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48|回复: 0

古代十大奸臣的结局 严嵩还朝复官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1-1 06: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498年前的今天,1516年3月25日 (农历二月廿三),明朝权臣严嵩还朝复官。
  


  严嵩(1480-1567)字惟中,号勉庵、介溪、分宜等,汉族,江西新余市分宜县人,他是明朝重要权臣,擅专国政达20年之久,累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权臣之一。严嵩为官专擅媚上,窃权罔利,并大力排除异已,还吞没军饷,废弛边防,招权纳贿,肆行贪污,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晚年,为明世宗所疏远,抄家去职,两年而殁。
  人物简介
  中进士
  严嵩自幼聪颖好学,其父是位久考未成,而又醉心于权力的人,自然把一切的希望都放在儿子身上,于是便悉心的栽培、教导。
  五岁在严氏祠启蒙,九岁入县学,十岁县试拔擢超群,十九岁中举,二十五岁时,严嵩终于完成父亲的心愿,于弘治十八年(1505年)考中乙丑科进士,被选为庶吉士,后被授予编修,直在他雄心壮志的时候,严嵩得了一场大病,迫使他退官回籍。在严嵩的退官10年,正是宦官刘瑾权倾天下之时。
  高攀夏言
  及后刘瑾与其党羽被灭后,严嵩北上顺天,正式复官。在此后的十多年内,严嵩先后在北京与南京的翰林院任职。明世宗时,世宗沉迷道教,好长生不老之术,对政事漠不关心,朝中事务皆交由朝臣处理。礼部尚书夏言得到世宗的宠信,又是严嵩的同乡,于是严嵩拼命讨好夏言。
  一日严嵩在家中设宴,并邀请夏言,但夏言辞不赴宴,于是严嵩跑到夏言家门前,撩起衣袍,跪在夏府前。夏言不好意思再三谢绝,便到严嵩家中赴宴。自此以后,严嵩成为了夏言的知己,并向多方推荐严嵩。有了夏言的引荐,严嵩自此步步高升,并深得世宗喜爱。嘉靖十五年(1536年),夏言升任内阁首辅,严嵩被提拔为礼部尚书。
     
  
        
  反咬夏言
  夏言自视甚高,渐不为明世宗所喜。一日世宗将沉香水叶冠赐予夏言、严嵩等大臣,夏言并不戴上;但严嵩每次出朝都会戴此冠,还特地用轻纱笼住以示郑重。世宗见状,越喜严嵩而嫌夏言。
  严嵩晋升为太子太傅,羽翼已丰,开始攻击夏言,严嵩又怂恿世宗罢黜夏言。夏言被罢后,严嵩为所欲为,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吏部尚书许赞、礼部尚书张璧与严嵩一同参与机务,但世宗遇事只召严嵩。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十二月,许赞以老病去职,张璧去世,世宗再度起用夏言。这时夏言知道严嵩的为人,处处小心防范。严嵩表面上对夏言谦恭,但怀恨在心。日后严嵩再以青词夺回世宗的信任。
  后来,严嵩握著鞑靼入侵中原的机会,迫害夏言。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鞑靼入侵河套(今宁夏和内蒙古境内贺兰山以东,狼山和大青山以南),陕西总督曾铣发兵夺回河套,并上呈奏疏,建议从府谷黄甫到定边修筑一段边墙,再水陆并进,逼鞑靼退兵,此举得到夏言的支持。夏言向朝廷举荐曾铣,并与之商讨计划。
  明世宗决心夺回河套,并褒扬曾铣。此时严嵩买通皇帝近待,称其“轻启边衅”,并指使边将仇鸾诬称曾铣掩败不报,克扣军饷,贿赂首辅夏言。严嵩更在世宗面前说两人夺回河套别有用意,世宗果然相信。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三月,曾铣被杀,妻子流放两千里,夏言下狱,后来严嵩利用传言,使世宗“得知”夏言毁谤自己,同年十月,夏言被斩首,夏言的亲信或贬或罚。
  父子权倾天下
  夏言死后,严嵩独揽大权,所有政事悉由严嵩裁决。此时除了严嵩、道士和左右近侍外,基本上没人见过世宗的一面。
  严嵩成为内阁首辅后,继续讨好世宗,世宗赐“忠勤敏达”银印。后来,严嵩年老,提拔其子严世蕃协助掌权,严世蕃成为工部侍郎。严世蕃收买世宗左右宦官,把他的日常生活、起居饮食、一举一动都汇报严世蕃。大臣干脆叫他们为“大丞相”与“小丞相”。有大臣讥称“皇上不能没有严嵩,严嵩不能没有儿子。”
     
