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30|回复: 4
收起左侧

你知道哪些有趣的历史故事?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2-12-15 17: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知道哪些有趣的历史故事?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2-12-15 17: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说麦克阿瑟吧。
如果把他放在当今社会,应该能成为一个很火的网红。
他的言行非常有个性,又槽点满满,至今都有人觉得他配不上五星上将的职位。

麦克阿瑟这个人在老一代人的心目中,形象其实不是很好。
为什么?因为 1950 年,他吹过一句牛。
1950 年 11 月,中国的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
对面就是麦克阿瑟,时任联合国军总指挥。
他当时就说了一句话「这场仗,我打,两个星期就能结束战斗,12 月底我们所有士兵都要回美国过圣诞节。」
这个牛皮吹炸了,事实上朝鲜战争一直打到了 1953 年的 7 月,才在朝鲜的板门店签了和平协议。
麦克阿瑟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就是这么一个无耻的狂徒。
麦克阿瑟的一生其实贯穿了美国 20 世纪上半叶的历史,他参加了很多重大历史事件。
比如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就已经在欧洲战场上,后来他当上了美国陆军的总参谋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他是盟军在西南太平洋上的总指挥,著名的跳岛战术就是他发明的。
战后又去改造日本,有一本著名的书叫《天皇的皇上五颗星》。
什么意思?就是指战后日本天皇上头还有一个皇上,美国的五星上将麦克阿瑟。
后来朝鲜战争前半段他又是总指挥,这个人对美国历史的影响非常深。
他跟中国的缘分,除了抗美援朝之外,其实他年轻的时候也来过中国,1905 年他 25 岁,作为他父亲老麦克阿瑟将军的副官,受美国政府委托到日本去当军事观察员。
那个时候能观察什么?1905 年,日俄战争是在中国领土上打的,这父子俩是站在日本那一头到过中国的东北沈阳。
为什么我们今天说麦克阿瑟是个网红?我们首先看,他的本钱实在是太好了,首先是将门虎子,他父亲是美国的将军,曾经当过美国驻菲律宾的军事总督。
他自己又特别争气,在西点军校创下纪录,四个学年,年年第一名,到今天为止这个纪录也没被人打破过。
他的军旅生涯,更创造了很多项第一,最年轻的准将、最年轻的陆军总参谋长……他还是美国军队获得勋章最多的人,而且身体还特别好。
麦克阿瑟在战场上有一个很著名的标志——勇敢。
这勇敢到了已经非常夸张的程度,他拒绝一切防护措施。
钢盔、防毒面具,那是根本不会戴的。
美国陆军当中最著名的二愣子是巴顿将军。
可是巴顿将军有一次写信回家,说我佩服这家伙,太勇敢了。
有一次他们两人同时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炮打过来,麦克阿瑟不戴钢盔,就在那儿站着。
