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52|回复: 0
收起左侧

常遇春后代之谜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2-12-22 12: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一年夏天,与围棋国手常昊同机飞日本东京。其间,常昊在读书,有关常遇春的。他一直在说,“我们老常家的”,既敬佩又自豪。常昊是不是常遇春的后代?我不知道。他肯定也是弄不明白的。我同他说,一切皆有可能。因为,常氏的后代,太复杂了,都是历史的谜团。
  
  常遇春(1330~1369)),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明朝开国名将。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归附朱元璋,自请为前锋,力战克敌,他“沉鸷果敢,善抚士卒,摧锋陷阵,未尝败北”,军中“一时名将称徐、常”,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常十万”,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封鄂国公,洪武二年,四十岁时英年早逝,暴卒军中,谥忠武,追封开平王。
  
  关于常遇春,明史有传,英雄本色,无须多说。我只关心两件事,一是常遇春的死;二是常遇春的后代之谜。
  
  明史传述,常遇春之死,相当简单。史载:“师还,次柳河川,暴疾卒,年仅四十”。就三个字,“暴疾卒”。坊间有怀疑朱元璋诛杀功臣的说法,实不足信。其时,明朝开国大局未定,正是用人之际,他朱元璋也不会傻到这个程度。
  
  其实,观各类史料,常遇春之死,原因相当简单,他就是累死的。洪武二年(1369年)七月,常遇春自开平率师南归,大军行至柳河川(今河北赤城县西),下马时突觉燥热异常,于是迎风卸甲休息,谁知凉爽未解,顿时全身疼痛,急唤郎中诊治,却不明病因。郎中说法,为“卸甲风”,也就是卸甲中风的意思。汉代名将霍去病估计也因此病而英年早逝。中原之人,到北方征战,水土不服是肯定的。军中劳顿,饥时啖肉,渴时饮酒,其身披铁甲,又不保湿,北方夏天暴晒,铁甲导热,大汗之后必然脱水,如果突然冷风临身,出问题是很自然了。按中医的说法:“邪气入侵,中风致病。”
     
  
        
  
  相比较常遇春的死,其子孙的情况,则相当的复杂。
  
  常遇春有三子三女,三子分别为常茂、常升和常森。常茂和常升。《常遇春传》都有简述,常森则未提及。其长女嫁给了朱元璋的太子朱标,育有两子,一夭折,一后被废为庶人。不提。
  
  常遇春三子,都有故事,而且皆留下谜团,让后人琢磨不透。
  
  关于常茂,明史载:“茂以遇春功,封郑国公,食禄二千石,予世券,骄稚不习事。洪武二十年命从大将军冯胜征纳哈出于金山。胜,茂妇翁也。茂多不奉胜约束,胜数诮责之。茂应之慢,胜益怒,未有以发也。会纳哈出请降,诣右副将军蓝玉营,酒次,与玉相失,纳哈出取酒浇地,顾其下咄咄语。茂方在坐,麾下赵指挥者,解蒙古语,密告茂:‘纳哈出将遁矣。’茂因出不意,直前搏之。纳哈出大惊,起欲就马。茂拔刀,砍其臂伤。纳哈出所部闻之,有惊溃者。胜故怒茂,增饰其状,奏茂激变,遂械系至京。茂亦言胜诸不法事。帝收胜总兵印,而安置茂于龙州,二十四年卒。”
  
  这段话,讲了几层意思:一、常茂因父亲之功被封为郑国公,授予世代享受特权的铁券,有点骄傲稚气不通事理。二、洪武二十年,他随从大将军冯胜到金山征讨纳哈出。冯胜是常茂岳父,但是常茂经常不从冯胜约束,冯胜多次责备,常茂则做慢无礼,令冯愤怒。三、纳哈出请求投降,前往右副将军蓝玉的营帐饮酒,和蓝玉言谈失和,纳哈出拿过酒杯将酒浇在地上,回头对部下说了一些话,常茂座中部下通蒙古话,悄悄告诉常茂,纳哈出想逃跑。常茂即趁其不意,径直向前捕捉,纳哈出大吃,起身上马,常茂拔刀砍伤其手臂。纳哈出的部下听闻此事,惊吓而逃散,激起兵变。四、冯胜原本恼怒常茂,借机夸大此事,上奏常茂激起事变,用刑具囚禁押送京城。常茂则辩说冯胜违法之事,结果是朱元璋各打五十大板,既没收了冯胜的兵印,也将常茂置罪,流放龙州,四年后去世(洪武二十四年)。
     
  
        