  
        
  严嵩父子权倾天下二十年,严嵩甚至在家中宝库内大笑说“国家都没有我富有啊!”众多大臣加以弹劾,皆赖世宗包庇。嘉靖四十一年,有山东道士蓝道行以善于扶乩闻名于燕京,徐阶将蓝道行介绍给世宗,一日蓝道行在扶乩时称“今日有奸臣奏事”,刚好严嵩路过。世宗对严嵩开始产生厌恶之感。最终,严氏父子的权势被蓝道行的几句话推倒,严世蕃被判斩首,在行刑前大哭一番,而其父严嵩被没收家产,削官还乡,无家可归。两年后病卒。
  历史点评:严嵩喜一意媚上,窃权罔利,专擅国政近二十年。士大夫侧目屏息,不肖者奔走其门,行贿者络绎不绝。戕害他人以成已私,并大力排除异已。他还吞没军饷,废弛边防,招权纳贿,肆行贪污;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隆庆一年(1567),87岁的严嵩贫病交加,在举国一片唾骂声中死去,遗臭万年!
  


  伯嚭——害贤祸国,国破被诛
  伯嚭(pǐ),春秋晚期人,生于楚国贵族家庭。因躲避父难投奔吴国,在伍子胥的引荐下担任了吴国的太宰(大夫),与伍子胥一起共图国事。起初,由于他在吴国尚未站稳脚跟,与伍子胥同舟共济,出谋划策,为吴国出了不少力。但得志后,他利欲熏心,干起了祸国殃民的勾当。
  公元前494年,吴国和越国交战,越国眼看要灭亡了,越王勾践派文种贿赂伯嚭,送了大量金钱美女。伯嚭接受了越国的贿赂之后,就极力怂恿吴王夫差答应了越国的议和请求,使越国有了喘息的机会。越王到了吴国之后,伍子胥劝吴王杀掉勾践,以绝后患,伯嚭极力袒护勾践,使吴王打消了杀掉越王的念头。
  羽翼渐丰的伯嚭望恩负义,开始残害伍子胥。尤其是吴王得了美女西施后,大动土木,修建了姑苏台,日夜与西施等美人享乐。伍子胥看出了越国的意图,苦苦相劝,令吴王十分反感。公元前484年,吴王想出兵攻打齐国,伍子胥不同意,并陈述了利害,吴王非但不听,却萌生了要杀掉伍子胥的念头。伯嚭落井下石,使出借刀杀人之计,想除掉伍子胥,但没有得逞。伯嚭并不甘心,又编造谎言,陷害伍子胥,最终使伍子胥自杀而死。
     
  
        
  公元前482年,也就是伍子胥死后的第三年,越国趁机攻打吴国,几乎使吴国灭亡。公元前478年,越国再次攻打吴国,吴军大败。公元前473年冬,越军攻破吴都姑苏,吴王夫差自杀。伯嚭以为自己对越国有功,竟厚颜无耻地向勾践请功。没想到,勾践对他早已深恶痛绝,遂命武士将伯嚭斩首,并灭了他的全家。祸国殃民的奸臣最终落了个可耻的下场。
  


  安禄山——祸国奸雄,死于非命
  安禄山,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杂胡。“杂胡”也称“杂种胡”,是指混合血统的胡族。
  安禄山的父亲是谁,史书没有记载,只知道他的母亲是阿史德氏,所以安禄山很可能是其母与别人的私生子。后来,他母亲又嫁给胡将安延偃,所以他姓安。
  安禄山足智多谋,天宝三年(744年),他兼任范阳节度使,权力越来越大。为了讨好唐玄宗,安禄山积极表现自己,竟认杨贵妃为干娘。这一年,安禄山45岁,而杨贵妃只有29岁。天宝九年(750年),玄宗封安禄山为东平郡王,将帅封王者前所未有,安禄山开了先例。天宝十年(751年),安禄山兼任河东节度使,这样,安禄山成了平卢、范阳(今北京)、河东(今太原)三镇的节度使了,拥兵十多万,野心也越来越大了。
  安禄山拥兵自重,野心勃勃,蓄谋已久要推翻唐朝取而代之。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反唐,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叛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人民造成极大灾难。“安史之乱”长达8年之久,中原地带战火连天,社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成为唐朝由盛变衰的转折点。
     