巴顿说,我也不能认输,也跟着在旁边站着。
麦克阿瑟就看了他一眼。
正好这个时候一个炮弹飞来,在身边不远处爆炸,热浪掀过来,麦克阿瑟不为所动,站得笔管条直,而巴顿往后面退了一步。
后来麦克阿瑟就跟巴顿说,嘿,能炸死我的炮弹,现在还没有生产出来。
凑齐了这些条件,才有当网红的资本。
不过想当一个网红,可能还得有另外一项天分,就是得会表演。
麦克阿瑟简直是天生的表演型人格。
后来的美国总统杜鲁门见到他的第一面就说,这个家伙怎么从头到尾都是在表演。
著名的马歇尔将军也这么评价他,说麦克阿瑟这个人脱下军装,换上西服,就是个影帝。
我们现在在互联网上搜索麦克阿瑟的图片,你会发现他有一项惊人的能力,会管理自己在公众场合下的形象,照片都有惊人的一致性。
他穿个皮夹克,嘴里叼一根玉米芯的烟斗。
这是什么?就是把一根玉米棒上的玉米粒剥掉,中间钻一个孔,烤焦,在里面插上烟嘴,可以当烟斗用。
这种烟斗说实话,就是民间的土办法,但是很别致。
我看过一些材料,说麦克阿瑟这个人其实烟瘾不大,他私下里也不抽这种烟斗,但是只要在公开场合露面,马上就抽玉米芯烟斗。
而且他戴的那个军帽也很特殊,麦克阿瑟的身高正好是 1.8 米,在美国人当中不算特别高。
但是他帽子特别高,而且帽子弄得花里胡哨,杜鲁门第一次见到这个帽子,说这简直就像鸡蛋和香肠给弄烂了,糊在这个帽子上一样。
这个帽子是怎么回事?它其实不是美军的军帽,它是菲律宾的元帅帽。
因为麦克阿瑟兼任菲律宾元帅,菲律宾人给他定制了这么一顶帽子。
你要是到过菲律宾就会知道,它街头上的汽车都是漆得花里胡哨,这是那个民族一贯的审美风格。
麦克阿瑟一生都顶着那顶帽子。
麦克阿瑟不仅会管理自己的形象,而且他知道这个形象在什么时候让新闻记者拍到对他最有利。
最典型的一个场景,就是 1944 年他率军打回菲律宾的时候。
因为当年他是菲律宾的统帅,后来让日本人撵到澳大利亚去了,1944 年反攻成功。
在登陆的时候,你坐船登陆就完了呗,不,快到岸的时候,停,停,他自己从船上下来,跳到海水里,涉水登岸。
新闻记者在岸上一通狂拍,他上岸之后只说了一句话,我曾经说过我会回来的。
这跟灰太狼的台词差不多。
但是你要知道这段话和这段镜头,当时拍了好多遍,这遍不行,再走一遍,记者也跟着他下海,再拍。
果然这个照片就登满了美国报纸的头版头条。
今天我们讲制造一个网红的所有手段,比如说标准的形象、独特的造型、公众的记忆点,所有这些东西人家麦克阿瑟当年都是无师自通,就像今天很多人为发朋友圈专门去做一件事。
麦克阿瑟精心设计的那些场景、那些照片,算是刷遍了那个时代的朋友圈。
你说这个人是不是天生就是个网红?
那他红成了什么样?我们来举一个例子,1951 年 4 月 11 日,杜鲁门总统罢免了麦克阿瑟,把他征召回国。
这是很正常的人事任命,因为杜鲁门是总统,在美国军队当中是三军统帅,撤你一个将军的职,合理合法。
在朝鲜战场上,麦克阿瑟已经变成了败军之将,被中国人赶过了三八线。
很多人也都知道,你们两个人在很多大政方针上意见也不一致,撤你的职是一个特别正常的安排。
但是舆论可不这么看,很多美国老百姓觉得,麦克阿瑟是我们美国人的民族英雄,而你杜鲁门算什么,要不是当年罗斯福提拔你当副总统,而且他老人家走得早,哪有你当美国总统的份儿。
当时有一个民调,麦克阿瑟的支持率居然飙升到了 69%,而杜鲁门贵为总统,支持率居然只有 26%,每天大量的信函、电报涌向白宫,都是痛骂。
我在《光荣与梦想》这套书里还看到了一个小细节。