  
  然而,事情并没有完。常茂又玩了一次“诈死”。
  
  明史说,“初,龙州土官赵贴坚死,从子宗寿当袭。贴坚妻黄以爱女予茂为小妻,擅州事。茂既死,黄与宗寿争州印,相告讦。或构蜚语,谓茂实不死,宗寿知状。帝怒,责令献茂自赎,命杨文、韩观出师讨龙州。已而知茂果死,宗寿亦输款,乃罢兵。”
  
  史说常茂贬到龙州后,并不太平安份。一是纳妾,他谪居龙州,带罪之身,居然纳当地土司赵贴坚妻黄氏之女为妾。二是擅权。土司赵贴坚死后,其侄子赵宗寿继任,但是常茂和贴坚的老婆黄氏等人仍把持当地政务,引发赵宗寿诸多不满。于是,后面的事情,一锅粥。宗寿上奏告常茂,后又说常茂死了,贴坚妻黄氏则告宗寿仍侄子非亲子,不应该承袭土司位。不久,又有人告,说常茂并没有死。朱元璋大怒,下诏严查。结果赵宗寿竟然拒命不出,讫不从命。朱元璋即诏发湖广江西所属马步官军六万,会讨龙州等地。皇上的意思是明确的,你赵宗寿亲自来见,说明陈茂已死,则“宥其罪”,宽大处理,若诈遣人来,则进兵讨之。最后,赵宗寿到京,说明常茂确实已死,朱元璋才作罢。
  
  那么,常茂死了吗?估计没有。我从网上看到过一个广西常氏族谱的考证。常茂不仅没死,而且子嗣众多,跑到偏远之地,隐居起来了。这个说法,有点道理。常茂“死”前一年,朱明王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因为胡惟庸一案的牵连,李善长并其妻女弟侄七十余人被杀。李善长是什么人?淮西首领,建国功臣,朱元璋最重要的谋臣,而且也有免死铁券,这样的人都能全家被杀,贬置龙州的常茂自然胆战心惊,因为朱元璋对他的结论是“诱合诸蛮,肆为不道”,这还了得?于是,常茂感到大势不妙,做出了诈死的决定,并故意通过政敌赵宗寿之口传到京都,以让皇上确信。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常茂诈死的说法终于传到皇上耳中。此时,赵宗寿可能也发现上当了,常茂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无法交待啊,所以只能“屡诏不至”。直至朱元璋下诏讨伐,赵宗寿才不得不“伏罪来朝,乞罢兵勿征”。这时候,即使他知道了常茂诈死的事实,也必须硬着头皮制造常茂已死的假象。但上奏常茂已死、后又屡诏不至的事实说明,赵宗寿心中是有鬼的。正是在这种境地之下,常茂只能做出离开龙州的人生重大决定。
     
  
        
  
  明史说,洪武二十五年,即常茂“诈死”第二年,朱元璋封常遇春次子常升为开国公,圣旨中说“惟惜殁后无嗣,承袭仍须有人。兹遵兄终及弟之例制,封尔升为开国公”。按此说法,本来是应该封常茂的儿子的,可惜他没后人,只好封了他的弟弟。据信,常茂与冯氏夫人(冯胜女)曾有三个儿子,怎么就“无嗣”了呢?
  
  有一种说法,比较有合理性。常茂“诈死”跑路之后,常茂和冯氏夫人经过周密安排,根据当时的政治大环境,常茂自己跑了,也妥善安排了冯氏夫人和儿子们,朱元璋杀人如麻的做派,肯定让他们极有顾虑,因此,策划躲起来,隐姓埋名、人间消失是最好的办法。再说,他们也有这样的条件。比如,洪武二十四年,开平王常遇春之妻蓝氏夫人还在世,她绝不会坐视不管,一定会千方百计地施以援手。其时,舅老爷凉国公蓝玉还在位(蓝玉案发生在一年之后),有职有权,他完全可以帮助其外甥和其儿子解围。依此观点的人,推测是大舅公蓝玉安排了常茂的儿子们去了山西从军为伍,等待机会东山再起。但是,一年后,蓝玉自己也出事了,而且株连了一万五千人之多,史称“蓝狱”。在这种恶劣的政治环境下,常茂的儿子们,谁还有胆出头露面?彻底人间消失,才是他们的唯一选择。
  
  至于常茂本人,有一个说法是,洪武二十四年,常茂带着小妾李氏夫人逃了,逃至广西恭城县五排瑶(今恭城县观音乡白竹铺村)深山中隐居,数年后迁至常家村(今恭城县栗木镇常家村)定居,李氏生四子,长子常智、次子常慧、三子常贤、四子常良。常茂卒于永乐十一年(1413年),终年5 8岁,葬于栗木镇大合村,为防日后不测,采取深葬不修坟形,谨置白石一块为记。弘治年间,国家太平,年景颇佳,明孝宗朱佑樘,对开国元勋子孙被贬谪者,沦为庶民,“寸禄不享,实感不忍”,于弘治五年(1492年)三月八日下诏,复用功臣后裔。常茂子孙尚有余悸,不愿受禄封号而辞谢。
     