  
        
  至德二年(757年)正月,由于安禄山内部发生内混,安禄山被部下所杀,结束了罪恶的生命。
  


  杨国忠——恶贯满盈,玩火自焚
  杨国忠(?——756),本名钊,生年不详,是杨贵妃的堂兄,因杨贵妃得宠而入朝为官。李林甫死后,被拜为右宰相,封魏国公,独揽朝政大权。
  杨国忠本是一个无赖之徒,入朝之初,他与李林甫狼狈为奸,欺上压下,排除异己,干了不少坏事。后来,他又与李林甫勾心斗角,互相争斗。李林甫病死后,他取而代之,成为右宰相。掌握大权之后,杨国忠专横跋扈,任人唯亲,生活腐化,欺压群臣,没有一人能与之抗衡。安禄山得宠后,他怀恨在心,处处与安禄山争宠,加速了“安史之乱”的爆发。潼关失守后,唐玄宗南逃,当队伍达到金城(今陕西兴平)西郊的马嵬驿时,早就对杨国忠兄妹不满的禁军首领陈玄礼等人发动了兵变,乱刀将杨国忠砍死,应验了那句“玩火者自焚”的古谚。
  


  张邦昌——卖国求荣,自缢身亡
  张邦昌(1083——1127),字子能,永静军东光(今河北东光县)人,进士出生,善于阿谀奉承,因此官运亨通。到了宋钦宗即位时,他官拜副宰相一职,成为朝廷中权倾内外的人物。
  早在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金兵分两路向宋朝进攻。张邦昌畏敌如虎,害怕战争一起,耽误了自己的前程,因此力主议和。宋钦宗派他的弟弟康王赵构与张邦昌一道去金营,被金人当作人质扣押。张邦昌奴颜婢膝,委屈求全,答应了金人割地的无理要求。金人暂时退兵后,钦宗以为张邦昌有功,竟然由副宰相提升为正宰相,而一大批主张抗金的大将却受到朝廷的排挤和打击。
     
  
        
  靖康元年(1126年)八月,金兵再次大举南侵,次年正月攻破了宋朝都城开封,徽宗、钦宗被掳入金营,张邦昌则被金人推举为大楚皇帝,当了傀儡。虽然登位时间仅仅33天,但他对金人更加百依百顺,甘愿卖国求荣。宋高宗即位以后,张邦昌极力讨好,不但保住了自己的身家性命,而且还被拜为太保、奉国军节度使,封其为同安郡王,这对宋王朝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1127年,李纲等正直大臣力谏宋高宗惩治卖国贼张邦昌,高宗知道了张邦昌的种种罪恶行径,最终下了决心,下昭让张邦昌自裁。张邦昌只得上吊自杀。
  


  蔡京——有才无德,抑郁而死
  蔡京(1047——1126),兴化军仙游(今属福建)人。24岁中进士,被派往钱塘(今浙江钱塘)任县尉,不久被拜为中书舍人。由于蔡京在朝廷中写的字是最好的,他很快又被拜为龙图阁侍制、知开封府。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病死,宋哲宗即位,司马光被任命为宰相。有人弹劾蔡京,蔡京被排挤出中央政府,出知成德军(今河北正定)。但刚到成德不久,他又被改派为瀛州(今河北河间)知州。在瀛州,蔡京在变法派与守旧派之间投机钻营,练就了一套媚上欺下的本领,成了一个混迹官场的老手。守旧派认为此人可用,将他升迁为成都府(今四川成都)知府。
  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宋哲宗亲政后,守旧派大臣一一被逐出朝廷,而蔡京却被招回京城,官拜户部尚书。他凭着自己能写善画的本领,逐渐巩固了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元符三年(1100年),亲政刚刚6年的哲宗病死,宋徽宗继位,一些守旧派大臣又被招回京城,蔡京受到冷落,连连降职,让他出任太原知府。蔡京心中不服,迟迟不肯上任。徽宗大怒,贬他为江宁(今江苏南京)知府,蔡京仍然不去赴任,徽宗便削了他的一切官职,让他到洞霄宫(位于今杭州)做提举。蔡京害了怕,最终还是去了。
     