当时杜鲁门总统的国务卿叫艾奇逊,艾奇逊有一次在街上打车,上车之后,司机反问他是艾奇逊吧?嗯,我是。
司机不吱声也不开车。
艾奇逊说,是不是我名声不好,我该下车了?司机说,对,你该下车了。
大街上连司机都不拉他,可见这届政府,真是名誉扫地。
可是反过来再来看麦克阿瑟,风光一时,他离开日本东京的时候,25 万人送行,老百姓是哭成一片,这在世界历史上也算是一个奇观。
一个占领军的司令官,已经把日本阉割了,从此你不能有军队,这样的一个人,日本老百姓却对他非常感激。
麦克阿瑟坐船回到美国,第一站是在旧金山。
下了船之后,到自己的旅馆的这 14 英里走了两个小时,老百姓夹道欢迎。
到了华盛顿,30 万人迎接,后来到了纽约,据说当时为迎接他抛撒的纸屑就将近 3000 吨。
这是什么概念?几个月前,艾森豪威尔回国的时候,抛撒的纸屑据《光荣与梦想》判断,大概只有这次的四分之一。
几十万老百姓上街迎接。
还有工人罢工、学校停课,人们在游行的队伍中泣不成声。
据说当时还有 18 个人因为过于激动而被送到了医院。
你说老百姓,一方面爱,一方面恨的情绪已经快被点燃。
到了 4 月 19 日,麦克阿瑟在美国国会进行了一场在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演讲,这次演讲留下了一个金句,叫「老兵不死,他们只是凋零」。
这段演讲一共 36 分钟,被掌声、欢呼打断 30 次,基本上一分钟就被打断一次。
当时有一个议员在底下看着直冒冷汗,说得亏只有 36 分钟,如果再长一点,老百姓的情绪若被点燃,那白宫门前肯定会出现示威游行。
因为这场演讲是直播的,有 3000 万美国人观看,整个美国的政局届时到什么程度可就不知道了。
这不就是个网红吗?但是话又说回来,你既然那么能干、那么红,那为什么在朝鲜战场上打败仗,还把自己的顶头上司给得罪了,最后乌纱帽都没了,这总得有个解释吧?你不是一贯正确、一贯伟大吗?这一跤你是怎么跌的,下面我们来详细解释。
02 朝鲜战争昏招连出

过去我看有人评价是麦克阿瑟性格不好,过于张狂、虚荣、目无尊长,杜鲁门出于自尊心受不了才撤了他的职,这肯定是胡扯,为什么?因为杜鲁门是一个政客,他心里很清楚,麦克阿瑟形象光辉伟大,干什么要得罪网红?你干得好,功劳全部记在他总统的账上。
我们举个例子,1950 年的时候,双方见了一次面,因为当时朝鲜战争已经开打了,总统和前线的将军总得商量一下怎么打。
见面的地点是今天夏威夷附近的威克岛,在太平洋的中部。
看看地图,麦克阿瑟从东京起飞到威克岛是 4000 英里,而杜鲁门贵为总统从华盛顿万里迢迢赶过去,是 14000 英里,这说明什么?移樽就教,礼贤下士,我多跑路,你少跑路,我来听你的意见,这个姿态摆得很好了。
下了飞机之后,按说这两个人见面,你是将军,他是总统、三军统帅,行个军礼总是可以的吧?这也是规矩,不,麦克阿瑟就是轻轻地扶了一下杜鲁门的胳膊,就算是敬过礼了。
然后两个人坐下来会谈的时候,杜鲁门像个小学生一样,摊开笔记本在那儿做笔记,麦克阿瑟一个人在那儿讲他的战略、战术。
杜鲁门对他第一印象就特别不好,但是绝不意味着双方就要翻脸,作为政客杜鲁门这一点心胸还是有的。
双方为什么闹到了最后那个地步?是因为麦克阿瑟不断地突破杜鲁门,甚至是整个美国政治的底线。
这个过程大概是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朝鲜战争刚刚开始打的时候。
麦克阿瑟觉得我是战场指挥官,你们必须给我更多的兵,这一场仗是必胜。