  
        
  
  1989年夏,经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文物管理所普查考证确认,常茂墓为文物点,并发文通知,明文规定加以保护。此墓可不可信,也只有随意了。因为,各地为争名人之后,发生过五花八门的举止。不足为凭。
  
  常遇春次子常升,也不知所终,几成历史之谜。
  
  明史说:“改封开国公,数出练军,加太子太保。升之没,《实录》不载。其他书纪传谓,建文末,升及魏国公辉祖力战浦子口,死于永乐初。或谓升洪武中坐蓝玉党,有告其聚兵三山者,诛死”。也就是说,常升之死,正史没有提及。其他的传纪,有两种说法。
  
  一是说朱棣靖难之役,常升和徐达的儿子徐辉祖率兵力战浦口而死。另一是说,他卷入了蓝王案而被杀,毕竟,蓝玉是他亲舅舅,关系不一般。我的判断,第一种说法较为可信。史说常升之子继祖,“永乐元年迁云南之临安卫,时甫七岁”。永乐初年,一个七岁的小孩子,随母亲被贬云南,显然是流放的性质,这恐怕与其父抵抗朱棣“靖难”有关。此时的常升,任职锦衣卫指挥,同时又是建文帝的国舅爷,为保护应天府(南京),力阻燕王之兵,最后孤身冲入敌阵死战。至于蓝玉案牵连之说,则实不可信。因为涉及蓝玉案之人,有名有姓者众多,明史都有确切的说法,共“族诛一公、十三侯、二伯,牵连被杀一万五千多人”,以常升之开国公的显赫身份,那是断不可能刻意遗漏的。弘治五年(1492年),明孝宗朱祐樘下诏优待“太庙配享诸功臣”的后代,常升的重孙常复被从云南召回,出任南京锦衣卫指挥使(闲职),其后代世袭怀远侯,沿袭至明末。
  
  常遇春三子常森的下落也是一个谜,正史没有交代。
     
  
        
  
  据说,南京被围之时,常升和常森都有后事的安排。比如,常升便将大儿子继宗送往怀远避难,二儿子继祖及胡氏夫人兵变战后则被流放云南临安。常森则想得更明白,好汉不吃眼前亏。逃亡是他们的第一选择。他与吴氏夫人及两个儿子常刚、常强趁乱北逃山西,后来在陕西米脂县陈家岔村定居。
  
  据说,今天米脂县的常氏家族,即为常森的后裔。自明永乐年间迁至米脂以来,常氏家族历28世,在陕北的黄土地上生活了600余年。野史称,常森隐居米脂后,改名“常僧”,在永和寺做了道士。今米脂县忠武堂(据常遇春谥号而来)常氏家族则是其长子刚、次子强的后裔。即便是身居陕北,常森仍对朱棣心存忌惮。他将落户米脂的长子常刚列为七甲、次子常强列为十甲,这便有了米脂常氏的七甲、十甲之别。其中原因,也有着几种说法:一是传说朱棣曾派人到陕北追查常遇春后人,分甲一方面可以表明米脂常氏在此地落户已久,另一方面说明两甲常氏关系疏远,这就可以避免灭族的危险;二是说过去常氏人口较少且居住集中,分甲后可以确定同姓通婚的界限;三是说刚、强兄弟关系不睦,才造成了"一门分两甲"的局面。
  
  常森去世之后,葬在陈家岔火神庙山上。其子常刚、常强二人则在定居的常石畔开荒种田,繁衍后代。今永和寺东南160米处,可能就是米脂忠武堂常氏最早的祖坟。当地老人讲,解放前后,常氏祖坟不光有墓群,周围还有十余根残存的石桩,占地30余亩。其中第二排墓前立有一方高1.5米、宽0.8米的石碑,遗憾是石碑为砂岩制成,加之年代久远,碑文已法辨识。常氏族人推断这是常刚、常强的坟地。米脂当地俗语中有“常一千,艾八百,高杜各占半道街”的说法,也是米脂四大名门望族最真实的写照。过去的米脂城中,不论经济实力还是社会威望,常氏绝对是第一大姓。如今,米脂的忠武堂常氏家族遍布全县,总人口超过四万,占米脂全县人口的16%。
     
  
        
  
  看来,常森一脉最为兴旺发达。倘若常遇春地下有灵,足可宽慰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11-24 22: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