的建筑大军,实际上留下姓名的却屈指可数,至于设计者是谁,就更成了历史之谜



  明代的紫禁城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唐代骆宾王寥寥几句诗,就把世人对帝王宫殿的尊崇与好奇表现出来了。今年10月10日,是故宫(微博)博物院建立85周年的纪念日;同时,今年也是故宫建成590周年。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几百年来一直无比威严和神秘,直到被辟为博物院后,其真实面貌才逐渐向世人公开。
  故宫雄踞于北京的中轴线上,将北京城分为东、西两部分,城墙内的面积约72万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明、清两代24位皇帝就居住在这里,几百年多少军国大策都由此发出,改变着一代代中国人的命运。关于故宫的文献与实物异常丰富,可惜的是,独缺建筑设计者的资料。在那个时代,工匠的社会地位不高,虽说初建时有几百万人的建筑大军,留下姓名的却屈指可数,至于设计者是谁,就更成了历史之谜。
  材料就准备了11年
  1402年,一直镇守北方的燕王朱棣费尽心机,终于夺取了自己侄儿建文帝的天下,当上了大明王朝第三个皇帝。据说,当朱棣的军队攻破都城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时,建文帝在火海中下落不明。朱棣从此留下了一块心病,总是担心建文帝会从某个地方冒出来。
  朱棣登基不久,一心想为建文帝报仇的御史大夫景清在朝堂上意图谋刺,险些要了朱棣的命。这之后,他经常做噩梦,加上又不习惯南京湿热的天气,便强烈怀念起居住多年的根据地北京来。
  4年后,以丘福为首的大臣,建议在北京修建一座新的宫殿,朱棣非常开心,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一场浩大的工程于是拉开了序幕。
  朱棣先派出人员,奔赴全国各地去开采名贵的木材和石料,然后运送到北京。光是准备工作,就持续了11年。
  珍贵的楠木多生长在崇山峻岭里,百姓冒险进山采木,很多人为此丢了性命,后世留下了“入山一千,出山五百”来形容采木所付出的生命代价。开采修建宫殿的石料,同样很艰辛。现在保和殿后那块最大的丹陛石,开采于北京西南的房山。史书记载了运送它时的情景:数万名劳工在道路两旁每隔一里左右掘一口井,到了寒冬腊月气温足够低时,就从井里汲水泼成冰道,用了28天的时间,才送到了宫里。此外,还要在苏州烧制专供皇家建筑使用的方砖——金砖,山东临清也要向北京运送贡砖。这些各地的材料大部分经由大运河船运而来,因此才有了“先有大运河,再有北京城”这句俗语。
  皇帝叫他“蒯鲁班”
  材料准备好了,永乐十五年(1417年),朱棣开始从南方调集大量能工巧匠,大兴土木,兴建宫城。
  故宫是严格按照封建宗法礼制设计规划的,前面三个大殿为外朝,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后面的宫殿群则为内廷,住着后宫嫔妃,是皇帝家庭生活之所。“左祖(太庙)右社(社稷坛)”和传统的阴阳五行学说,也在故宫建筑中得到运用。依照中国古代的星象学说,紫
     
