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说指责雍正皇帝“弑兄”证据不足,有点冤枉他,那么,说他“屠弟”,证据就要充分得多。
雍正皇帝的弟弟多,其中真心拥护他的人比较少,让他担心和痛恨的是他的几个小弟弟,分别是八弟胤禩、九弟胤禟、十弟胤(左礻右我)和十四弟胤禵。这其中,八弟胤禩是核心人物,各方面的表现一直最积极。
胤禩的人脉广,有才能,会办事,周围聚集了不少支持者,除了几个兄弟,还有大臣中的阿灵阿、揆叙、王鸿绪等人。康熙皇帝的舅舅佟国维暗中也站在他一边,佟国维的儿子鄂伦岱与胤禩的关系更好,
胤禩做过内务府总管,在皇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之后,胤禩表现得太热切,他的许多支持者也上下活动,引起康熙皇帝的警觉和憎恶,认为胤禩“柔奸成性,妄蓄大志,党羽相结,谋害胤礽”。康熙皇帝还对大臣们解释过胤禩不合适的理由:第一,胤禩不懂事,又犯了过错。第二,他的生母出身微贱。此外,胤禩的妻子嫉妒凶恶,胤禩被她管制,迟迟没有生儿子。
雍正皇帝也承认八弟胤禩的能力强,曾经反复提到,说他有治事之材。所以在即位之后,进封胤禩为廉亲王,担任理藩院尚书,又办理工部事务。胤禩很清楚,四哥对自己的疑虑很深,早晚会收拾自己,所以很不开心。他被进封为亲王,许多人登门祝贺,他的夫人性格直率,说:“有什么好祝贺的?早晚得丢了性命。”
此话传到雍正皇帝耳里,让他对胤禩更加不满。雍正二年,雍正皇帝开始批判八弟,说:胤禩一向阴险狡诈,父皇深知这一点,训斥过他许多次。自从我即位以后,委以重任,他却不思悔改,总想激怒我,让我治他的罪,坏我的名声。
到了雍正三年,父皇三年的孝期已满,雍正皇帝开始处置胤禩,屡屡下诏责备。雍正四年正月,雍正皇帝在西暖阁召集王公大臣,指责胤禩“诡谲阴邪,狂妄悖乱,包藏祸心,日益加甚”,说他“自绝于天,自绝于祖宗,自绝于朕”。对他的处置十分严厉,革去黄带子,削籍离宗,并把他的福晋赶回娘家。随后夺去胤禩的爵位,由宗人府关押起来,并为他改名“阿其那”,他的儿子弘旺改名为“菩萨保”。这年九月,胤禩在狱中患病,上吐下泄,雍正皇帝下令为他治病,但胤禩很快死去。
此前一些王爷一直请求处死胤禩,胤禩死后又有人请求戮尸,雍正皇帝都是不许。
九弟胤禟是胤禩的忠实支持者,他的结局与哥哥胤禩类似。雍正元年,胤禵从西宁被召回北京,改派胤禟到西宁军中。胤禟找各种各样的借口留在北京,不肯去西宁。后来被雍正皇帝逼急了,只好动身。雍正三年,都统楚宗被派往西宁,专门负责约束和监督胤禟。因为胤禟没有前去迎接楚宗,雍正皇帝写了一份手诏,加以责备。胤禟的言行都被通报给皇帝,胤禟对自己的处境和将来的结局非常清楚,很直白地对楚宗说:“皇上训诫我的话都很对,我还能说什么呢?我要出家。”
这番话当然也被楚宗报告给了雍正皇帝。雍正皇帝加以斥责,又提起当年胤禟、胤禩、胤禵等人结党之事。当时陕西人称呼胤禟为九王,雍正皇帝听说之后,在手诏里骂他无耻。于是胤禟被夺去爵位,在西宁就地关押。阿其那和塞思黑
等到雍正四年正月胤禩被处置,胤禟这边当然也不能幸免,对他的指责是,他与部下通信的时候使用暗语,又越制非礼,有非分之想。和八皇子胤禩一样,胤禟被革去黄带子,削去宗籍,派胡什礼与楚宗一起把他押解回北京。雍正皇帝又亲自给他改名为“塞思黑”。
在《大义觉迷录》中,雍正皇帝回忆起塞思黑的另一项罪行:父亲康熙皇帝去世那一天,塞思黑突然来到四哥的面前,与他面对面坐着,傲慢无礼,“其意大不可测”。雍正皇帝说,当时如果不是自己镇定隐忍,肯定要激起事端。
塞思黑敢于与雍正面对面坐到一起,说明他没把雍正当成皇帝,或者更大的可能,当时大家都不知道谁是皇位的继承人。后来,在塞思黑写的书信中,有“机会已失,悔之无及”等语句。他与儿子通信,使用隐语,书信缝在仆人的衣袜之中,如同奸细。 |
|