但是杜鲁门手里没有兵,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军大量复员,剩下来的军事主力主要是放在欧洲和苏联对峙,剩下的一些杂牌军基本都投放到了朝鲜战场,但是麦克阿瑟觉得不够,找你白宫要你又不给,那怎么办?老爷子我自己想办法,他想到了逃到台湾的蒋介石。
1950 年 7 月底,他跟谁都没打招呼,就飞到台湾跟蒋介石和宋美龄见了一面,寻求互相协助。
杜鲁门第二天在报纸上看到这个新闻,大惊失色,因为外交权是总统的权力,你一个军人搞什么外交?引发国际上的其他震荡,你根本就控制不住,杜鲁门非常生气。
到了 1950 年 8 月 24 日,麦克阿瑟又在一次演讲中,话里话外抨击杜鲁门的政策,说他胆小,在亚洲缩手缩脚。
麦克阿瑟作为一个下级,军人的天职是什么?服从命令,他不仅不服从,还抨击上级的政策,面对公众开讲,这网红当得有点过界了。
杜鲁门就非常不客气地给他下了一个命令,说你这次讲话必须给我收回,这是一个军事命令。
还在私下给他写了一封信,说你不能这么干,这是底线,你不要跨过来。
第二个阶段,是在 1951 年初。
当时中国人出手了,把美国人迅速地赶到了三八线以南,美国吃了一个大亏。
这个时候杜鲁门身边的人都知道,美国不可以在亚洲陷得太深,他们主张在军事上要保守一点,在政治上积极谋求解决。
但是前线的麦克阿瑟不干,他一辈子没吃过这么大的亏,原来被日本人打败过,那就一定要打过去,一定要打到占领日本为止,他觉得对中国这仇一定要报。
麦克阿瑟四处在喊一定要轰炸中国,轰炸范围不能止步于鸭绿江,甚至要轰炸中国所有的沿海城市,他还提出来要在中国投放 20 颗以上的原子弹。
这得多大仇多大怨,当年打日本也就 2 颗原子弹,竟然要给中国扔 20 颗以上。
在华盛顿这帮人看来,就是前后方的意见高度不一致。
在国防部的一次会议上,据说开完之后没有拿出任何方案,因为所有与会者都知道,你拿出任何可行的方案,尤其是符合杜鲁门设计的方案,麦克阿瑟都不会执行,事实上这个时候麦克阿瑟已经指挥不动了。
据说李奇微将军听完这件事儿后,感叹一个将军指挥不动了,难道不应该撤职吗?这是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就是李奇微带领美军又开始跟中国人死磕,双方隔着三八线开始对峙,局面向着有利于美国那边开始缓和。
这就是政治谈判最好的时机,这时候杜鲁门已经开始准备政治谈判了,但是麦克阿瑟还是不干,一定要打过去。
他在 1951 年 3 月 24 日,在杜鲁门准备谈判的时候,跑到朝鲜发表了一通演讲。
首先是把中国骂了一通,再把中国贬得一无是处,说你们等着,我要马上扩大战争,你们国家马上就要崩溃了,等等。
这在中国人耳朵里,不就是最后通牒吗?这不就代表你美国的态度吗?我们怎么知道杜鲁门在华盛顿是马上准备要发表一个和平宣言,要呼吁停火。
因为在杜鲁门看来这场战争打不赢,打赢了也没什么意思,为什么还要接着往下打?正好我打你一下,你再打我一下,现在我回过头去,我们俩正好对峙,不正好坐下来谈判吗?可是所有的这些政治运作,因为这通演讲只好停下来。
杜鲁门当时非常生气,说我恨不得把这个家伙一脚踢到太平洋里去。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2-12-15 17: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时,曹操铁索连舟,留下了「火烧赤壁」的典故。
后来的陈友谅不信邪,曹操不行我行!