  
        微垣(即以北极星为中心的区域)是天帝居住之处,天人对应,所以皇帝的宫殿被称为紫禁城。
  这片宏伟的建筑群,到底是由谁来负责设计的呢?
  据目前流传最广的说法,故宫的设计者是明代一位杰出的匠师,姓蒯(读“kuǎi”)名祥。他生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卒于成化十七年(1481年),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香山人。
  当时,进京的工匠中有一个香山帮,都是吴县香山人或其门徒。他们往往擅长木工,其中又不乏出色的泥水匠、漆匠、石匠、堆灰匠、雕塑匠、彩绘匠。蒯祥是香山帮匠人的头领。
  民间一直流传着他的一个故事。据说建造皇宫时,缅甸国向明朝进贡了一块巨木,朱棣下令把它做成大殿的门槛,但一个木匠不留神锯错了,短了一尺多。木匠吓得脸色煞白,慌忙报告蒯祥。蒯祥看了,让那个木匠再锯短一尺多,大家都很惊愕。之后,蒯祥就在门槛的两端雕琢了两个龙头,再在边上各镶上一颗珠子,还搞了创新,让门槛可以装卸。皇帝见了十分高兴,大加赞赏。这就是俗称的“金刚腿”(活门槛)。
  蒯祥很聪明,营建宫殿楼阁时,他只需略加计算,便能画出设计图来,待施工完毕后,建筑与图样大小尺寸分毫不差。蒯祥的建筑造诣,得到极高评价,皇帝“每每以蒯鲁班称之”。
  1420年,故宫建成,仅仅9个月后,就因雷击而失火,三大殿全被烧光。这里面也有个传说。据说盖好宫殿后朱棣志得意满,找来一位会占卜的官员,让他算了一卦。官员说:“明年四月初八宫殿会发生火灾。”朱棣大怒。没想到第二年的这一天,天气骤变,雷鸣电闪,三大殿真的被雷火击中了。直到正统(明英宗年号,1436年—1449年)年间,朝廷才重新修缮,此次负责的仍是蒯祥。现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一幅明代宫城图中,承天门(相当于今天的天安门)下所绘的人物据说就是蒯祥。
  蒯祥后来担任了工部左侍郎。在工部这个富得流油的衙门也是个不小的官职,但是他非常谦逊、俭朴。到了晚年,虽然辞官归隐,但每当有人向他请教营造工程的问题时,他都非常热心地给予指点。过去北京曾有一条蒯侍郎胡同,据说他就曾在那里住过。蒯祥的后代大多继承了他的技艺,直到晚清,仍有“江南木工巧匠,皆出香山”的说法。
  设计者也许另有其人
  历史浩如烟海,湮没了多少秘密。关于蒯祥是故宫设计者之说,也有很多让人怀疑的地方。曾任故宫博物院古建部高级工程师的于倬云先生认为,年纪轻轻的蒯祥进京时,宫殿的修建已是热火朝天的关键时刻,不可能这个时候才开始设计。真正的设计者是名不见经传的蔡信。故宫博物院古建部的研究员李燮平也质疑说,1417年故宫初建时,蒯祥只有不到20岁,无论从年龄还是资历来看,都难以胜任设计整个工程。蒯祥的贡献应主要体现在正统那次的重建工作。
  于倬云提到的蔡信,是南直隶武进(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人,其生辰年月如今已无法考证,但民间流传下一个他参与故宫设计的故事。据说,当时朱棣将建造宫殿的任务交给了工部尚书宋礼。建皇宫得先有图纸,宋礼就找到了蔡信,让他设计。那蔡信也有两下子,很快交出了答卷。宋礼一看设计图,非常满意!新皇城比元朝时略向南迁;各大宫殿,依中轴线,左祖右社,十分规整;又开凿南海,堆砌景山。整个设计方方正正,稳稳当当,象征大明长治久安。宋礼不放心,还亲自实地考察了一番,确定这个设计创意十足,且操作不难,于是报呈皇帝。朱棣也不懂设计,只是一听说新皇宫里有九重宫阙、9999间半房屋,顿时心花怒放。传说天宫才有1万间房屋。皇宫比天宫只少半间,既表明了皇权的威严,又显示着人间帝王的谦虚。于是痛痛快快地批准了蔡信的设计方案。1973年,专家们还为此专门做过统计,结果发现故宫实有8707间房。
  另有专家提出,故宫的设计人应该是杨青。但他留下的资料更少,只知道是一名瓦工,据说连杨青这个名字都是朱棣赐的。
  还有人综合以上几种说法,认为在故宫初建时,蔡信、杨青都起了很大作用。但当时二人年事已高,所以在蒯祥进京以后,由于他年轻力壮,参与过南京宫殿的设计与建造,又善于计算和绘画,故而主要的设计与建造工作由他来完成,其地位和作用也就由此凸显出来了。
  李燮平研究员认为,宫殿的建造归根到底还是由朝廷官员来把关、决策,无论是蒯祥,还是蔡信、杨青,其实只是负责木、石、绘等具体工种而已。
  故宫是中国古代宫殿艺术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世界上最宏伟的宫殿建筑群之一。大批工匠、百姓为此付出了极大心血,甚至牺牲了无数人的生命,可惜都湮没无闻了。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故宫更像是几百年前建筑家们的一次“集体汇报演出”,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体现。(胡恒)

北京紫禁城建造之谜 突出至高无上的帝王权威

北京紫禁城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集中体现了中国二千多年专制社会皇权思想,其跟中国历代皇宫相同,故宫总体规划及建筑形制完全服从与体现了古代宗法礼制要求,突出至高无上的帝王权威。