  
        
  不久,昏庸的宋徽宗在童贯的举荐下,重新起用蔡京,让蔡京任定州(今河北定县)知州,后又改任大名府(今河北大名)知府。时间不长,蔡京被招回京城,官拜尚书左丞。崇宁元年(1102年)七月,蔡京被拜为右相,第二年被拜为左相,真正成为位极人臣的显赫人物。
  


  大权在握的蔡京打击报复了一批守旧派,同样对革新派进行了迫害。他贪赃枉法,陷害忠良,打击异己,令百姓深恶痛绝。在他的专权下,朝廷充满了奸邪之臣,朝政日益腐败下去了。
  蔡京分别在崇宁五年(1106年)、大观三年(1109年)、宣和二年(1120年)三次被免去宰相职位,又被重新起用,可谓三起三落。第三次出任宰相之后,他的儿子蔡攸竟与他分庭抗礼,最后被儿子算计,结束了自己的官宦生涯。
  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逼近开封,蔡京逃到亳州。一路上,人们不卖给他食物,沿途官吏纷纷驱逐他,不让他走大路。后来到了潭州(今湖南长沙)流放地,他竟无处安歇,只得住在城南的一座寺庙内。蔡京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终于在抑郁中死去。
  


  秦桧——通敌卖国,遗臭万年
  秦桧(1090——1155),字会之,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出生于一个中小地主家庭。25岁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
  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金兵大举南下,秦桧被俘押到金国。他贪生怕死,投靠了金国,成了宋王朝的叛逆。回到宋朝后,他窃取了右宰相的高位,为实现他卖国的阴谋打下了基础。绍兴二年八月,秦桧被免了宰相职位。宋高宗一心想与金人议和,知道秦桧与金人的特殊关系,便于绍兴八年初重新任命秦桧为宰相。他一直里通外国,为了完成金人的使命,不惜采取一切手段残害抗金的大臣和将领。他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等人,酿成了千古冤案。不仅如此,他还制造党祸,打压政敌,在他当宰相的18年里,不知道有多少人遭到他的打击和陷害,使南宋王朝变得十分黑暗腐败。南宋军民对他无不切齿痛恨,人人欲杀之而后快。秦桧做贼心虚,惶惶不可终日,终于一病不起,于1155年10月一命呜呼,结束了罪恶累累的一生。
     
  
        
  


  阿合马——狂征暴敛,全家被诛
  阿合马(?——1282),元世祖时的“理财”大臣。其出生地在花剌子模费纳喀忒(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塔什干西南锡尔河右岸)。早年投靠忽必烈皇后的生父按陈那颜,后为察必皇后斡耳朵的侍臣。
  元世祖中统四年(1263),阿合马步入政坛,第二年就被破格提拔为中书省平章政事,列副宰相之位,进阶荣禄大夫。1270年,忽必烈立尚书省,以阿合马平章尚书省事,掌握了朝中的财政大权。他一方面为忽必烈聚财敛物,一方面植党专权,把持朝政达20余年。他利用自己的权势,在各地强占民田,同时挟权经商,获取四方之利,在家中设置总库。他还仗势欺人,欺男霸女,拥有妻妾400余人,荒淫到了极点。阿合马树敌极多,天怒人怨,人人想杀他。后来,阿合马与太子真金的矛盾日益尖锐,真金决定刺杀阿合马。1282年三月十七日夜,真金终于设计刺杀了阿合马。阿合马死后,在他的家里搜出了两张人皮,他的其它罪行一一被揭露出来。忽必烈大怒,下令将阿合马开棺抛尸到城外,任野兽食之。不久,阿合马的妻、妾、子、侄以及私党多人被诛,并有714个私党分子被分别治罪。
  