可这次虽然对面没有诸葛亮借东风,但他还是留下了一个火烧连营的下场。

鄱阳湖的湖面是个葫芦形状,湖面南部宽阔,一眼能望到位于湖中间的康郎山,北部狭窄多弯曲,壶身收缩处的罂子口是鄱阳湖流入长江的咽喉;北端的湖口,有大孤山挡住去路,形势险要,是个完美的战场。
朱元璋进入鄱阳湖后,就开始着手布置战场,他在泾江口(今安徽宿松南)、鄱阳湖湖口西面的南湖嘴(今江西湖口西北)布下兵力——陈友谅如果失败,必然会从这里进入长江,逃回武昌,他要让陈友谅没有逃出的机会。
同时,他担心陈友谅会从武阳渡(今江西南昌县东)逃跑,所以也在那里设下埋伏。
现在,整个水路都被封死了,陈友谅如果失败,那么鄱阳湖就是他的坟墓。
1363 年农历七月十六,朱元璋进入鄱阳湖,捕捉陈友谅的主力。
而陈友谅也早就从赣江逆流而上,进入鄱阳湖后,浩浩荡荡的舰队沿着鄱阳湖东下,也开始捕捉朱元璋的主力。
四天后,两支舰队在康郎山相遇,中国古代最大的一场水战就此爆发。
陈友谅瞧不起朱元璋的舰队,因为朱元璋舰队的战舰又小又丑,就好像是刚从深海打捞上来的古老海盗沉船。
陈友谅凭借多年的水战经验,马上就拿出了对付朱元璋舰队的策略:把所有「铁舰」用铁索连接在一起,组成了数道壮观的高大长城。
他的战舰本来就是巨无霸,再把这些巨无霸连到一起,更是让人心惊胆战。
此时,朱元璋也开始布置他的舰队。
他把舰队分为 11 队,将重型舰摆在中央,由他本人和徐达亲自率领;将轻型舰摆在两翼,由巢湖水寨的精英将领廖永忠和俞通海率领,舰队武器清一色使用了火器,有大火炮、小火炮、大火铳、小火铳、大火箭、小火箭、大火蒺藜、小火蒺藜、大神机箭和大弓弩。
准备完成后,朱元璋下达了攻击命令。
这把陈友谅吓了一大跳:朱元璋的实力不如他,而且还在下游,居然敢先攻击,这是胆大包天的人才敢做的事!
实际上,陈友谅根本不了解朱元璋。
朱元璋其实是在死扛,他知道自己和陈友谅的实力存在巨大差距,所以只能先发制人,在气势上压倒对方。
况且,他的战舰小而轻,在短距离内加速快、冲力强。冲在最前面的,是指挥重型舰的徐达。
徐达是个旱鸭子,根本不识水战,但他用英勇无畏掩盖了不足:当他冲到火器有效射程后,立即命令战舰上所有的火器向陈友谅的超级巨无霸开火。
遮蔽了天空的炮弹落到了陈友谅舰队的中间,但这就好像一个巨人被蚊子咬了几口,损伤微乎其微。
然后徐达的霉运来了:陈友谅下令还击。
徐达的舰队好像被来自整个宇宙的炮弹袭击一般,主舰着火,其他战舰被打得摇摇晃晃。徐达一面命人灭火,一面被迫向后撤退,他一后撤,后面的舰队惊慌失措,纷纷给他让路,有的行动迟缓,被徐达的主舰撞了个仰面八叉。
廖永忠和俞通海在左右两翼的任务,本来是吸引陈友谅舰队的注意力,让徐达有机会靠近,随后发动火攻,可徐达已经失败,两人的轻型舰又根本不是陈友谅巨无霸的对手,也只好一齐向后撤退。
陈友谅趁势对他们掩杀,他的士兵从三层高的「铁舰」上,向徐达的舰队射出了漫天的火箭,徐达危在旦夕。
朱元璋及时出手。他指挥着一批装满煤油的小船,冲向了陈友谅的舰队,等到小船靠近时将其点燃,然后迅速下令全线撤退。
一直撤到浅水区,陈友谅的重型舰不能进入,朱元璋的兵团才化险为夷,但也损失惨重。
当晚,朱元璋对徐达的表现很不满意,要他带着被陈友谅打残的几百艘战舰回到应天。
徐达来了牛脾气,死活不回。
朱元璋只好对他说:「你本来对水战就不熟,而且我担心张士诚会偷袭应天,你回应天防守张士诚,要比在这里价值高得多。」
徐达还是不干,可其他将领却纷纷跳出来请求回应天:今天这一仗让他们吓破了胆,人人都想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朱元璋突然发现,队伍不好带了。