     
  
        
  北京紫禁城占地面积724250平方米,还没把护城河与城墙的绿化带计算在内。宫殿建筑总面积达163,000㎡。紫禁城是一座长方形的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周有高10米多的城墙围绕,城墙的外沿周长为3428米,城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是护卫紫禁城的重要设施。城墙四边各有一门,南为午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
  城墙的四角有四座设计精巧的角楼。紫禁城宫殿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其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可以说世上罕见的。
  紫禁城宫殿的建筑法式在继承以往标准化、定型化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颁行的《工程做法》是针对包括宫殿建筑在内的房屋建筑修造的条例规范,将宫殿修造的法式要求进一步制度化。
  明清宫殿的建筑法式较之以往更为完整、详尽、实用,在地盘布局、台基栏杆、大木构架、屋顶式样、墙体形制、内外装修及油饰彩画等诸多方面都有明晰规定。建筑法式的制度化,一方面标志着建筑体系的高度成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强化工程管理,但另一方面也有僵化的趋势,使建筑设计者的创造力受到极大的限制。
  建筑法式是指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方式的中国古代建筑向标准化、定型化发展中形成的一整套专项制度。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刊行的《营造法式》是关于宫室、坛庙、官署、府第等建筑的设计、施工和用料的规范。
  据此,现代建筑史家将古建筑房屋的各部分及其构件的规格尺寸、比例关系和做法要求等简称为“法式”。
  北京紫禁城筹建于明成祖永乐(公元1404年~公元1424年)五年,兴建于永乐十五年至十八年。整个营造工程由侯爵陈圭督造,具体负责是规划师吴中。
  从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起,明成祖集中全国匠师,征调了二、三十万民工和军工,经过14年的时间,建成了这组规模宏大的宫殿组群。清朝沿用以后,只是部分经过重建和改建,总体布局基本上没有变动。
  清代宫殿修造,由内务府会同工部共同掌管。内务府设营造司,负责紫禁城的修缮事宜。营造司设“样房”和“算房”,负责设计图纸,制作“烫样”和估算工料。
  雍正十二年(1734年),由工部刊行《工程做法》,作为坛庙、宫殿、仓库、城垣、寺庙、王府等房屋建筑设计、施工、工料核算的准绳。建筑施工总计十一个专业,约二十余个工种,分工明确,各有所司。主要有木、瓦、石、扎、土、油漆、彩画、裱糊等八大专业。各专业相互配合,共保工程质量。
     
  
        
  中国工人发明了一种超级有效的方法,能够移动巨大的石头长达69千米以建造中国著名的紫禁城。追溯到紫禁城建造时期,也就是1406年左右的记录表明,工人们会利用人造的道路网络从采石场拖拉100吨重的石头至69千米远的紫禁城。




  然而,600年后,工程师们解释了水井和冰冻的道路系统如何使石头更滑更易移动,这种方法比其它替代方法要更有效的多。中国北京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专家们相信工人们在人造的道路上每隔500米挖一口井,以获得水源倾倒在冬天结冰的道路上,同时也用作润滑。据称这些工人们是自己拖拉这些巨石的。
  工程师们计算出移动石头的不同方式所产生的摩擦力,包括利用圆木作为滚筒——据称这种方法被用于建造很多古代石碑。研究小组的计算显示在冰上滑动石头并利用水来润滑是最有效地方法,期刊《科技新时代》这样报告称。
  工程师小组表示,600年前北京的冬天非常寒冷以至于道路都结冰了,但也因为太寒冷冰无法在托运石头的木制雪橇底部以及冰冻道路层表面之间形成单独的好的润滑水层。然而,科学家们认为工人在冰上倾倒了足够多的温水以至于它们能够保持液态并帮助雪橇的滑动变得更容易。
  工程师们计算出在没有温水的情况下,需要338名男子拖动这123吨重9.5米长的巨石。然而,如果利用温水润滑冰冻的道路,那么只需要46名男子就能完成相同的工作。计算中采用的石头的重量和三维效果图来自于1557年书写的一份文档,当时这项巨大的建造项目已经竣工。
  现代工程师认为,在水润滑的冰冻道路上拖动雪橇比利用圆木滚动巨石更有效。在这篇发表在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文章中,研究作者表示圆木滚动的摩擦系数是0.2至0.4,而利用水冰滑动的方法摩擦系数只有0.2。此外,专家还表示滑动雪橇比利用圆木更加简单,因为与制造木板层并操纵圆木滚动以及巨石相比,制造一条光滑的冰冻道路明显更加简单。
  在那个时期,带轮子的车辆还无法支撑巨大石头的重量,据工程师们这样表示。他们认为手推车能够拉动的最大重量是95吨。冰冻的道路和工人比骡子和手推车更可靠,尤其是据称紫禁城的建筑师们非常担心这昂贵巨石的安全性。
     
