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77|回复: 0
收起左侧

诸葛亮是害死刘封的罪魁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2-12-27 06: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初读《三国演义》时,由于是站在关羽角度,对刘封印象很坏:关公败走麦城,陷于重围孤立无援之时,派出廖化到上庸向刘封、孟达求救,这刘封在孟达挑唆之下,竟见死不救!且不论叔侄情谊,单论同为蜀将,这也是极端不义之举啊。所以,读到后面“侄陷叔刘封伏法”一回刘备杀死刘封时,感到解恨,感到刘封罪有应得,甚至死有余辜。
  
  但是,当试着从刘封本人角度重读《三国》有关回目时,却感到这刘封死得很冤。刘封其实是个值得同情的悲剧人物!
  
  刘封一上场就处于一个尴尬地位。当时刘备打败曹仁,引军进入樊城,县令刘泌出迎。刘泌把玄德请到家里设宴相待。这时,刘备看见有个年轻人在一边恭恭敬敬站着。此人器宇轩昂,仪表不俗,刘备很喜欢,向刘泌打听这是谁。刘泌说是自己的外甥,名叫寇封。因为父母双亡,寄住在舅舅家里。刘备提出要收寇封作义子,刘泌爽快地答应了。寇封于是改名刘封。
  
  玄德将刘封带回家,让他拜见叔叔关羽、张飞。不料关羽说:“大哥你既然已经有了自己的亲儿子,何必再收义子呢?”刘备说:“我当亲儿子待他,他肯定当亲爹待我,有什么不妥啊!”关羽很不高兴。
  
  小说写到这里,就接着讲著名的徐庶走马荐诸葛的故事,不再提刘封之事。作为小说,《三国演义》笔墨比较粗疏,只写了“关羽不悦”,没写其他人的反应。但这也给我们读者一个想象空间:当时刘备肯定也觉得扫兴——刚收了个仪表不俗的干儿子,本想炫耀一番,却被泼了冷水!作品也没写关羽泼冷水是不是当着刘封本人。即使背着刘封说的,也难免传到刘封耳中。即使传不到刘封耳中,刘封也能感到这关叔不喜欢自己。
     
  
        
  
  总之,关羽刘封一见面就很不愉快。
  
  关羽反对刘备收刘封的理由,是因刘备已有亲儿子,怕将来刘封会和刘禅争位。按《三国志》所写,刘备收刘封时还没有儿子(“以未有继嗣,养封为子”)。也就是说,刘备确实是把刘封当接班人培养来着。但不论小说还是史书,都没写过刘封本人有争位的意思。相反,“走麦城”一段之前,刘封一直忠实侍立义父左右,甘当“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即使不敌曹魏猛将徐晃、曹彰等人,义父一声令下,他也毫不犹豫冲上去,并无畏惧。《三国演义》因偏爱关羽、诸葛亮,对刘封正面描写不多;《三国志》说刘封“有武艺,气力过人”,入川时“将兵俱与诸葛亮、张飞等溯流西上,所在皆克”,可见他有一定实力、也有战功。
  
  刘封不救关羽,有其与关羽关系不亲密的主观因素。如果被围的是刘备,他断无不救之理;即使是张飞,他也不至无动于衷。而关羽呢,不只一开始就不待见这位“贤侄”,估计平时也不会给刘封好脸色。
  
  刘备当了汉中王,准备选接班人时,曾首先考虑刘封。孔明不同意,又不肯从自己嘴中说出,就让主公征询关公意见,关公又出面阻止。这关叔不仅不同意刘封当接班人,还让刘备把刘封调开,安排到偏远的小小山城上庸,上山下乡,以绝后患。关羽从始至终一直是把刘封当贼防着,按孟达的说法,“此事人人知之”,刘封不可能不知道。按常理、按封建社会“宫斗史”上比比皆是的例证,处刘封位置者,定会深恨关羽,甚至与之不共戴天。而刘封争位欲望不强,对于自己与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机会失之交臂,并未特别在意,起码没有明显反应。当然,要说刘封一点不恨关羽,也不可能——他借故拒绝发兵施救,肯定心里有一种报复快感:你老关不是能吗?你能,你自己解决问题,何必求别人呢?何必求我这个“螟蛉子”呢?但同时他也心有不安:一是碍于所谓叔侄情面,二是知道义父与关叔的关系,怕义父不会饶自己。犹豫之际,孟达给出的客观理由使他下了决心。
     