他更发现,自参加革命以来,他和他的战友们还真没有遇到过劲敌。
从前一直是顺风顺水,而现在稍遇点困难,就要临阵逃脱。
这是任何一个组织都要不得的事。他决定针对这种情况,进行一番严厉的校正。
正当众将闹哄哄地议论时,朱元璋提高嗓音,问:「有谁想回应天的?举手示意。」
几乎所有人都举起了手。
朱元璋点出几个人名:「你,第一个举手的;你,第二个;你,第三个;你俩,同时举手的;还有你,第六个。你们六个,站起来。」
六个人美滋滋地站了起来。
徐达没有举手,他噘着嘴。
朱元璋对徐达说:「你,赶紧给我回应天。」又指着那六个,「你们六个,来人,拉出去斩了。」
六个将领吓得魂不附体,大喊饶命,朱元璋在他们撕心裂肺的喊叫声中看着众将,一字一句地问:「还有谁想回应天的?举手示意。」
所有人的手都像被砍掉一样,朱元璋连一只手都看不到了。
他点了点头,看着浑身发抖的将领们说:「很好,明天接着干。」
第二天,陈友谅先发制人。
采用的仍然是先前的战术,用他的巨无霸战舰排山倒海地冲向朱元璋舰队。
朱元璋舰队在其压迫下,频频后退。
朱元璋连斩十人,仍然阻挡不住舰队后退的步伐。
战场指挥官郭兴哭着对朱元璋说:「不是我们不玩命,实在是战舰太小,玩命也玩不起来啊。」
朱元璋当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颓唐得很。
郭兴建议:「陈友谅的战舰是捆绑在一起的,我们可以用火攻。」人人都知道火攻有效,赤壁之战,周瑜就用火攻破了曹操的庞大舰队。
周瑜有诸葛亮借东风,朱元璋没有诸葛亮,但他有刘伯温。
刘伯温对他说:「不用借,现在这个月份恰好常起东北风,已经有三天无风,今日黄昏,东北风必来。」
朱元璋只能选择相信刘伯温的鬼话。
想不到黄昏时分,闷热的空气中突然就出现了一丝风,只一会儿工夫,风就大了起来,吹得战舰摇摇晃晃。
朱元璋大喜过望,连忙让人准备芦苇、火药等燃烧物放在一批小船上,又挑选出了一支敢死队驾驶小船。
这些人明知有去无回,但仍然为了朱元帅的伟大事业奉献生命。
陈友谅不是没有想过朱元璋会用火攻。
他把战舰捆绑在一起,阵形异常密集,敌人一旦使用火攻,必将万劫不复。可他之所以把阵形搞得如此密集,是因为这能让他的巨舰发挥出最大的优势。
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力量最大化,陈友谅同样如此。同时,他也存有侥幸心理:也许当东北风吹起时,他已经把朱元璋消灭了。
然而,他的运气太差了。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2-12-15 17: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1852(咸丰三年)年的一天,当时任翰林院编修冯桂芬吃过午饭正准备打盹摸鱼时,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即将迎来为期九年的的御批假期。
这是这位将在日后颇受重视的维新派返京后难得的休憩闲暇时间。因为在此之前,他的仕途虽然不是一帆风顺吧,至少也算得上是“差点放弃”了。因为他面临了人生最重大的挫折之一 —— 三试不中!要不是林则徐当他老师时曾对他画饼说你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这才让他相信自己骨骼惊奇定能习得降龙十八掌,不然他也将和清朝的众生牛马一样淹没在历史的坟场。但他不知道的是林则徐对他说的那句话有点通货膨胀,因为在他之前我们林大人封出去的百年天才已经够一打了,合着就和班主任给家长说孩子聪明着呢就是不好好学习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好在冯桂芬没有放弃,更没有忘记老恩师的殷殷期盼,卷王精神爆棚。