  
        
故宫 “门”字之谜



            

            



  故宫“午门”。

  故宫各门匾中“门”字末笔直下至底没有向上的勾脚。为什么会写成这样呢?

  “门”字不带勾脚始于宋代。据说南宋定都临安(今杭州)后,玉碟殿失火,殿门烧光。宰臣奏说,宫殿匾额中的“门”字末笔有勾脚,带火笔,容易招火,将这些匾额全部烧掉方能免灾。从此以后,凡宫殿的匾额“门”字末笔都直下,不勾脚。

  明代洪武年间,重修学府“集贤门”。 明太祖朱元璋命中书舍人詹希原写“集贤门”匾额,他写的 “门”字,末笔微微勾起。没想到多疑的明太祖竟勃然大怒,他说:“学府是人才荟萃之地。集贤门者,集天下贤才而纳之也。这扇门一定要大大敞开,让各路贤才畅通无阻地进入朝廷。詹希原写的‘门’字带勾,是要闭门吗?”遂下令斩之。真是伴君如伴虎

谜一样的紫禁城 揭秘故宫到底有多少间房屋
有关故宫房屋的数量,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说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间,有的说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还有的说是一万多间……
  从传统规制上说,对房屋数量的统计,历来是按“四柱一间”计算的。因为我国的古建筑都是木结构的,由梁、柱等大木件儿结合成骨架,然后在骨架间填砌砖石,安装门窗、饰物,所以都把四柱之间的正方形或长方形地面以上的立体空间称为“一间”,也就是所谓“四柱一间”。故宫的房屋也是以此计算的,只是四柱间的距离(开间、进深)长短不同,形成建筑面积的大小也就不同。开间有大有小,但是不可能存在半间之说。
  故宫的房屋广义上包括殿、宫、堂、楼、斋、轩、阁等,其基本建筑格局均为“四柱一间”,无论是建筑宏大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还是建筑规模相对较小的内廷堂房、寝宫、庙宇。只是每座建筑的开间数量和进深按“规制”的要求设计和建筑,这就导致建筑规模和建筑面积的大小。故宫最大的宫殿是太和殿,有72根柱子,面阔11间,进深5间,所以间数为55间。而内廷“西六宫”之一的储秀宫面阔只有5间,进深2间,所以间数为10间。
     
  
        
  据《故宫丛谈》记载:“经有关古建筑专家实地调查统计,故宫大小殿、堂、楼、斋、阁等共有八千七百零七间,因此,说故宫房屋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是不正确的,只是传说而已。”而《故宫史话》载:“据历史学家考证:紫禁城原来有房间1万间以上,后来随着年代的久远,一些房间朽坏、倒塌或是被火烧毁,但大体数量应在8000间以上。1972年古建筑专家按照通行的‘四柱一间'标准对故宫的房间进行了全面统计,其结果是有宫殿、楼堂980余座,房屋8707间。”
  那么,传说中的半间房又在哪里呢?当您参观游览故宫,走到景运门外箭亭南望的时候,会看到院墙环绕着一座两层的绿色琉璃瓦建筑,那便是清代存放《四库全书》的文渊阁。在文渊阁的楼上西边,有一独特之处,它和一般的楼阁不同,两柱之间不是一丈多的间隔,而是两根绿色柱子之间仅有五尺左右的距离,紫禁城里所谓的“半间”就在这里。
  有关“紫禁城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的说法,民间也有两种传闻。
  第一种说法是当初修建紫禁城的时候,永乐皇帝打算把宫殿的总间数定为一万间,取“万寿无疆”、“万事如意”、“万载祥和”、“万福万禄”之意,更能显示出皇家建筑的壮观气派。可就在开工前,他突然做了一个梦,梦见玉皇大帝把他召到天宫的凌霄殿。说天宫的房屋才有一万间,你这人间的皇宫房屋最多不能超过一万间。永乐皇帝不敢违抗,但心上又有些不服气,所以在修建紫禁城时有意少建半间,建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这样既不失皇家的威严,也让那玉皇大帝无话可说,从此便有了“紫禁城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之说。
  第二种说法是,当年刘伯温主持修建的紫禁城,永乐皇帝令他修建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可当他到各地采购建筑材料和调遣民工时,看到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苦,可皇家却大兴土木。他心里盘算:“这要花多少两银子呀?”于是,就暗中把设计好的皇宫建筑图纸改了,这样一来就少建了几百间,实际建成的是八千多间。他想:反正这紫禁城大了去了,里面的殿堂到底有多少间谁数得过来呀?我说是多少就是多少。所以竣工时就向永乐皇帝禀报了紫禁城所有房屋为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永乐皇帝信以为真,于是就有了“紫禁城房屋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之说,且流传至今。
     
