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39|回复: 0
收起左侧

2021年1月中国好书榜单TOP9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2-12-23 11:5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

100年前,“中国该向何处去”的疑问萦绕在每一位爱国人士心头。彼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光荣诞生并在顽强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本书溯源党史、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迄20世纪初,下及1929年古田会议,以宏大史观配以全景式叙事方法,书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大背景下的中国,讲清党在生死关头将作出怎样的关键抉择,红色火种又如何在沉沉黑夜中成功燎原。
本书摆脱传统的通史写作框架,以“寻找中国复兴之路”为切入口,开启一段寻根溯源、温故知新之旅。在追求史料翔实、考证文献版本、注重实地考察与口述采访的同时,用平实的语言、生动的细节以点带面地展现20世纪初中国非凡的寻路历程。采用图文结合编排方式,8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真实还原历史场景,再现历史人物的真性情、真面貌,是一部兼具学术严谨性和可读性的通俗化学术专著、大众化党史读物。
2、跟着档案看上海

《跟着档案看上海》荟萃了上海城市发展史上的14个地标,既有一大会址、周公馆这样的红色纪念地,也有独具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人民广场、工部局大楼、永安公司、大世界、外白渡桥、法邮大楼,还有反映改革开放后上海城市发展变化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南浦大桥,更有上生·新所、“船厂1862”等“网红打卡地”,以及从“工业锈带”变身“生活秀带”的杨浦滨江。
这些城市地标,不仅为上海人所熟悉,而且也是外地乃至世界各地朋友们经常光顾的场所,充分反映了上海城市历史文化的精华。通过这些地标,读者得以一窥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底蕴。
描绘这些地标并不完全在于过往的梳理,更着眼于改革开放后城市的变迁和空间的更新……
档案是历史的黑匣子,它不会说话,却胜过千言万语,关键在于档案人的解读。本书通过对档案史料的挖掘、梳理和研究,一些鲜为人知的材料得以一一浮现;每一篇文章都有故事有细节,更有一定的开拓和深化。全书400多幅插图,绝大部分系档案馆馆藏,文书、地图、照片、实物兼具,中外文并收,其中不乏首次披露的珍贵档案资料……
3、不变与万变:葛剑雄说国史

“万变”之长河,“不变”之中国。历史学家、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葛剑雄讲述中国历史的血脉精神,在兴衰、传承与变迁中,寻找中国历史的源与流。
如果我们把古代中国比作一个像人体一样精密庞大的协作系统,那么土地就是它的骨架,人就是它的血肉,而朝堂、政治就是它的神经中枢。漫长的中国历史就是在它们互相影响、互相磨合的过程中延续和发展,生生不息,成就了我们今日的中国。
4、日本对中国的认知演变:从甲午战争到九一八事变

本书稿梳理了甲午战争至“九一八”事变期间日本政界、军界、知识界、民众的对华认识,重点考察了日本各界对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列强瓜分中国、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国民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的认识与对策,探究该种认识对于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影响,阐释日本对华观与侵华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揭示近代日本对华观的流派、特点、规律等。
本书稿认为近代日本套用西方原生型及日本型“民族国家”范式作为评价中国的标尺,而不能正确把握中国人民为完成近代社会转型而进行的一系列变革的本质及其进步意义,是导致其在看似正确的对华观基础上而错误地采取一系列侵华行动并最终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认识根源与思想鸦片。
本书分为五章,第一章在追溯甲午战争前即洋务运动时期日本对华观的基础上,探析日本对于中国民族危机的认识;第二章考察日本有关封建体制内部进行的清末新政改革是否能够救亡图存、实现近代民族国家的认识;第三章阐释日本有关辛亥革命对于中国建设近代民族国家之作用的认识;第四章探讨日本对于中国近代民族国家建设的动力——民族主义普遍觉醒的认识;第五章探究日本有关北伐是否能够带来中国统一、建立近代民族国家的认识。
5、太和殿