  严嵩——巨奸大恶,抛尸荒野
  严嵩(1480——1567),字惟中,号介溪,又号勉庵,江西分宜(今江西分宜)人,出生于普通士人之家,25岁中进士,步入官场。因患病在身,在家乡修养达十年之久。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还朝复官,但并不如意,直到明世宗嘉靖七年(1528)才升为礼部右侍郎。为了谋取更大的官职,他极力巴结顶头上司夏言,在夏言的举荐下,严嵩青云直上,升为吏部左侍郎,不久又升为南京礼部尚书,接着又改任南京吏部尚书,爬上了六卿的高位。夏言当上首辅大臣后,把严嵩调入北京,当上了礼部尚书,做了高官。
     
  
        
  严嵩并不满足,违心地编造谎言献媚世宗,得到世宗的宠信,加他为太子太保,升为一品官阶,并赏赐了大量钱财,使严嵩达到了升官又发财的目的。但他忘恩负义,对提携他的夏言恩将仇报,踏着夏言的尸体爬上了首辅宝座。他陷害同僚,必置之死地而后快;他结党营私,贪赃纳贿,富甲天下。他的党羽和子孙更是为虎作伥,横行朝廷,不可一世。严嵩的专权乱政,使明王朝的国力衰弱,边疆防御受到严重破坏,人民惨遭蹂躏,但他却找人当了自己的替罪羊。
  嘉靖四十一年(1562),严嵩的恶迹终于败露,世宗下昭将严嵩罢职,勒令回籍修养,他的子孙以及党羽也都遣戍边疆。严嵩的儿子严世蕃和党羽罗龙文在去戍地的途中逃回原籍,招纳亡命之徒,横行乡里,无恶不作,被朝廷斩首,严嵩被削籍为民,家产被抄,奸党与家人一一治罪。隆庆一年(1567),87岁的严嵩贫病交加,在举国一片唾骂声中死去。他死的时候,寄食于墓舍,既无棺木下葬,更没有前去吊唁的人,直到万历初年张居政执政,才吩咐分宜县令埋葬了他的尸骨。
  


  鳌拜——欺主乱政,囚死狱中
  鳌拜(?——1669)出生于将门之家,自幼弓马娴熟,技艺高强。长大成人后,力大难制,性情凶暴,驰骋疆场,战功显赫,有“巴图普”(勇士)之称号,得以封官晋爵。皇太极死后,鳌拜为年幼的清顺治帝即位发挥了重大作用,获得顺治帝信任,又以护卫太后有功而位至极品。康熙即位后,受顺治遗命,任其为四辅政大臣之一。
  鳌拜居功自傲,逐渐变得骄横起来,不把年幼的康熙皇帝看在眼里。他擅杀大臣,私欲膨胀,结党营私,随时准备把持朝政,引起了康熙和孝庄皇太后的警惕。首辅大臣索尼死后,鳌拜一心想占据此位,便逼迫康熙杀了政敌苏克萨哈一家大小,以首辅自居,更加放纵。他还常常在康熙面前斥责大臣,拦截奏章,权势已威胁到康熙的统治。亲政以后的康熙忍无可忍,于1669年五月十六日设计逮捕了鳌拜。胸怀宽广的康熙没有杀他,也没有牵连更多的人,只是把他囚禁起来。不久,鳌拜死于狱中。
     
  
        
  


  和珅——惊世巨贪,自作自受
  和珅(1750——1799),字致斋,满州正红旗人。少年时贫穷而无所依靠,他的父亲是个不知名的副都统,但他的高祖尼雅哈有军功,因此和珅世袭了三等轻车都尉,不久被授为三等侍卫,当上了清乾隆皇帝的警卫。
  和珅巧言令色,非常聪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乾隆皇帝的赏识,很快青云直上,十几年时间内升至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赏戴双眼花翎;后调任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管理户部;乾隆五十三年封三等忠襄伯,赏紫缰;五十五年又赏给黄带,头上的官衔越来越多,连和珅本人也觉得厌烦了。
  和珅最大的本领是聚敛财物,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乾隆死后,嘉庆即位,和珅被处死,家产被抄,其结果触目惊心。清政府当时列了一个清单,共计106号,仅其中的25项,就已价值2.2亿两白银,其家产共有11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15年的财政收入。
  和珅的巨额财产被抄没后,只有少量入了国库,大量的被嘉庆皇帝中饱私囊,所以才留下“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民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4-12-29 12:3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