  
        
用热水润滑冰面 故宫巨石搬运之谜


  

“冰道+水膜” 故宫巨石搬运之谜

  北京故宫使用的巨石据说多达数万块,其中最大一块是摆放在保和殿后面的、上面雕九条游龙的重约300吨的大石雕。明代的文献记载表明,车辆和旱船在建造紫禁城运输大石过程中都曾被使用过。不过直到16世纪末的车辆只能运输最重约95吨的东西,所以百吨以上的巨石是如何搬运70公里的?
  最新研究认为,工人在人造路径上每隔500米挖掘小型水井,便于冬季抽取井水倾倒在冰面上。600年前中国北京的冬季气温较低,足以在道路上结成冰,但是寒冰并不能成为良好润滑层,在冰层上倾倒足够的热水,才能帮助工人更容易在道路上滑动雪橇。
  别小看这层“水膜”,它的作用相当于润滑剂,使得旱船与冰面之间的摩擦力骤然减小。实验表明,这种情况下所产生的动摩擦系数仅0.03,而普通冰面是0.22。工程师计算显示,在不使用热水的冰面上,一块重123吨、9.3米长的巨石需要338人拉动,但是使用热水润滑冰面道路,仅需要46人便能将同样重量的巨石移动。



  故宫三大殿院内为什么不种树
  当你兴致勃勃地游览故宫时,如果稍微一留心,就会惊奇地发现故宫三大殿院内并没有种植树木。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也许有人会告诉你,这是为了突出宫殿的威严气势,才决定不在院内种植树木的。
  其实这并不是全部的理由,有人认为紫禁城里少古树是跟清代的一次农民起义有关。据记载,1813年9月15日,北京宛平宋家庄(今大兴县宋家庄)人林清率领义军冲向东、西华门。东路义军受阻失利,西路义军攻入西华门,杀到隆宗门,门已关闭,义军见宫墙两边树木参天,便爬上大树,奋勇翻墙,并砍折树枝,准备火攻隆宗门…… 鉴于此,所以有人说是怕隐蔽于树丛中的敌人威胁皇帝的安全,三大殿院内不植树的。这种说法乍听上去似乎有理,其实也不一定正确,故宫养心殿、御花园中的古松苍柏就非常的高大茂密。
     
  
        
  另外,还有人撰文提出三大殿院内不种树,主要是出自烘托意境的需要。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称外朝三大殿,是皇帝举行盛典的地方,从位置上说居于整个外宫建筑的中心,也是整个北京城的中心。为了突出这组宫殿的威严气势,建筑上便采取了许多手法,其一便是院内不植树,从皇城正门天安门起,经端门、午门、太和门,这之间的一系列庭院内都无树木(现在端门前后的树是辛亥革命以后种植的)。当时人们去朝见天子,进入天安门,经过漫长御道,在层层起伏变化的建筑空间中行进,无疑会感到一种无形的、不断增加的精神压力,最后进入太和门,看到宽阔的广场与高耸在三重台基上的巍峨大殿,这种精神压力达到了顶点,而这正是至高无上的天子对自己的臣民所要求的。如果在这些庭院内都种上树,绿荫宜人,人的身心就会在无形中放松下来,那在很大程度上将会破坏朝廷的威严氛围。由此看来,这种说法是非常的有道理的。
  的确,宽阔的广场、苍茫的天空,把三大殿映衬得更加威严壮观,让人无不肃然起敬。当然,三大殿院内不种树不一定就没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了。在游览中,你不妨猜一下大清皇帝的心思,看看是否能揭开历史谜团。