太和殿作为故宫中体量、等级都无出其右的建筑,除了宏伟的造型、华美的装饰赋予它极高的审美价值之外,从整体的柱架、屋顶,再到局部的榫卯、斗拱,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中国古建筑的高超技巧与智慧。
本书作者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古建专家周乾博士曾参加太和殿大修工作,他将带领读者由内到外、由上到下、由整体到局部地了解太和殿设计和建造的巧妙之处。搭配以500幅彩图和历史背景介绍,从视觉和文化层面将太和殿更为丰满的呈现在读者眼前。
6、有生(上下二册)

《有生》是胡学文潜心八年完成的一部长篇巨制。这是一个起始于接“生”的故事,它以接生了一万两千余人的祖奶为主干,以被祖奶接引到人世的众生为枝叶,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壮阔而又浩瀚的文学世界。小说的叙事时间从晚清到当下,时间跨度有一百余年,被浓缩在祖奶一个白天和一个夜晚的讲述中。作者用了足够的耐心向我们讲述百年人生的庞大和细小,写出了大地上活人的难处,写出了一方土地上众人的生命本相。
胡学文满怀对故土和乡民的爱,秉持着对乡土文化和国民性的深刻洞察,以民族寓言、生命史诗的宏阔格局和叙事雄心,将笔触深入乡土社会的法礼德道、血缘地缘、权力分配等方面,通过有血有肉的人物群像,在一种宏阔的命运感中,为乡土立根,为众生立命,为历尽劫波又繁衍不息的百年中国立心。
7、北方有棵树:追随大自然的四季

这是一本久居北京而写就的自然观察和城市物候笔记,不仅仅限于花草植物,还有鸟、雨、云、风等等,以炽热深情的文字,展现出一年的四个季节里,万物做为一个整体的优美的自然图卷。
跟随作者细致的观察、细腻的书写,我们看到在这个巨大的城市里,在人居住的空间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共生在这个环境里的物种。
在城市的边缘,在日常生活里,甚至就在身边一小方天地里,只要留心,我们还可以聆听到许多荒野的声音,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和珍贵之处。万物可亲,也让人心灵富足,只要拥有这种感知力,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感受到广阔无边的自然、受到自然的滋养。
本书以12个月份为线索,直观地感受北京城市、公园、山林的景观变化以及其中的花草与鸟类,将思考、感悟、阅读、旅行和博物融合起来,体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度交流。
8、计量单位进化史 从度量身体到度量宇宙

为什么英制单位的换算这么奇怪?为什么中国古人的身高在不同朝代似乎不一样?中国古代为什么有两种“亿”?为什么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而不是“克”?为什么圆周率的平方和重力加速度的值这么接近?为什么没有一个叫“爱因斯坦”的单位?为什么美国不用公制单位?为什么中国的市制单位和公制单位这么容易换算?为什么要对国际单位制进行重新定义?
本书将从历史、科学、趣味知识与工具书等多个方面,对“计量单位”这一看似无比熟悉、实际上却蕴含着无数奥秘的话题,做一个全面的介绍。书中会讲述计量单位的“前世今生”,剖析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米、千克、秒背后的故事,也会把上面这些问题的答案一一道来。
通过本书,你不仅能了解人类从度量自己的身体到度量整个宇宙的计量单位进化史,也能了解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科学“冷知识”,你会对这些从小到大使用了无数次的单位产生全新的认识。书中还提供了丰富的图表和详尽的附录,让你在阅读之余,还能在需要时查询与各式各样的单位有关的信息和资料。
9、乌兰牧骑的孩子

这是一部兼具主题性和文学性的儿童文学精品,鲁迅奖得主鲍尔吉·原野首次涉猎儿童文学之力作。乌兰牧骑,是1957年诞生在内蒙古草原和蒙古包之间的红色文艺团队。蒙古族少年铁木耳、金桃和海兰花、巴根、江格尔的两对父母是乌兰牧骑的演员。
暑假里,五个孩子随父母的马车队来到草原深处的白银花村。在父母给牧民演出节目、帮助牧民生活的日子里,他们一起捡大粪、摘果子、教牧民学蒙古字母、捡羊毛为花兰奶奶买药……甚至在夏营地发现了日本人的军事工地,在峡谷里遇到了狼群围击。在这个暑假里,他们体味到了纯粹的快乐和悲伤,真正地长大了。

2021年1月中国好书榜单TOP9-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11-24 22: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