在成功将清朝版三年高考五年模拟(四书五经)盘包浆后,终于进士及第加封翰林编修。要是在今天,他高低得对着林则徐唱一遍:“听我说谢谢你……”。算是皇天不负打工人,冯桂芬迎来了人生中第一个一日看遍长安花的高光时刻。虽然彼时的北京城市容市貌虽不至于繁花似锦盛世空前,至少也算得上是战损版的叙利亚了,就是今天的乌克兰亚速钢厂见了都要敝帚自珍一下。虽说是王朝后期,落败之相尽显,但对于当时的天下人来说能走到这一步已经是属于鸡犬升天祖坟冒烟了。
加官进爵后的冯桂芬接到了两个出差任务,分别去顺天和广西当乡试的主考官。在此期间他兢兢业业干事业,认认真真谋工作;为朝堂遴选了诸多可造之材。但就在他事业的上升期,命运之手却将他再次拿捏——母逝丁忧。古代丁忧之时除特殊情况是不会要求官员处理政务的,所以在这期间他曾短暂担任过金陵“惜阴书院”山长,相当于今天的常务校长,看来无论如何是逃不过教书育人的主线任务了。
头球破门
但主线任务还是在冯桂芬丁忧完之后发生了转机,彼时道光皇帝驾崩,新皇帝咸丰继位。恰好这段时间我们的小皇帝正在读汉书,不知是看得颇有心得一时兴起跑去翰林院想和这帮老师傅们切磋一番,还是有不解之处想让官员们给他答疑解惑。总之我们的主角冯桂芬恰好撞在了皇帝的枪口上,谁让老板一眼就看到他在摸鱼呢?随即,咸丰帝问他:“爱卿近来在读什么书呢?”要不说我们的冯大人主角光环加持,buff特效满分呢,他好死不死的给皇帝回答说:“臣正在读汉书”。这时候笔者要忍不住插嘴说一句你读个鬼的汉书啊,清朝版的三年高考五年模拟压根就不包括汉书,冯大人你超纲了啊!果然我们的主角不负众望,他确实没读过汉书,就是为了在皇帝面前装一把好让新老板能高看他一眼。但咸丰一听老冯在读汉书大喜过望,心想瞌睡遇到了枕头这不正巧了么不是!随即便问了老冯汉书里的几个典故,不出所料老冯一个也没回答上来,迫不得已他承认了自己撒谎(zhuangbi))的事实。要知道这在古代是属于欺君之罪,但咸丰帝不知是菩萨上身还是爱惜人才,没有过多追究老冯的罪过,只打发他回家去读三年汉书便了事。随即老冯便获得了第一个御批三年长假!
但这三年老冯也不是光顾着玩了,中间跟着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并且还抽空完成了他的政论代表作《校邠庐抗议》四十篇!这部著作被誉为代表了清朝“洋务派”思想的开山之作,在近代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说这三年老冯也没闲着,但他把皇帝给他布置作业这事忘得一干二净,他不但自己忘了,还赌皇帝也忘了,在他看来自己已经完全预判了皇帝的预判。可老冯不知道的是我们的皇帝非但没忘,反而日日记着,就等他来了!
梅开二度
三年后老冯如期进京面圣,皇帝见他第一句话就是:“冯大人给朕讲讲“党锢之祸(注:出自《后汉书》)”的由来吧”。听到皇帝的问题老冯立马就懵了,估计当时腿都软了,心想你不泡杯茶体谅一下我的辛苦也就算了,还把这旧芝麻烂谷子的往事提出来。但这次老冯可不能再说自己没读了,毕竟老板给了自己三年时间,这要再说没读可就是大耳瓜子哐哐往皇帝脸上呼了,保不齐自己连个全尸都落不下。要不说老冯打小就聪明呢,顿时计上心头说道:“回禀万岁,臣读的是《前汉书》,故臣不知”。听到这样的回答,咸丰估计都要气笑了,明眼人都听得出来老冯这次是又给皇帝鸽了!咸丰此时心知肚明但也玩兴大起,心想朕还就和你杠上了,也没有刻意处罚他,而是又打发老冯去回家读三年汉书,三年后再来面圣!