紫禁城石子画未解之谜:皇上头顶花瓶 跪搓衣板




松柏、仙鹤和梅花鹿的图案,有长寿福禄之意。
  紫禁城后宫的御花园是在明永乐年间与整个皇宫一起筑建的,占地面积12000多平方米,其园内的建筑物和古树,多是五百多年前的旧物。由于工匠与园林大师们的精心构思,园林以参天古柏、嶙峋山石、红墙黄瓦为主调,景色庄严而美丽。
  在建筑布局上,御花园利用了均衡、对比、点染、夸张的造园技巧,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在关键地方处理得恰到好处。园中的宫殿亭阁很多是对称的,在造型和装饰上虽有些微变化,但却不影响整个御花园建筑及树木整体布局的美观。御花园中间筑有钦安殿,高大的宫殿把花园分成东西两部分,御花园北面西侧有高过宫墙的两层楼高的延晖阁,东侧是堆秀山上的御景亭。既有清幽秀丽的园林风光,又不失其华贵端庄的宫殿气魄。御花园堪称是紫禁城重要之宫园,每年七月初七祭祀牛郎织女星、八月中秋之夜赏月、九九重阳节时帝后妃登高眺望,均在御花园里进行。
     
  
        
  御花园中的石子甬路,辗转相连,纵横南北,遍布全园。在石子甬路上约有用五色匀称的石子组成的九百多幅图画,称为“石子画”。五颜六色,光润华丽,结构精巧,优美别致,技艺高超。每幅石子画图案均有独立的内容,有花卉、人物,也有飞禽、走兽,有凤垂牡丹、龙凤呈祥等吉祥画,也有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石子画有七巧图、什样锦、博古等诸多造型图案,七巧图是用长方、正方、菱形、梯形、矩形等为轮廊,中间镶以花鸟、植物图案,有荷花鸳鸯、双凤花卉、三松友鹤、鸣凤在竹等千姿百态的图画。什样锦则以石榴、苹果、佛手、蝙蝠等为轮廊,画面有三老观棋、五子夺莲、渔樵耕读、犀牛望月、红日出海、狮子滚绣球等,其人物形象生动,极富情趣。博古则是在多种形式的多宝格里,铺缀上花瓶、盆景、花鸟、卷书等古玩陈设,其造型古朴,雕琢精细。这些大面积的石子图案,精雕细琢,内容丰富,奇巧壮观,乃古今中外少有,其设计巧妙的铺满石子甬路的图案,与周围华丽的建筑,茂盛的花木融成一体,奇特美观,又耐人寻味。
  然而在众多石子画中,有几幅既奇怪又诙谐幽默的石子画,很让来故宫游览者难以理解
     
  
        
 众所皆知,紫禁城中的皇帝,是封建时代的最高统治者,自命为“真龙天子”,是任何人得罪不起的。若稍有违忌或不满,即有欺君之罪,或被打入冷宫,或降职遣送外地,严重惹恼了皇帝时,要满门斩首,甚至株连九族。然而,在御花园西北角的石子甬路中,至今仍保存着四幅石子画,竟胆大包天地戏弄皇帝。
  第一幅画是皇帝头上顶着一个花瓶,跪于搓衣板上,两只手撑地,一宫女竟骑在皇上的背上嬉戏,还很洋洋得意。第二幅画是皇帝头顶小板凳,跪在搓衣板上,向骑在身上的宫女求饶,宫女却手持扫帚痛击皇上。第三幅画是皇帝头顶一只陶盆,双膝跪在一女子前。第四幅画上的皇帝则是骑着马落荒而逃,一女子穷追不舍。这些石子画的嵌砌位置正好是在皇妃们居住的西北角旁边,也正是皇帝大驾光临之地。相传每逢皇帝与后妃游走在石子路时,均是后妃们行走在其上,而皇帝则常躲着走在旁边呢,也有传说这些画是某个皇帝惧内的写照。
  对这些戏弄皇帝的诙谐幽默的石子画,多年来老北京百姓怎么猜测议论的都有,但至今也没找到有关资料说明为什么在皇宫内皇帝的眼皮底下竟精巧地嵌砌了这些画面,至今它仍是紫禁城众多奇闻逸事中的未破解之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7-2 01: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