  
        
  
  刘封不救麦城,也确实有客观原因:义父给刘封的本职任务是守住上庸,同时监督和牵制不太可靠的孟达。如果刘封离开上庸,留下孟达守城,倘使孟达叛变,丢了城池,他刘封就犯下严重的失职之罪;如果他拉上孟达一起去救关羽,留副将守上庸,更有可能失去该城。再说以自己上庸之兵救关羽,确如杯水车薪,有可能人城两失。他大概侥幸地想:我不救关羽,未必没有别人去救。也许义父看在父子情面上会谅解自己。
  
  结果大家知道:由于孤立无援,关羽终于兵败被擒被杀。
  
  刘封大概始料未及,这下他成了蜀汉人人痛恨的逆贼。当廖化提出在伐吴之前先除刘封孟达“二贼”时,刘备便欲派人去擒刘孟。诸葛亮怕擒“贼”不成,提出欲擒故纵之计,先“升”刘封去守绵竹,调开刘孟二人,然后寻机分别剪除。孟达闻讯叛魏,孔明又建议刘备,让刘封攻打孟达,使二虎相并。并且讲好:不论刘封胜败,他来成都时都要被杀掉!
  
  这种安排也是刘封没料到的。他以为立功赎罪的机会来了,这次也顾不得考虑敌我力量对比,毫不犹豫受命去打孟达。
  
  孟达自以为了解刘封,当刘封来攻时,向曹丕请命写信劝降。没想到,刘封看罢劝降书,完全一副“革命志士”气派,义正词严地说:“孟达这奸贼伤了我与关公的叔侄情义,这次又来离间我与义父的父子之情,这是让我做不忠不孝之人啊!”几把扯碎来信,杀了信使,第二天又领兵前来挑战。孟达得知刘封扯书斩使,也勃然大怒,在魏军配合下打败刘封。
  
  刘封败回成都,向刘备哭诉前面的来龙去脉。刘备不听申辩,命人斩了刘封。后来,当刘备得知刘封拒不降魏之事,又觉懊悔。失去义弟又失去义子的痛苦,使得玄德竟病倒了。
     
  
        
  
  关于刘封之死,《三国志》还有一个与小说不同的细节:刘封败退回成都后,刘备只是责问刘封,并未马上要杀他。而
  
  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于是赐封死,使自裁。封叹曰:“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先主为之流涕。
  
  按这里所写,刘备在杀刘封时是有些不忍的,似乎是在外部压力之下不得不杀。杀的方式也不是“命左右推出斩之”,而是让刘封“自裁”,让其死得有点尊严。刘备杀刘封时当场痛哭流涕,而非过后懊悔。
  
  细细品味,诸葛亮才是杀死刘封的主谋。杀他的原因,是怕刘备死后刘封难以驾驭。
  
  难以受谁驾驭?还不是孔明自己!
  
  果然,后来的窝囊刘禅就好驾驭得多。
  
  可以说,刘封是死在《三国演义》作者最钟爱的两个人——关羽和诸葛亮手里。关羽一直的歧视、冷待、提防,使刘封一念之差犯下大错;诸葛亮处心积虑设计谋划,终于使刘封死于非命。
  
  不论按小说还是史书,刘封始终忠于刘备,是毋庸置疑的。即使对歧视他、剥夺了他接班人地位的关羽,刘封一直也心存歉疚。从这个角度说,刘备收刘封并没看错人。刘备一直信任刘封,刘封就一生不负刘备;关羽一开始就不信任刘封、一直把他当贼防,关键时刻刘封就果真当了一次“贼”。
  
  诸葛亮虽然与关羽一样一开始就不同意刘备收刘封,更不会接受刘封做主公继承人,但他懂得“疏不间亲”之理,始终躲在幕后操纵,不曾出面得罪人。
  
  刘封大概到死也不明白,杀他的其实是诸葛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11-24 22: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