帽子戏法
又被皇帝遣回家的老冯这次非但没鸽反而彻底老实了,拿出了当时高考时的卷王精神,通宵达旦的对着汉书就是一顿啃,几乎达到了废寝忘食悬梁刺股的程度。为的就是三年后能按时给皇帝交作业。但就在老冯心心念念补作业之时,又发生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小插曲——咸丰驾崩了!是的,你没有听错,这次是皇帝鸽了!今天的我实在想象不到老冯得知皇帝驾崩后脸上会是何种表情,更无从知晓老冯是惋惜还是庆幸。但古诗有云:山重水复疑无路,make后面不加to;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到最后,我们的主角也没能给皇帝按时上交作业,与其说是皇帝的遗憾,不如说是冯桂芬的遗憾。而这段君臣互鸽的故事也到此结束。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2-12-15 17: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春秋时,齐庄公有两个臣子,一个叫王里国,一个叫中里檄,这两家打起了官司,而且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那种说不清的事,官司断断续续持续了三年也没个结果。
齐庄公左右为难,杀掉二人吧,又恐错杀无辜,放走二人就会纵容犯罪,于是就打算用己巳的方法来最终判断谁是谁非。
他把两个嫌疑人叫到神社结盟立誓。割断羊脖子,用血做祭品。仪式进行中,当王里国读状子的时候,这羊无动于衷,可是轮到中里檄时,状子还没读完,那羊就突然跃起用犄角顶他,后来中里檄也因败诉而被处死。
那为什么齐庄公要选择羊来作为评判是非曲直的“法官”呢。这里面其实大有深意。
因为在上古时期有一种被称为“獬豸”的神兽,长了一只独角,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独角兽,这种瑞兽传说生活在东北方,性情中正不阿,见到人起争执,这个羊就会攻击有错的一方,所以自古以来,獬豸都被视作公平正义的评判者。
而且獬豸还能幻化出不同形象,有牛形,鹿形,最常见的就是羊形。
有一种说法,说齐庄公所举行的祭祀仪式,就有点类似于请神召将,请獬豸幻化成羊,来为这宗迷案做最终审判。
后世出现了很多铜器,都是以獬豸为原型塑造的,这些物品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均与法度相关,多摆放在过去的司法衙门里。
要说中西方的神秘文化,也是很有意思的。
西方有代表正义的独角兽,中国有代表正义的獬豸。
都是头上长着独角,这想来不是巧合,估计有什么渊源。

你知道哪些有趣的历史故事?-1.jpg
还有一个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有个魏文侯,他为了让谁当丞相这个事儿,犯了愁。就请当时的铮臣李克当参谋,看在魏成子和翟璜这俩人之间,到底选谁做丞相更合适。
李克没有直接告诉魏文侯到底要选哪一个,而是说,选择人才要“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
意思是说选择人才,得看这人平时跟什么样的人来往,也就是他的朋友如何,要看这人富裕时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看他处于显赫时,如何选拔部署,要看这个人处于困境时其操守如何,还要看这人贫困潦倒之时,是否取不义之财。
魏文侯也是个心明眼亮的人,他听懂了李克的话,就让李克回家休息了。
但李克并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去了翟璜家,翟璜知道魏文帝咨询李克关于谁当丞相的事,就赶紧追问结果,李克也不隐瞒,直接告诉他,侯爷已经决定让魏成子出任丞相了。
翟璜一听,觉得不公平,他为魏国举荐了多位名臣,而且这么多年,勤勤恳恳辅佐王上,他搞不明白,自己到底哪不如魏成子。
李克把告诉魏文侯的话原原本本本的给翟璜复述了一遍。
最后他直接了当的对翟璜说:“魏成子虽然拿千钟俸禄,却十分之九花在外面,十分之一留在家里,所以结识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三位贤人,并且推荐他们进了朝廷,这三个人都被国君奉为上师,而你虽然举荐了五个人,但国君却只让这五人做了臣寮,这种差别本来就不在一个段位上,你还是老老实实工作吧。”
《孔子家语》中讲,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是其所使,不知其地,视其草木。也正是这个意思。
很多时候我们想摸透一个人,不必去看他本人,只要从他身边的朋友下手,就能看到真相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11-25 03: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